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傳統醫學的角度看易經

中醫 易經 國學 黃帝內經 上方一品 上方一品 2017-09-01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看易經

醫易同源

孫思邈: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

張景嶽: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易者,易也,具陰陽動靜之妙;醫者,意也,合陰陽消長之機。雖陰陽已備於內經,而變化莫大乎周易。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看易經

中醫藏象學說與易經卦象對應

中醫藏象學說是外象與內藏的關係。比如說我們看不到你的心、肺、肝,但是可以通過你的面部、舌部、手部、背部、胸部、皮毛、爪甲等反應和外在表現,映射到你的某個內臟、經絡出現了問題。

易經用卦象比擬天地人事,所以有“象其物易,故謂之象”的說法。中醫則根據易經“物必有象”的理論,把人體臟器的生理、病理歸納為象,這就是藏象理論。

中醫的藏象與易經的卦象是相互對應的,這種對應關係構成了中醫的理論基礎。《說卦》中說“易有八體”,以身之八體擬八卦。乾為首、坤為腹、震為足、巽為股、坎為耳、離為目、艮為手、兌為口。易經中有“雷風相與”、“水火相遠”、“山澤通氣”等等,那麼對應人的身體就是“足動股隨”所以“雷風相與”,“耳目通竅”所以“水火相遠”,“口鼻相通”所以“山澤通氣”……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看易經

人體有十二經脈,分為足六經(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和手六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十二經脈的循行路線是手之六陽經是從手至頭,手之六陰經是從胸至手,足之六陽經是從頭至足,足之六陰經是從足至腹,十二經脈循環往復。乾為陽為首,所有陽經(手六陽和足六陽)都是經過頭部的。坤為陰為腹,所有陰經(手六陰和足六陰)都是經過胸腹部的。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看易經

中醫運氣學說與易經卦氣相通理論體系

中醫的運氣指五運六氣,木火土金水五氣所形成的運稱為五運(木運、火運、土運、金運、水運),風、熱、溼、相火、燥、寒稱為六氣(三陰三陽之氣)。運氣學說認為各種氣象氣候都是由五運六氣交相變化而產生,與人的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是探索自然規律和探索疾病與治療的重要的理論支撐。

運氣學說的形成過程深受易經的卦氣影響。卦氣是占驗之術,卦氣是指坎、震、離、兌分別對應冬、春、夏、秋,坎六爻、震六爻、離六爻、兌六爻共計二十四爻,分別對應二十四節氣。

《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與易經的卦氣是相通的,是卦氣對中醫運氣學說的滲透:

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予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養生之道也。逆之則傷肝,夏為寒變,奉長者少。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洩,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洩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就卦氣的二至二分來說,坎卦主冬至夜半,宜早臥晚起,震卦主春分日出,宜夜臥早起,離卦主夏至日中,宜夜臥早起,兌卦主秋分日落,宜早臥早起。

坎震離兌,每卦六爻,通二十四氣,人之四肢,二十四脈。運氣與發病的關係可以從二十四節氣中的兩個概念——“當至不至”和“未當至而至”來看。如:冬至日晷長一丈三尺,當至不至,則人足太陰脈虛,多病多寒,未當至而至,則人足太陰脈盛,多病、暴逆、腹脹、心痛。小寒日晷長一丈二尺四分,當至不至,人手太陰脈虛,人多病喉病,未當至而至,則人手太陰脈盛,人多燥熱……

《傷寒論》中,十五日得一氣,於四時之中,一時有六氣,四六名為二十四氣。然氣候亦有應至仍不至,或有未應至而至者,或有至而太過者,皆為病氣也。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看易經

易經對中醫理論的指導作用

易經的陰陽學說對中醫的理論指導作用是最大的。陰陽不僅是易經的靈魂,更是中醫理論指導實踐的中心思想,在中醫的各個領域都有著廣泛的運用。

《黃帝內經·素問》中有四十五篇都論述了陰陽在醫學中的運用,全書都貫徹著陰陽理論,比如陰陽應象大論、陰陽離合論等都是關於陰陽的命題。黃帝曰:“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萬物之綱紀,變化之父母,生殺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於本。”所以說,陰陽的對立、消長、互根、交感和轉化都是中醫理論的基礎。此外,陰陽離合論還精闢的歸納了陰陽之間對立統一的關係:陰根於陽,陽根於陰。正是因為陰陽相互制約和相互排斥的作用,使我們的肌體任何一方都不至於發展太過而有害。

從生理來看,中醫認為人的身體結構功能都是陰與陽的對立統一體。《黃帝內經·素問·金匱真言論》中說:言真之陰陽,則外為陽、內為陰,言人身之陰陽,則背為陽、腹為陰,言人之臟腑陰陽,則髒為陰、腹為陽。肝、心、脾、肺、腎,五臟皆為陰,胃、膽、小腸、大腸、膀胱和三焦,六腑皆為陽。所以陰陽在人身體上的作用是“陰者藏經而起亟也 ,陽者衛外而為固也”。從病理上來看,中醫認為陰陽失調是人生病的主要因素。陰盛則陽病,陽盛則陰病,陰陽離決則精氣乃絕。所以在中醫診斷上,察色按脈要先辨陰陽。病在陽則熱而脈躁,在陰則寒而脈靜。陽病治陰,陰病治陽。調劑陰陽,不足則補,有餘則瀉。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

中藥也分陰陽之性,在陰陽應象大論中有“陽為氣,陰為味。味厚者為陰,薄者為陽,薄為陰之陽。氣味厚者為陽,薄者為陽之陰”。藥性溫熱的、氣味甘辛的、作用升浮的為陽,反之寒酸的、鹹苦的、沉降的、收斂的為陰。

所以說,易經的陰陽學說指導和貫徹到中醫藥學的各個方面,為傳統醫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從傳統醫學的角度看易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