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易腹瀉的人,把大蒜和乾薑貼在身體這個地方,或許就能改善

中醫 腹瀉 生薑 肉桂 名醫傳承 名醫傳承 2017-08-26

脾虛易腹瀉的人,把大蒜和乾薑貼在身體這個地方,或許就能改善

慢性腹瀉,中醫稱為“慢性洩瀉”、“便溏”,如果去化驗,沒有什麼炎症,主要是因為脾虛溼盛導致的。脾主“水溼”“運化”,如果脾虛,身體就會出現“水溼痰濁”的問題。

脾虛洩瀉的主要原因是水溼使胃腸受阻,脾虛,運化失常,不能制水,溼流注腸道導致。其症狀主要表現為身體單薄怕冷、面色萎黃、手足冰涼、四肢無力、食慾缺乏、時瀉時停。

調理慢性腹瀉,以溫運健脾為主。平常應吃一些健脾的食物,如山藥、大棗等。同時要注意節制飲食,不能暴飲暴食,不過多食用涼之品,也不要吃太油膩和不易消化的食物。

肚臍與人體十二經脈相連、五臟六腑相通,通過肚臍調理慢性腹瀉是一種簡單、直接又有效的好方法。中醫對此早有發現,並研製出了一套臍療的治病方法。

脾虛易腹瀉的人,把大蒜和乾薑貼在身體這個地方,或許就能改善

臍療就是把藥物直接貼敷或用艾灸、熱敷等方法施治於患者臍部,通過藥物作用及對臍的刺激作用,激發經絡之氣,促進氣血運動,調理臟腑功能,用以防治疾病的一種外治療法。

臍療具有簡、便、廉、驗的特點,其功用及適應症非常廣泛,對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神經、心血管等系統均有作用,並能增強機體免疫力,可廣泛用於內、外、婦、兒、皮膚、五官科疾病;此外,用於養生保健的效果也非常好。

下面介紹三種常見又簡單的臍療調理慢性腹瀉的用法。

1、藿香正氣膠囊敷臍

取等量的藿香正氣軟膠囊的藥粉(將膠囊外殼去掉,取其粉末)和生薑,將兩者搗爛,敷在肚臍上。每天 1 次,適合溼熱下注的急性腹瀉患者,對調理小兒溼熱腹瀉有很好效果。

2、大蒜生薑敷臍

取等量的大蒜和生薑,搗爛後敷在肚臍上。外敷的時間不要超過 1 小時,否則時間過長皮膚會發燙。這種方法適合瀉下量多、黃臭且偏於溼熱的腹瀉患者。

大蒜:溫中健脾,消食理氣。

生薑:減輕腹脹,緩解腹痛和腹瀉。

脾虛易腹瀉的人,把大蒜和乾薑貼在身體這個地方,或許就能改善

3、肉桂姜附敷臍

取等量的肉桂、高良薑、乾薑、附子,一起將其搗碎,再混合適量麵粉,加水調成糊狀,貼敷在肚臍上。這種方法適合慢性腹瀉患者做調理。

肉桂:補元陽,暖脾胃,除積冷,通血脈。

高良薑:溫胃止嘔,止痛。

乾薑:溫中散,和胃止嘔,止瀉。

附子:補發助陽,散止痛。

作者介紹:楊力(微信公眾號:壹號專家健康說),中國中醫科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主編,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特邀專家,著有代表作《祛溼補虛大病預防》一書,讓你遠離身體裡的溼熱毒邪!

脾虛易腹瀉的人,把大蒜和乾薑貼在身體這個地方,或許就能改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