'近代中醫第一人——“石膏醫生”張錫純的用藥經驗'

"
"
近代中醫第一人——“石膏醫生”張錫純的用藥經驗

張錫純

張錫純,是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他自其青年時期開始潛心鑽研醫學。治學嚴謹,重視實踐,主張溝通中西,以中醫為主體,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師古而不泥古,參西而不背中,是近代中西醫匯通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在他所著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有很多他總結出來臨床用藥經驗:

"
近代中醫第一人——“石膏醫生”張錫純的用藥經驗

張錫純

張錫純,是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他自其青年時期開始潛心鑽研醫學。治學嚴謹,重視實踐,主張溝通中西,以中醫為主體,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師古而不泥古,參西而不背中,是近代中西醫匯通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在他所著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有很多他總結出來臨床用藥經驗:

近代中醫第一人——“石膏醫生”張錫純的用藥經驗

《醫學衷中參西錄》

1. 服藥方法,張錫純認為,在治療傷寒、瘟疫等急症時,必須要“煎一大劑,分次服下,病癒不必盡劑,不愈者必一日服盡。”張錫純認為,治療這類疾病,有如救火,如果不能連番潑之,就有可能造成死灰復燃,前功盡棄!即使是治療一般的疾病,他認為也需要早晚服用藥物一次,以保證體內的藥物濃度。他認為病在下者,宜飯前服藥,病在上者,宜飯後服用。認為這是讓藥物離病所更近,能夠使藥物更快直達病所!

2. 重視煎藥方法,張錫純重視次煎,認為次煎味淡,最能養護脾胃之陰。其實不光是張錫純這麼認為,明末胡慎柔和尚甚至專用次煎來治療陰虛勞熱。對於煎藥用水多少,他也有自己的看法,認為用水太少,就會使有用的藥汁多數都在渣滓中,從而降低了效果;藥物煎幹了加水再煎,就會使藥物失去了本來的作用,也不可取。

3. 重視藥物炮製,比如粳米,張錫純認為健脾胃時可以炒用,止瀉止痢就不能炒。因為生的粳米汁漿粘稠,可以留戀腸胃,如果炒熟了,就沒有汁漿了。另外他認為半夏是降逆止嘔的藥物,若用白礬制後,因白礬味能令人嘔吐,所以不能用白礬制。又比如龍骨、牡蠣,市面上多煅後使用,但張錫純認為,只有在用來收澀時才需要煅用,但是如是用來滋陰降火等,就不能煅後使用。另外,他還認為,乳香、沒藥最好是生用。赭石也不宜煅用。但半夏、附子、杏仁等有毒之物,張錫純都要求制過才能使用。另外,對於肉桂等氣味厚重的藥物,不需要搗碎,以防藥力減弱;而對於石膏等氣味清淡而且是堅硬石質的藥物,就必須要搗碎後才能讓藥力容易出來!

4. 張錫純認為古代的人蔘並不是東北人蔘,而是現在的黨蔘。黨蔘氣溫性和,比人蔘好用,而且價格低廉。東北人蔘其性燥熱,尤其不能用於傷寒、瘟疫等疾病中。

5. 張錫純認為黃芪之生熟與發汗止汗無關,而是與用法和體質有關,用於氣虛出汗的人,就可以止汗;用於陽強陰虛或者氣虛不能驅逐外邪的人,就能發汗。

"
近代中醫第一人——“石膏醫生”張錫純的用藥經驗

張錫純

張錫純,是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斗。他自其青年時期開始潛心鑽研醫學。治學嚴謹,重視實踐,主張溝通中西,以中醫為主體,取西醫之長,補中醫之短,師古而不泥古,參西而不背中,是近代中西醫匯通學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在他所著的《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有很多他總結出來臨床用藥經驗:

近代中醫第一人——“石膏醫生”張錫純的用藥經驗

《醫學衷中參西錄》

1. 服藥方法,張錫純認為,在治療傷寒、瘟疫等急症時,必須要“煎一大劑,分次服下,病癒不必盡劑,不愈者必一日服盡。”張錫純認為,治療這類疾病,有如救火,如果不能連番潑之,就有可能造成死灰復燃,前功盡棄!即使是治療一般的疾病,他認為也需要早晚服用藥物一次,以保證體內的藥物濃度。他認為病在下者,宜飯前服藥,病在上者,宜飯後服用。認為這是讓藥物離病所更近,能夠使藥物更快直達病所!

