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大家治病療效好,關鍵是掌握了這一點'

"

編導讀

臨床中,不少大夫都會陷入一個怪圈,總是會犯片面性的錯誤,要不只會跟某一症狀死磕到底,要不只看到了表面而沒有求其本源,要不只顧辨證而不理病因、病機,這樣通通都是行不通的。

古往今來,真正的大家沒有一個是這樣的,他們在臨證中都是做到了胸有全局。什麼是胸有全局呢?我們來聽一聽李士懋老師是怎麼說的吧。


秦伯未是我敬仰的老師,他講便祕的一課給我印象至深,影響我一生。秦老師把糞便在腸道的運行排洩比喻為河裡行舟。船要運行,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河裡有水;一是有力的推動,這個力,包括風或櫓、發動機的推動。

人體的水是什麼?就是津、液、血、精。水能潤,猶河中有水,船方能行。

人體的力是什麼?是陽和氣,猶推動船行的風。

人體的陽氣與陰精是如何產生的?乃根源於腎,化生於脾胃,宣發於肺,疏洩於肝,經三焦、膀胱、腠理,達於周身臟腑、經絡、器官孔竅,直至毫毛。任何一環節的障礙,都可引發便祕。

引起各環節障礙的原因,無非虛實兩類。虛者正虛,包括陰陽氣血的虛衰,無力濡潤、推蕩,致便祕;實者,包括六淫、七情、氣血痰食的阻遏,影響臟腑功能而便祕。辨證時,就要全面分析,根據不同病因、不同臟腑病機而辨,不能片面地只知便祕為腸道蠕動障礙而下之。治療時,據辨證結果而立法、選方、遣藥。如桂枝湯、小柴胡湯、承氣湯皆治便祕,脾約丸、桃核承氣湯、增液湯、增液承氣湯等亦治便祕,半硫丸、濟川煎、生白朮、半夏、蘆薈等亦治便祕。治便祕之方藥眾多,擇其方證相應者予之,皆可獲效。雖有些方子並不治便祕,但只要切合病機,亦可隨手拈來,常獲突兀之療效。理明自然一通百通,全局在胸,全盤皆活,左右逢源。

秦老師講課頗有風度,深入淺出,既生動又清晰,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便祕一症的辨證論治,也學到了中醫的思辨方法和講課的藝術。我在辨證論治中強調胸有全局,就是受秦老師的影晌。只有胸有全局,才不致臨證時只見斑,不見全豹,犯片面、狹隘的錯誤。

"

編導讀

臨床中,不少大夫都會陷入一個怪圈,總是會犯片面性的錯誤,要不只會跟某一症狀死磕到底,要不只看到了表面而沒有求其本源,要不只顧辨證而不理病因、病機,這樣通通都是行不通的。

古往今來,真正的大家沒有一個是這樣的,他們在臨證中都是做到了胸有全局。什麼是胸有全局呢?我們來聽一聽李士懋老師是怎麼說的吧。


秦伯未是我敬仰的老師,他講便祕的一課給我印象至深,影響我一生。秦老師把糞便在腸道的運行排洩比喻為河裡行舟。船要運行,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河裡有水;一是有力的推動,這個力,包括風或櫓、發動機的推動。

人體的水是什麼?就是津、液、血、精。水能潤,猶河中有水,船方能行。

人體的力是什麼?是陽和氣,猶推動船行的風。

人體的陽氣與陰精是如何產生的?乃根源於腎,化生於脾胃,宣發於肺,疏洩於肝,經三焦、膀胱、腠理,達於周身臟腑、經絡、器官孔竅,直至毫毛。任何一環節的障礙,都可引發便祕。

引起各環節障礙的原因,無非虛實兩類。虛者正虛,包括陰陽氣血的虛衰,無力濡潤、推蕩,致便祕;實者,包括六淫、七情、氣血痰食的阻遏,影響臟腑功能而便祕。辨證時,就要全面分析,根據不同病因、不同臟腑病機而辨,不能片面地只知便祕為腸道蠕動障礙而下之。治療時,據辨證結果而立法、選方、遣藥。如桂枝湯、小柴胡湯、承氣湯皆治便祕,脾約丸、桃核承氣湯、增液湯、增液承氣湯等亦治便祕,半硫丸、濟川煎、生白朮、半夏、蘆薈等亦治便祕。治便祕之方藥眾多,擇其方證相應者予之,皆可獲效。雖有些方子並不治便祕,但只要切合病機,亦可隨手拈來,常獲突兀之療效。理明自然一通百通,全局在胸,全盤皆活,左右逢源。

