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病因不傳之祕:瘀血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致病因素?

中醫 生機 健康 金蘭中醫學社 2018-11-26

瘀血,指體內血液停滯,包括離經之血停積於體內,以及血運不暢,阻滯於經脈及臟腑之內。瘀血是疾病過程中所形成的病理變化及病理性產物,又為繼發病因。

1.瘀血的形成

瘀血常由於氣虛推動無力、氣滯血行不利、血寒經脈拘急、血熱相互搏結等原因,使血行不暢而阻滯於體內而形成;此外,內外傷、氣虛失攝、血熱妄行等原因,也可造成血離經脈,停積於體內而形成瘀血。

2.瘀血的致病特點

瘀血的致病特點包括:易於阻滯氣機;影響血脈運行;影響新血生成;病位固定,病證繁多。

(1)易於阻滯氣機

血為氣之母,血能載氣,因而瘀血一旦形成,必然影響和加重氣機鬱滯,所謂“血瘀必兼氣滯”。而氣為血之帥,氣機鬱滯,又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血液運行不暢。

中醫病因不傳之祕:瘀血是如何形成的?有哪些致病因素?

(2)影響血脈運行

瘀血為血液運行失常的病理產物,但瘀血形成之後,無論其瘀滯於脈內,還是留積於脈外,均可影響心、肝、脈等臟腑的功能,導致局部或全身的血液運行失常。

(3)影響新血生成

瘀血乃病理性產物,已失去對機體的濡養滋潤作用。瘀血阻滯體內,尤其是瘀血日久不散,就會嚴重地影響氣血的運行,臟腑失於濡養,功能失常,生機受阻,勢必影響新血的生成。

(4)病位固定,病證繁多

瘀血一旦停滯於某臟腑組織,多難於及時消散,故其致病又具有病位相對固定的特徵,如局部刺痛、固定不移,或癥積腫塊形成而久不消散等。而且,瘀血阻滯的部位不同,形成原因各異,兼邪不同,其病理表現也就不同。

3.瘀血的病證特點

(1)疼痛呈刺痛狀,痛處固定,晝輕夜重且拒按。

(2)有腫塊,部位固定,瘀在肌膚則皮色青紫或青黃,瘀在體內,久則形成積,質硬或壓痛。

(3)可出血,但血色紫暗或夾瘀塊。

(4)久瘀可見面色黧黑,肌膚甲錯,脣甲青紫,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舌下經脈曲張等徵象。

(5)脈象多見細澀、沉弦或結代。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新媒體獨家出品,圖片來源於網絡。首發於頭條號,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