2. 重視煎藥方法,張錫純重視次煎,認為次煎味淡,最能養護脾胃之陰。其實不光是張錫純這麼認為,明末胡慎柔和尚甚至專用次煎來治療陰虛勞熱。對於煎藥用水多少,他也有自己的看法,認為用水太少,就會使有用的藥汁多數都在渣滓中,從而降低了效果;藥物煎幹了加水再煎,就會使藥物失去了本來的作用,也不可取。

3. 重視藥物炮製,比如粳米,張錫純認為健脾胃時可以炒用,止瀉止痢就不能炒。因為生的粳米汁漿粘稠,可以留戀腸胃,如果炒熟了,就沒有汁漿了。另外他認為半夏是降逆止嘔的藥物,若用白礬制後,因白礬味能令人嘔吐,所以不能用白礬制。又比如龍骨、牡蠣,市面上多煅後使用,但張錫純認為,只有在用來收澀時才需要煅用,但是如是用來滋陰降火等,就不能煅後使用。另外,他還認為,乳香、沒藥最好是生用。赭石也不宜煅用。但半夏、附子、杏仁等有毒之物,張錫純都要求制過才能使用。另外,對於肉桂等氣味厚重的藥物,不需要搗碎,以防藥力減弱;而對於石膏等氣味清淡而且是堅硬石質的藥物,就必須要搗碎後才能讓藥力容易出來!

4. 張錫純認為古代的人蔘並不是東北人蔘,而是現在的黨蔘。黨蔘氣溫性和,比人蔘好用,而且價格低廉。東北人蔘其性燥熱,尤其不能用於傷寒、瘟疫等疾病中。

5. 張錫純認為黃芪之生熟與發汗止汗無關,而是與用法和體質有關,用於氣虛出汗的人,就可以止汗;用於陽強陰虛或者氣虛不能驅逐外邪的人,就能發汗。

近代中醫第一人——“石膏醫生”張錫純的用藥經驗

石膏

6. 善用石膏,張錫純甚至被有些醫家成為“石膏醫生”,他認為石膏性微寒而能散,是治療外感實熱的靈丹妙藥,這一體驗來源於他為他自己的兒子採用大劑量的石膏來退熱的經驗,張錫純只用生石膏,他認為煅石膏其性收斂,僅能用在外科斂瘡上。張錫純對於生石膏,用量甚大,動輒幾兩,但是效果有如金丹,他對於石膏的獨特用法,我準備專門再寫一篇文章來分享!甚是有趣,歡迎關注!

7. 張錫純認為辛而麻口的藥物均要用量慎重!他認為不光細辛不過錢,其他辛而麻口的藥物,比如花椒、附子、生半夏等等,都要慎重,因為他認為:“蓋能麻口者,即能麻肺,肺麻則呼吸停”。

8. 張錫純還認為用藥時藥用部位非常重要,比如山茱萸,他只用極酸的山茱萸肉,因為山茱萸的核能讓人小便不利。威靈仙、柴胡、細辛等,他必親自挑選,只用其根;桑白皮等只用根上之皮,他甚至親自採取來用。

張錫純被稱為“近代中醫第一人”,其《醫學衷中參西錄》更被譽為“中醫界第一可法之書”!其中的閃光點數不勝數,希望大家對中醫感興趣的,都多多閱讀,我也會把自己的收貨毫無保留的分享給大家!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