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博覽群書的革命家

毛主席:博覽群書的革命家

一九六一年,毛澤東在廬山查閱圖書。

本文摘編自《毛澤東的讀書生活》龔育之 逄先知 石仲泉/著。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毛澤東是偉大的革命家,也是學識淵博的學問家。讀書生活伴隨著毛澤東的一生,和他的革命生涯緊緊地聯繫在一起。

酷愛讀書,廣收博覽

毛澤東從幼年起,就勤奮好學,酷愛讀書。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讀書慾望愈來愈強烈,常常廢寢忘食地閱讀古今中外的各種書籍。到陝北以後,毛澤東通過各種渠道,盡一切可能,從國民黨統治區購買各類書報。到了延安,他的書逐漸多起來了,並有專人替他管理。毛澤東十分愛惜自己的書。一九四七年從延安撤退的時候,別的東西丟下了很多,但是他的書,除一部分在當地埋藏起來以外,大部分,特別是他寫了批註的那一些,經過千辛萬苦,輾轉千里,以後搬到了北京。這些書是毛澤東藏書中最寶貴的一部分,是研究毛澤東思想的珍貴資料。

全國解放後,讀書的條件好了,毛澤東就提出,要把解放前商務印書館和中華書局出版的所有圖書都給他配置起來。這個要求顯然是難以實現的,後來實際上也沒有做到。但是他對書的酷愛,給人極深刻的印象。當時毛澤東的書總共還不到十個書架,經過十幾年的建設,也就是一九六六年夏,他的藏書已達幾萬冊,建成了一個門類比較齊全、又適合毛澤東需要的個人藏書室。

毛澤東讀書的範圍十分廣泛,從社會科學到自然科學,從馬列主義著作到西方資產階級著作,從古代的到近代的,從中國的到外國的,包括哲學、經濟學、政治、軍事、文學、歷史、地理、自然科學、技術科學等方面的書籍以及各種雜書。就哲學來說,不但讀基本原理,也讀中外哲學思想史,還讀邏輯學、美學、宗教哲學等等。以科學技術書為例,從各門自然科學、自然科學史,直到某些技術書籍,毛澤東也廣泛涉獵,而對生命科學、天文學、物理學、土壤學最有興趣。一九五一年四月中旬的一天,毛澤東邀請周世釗和蔣竹如到中南海做客,曾對他們說:“我很想請兩三年假學習自然科學,可惜,可能不容許我有這樣長的假期。”

毛澤東有一個習慣,每到一個地方,必先做兩方面的調查。一是向人做調查,詢問當地的政治、經濟、文化、人民生活等現實情況;一是向書本做調查,瞭解當地的歷史情況、地理沿革、文物掌故、風土人情以及古人寫的有關當地的詩文。

毛澤東的讀書習慣幾乎滲透到他的生活的各個方面。或者探討一個問題,或者參觀了一個展覽會,或者得悉科學技術上有什麼新的重大發展,以至看了一齣戲,往往都要查閱有關書籍,進一步研究和學習。一九五八年七月二日,毛澤東在中南海瀛臺參觀一機部的機床展覽,回到住所,就要我們給他找兩本書:《無線電臺是怎樣工作的》、《1616型高速普通車床》,這是他在參觀時看到的。

“盡信書,則不如無書”

毛澤東常引用孟子的一句話:“盡信書,則不如無書。”他要求身邊同他一起讀書的同志,在看完一本書或者一篇文章之後,總要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理解。毛澤東認為,讀書既要有大膽懷疑和尋根究底的勇氣和意志,又要保護一切正確的東西,同做其他的事情一樣,既要勇敢,也要謹慎。他不僅對待中國古書是這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著作也是這樣。毛澤東對斯大林的《蘇聯社會主義經濟問題》一書評價是比較好的,但他在建議各級幹部學習這本書的時候,強調要加以分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說得不正確或者不大正確,哪些是作者自己也不甚清楚的。毛澤東在閱讀蘇聯《政治經濟學(教科書)》時,發表了大量評論性的意見,提出自己的許多觀點;但他自己認為,這還只是跟著書走,瞭解他們的寫法和觀點。他認為,應當以問題和論點為中心,收集一些材料,看看他們的論文,知道爭論雙方的意見或者更多方面的意見,做進一步的研究。他說,問題要弄清楚,至少要了解兩方面的意見。

活到老,學到老

“活到老,學到老”,這是毛澤東常說的一句中國俗話,他自己就是這樣做的。一九七三年,他在大病恢復後不久,還同科學家楊振寧談論物理學的哲學問題。一九七四年,他以極大的興趣同李政道討論“對稱”等深奧的物理學問題。他還說:“很可惜,我年輕時,科學學得太少了,那時沒有機會學。不過,我還記得年輕時非常喜歡讀湯姆生的《科學大綱》。”一九七五年他的視力有所恢復後,又重讀《二十四史》,重讀魯迅的一些雜文,還看過《考古學報》、《歷史研究》、《自然辯證法》等雜誌,並且提出給他印大字本《化石》雜誌和《動物學雜誌》。到一九七六年,他還要英人李約瑟著的《中國科學技術史》(一至三卷)。根據當時為毛澤東管理圖書的徐中遠的記載,毛澤東要的最後一本書是《容齋隨筆》(這是毛澤東一生中比較喜歡讀的一部有較高價值的筆記書),時間是一九七六年八月二十六日。這位偉大的革命家兼學問家,幾乎是在他的心臟快要停止跳動的時候,才結束了他一生中從未間斷過的讀書生活。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