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的治水腫名方,組成竟只有兩味藥!

中醫 藥品 養生 健康 金蘭中醫學社 金蘭中醫學社 2017-08-05

水腫是一種水液在體內瀦留,泛溢皮膚,出現頭面、眼瞼、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腫為特徵的一類病證。中醫當中水腫分為陽水、陰水。陽水一般從面部開始,自上而下,繼而發展至全身,水腫的地方皮膚繃緊光亮,按一下凹陷處立刻彈起。陰水,多是從腳踝開始,自下而上發展至全身,水腫處的皮膚鬆弛,按壓後凹陷不容易恢復。這樣的分類與現代醫學的心源性水腫和腎源性水腫的症狀表述相類似。今天主要是為大家介紹一個專門治療陽水水腫的方子——禹功散。

流傳千年的治水腫名方,組成竟只有兩味藥!

禹功散的組成十分的簡單,黑牽牛12g、茴香3g。將兩味藥物研磨成細粉末,用生薑汁調服每次3-6g,臨睡前服用。這個方子主要用於治療陽水水腫、腹脹喘滿、大便祕結、小便不利、脈沉而有力。這一證主要是由於水溼邪氣壅滯體內,泛溢出肌膚,變生水腫。水溼內聚臟腑,氣機阻滯,水液運行輸布不均勻,使得大腸失去水液滋潤,而膀胱氣化不利,從而出現大便祕結、小便不通。脈相沉而有力,治療起來主要是逐水通便,行氣消腫。

流傳千年的治水腫名方,組成竟只有兩味藥!

黑牽牛,其實是旋花科植物牽牛或毛牽牛等的種子。味苦、性溫,能入肺、腎、大腸、小腸經。具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效。常常用於治療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蛔蟲、絛蟲病等病症。內服煎湯一般用3-10g。做丸散每次用0.3-1g,炒後可緩和藥物作用性質。《本草衍義補遺》認為如果沒有出現脹滿、大便祕結的情況是不可以使用這味藥物的。孕婦及胃弱氣虛者禁止服用,而且不宜與攻下藥物巴豆、巴豆霜同用。

流傳千年的治水腫名方,組成竟只有兩味藥!

小茴香,味辛,性溫。歸肝、腎、脾、胃經。具有散寒止痛、理氣和胃的功效。用於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痛經、少腹冷痛、脘腹脹痛、食少吐瀉、睪丸鞘膜積液等病症。鹽炒小茴香還有暖腎散寒止痛的作用。可以用於寒疝腹痛、睪丸偏墜、經寒腹痛等病證。一般用量為3-6g。

這兩味藥都很普通,一個是黑牽牛花的種子,一個是廚房的香料。但是由於黑牽牛苦寒滲下,既能通大便,又能利小便,能夠驅逐水溼、消散痰飲,是君藥。小茴香氣味芳香,味辛能散,性溫能暖,還能行氣止痛,與牽牛搭配,可以增強黑牽牛的逐水作用,同時還可以溫暖陰水,水液不被寒邪凝滯而留戀不出,作為臣藥。用薑汁調服,起到利水和胃的作用,同時助肺通調水道,協助消散水液。這幾味藥物相互配伍,就可以達到利水消腫的效果。

流傳千年的治水腫名方,組成竟只有兩味藥!

這個方子出自《儒門事親》,他的作者是著名的攻邪派代表人物張從正,這個方子取名“禹功散”,是說這個方子治療身體的水溼氾濫,就如同大禹治水,以疏通為主,使身體的水腫消散。

【本文由“金蘭中醫學社”特約作者柳池授權發表,圖片來源於網絡。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