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材鱧魚

鱧魚

拼音Lǐ Yú

別名蠡魚、鮦魚(《本經》),蜾(《說文》),鱺、鯣(《廣雅》),黑鱧魚(《本草圖經》),玄鱧、文魚(《埤雅》),黑鯉魚(《本草衍義》),黑魚(《日用本草》),烏魚(《滇南本草》),黑火柴頭魚(《醫林集要》),蛇皮魚(《醫林纂要》),烏棒、活頭(《中國動物圖譜·魚類》)。

出處《本經》

來源為鱧科動物烏鱧全體

原形態烏鱧(《醫林集要》)

體細長,前部圓筒狀,後部側扁。體長約30餘釐米;頭尖而扁平,頭上覆蓋鱗片。口大,端位,口裂傾斜,下傾向前突出,向後達列眼的後緣。上下頜骨、鋤骨、口蓋骨均具尖銳的細齒。眼位於頭側前上方。鰓耙10~13。側線在臀鰭起點上方折斷,折斷處兩段相隔2行鱗片;側線鱗60~67。背鰭、臀鰭均長,達到尾鰭基部。背鮪47~52。胸鰭短12~13,末端約達腹鰭中部;腹鰭Ⅰ8,不達臀鰭。臀鰭31~33。尾鰭圓形。全體灰黑色,背部與頭面較暗,腹部較淡。體側具有許多不規則的黑色斑條,頭側有兩條縱行黑色條紋。背鰭、臀鰭和尾鰭均具黑白相間的花紋。胸鰭和腹鰭呈淺黃色,胸鰭基部有一黑點。

生活於江河、湖泊、池沼中,喜棲於水草較多及有汙泥的渾濁水底。為一種凶猛的食肉魚類,以昆蟲、小蝦和小魚為食。產卵期6~7月。冬季處於蟄居狀態。

生境分部分佈很廣,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河流、湖沼中均有。

化學成分食部每100克含水分78克,蛋白質19.8克,脂肪1.4克,灰分1.2克,鈣57毫克,磷163毫克,鐵0.5毫克,硫胺素0.03毫克,核黃索0.25毫克,尼克酸2.8毫克。曾從其1公斤肌肉中,分離出組氨酸100毫克;又證明尚含3-甲基組氨酸。

同屬動物紋鱧尾部肌肉含瓜氨酸、脯氨酸、絲氨酸等18種遊離氨基酸;其肌肉、血清、肝臟、性腺中的鈣含率,冷季上升,無機磷含率則下降;維生素C含率夏季比冬季高。又同屬動物線鱧及眼鱧魚粉含可利用的蛋氨酸2.40~2.86克/16克N,即相當於總蛋氨酸的72~90%,比青魚、鰵魚、鰛魚魚粉的蛋氨酸含率都高。線鱧新鮮肌肉不含組胺,開始腐壞時,即生此物質,在5℃以下保存時,可抑制其腐壞。皮及鱗中含羥基脯氨酸、脯氨酸,順次為6.04(皮)、7.35(鱗),9.48(皮)、12.93(鱗)克/100克蛋白質。

性味甘,寒。

①《本經》:"味甘,寒。"

②《別錄》:"無毒。"

③《日用本草》:"有微毒。"

歸經《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陽明經。"

功能主治補脾,利水。治水腫,溼痺,腳氣,痔瘡,疥癬。

①《本經》:"主溼痺,面目浮腫,下大水。"

②《別錄》:"療五痔。"

③孟詵:"下大小便擁塞氣。又作膾與腳氣、風氣人食之,效。"

④《本草圖經》:"主妊娠有水氣"

⑤《滇南本草》:"大補血氣,治婦人幹血癆症,煅為末服之。又煮茴香食,治下元虛損。"

⑥《醫林纂要》:"補心養陰,澄清腎水,行水滲溼,解毒去熱。"

⑦《本草求真》:"補脾利水。"

⑧《本草再新》:"強陽養陰,退風去溼。治婦人血枯,經水不調,崩淋二帶,理腰腳氣。鱗、尾敗毒去風,養肝益腎,通經利溼。"

用法用量內服:煮食或火上烤熟食。

複方①療腫滿:鱧魚合小豆白煮食。(陶弘景)

②治十種水氣病:鱧魚一頭,重一斤以上,熟取汁,和冬瓜、蔥白作羹食之。(《食醫心鏡》)

③治卒身面浮腫,小腸澀,大便難,上氣喘息:鱧魚二斤(洗去鱗、腸,令淨),赤茯苓一兩,澤瀉一兩,澤漆一兩,杏仁半兩(湯浸,去皮、尖),桑根白皮(銼)一兩,紫蘇莖葉一兩。上藥細銼,先以水五升,煮魚取汁三升,去魚納藥,煮取二升,去滓,每於食前溫服一中盞,其魚亦宜食之。(《聖惠方》鱧魚湯)

④治水腫腹大:活鱧魚去腹垢,入獨顆蒜令滿,外塗溼黃泥,炭火炙食,屢效。(《本經逢原》)

⑤治腸痔,每大便常有血:鱧魚膾,姜、虀食之。忌冷毒物。(《外臺》)

⑥治一切風瘡頑癬疥癩,年久不愈者:黑火柴頭魚一個,去腸肚,以蒼耳葉填滿,外以蒼耳安鍋底,置魚於上,少少著水,慢火煨熟,去皮骨淡食,勿入鹽、醬,功效甚大。(《醫林集要》)

各家論述《本草經疏》:"蠡魚:乃益脾除水之要藥也。上虛則水氾濫,上堅則水自清。凡治浮腫之藥,或專於利水,或專於補脾,其性各自為用。惟蠡魚能導橫流之勢,補其不足,補瀉兼施,故主下大水及溼痺,面目浮腫。五痔因溼熱所生,水去則溼熱自除。""孟詵主下大小便壅塞氣,作膾與腳氣、風氣人食良;蘇頌主妊娠有水氣,並取其除溼、下水、益脾之功也。"

摘錄《中藥大辭典》

中藥材鱧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