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房企財報季已經接近尾聲。回顧2018年,房企的利潤榜單再次出現新的變化,龍頭房企利潤再創新高,房企盈利規模和能力也出現分化,有的房企迎頭趕上,有的房企不進反退。

為了反映2018年房企的整體盈利規模和盈利能力,新京報以房企的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淨利潤和淨利潤率為衡量標準,統計出《2018年上市房企歸母淨利潤排行榜TOP50》。

2018哪些房企最賺錢?中海仍第一,浙系房企未上榜

中海、恆大、碧桂園位列前三

據榜單顯示,2018年中海地產的歸母淨利潤為393.42億元,排名第一名,仍然蟬聯“利潤王”的角色。中國恆大以373.9億元位列第二名,緊追中海地產之後。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從淨利潤總額來看的話,恆大的淨利潤規模已經反超中海地產,達到722億元。

歸母淨利潤超過300億元規模的房企還有碧桂園、萬科,歸母淨利潤分別為346.18億元和337.73億元,位列第三名和第四名。

除此之外,進入榜單前10名的房企按照排名先後順序依次為華潤置地、保利地產、融創中國、龍湖集團、招商蛇口、華夏幸福,屬於第二梯隊,歸母淨利潤規模在100億元至250億元之內,與第一梯隊拉開了一定差距。

歸母淨利潤同樣達到百億元規模的房企還有綠地控股、華僑城、新城控股,分別為113.75億元、105.89億元、104.91億元。

TOP50平均淨利潤率17.59%

從TOP50的房企來看,歸母淨利潤分化比較嚴重。其中,前3名的歸母淨利潤規模達到300億元以上,前14名達到百億元規模 ,但是,從第23名開始歸母淨利潤規模就低於50億元的規模,與龍頭房企差別較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千億房企中,銷售額排名較靠前的陽光城、泰禾集團、中南建設、正榮集團等房企在利潤表中的排名卻欠佳,僅位列第32名、38名、45名和49名。

從淨利潤率來看,TOP50平均淨利潤率17.59%,其中,合景泰富和合生創展的淨利潤率較高,分別為52.94%和43.8%,其次大悅城地產、金地商置、陸家嘴、中海、招商蛇口、新城控股也排名靠前。

其中,合景泰富和合生創展的發展模式類似於港資房企,追求高盈利和低負債,加之土地獲取較早,項目毛利率較高,盈利能力強,但是由於土地擴張弱,規模發展已經趨於滯後。

值得注意的是,也有部分房企的淨利潤率較低,如正榮地產、陽光城、中南建設等。

閩系房企排名相對落後

相比於銷售規模的快速增加,閩系房企的歸母淨利潤排名相對滯後,盈利能力有待提升。

其中,世茂、旭輝、禹洲、中駿、陽光城、泰禾、融信、正榮的歸母淨利潤分別為88.35億元、54.09億元、35.05億元、33.85億元、30.18億元、25.55億元、21.50億元和21.21億元。從排名上看,陽光城、融信、正榮的排名分別為第32名、第47名、第49名。

在盈利能力方面,陽光城、正榮、融信的淨利潤率較低,分別為7.44%、8.44%、10.07%,低於同行水平,也反映出在規模增長的同時,上述房企平衡利潤增長的能力有待提升。

綠城、濱江等浙系房企跌出前50

在歸母淨利潤排行榜中,浙系房企的“老大哥”綠城中國已經跌出TOP50名,並未能上榜。

從年報數據來看,綠城中國2018年的歸母淨利潤10.03億元,較2017年21.9億元同比下降54.2%。對此,綠城中國在年報中曾解釋稱,基於市場環境變化,計提的減值虧損撥備對股東應占利潤的影響較2017年增加6.51億元;以及因人民幣貶值對集團若干外幣借款計提未實現匯兌淨虧損4.88億元。

除了綠城中國以外,浙系房企中排名第二的濱江集團的歸母淨利潤規模為12.17億元,排名也跌出TOP50榜單。相比之下,原來排行第三的浙系房企德信中國的歸母淨利潤為14.53億元,反超綠城中國和濱江集團。

從整體來看,浙系房企在2018年年度的盈利表現並不佳,三家當地的龍頭企業均未能上榜,需要進一步提升盈利規模。

新京報記者 徐倩 段文平 編輯 武新 校對 李立軍 製表 薛慧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