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的“頭等功臣”——清末皇族內閣

中國近代史 清朝 宋教仁 中國歷史 孔家老大 2017-04-07

同盟會中部總會成立後,即在宋教仁的主持下,面對長江流域高漲的革命新形勢,精心籌劃大舉。

為此,宋教仁等人做了充分準備,在長江流域各省遍設分會。

首先,由譚人鳳親自赴武漢,調解當地兩大革命團體共進會與文學社的矛盾,促成了兩派的聯合,從而成立了湖北分會。

接著,宋教仁又派曾傑赴長沙,與焦達峰會商,組成湖南分會。

又派範洪仙等建立安徽分會。

此外,還對四川、陝西、江西、福建、南京以及上海都做了周密佈置,從而造成了整個長江流域首尾一貫、連通一氣的有利形勢。

如此一來,一旦某地發難、即可四方響應,而不至於重蹈以前歷次起義總是孤軍作戰的覆轍。

在宋教仁制定的具體的戰略方針中,他最重視的是武昌和南京兩地,而後來的歷史變化也果然證明了他的遠見。

辛亥革命的“頭等功臣”——清末皇族內閣

有一則資料說,早在漳江書院讀書時,年剛弱冠(20歲)的宋教仁就曾對著他的同窗發表“宏論”:“有英雄起,踞武昌,東扼九江,下江寧,北出武勝關,西通蜀,南則取糧於湘,擊鄂督頭於肘後,庶可得志於天下。”當時,同窗們都說他是“狂生”,至辛亥革命後方“歎服其雄略”。

假如這則資料不是事後附會的話,那隻能說明在見識方面,宋教仁確實很早就突過他人。

然而,再有遠略,若無時勢配合,亦屬枉然。

宋教仁等人的一系列佈置,之所以能在不久之後就起到重大的作用,只是因為,與黃花崗起義之時相比,短短几個月,風雲變幻,原本推行新政頗有可觀的朝廷突然之間就搞得天怒人怨,因而武昌槍聲一響,牆倒眾人推,大清王朝也就在數月之間徹底垮臺了。

這幾個月裡,到底發生了什麼,會突然之間對革命黨造成如此有利的形勢?

為了說清楚這個問題,也許我們得從下面幾件事情說起。

第一件事情就是朝廷的預備立憲。

庚子之役後,在各方面的壓力下,朝廷不得不改弦更張,啟動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司法等全方位的改革。

其中,君主立憲是政治體制改革的一項主要內容。

對於當時的朝廷來說,浩浩蕩蕩、不可阻擋的時代大潮流,不是革命,而是立憲。

雖然也有孫、黃一類的“綠眉毛強盜”四處造反,十分鬧心,但在朝廷眼裡,他們此時還不足為致命之患。讓朝廷真正念茲在茲迫在眉睫的難題,是舉國(士紳)一致要求實行君主立憲制的壓力。

因而,朝廷雖然有顧慮,還是不得不啟動“憲政改革”。

於是,先有五大臣的出洋考察。

考察團第一次出使因革命黨吳樾的行刺而被迫延期,時在1905年9月24日。

次年1月14日,考察團再次出發,此行十分順利。夏秋之季,考察團回國後進呈了一份強國必先實行憲政的報告。這份報告出於考察團隨員熊希齡之手,而他主要參考的則是此時流亡東京的梁啟超和楊度所寫的憲政文章。

所以,在後世史家的筆下,對這一幕就作出瞭如下不無誇張而有些失真的演義:

“五大臣出國被刺,再出國,那樁鬧劇,毋煩贅述。滑稽的是五大臣遍遊歐美,歐美媒體,記載彌詳。他們看電影,聽歌劇,看勇士鬥牛、舞女大腿……,憲法何從考察起呢?……但是這五位長辮子、掛朝珠、之乎也者的大官僚,對憲法雖一無所知。回國之後,總得寫篇‘考察報告’。他們自知不能寫,因此在出國公費旅遊之前,就早在尋覓捉刀人。——那時的留學生也沒幾個能執筆啊!誰知最後的撰寫人,竟是大叛國犯粱啟超,和小投機客楊度,豈不可笑哉?”(唐德剛:《晚清七十年》)(按:五大臣及其隨員中實亦不乏有心人,五大臣之一戴鴻慈回國後不久即發表《出使九國日記》,記錄沿途所見、所聞,十分詳細,也很“專業”,可見,歷史終究不能隨便“演義”,即使博學強記如唐德剛先生,一時不慎,也可能失察。)

