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中醫說經常墊墊腳能壯陽補腎,趕緊給你家男人看看!

中醫 穴位 中藥 推拿 走運動 2017-06-24

很多人會突然發覺自己毫無徵兆的腳後跟疼痛,甚至在此之前,並無劇烈的運動,也沒有足底受傷的歷史。

即使去看骨科,照各種片子也查不出病因。這一情況多發生在中年或者老年,或者是剛剛生產後的女性,甚至是一些青年男子身上。那麼腳後跟疼,到底是為什麼呢。

老中醫說經常墊墊腳能壯陽補腎,趕緊給你家男人看看!

如果你出現了腳後跟的疼痛並且不是因為運動導致的損傷,那麼想一想,你是不是兩隻腳的腳後跟都疼痛?

你的腳後是不是早上下地時疼痛最厲害?然後走路後稍有緩解?如果是的話,百草小編告訴你,你的腳後跟疼痛,緣於腎虛!

中醫的經絡理論中,有一條經脈叫做足少陰腎經,是腎經在體內的循行路線。

《靈樞·經脈》中有言:腎足少陰之脈:斜走足心,出於然骨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下圖就是足少陰腎經的循行示意圖。

老中醫說經常墊墊腳能壯陽補腎,趕緊給你家男人看看!

在足少陰腎經之中,有湧泉、然谷、太溪、大鐘、水泉等多個重要的穴位在腳上。腳實際上是腎的重要反射區。

腳後跟由於在人的行走中著重的受力,又循行腎經,所以腎如果出現虧虛,首當其衝的就是腳後跟。所以腳後跟疼痛的人,需要趕緊服藥補腎啦!

老中醫說經常墊墊腳能壯陽補腎,趕緊給你家男人看看!

今天老中醫教大家一個預防腳後跟疼痛,或者說腎保健的簡單方法,非常的簡單而實用。

它就是——顛腳跟。

腳後跟在文言中又名“踵”,關於踵與腎的關聯,古人早有比較普遍的認識。西漢初期的《引書》中就有“敦踵以利胸中”和“敦踵,一敦左,一敦右,三百而已”的記載。

《養性延命錄*導引按摩》中亦有“握固不息,敦踵三還”的功法“。敦”亦作“頓”,即頓足跟,也就是我們說的顛腳跟,有利於排洩胸中的積悶之氣。

如果一個人胸有悶氣、怨氣,只要顛顛腳跟,心情就會在這一起一落中變得平和了。具有800年悠久歷史的導引養生術八段錦,其最後一勢動作名為“背後七顛百病消”。

這個動作也正是通過顛腳跟的方式,刺激腎經系統,誘發全身震盪,柔和地按摩五臟六腑,從而起到消除百病的神奇功效。

老中醫說經常墊墊腳能壯陽補腎,趕緊給你家男人看看!

要是腳後跟實在疼痛難忍,怎麼辦?

中醫認為受風寒溼邪或慢性勞損便導致經絡瘀滯,氣血運行受阻,使筋骨肌肉失養的足跟痛,可以用中藥貼貼於足跟肌表刺激神經末梢,擴張血管,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達到消腫,消炎和鎮痛之目的。

中醫會用藥材製成貼劑,貼在穴位上治療疾病。人體皮膚通過經脈、絡脈、穴位與內臟相連通,因此通過刺激人體的皮膚,可以調節臟腑氣血,使陰陽平衡,治療疾病。中藥貼敷,就是利用這個原理,讓中藥的藥性自特定的穴位而入,從毛孔透進皮膚,通經貫絡,達到治療的功效。中藥貼產生的熱力和藥力通過腧穴傳入機體,起到溫通經絡氣血,補虛助陽,散寒通滯止痛的作用。

中藥貼的強大作用:

一是藥效作用:藥物直接敷貼於體表穴位上,藥性透過皮毛腠理由表入裡,滲透達皮下組織,一方面在局部產生藥物濃度的相對優勢;另一方面可通過經絡的貫通運行,直達臟腑失調、經氣失調的病所,發揮藥物"歸經"和功能效應,從而發揮最大的全身藥理效應。

二是綜合作用:敷貼療法是傳統鍼灸療法和藥物療法的有機結合,其實質是一種融經絡、穴位、藥物於一體的複合性治療方法,既有藥物對穴位的刺激作用,又有藥物本身的作用,幾種治療因素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和相互補充,共同發揮整體作用

三是穴位作用:運用敷貼療法刺激體表穴位,通過經絡的傳導和調整,可糾正臟腑陰陽的偏衰,改善經絡氣血的運行,對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狀態,產生良好的、溫和的治療和調整作用,從而達到以膚固表、以表託毒、以經通髒、以穴驅邪和扶正強身的目的。

你血脂高不高,看眼睛就知道!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