秦老師講課頗有風度,深入淺出,既生動又清晰,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便祕一症的辨證論治,也學到了中醫的思辨方法和講課的藝術。我在辨證論治中強調胸有全局,就是受秦老師的影晌。只有胸有全局,才不致臨證時只見斑,不見全豹,犯片面、狹隘的錯誤。

中醫大家治病療效好,關鍵是掌握了這一點

所謂心有全局,就是要對每一病證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判斷要點、治則、治法、方藥等,有個全面瞭解,臨證時方能把握全局,全面分析,不致犯片面性的錯誤。

要能夠胸有全局,亦非易事,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根基方能知道每一病證的各種不同病因、病機。而且要有實踐的功底,真正會應用這些理論去施治。若僅只空頭理論,紙上談兵,沒有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即使理論上知道,也未必會用、敢用。而且脫離了實踐,理論上也未必能有正確而深刻的體悟。如理論上知道桂枝湯可治便祕,若未經過實踐應用的品悟,即使心裡明白也不敢用,心裡沒底。所以,理論固然重要,實踐更重要,要通過實踐,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方能不斷提高辨證論治水平。

以下,我通過具體實例,說明胸有全局思辨方法的運用。

例一:頭痛。

為什麼會痛?中醫認為氣血應環周不休,若氣血不通,則“不通則痛”。氣血不通的原因,從性質來講,大致可分為三類,即邪實、正虛與虛實相兼者。

邪實者,當包括六淫、七情、內生之五邪。邪客於頭,阻滯經脈則氣血不通而痛;或其他臟腑經脈的邪氣上幹於頭,亦可引起頭痛。

正虛者,包括陰陽氣血之虛。頭失正氣之充養,經脈無力通達,頭亦痛。正虛的病位,五臟皆有陰陽氣血之虛,故皆可引發頭痛。

虛實相兼者,既有正虛,又有邪實,但權重可不等,或正虛為主,或邪實為主。其病位亦有臟腑經脈之別。

頭痛,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病證出現,亦可作為其他疾病的一個主症或兼症出現。故而頭痛一症紛紜繁雜,頭緒多端,設僅見一斑,則難窺全豹,必然產生片面性的錯誤。所以,必須胸有全局,全面分析,逐一而迅速地排除,最終確定其癥結所在,即辨明其證,據證而施治。

"

編導讀

臨床中,不少大夫都會陷入一個怪圈,總是會犯片面性的錯誤,要不只會跟某一症狀死磕到底,要不只看到了表面而沒有求其本源,要不只顧辨證而不理病因、病機,這樣通通都是行不通的。

古往今來,真正的大家沒有一個是這樣的,他們在臨證中都是做到了胸有全局。什麼是胸有全局呢?我們來聽一聽李士懋老師是怎麼說的吧。


秦伯未是我敬仰的老師,他講便祕的一課給我印象至深,影響我一生。秦老師把糞便在腸道的運行排洩比喻為河裡行舟。船要運行,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河裡有水;一是有力的推動,這個力,包括風或櫓、發動機的推動。

人體的水是什麼?就是津、液、血、精。水能潤,猶河中有水,船方能行。

人體的力是什麼?是陽和氣,猶推動船行的風。

人體的陽氣與陰精是如何產生的?乃根源於腎,化生於脾胃,宣發於肺,疏洩於肝,經三焦、膀胱、腠理,達於周身臟腑、經絡、器官孔竅,直至毫毛。任何一環節的障礙,都可引發便祕。