然而,不管如何,這份考察報告確實推動了朝廷立憲的腳步。

1906年9月1日,朝廷下詔頒佈預備仿行立憲,此後逐步在中央設立資政院,在各省設立諮議局。

同時,張謇、湯壽潛等各地立憲派,亦紛紛成立各種立憲團體,其中最有影響的是以張謇為領導核心的預備立憲公會,以及以大叛國犯梁啟超為精神領袖的政聞社(後被朝廷查禁)。

可是,朝廷頒佈預備立憲,終究不是心甘情願的結果,而其目的,也只是為了更好地鞏固手中權力。

一開始,朝廷宣佈的預備立憲的時間,長達九年。後世不少學者認為,這是出於為當時的最高執政者慈禧考慮。

雖然,立憲派一直“忽悠”朝廷,實行憲政之後,可以江山永固,但是慈禧豈是一般人,儘管她並不懂立憲是個啥玩意,但憑著她對權力天生的敏感性,她知道立憲對於執掌最高權柄的人未必是個好事。所以,把預備立憲的時間設定為九年,完全是為此時已經年過七十的慈禧量身打造:老孃在的時候,還是按老規矩辦;老孃死後,哪管它洪水滔天!

然而,立憲派的激情一旦煥發出來,對於朝廷的改革停滯,也是不可能善罷甘休的。

於是,慈禧尚未瞑目,各地立憲派便紛紛上書清廷,要求速開國會。

辛亥革命的“頭等功臣”——清末皇族內閣

慈禧死後,要求速開國會的請願運動,更是不顧朝廷的強力彈壓,愈加轟轟烈烈地進行,各省督撫也紛紛致電朝廷,請求“俯從輿論,速開國會”。

這個時候,掌握朝廷大權的滿清王室子弟們,終於意識到了“大事不妙”。

雖說,此前朝廷不改革,是等死;但是,現在朝廷改革,也就幾乎相當於是找死。

在舉國一致的壓力面前,再不開國會是搪塞不過去了。

八旗子弟痛定思痛,想出了一個“絕妙”的方針,此即“皇族內閣”的出臺。

1911年5月8日,在立憲派的壓力之下,朝廷不得已頒佈了《新訂內閣官制》,下令裁撤舊設內閣及軍機處,成立由十三名國務大臣組成的新內閣。

然而,這中國有史以來第一屆“責任內閣”的名單一公佈,立刻導致舉國輿論譁然,立憲派對朝廷徹底絕望,迅速與革命黨合流,清朝也就離垮臺不遠了。

為何會如此?

請看如下內閣名單:

總理大臣奕劻(宗室),協理大臣那桐(滿)和徐世昌(漢),外務大臣樑敦彥(漢),民政大臣肅親王善耆(宗室),度支大臣載澤(宗室),學務大臣唐景崇(漢),陸軍大臣蔭昌(滿),海軍大臣載洵(宗室),司法大臣紹昌(宗室),農工商大臣溥倫(宗室),郵傳大臣盛宣懷(漢),理藩大臣壽耆(宗室)。

內閣總共13人,滿族即佔到9人,其中皇族7人,漢族竟然只有4人,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這是八旗子弟在倒行逆施肆意妄為“抓權”,真是於立憲乎何有?這樣一來,“皇族內閣”也就弄得臭名遠揚,舉世皆知了。

其實,朝廷也有不得已的“苦衷”:搞立憲,可以,但是不能侵犯君權。眼見立憲派“咄咄逼人”,所以,八旗子弟才要使勁抓權。

八旗子弟的憂慮其實很有“道理”。因為立憲派確實別有懷抱,雖然他們在“忽悠”朝廷時常用德日兩國君主立憲君權穩固的例子,但他們心目中的榜樣其實是英國的虛君立憲。

然而,當時天下的大勢,已不是八旗子弟掌控得了的了。在立憲派的一些頭面人物想來,若是朝廷能識時務,為了立憲運動和平順利進行,保留滿清皇室,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

但是,權力掌控者天生的稟性,是幾乎不可能主動放棄手中權力的(無論歷史與現實,都很少例外)。

但八旗子弟不識時務地瘋狂抓權,也就堵塞了立憲派和平改良的道路,剩下的道路,也就只好通向革命了。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