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育兒】小兒外感病邪有哪些?|彭鑫博士中醫育兒課堂

小兒機體防禦體系尚未健全,因此,常易患外感疾病,風、寒、暑、溼、燥、火及疫病之邪均可乘虛而入。

●風

為百病之長,善行而數變,常與他邪相兼為病。小兒肺衛不固,腠理疏鬆,風邪極易從口鼻而入,或從皮毛侵襲,況且風邪上受,常會導致肺系病變,如咳嗽、哮喘、肺炎、扁桃體炎等。

如合併熱邪多傳變較快,甚或出現驚厥抽搐,若夾乳食不節致病因素,常有肺脾同病,出現既有外感又有食滯的表現。

●寒

小兒形體受寒,飲冷,以致寒邪犯肺,水飲內停,出現冷哮。寒邪傷及脾胃,脾陽受損,則可發生寒瀉,日久傷及胃陽,形成脾腎兩虛之證。初生受寒,陽氣不能溫煦肌膚,可發生新生兒硬腫症。

  ●暑

邪多在炎夏時節出現,也可在夏季以後見到不典型的暑病,即中醫溫病學之“伏暑”,常常表現出高熱、抽風、昏迷等危重證候。暑邪致病亦常夾有溼邪,出現倦怠、胸悶、嘔惡,大便溏薄,舌苔白膩之候,而且病程較長。

●溼

邪致病多與脾陽不足有關,脾陽不振,運化無權,水溼不化,可發生腹瀉。因溼性粘滯,故感受溼邪而引起的病證,一般纏綿難愈,病程較長。如溼溫、溼疹等均是如此。小兒感受溼熱,流注經絡,可發生脊髓灰質炎(小兒麻痺證),最終形成痿證。(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

  ●燥

邪致病多在秋季,病邪從口鼻而入,由肺衛開始,呈現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苔黃質紅的肺燥陰傷,痰熱蘊肺證候。

●火

小兒患外感溫熱病較多,是由於感受溫熱之邪,或由於風、寒、暑、溼、燥等各種外邪化火,常見肺炎、流腦、菌痢、丹痧等疾患。

而且在發病過程中,極易傳變,形成內傳營血,侵犯心肝兩經病證,出現神昏譫語、抽風頻繁、煩躁不安,甚或出現發斑、出血,舌繹而幹之候。並且極易出現脫液之象。

●疫邪

具有強烈傳染性的病邪,中醫稱為疫邪。通過空氣與接觸傳染,有多種疫病之氣,某一種特異的疫癘之氣而引起相應的疾病,如出疹性疾病、流腦、乙腦、百日咳等均屬此類,而冠以“疫毒痢”(細菌性痢疾)、“疫喉痧”(猩紅熱)、“疫疸”(黃疸),均是指傳染性疾病。

未完待續,明天內容更精彩……

溫馨提示:上文中所提及藥方和中藥,需在專業醫生指導下應用,切勿擅用。

本文作者彭鑫,文章摘選自《中醫古法 嬰幼養生》,引用及轉載請註明出處。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