引起各環節障礙的原因,無非虛實兩類。虛者正虛,包括陰陽氣血的虛衰,無力濡潤、推蕩,致便祕;實者,包括六淫、七情、氣血痰食的阻遏,影響臟腑功能而便祕。辨證時,就要全面分析,根據不同病因、不同臟腑病機而辨,不能片面地只知便祕為腸道蠕動障礙而下之。治療時,據辨證結果而立法、選方、遣藥。如桂枝湯、小柴胡湯、承氣湯皆治便祕,脾約丸、桃核承氣湯、增液湯、增液承氣湯等亦治便祕,半硫丸、濟川煎、生白朮、半夏、蘆薈等亦治便祕。治便祕之方藥眾多,擇其方證相應者予之,皆可獲效。雖有些方子並不治便祕,但只要切合病機,亦可隨手拈來,常獲突兀之療效。理明自然一通百通,全局在胸,全盤皆活,左右逢源。

秦老師講課頗有風度,深入淺出,既生動又清晰,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便祕一症的辨證論治,也學到了中醫的思辨方法和講課的藝術。我在辨證論治中強調胸有全局,就是受秦老師的影晌。只有胸有全局,才不致臨證時只見斑,不見全豹,犯片面、狹隘的錯誤。

中醫大家治病療效好,關鍵是掌握了這一點

所謂心有全局,就是要對每一病證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判斷要點、治則、治法、方藥等,有個全面瞭解,臨證時方能把握全局,全面分析,不致犯片面性的錯誤。

要能夠胸有全局,亦非易事,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根基方能知道每一病證的各種不同病因、病機。而且要有實踐的功底,真正會應用這些理論去施治。若僅只空頭理論,紙上談兵,沒有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即使理論上知道,也未必會用、敢用。而且脫離了實踐,理論上也未必能有正確而深刻的體悟。如理論上知道桂枝湯可治便祕,若未經過實踐應用的品悟,即使心裡明白也不敢用,心裡沒底。所以,理論固然重要,實踐更重要,要通過實踐,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方能不斷提高辨證論治水平。

以下,我通過具體實例,說明胸有全局思辨方法的運用。

例一:頭痛。

為什麼會痛?中醫認為氣血應環周不休,若氣血不通,則“不通則痛”。氣血不通的原因,從性質來講,大致可分為三類,即邪實、正虛與虛實相兼者。

邪實者,當包括六淫、七情、內生之五邪。邪客於頭,阻滯經脈則氣血不通而痛;或其他臟腑經脈的邪氣上幹於頭,亦可引起頭痛。

正虛者,包括陰陽氣血之虛。頭失正氣之充養,經脈無力通達,頭亦痛。正虛的病位,五臟皆有陰陽氣血之虛,故皆可引發頭痛。

虛實相兼者,既有正虛,又有邪實,但權重可不等,或正虛為主,或邪實為主。其病位亦有臟腑經脈之別。

頭痛,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病證出現,亦可作為其他疾病的一個主症或兼症出現。故而頭痛一症紛紜繁雜,頭緒多端,設僅見一斑,則難窺全豹,必然產生片面性的錯誤。所以,必須胸有全局,全面分析,逐一而迅速地排除,最終確定其癥結所在,即辨明其證,據證而施治。

中醫大家治病療效好,關鍵是掌握了這一點

例二:痙證。

痙是以項背強直、四肢抽搐,甚則口噤、角弓反張為特徵的一類病證。吳鞠通於《溫病條辨·解兒難》中論痙說:“痙者,筋病也。知痙之為筋病,思過半矣。”真是一語破的。抓住痙為筋之病這一本質,就掌握了理解痙證的關鍵。痙證無論虛實寒熱、輕重緩急,各種不同原因所誘發,皆因筋脈拘攣、收引所致。沒有筋的收引拘攣,就不能成痙。

筋脈何以會拘攣?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筋脈能夠柔順條達的生理條件。一是陽氣的溫煦,一是陰血的濡潤,二者缺一不可。造成陽氣不能溫煦、陰血不能濡潤的因素不外兩種,一是邪氣壅塞經脈,氣血不能暢達,筋脈失卻陽氣的溫煦和陰血的濡潤,使筋脈拘急而為痙,此為實痙。能夠起到阻隔作用的邪氣,包活六淫、七情、氣血痰食等,此即《靈樞·刺節真邪》雲:“虛取之中人也……摶於筋,則為筋攣。”二是陽氣虛衰,或陰血不足,無力溫煦濡養,致筋脈拘急而為痙,此屬虛痙。虛實之痙,皆有寒熱之分,故吳氏謂痙“有寒熱虛實四大綱”。

就痙證病位而言,邪阻者,有表裡之分,六經之別,氣血之異;正虛者,有五臟、經脈之殊。

由於痙證原因至繁,所以必須胸有全局,全面分析,以求其本。所以吳鞠通提出:“只治致痙之因而痙自止,不必沾沾但於痙中求之。若執痙以求痙,吾不知痙為何物。”強調了審因論治、治病必求其本的精神。

胸有全局,全面分析,正確辨證,方可治癒疾病。

李老一番話,有沒有讓你有所啟發?

如果你得益於這番話,如果你想了解李老總結的辨證精要,這本書推薦給你——

"

編導讀

臨床中,不少大夫都會陷入一個怪圈,總是會犯片面性的錯誤,要不只會跟某一症狀死磕到底,要不只看到了表面而沒有求其本源,要不只顧辨證而不理病因、病機,這樣通通都是行不通的。

古往今來,真正的大家沒有一個是這樣的,他們在臨證中都是做到了胸有全局。什麼是胸有全局呢?我們來聽一聽李士懋老師是怎麼說的吧。


秦伯未是我敬仰的老師,他講便祕的一課給我印象至深,影響我一生。秦老師把糞便在腸道的運行排洩比喻為河裡行舟。船要運行,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河裡有水;一是有力的推動,這個力,包括風或櫓、發動機的推動。

人體的水是什麼?就是津、液、血、精。水能潤,猶河中有水,船方能行。

人體的力是什麼?是陽和氣,猶推動船行的風。

人體的陽氣與陰精是如何產生的?乃根源於腎,化生於脾胃,宣發於肺,疏洩於肝,經三焦、膀胱、腠理,達於周身臟腑、經絡、器官孔竅,直至毫毛。任何一環節的障礙,都可引發便祕。

引起各環節障礙的原因,無非虛實兩類。虛者正虛,包括陰陽氣血的虛衰,無力濡潤、推蕩,致便祕;實者,包括六淫、七情、氣血痰食的阻遏,影響臟腑功能而便祕。辨證時,就要全面分析,根據不同病因、不同臟腑病機而辨,不能片面地只知便祕為腸道蠕動障礙而下之。治療時,據辨證結果而立法、選方、遣藥。如桂枝湯、小柴胡湯、承氣湯皆治便祕,脾約丸、桃核承氣湯、增液湯、增液承氣湯等亦治便祕,半硫丸、濟川煎、生白朮、半夏、蘆薈等亦治便祕。治便祕之方藥眾多,擇其方證相應者予之,皆可獲效。雖有些方子並不治便祕,但只要切合病機,亦可隨手拈來,常獲突兀之療效。理明自然一通百通,全局在胸,全盤皆活,左右逢源。

秦老師講課頗有風度,深入淺出,既生動又清晰,既授人以魚,又授人以漁,不僅使學生掌握了便祕一症的辨證論治,也學到了中醫的思辨方法和講課的藝術。我在辨證論治中強調胸有全局,就是受秦老師的影晌。只有胸有全局,才不致臨證時只見斑,不見全豹,犯片面、狹隘的錯誤。

中醫大家治病療效好,關鍵是掌握了這一點

所謂心有全局,就是要對每一病證的病因、病機、臨床表現、判斷要點、治則、治法、方藥等,有個全面瞭解,臨證時方能把握全局,全面分析,不致犯片面性的錯誤。

要能夠胸有全局,亦非易事,必須要有一定的理論根基方能知道每一病證的各種不同病因、病機。而且要有實踐的功底,真正會應用這些理論去施治。若僅只空頭理論,紙上談兵,沒有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即使理論上知道,也未必會用、敢用。而且脫離了實踐,理論上也未必能有正確而深刻的體悟。如理論上知道桂枝湯可治便祕,若未經過實踐應用的品悟,即使心裡明白也不敢用,心裡沒底。所以,理論固然重要,實踐更重要,要通過實踐,把理論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方能不斷提高辨證論治水平。

以下,我通過具體實例,說明胸有全局思辨方法的運用。

例一:頭痛。

為什麼會痛?中醫認為氣血應環周不休,若氣血不通,則“不通則痛”。氣血不通的原因,從性質來講,大致可分為三類,即邪實、正虛與虛實相兼者。

邪實者,當包括六淫、七情、內生之五邪。邪客於頭,阻滯經脈則氣血不通而痛;或其他臟腑經脈的邪氣上幹於頭,亦可引起頭痛。

正虛者,包括陰陽氣血之虛。頭失正氣之充養,經脈無力通達,頭亦痛。正虛的病位,五臟皆有陰陽氣血之虛,故皆可引發頭痛。

虛實相兼者,既有正虛,又有邪實,但權重可不等,或正虛為主,或邪實為主。其病位亦有臟腑經脈之別。

頭痛,可以作為一個獨立的病證出現,亦可作為其他疾病的一個主症或兼症出現。故而頭痛一症紛紜繁雜,頭緒多端,設僅見一斑,則難窺全豹,必然產生片面性的錯誤。所以,必須胸有全局,全面分析,逐一而迅速地排除,最終確定其癥結所在,即辨明其證,據證而施治。

中醫大家治病療效好,關鍵是掌握了這一點

例二:痙證。

痙是以項背強直、四肢抽搐,甚則口噤、角弓反張為特徵的一類病證。吳鞠通於《溫病條辨·解兒難》中論痙說:“痙者,筋病也。知痙之為筋病,思過半矣。”真是一語破的。抓住痙為筋之病這一本質,就掌握了理解痙證的關鍵。痙證無論虛實寒熱、輕重緩急,各種不同原因所誘發,皆因筋脈拘攣、收引所致。沒有筋的收引拘攣,就不能成痙。

筋脈何以會拘攣?在探討這個問題之前,首先要明確筋脈能夠柔順條達的生理條件。一是陽氣的溫煦,一是陰血的濡潤,二者缺一不可。造成陽氣不能溫煦、陰血不能濡潤的因素不外兩種,一是邪氣壅塞經脈,氣血不能暢達,筋脈失卻陽氣的溫煦和陰血的濡潤,使筋脈拘急而為痙,此為實痙。能夠起到阻隔作用的邪氣,包活六淫、七情、氣血痰食等,此即《靈樞·刺節真邪》雲:“虛取之中人也……摶於筋,則為筋攣。”二是陽氣虛衰,或陰血不足,無力溫煦濡養,致筋脈拘急而為痙,此屬虛痙。虛實之痙,皆有寒熱之分,故吳氏謂痙“有寒熱虛實四大綱”。

就痙證病位而言,邪阻者,有表裡之分,六經之別,氣血之異;正虛者,有五臟、經脈之殊。

由於痙證原因至繁,所以必須胸有全局,全面分析,以求其本。所以吳鞠通提出:“只治致痙之因而痙自止,不必沾沾但於痙中求之。若執痙以求痙,吾不知痙為何物。”強調了審因論治、治病必求其本的精神。

胸有全局,全面分析,正確辨證,方可治癒疾病。

李老一番話,有沒有讓你有所啟發?

如果你得益於這番話,如果你想了解李老總結的辨證精要,這本書推薦給你——

中醫大家治病療效好,關鍵是掌握了這一點

《 李士懋平脈辨證精要 》

本書倡導“溯本求源、平脈辨證”,對脈學的臨床和理論進行了深度探索。本書分為三個部分:脈學心悟、瀕湖脈學解索、平脈辨證脈案。本書提出:以“脈診為中心”進行辨證論治的具體方法,“平脈辨證,以脈解舌,以脈解症”,脈診佔全部診斷的比重高達50%~90%。本書作者李士懋教授、田淑霄教授歷經由“舌診為中心”到“脈診為中心”轉變,臨床前十幾年,主要倚重舌診。因舌診比較直觀,易於觀察。然臨證既久,發現一些舌證不符的現象,逐漸動搖了作者“以舌診為中心”的辨證論治方法,轉而漸漸倚重脈診,反覆驗證於臨床,發現“以脈診為中心”的辨證論治方法,多能取得預期效果。尤其對一些疑難久治不愈的病人,常能另闢蹊徑,取得較好療效。本書適合中醫臨床醫生、中醫教育者、研究者、中醫醫學生閱讀。(購書詳情請點擊下方“瞭解更多”)


版權聲明

本文部分內容選自《李士懋平脈辨證精要》(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王四平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