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為什麼害怕死亡

點擊上方“醫師報” 關注我們

人為什麼害怕死亡

歡迎您參與有聲醫師報朗讀,通過 微信/電話/短信聯繫小編吧,雙手奉上小編聯繫方式:15011182507,我們期待您的參與~

被雅典公民判為死刑的蘇格拉底,有很多次生的機會,卻慨然就死。當時年屆七十的蘇格拉底,也許是對死亡理解最早、最為深刻的哲人。在蘇格拉底看來,死亡類似於以下兩種狀態:

一種是死了就像是無夢的睡眠。蘇格拉底說,死亡就是睡著之後不做夢,一路睡將下去有什麼不好呢?這是我國古代道家代表人物之一莊子"真人無夢的另一種詮釋。莊子提到古代的真人,用了八個字“其寢不夢,其覺無憂”描述(見《莊子·大宗師》),認為"睡覺時不做夢,醒來後沒煩惱"是真人的境界。

另一種是人的靈魂在身體死了之後,就像是從身體的獄中釋放了出來,真正得到解放和解脫,不再有什麼煩惱。這和佛學對於靈魂與肉身的觀點幾乎相同。蘇格拉底說:“我死了之後,靈魂就可以真正地自由尋找,去找到那些古代偉大的智者,跟他們一起繼續聊天、繼續對話,探討什麼是智慧、什麼是真理。”

近代西方人對死亡的看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基督教的觀點,另一種就是蒙田的觀點。那蒙田是如何面對死亡的呢?

蒙田在《隨筆集》中承認,自己長期以來都害怕死亡,併為此所苦,即使在生命最健壯的時候,也常常想到死亡的可怕。他心裡深受死亡必然來到、人生必然消逝的思想的威脅,甚至被他描述為"幾乎使我癱瘓"。蒙田從他所熟知的古代哲學家的思想裡尋找出路,初步的結論是:人必須學習與死亡觀念共生。他相信哲學可以讓人學會如何不害怕死亡,起初他在西塞羅(Marcus Tullius Cicero,106-43 B.C.)“從事哲學思考,就是學習如何死亡”中找到了力量。

蒙田早期對於死亡的觀點深受斯多葛學派的影響,指出不用害怕死亡,死亡只是一瞬間的事,也是最自然的事。他說:“你的死亡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那是你存在於世的條件,是你的一個部分。”提出“死亡是生命的目標”的觀點。

蒙田採用塞內卡(Seneca,3 B.C.-65 A.D.)的建議,認為經常不停地想著死亡,是克服對死亡恐懼最好的方法。熟悉的東西不會讓人害怕,要練習對死亡的熟悉。同時要練習捨棄一切,對任何事情都不要看得太重。接受死亡才知道如何面對死亡,才知道人生是怎麼回事,也才能擺脫束縛與奴役。

但是蒙田逐漸又認為,準備死亡的心態並沒有真正解決問題,人不可能一直活在警惕之中,只以這種方式擺脫死亡念頭的壓力,反而會讓自己受制於這樣的念頭。“關注死亡,使生活成為困擾;但是,關注生活,使死亡成為困擾。”

1580年之後,蒙田在對死亡的觀念開始有了轉變。他觀察到平常一般人對死亡的態度,使他大為震撼。他說:“人們直接面對死亡,並沒有特別擔心,就算他們知道自己當天晚上或明天可能死掉,他們照樣顯示平靜的面容,好像他們與死亡已經和解,明白這個普遍而無法避免的事件是必然來到的。”他在1595年版的《隨筆集》加了一段話,“哲學叫我們常把死亡放在眼前,要預先看到它,在它來到之前反省它,並且給我們一些規則,讓這樣的思想不至於傷害我們;但是,只要我們真正知道如何生活,就不用再學習如何去死了。”即先知道活,不用太擔心死的問題。

“死亡其實就是生命的結束,而不是生命的目標;是生命的終結、生命的最後一刻,而不是我們需要針對的重要的對象。”蒙田最初覺得人生有期限,害怕失去;後來發現正因為人生有期限,人生才有它自己內在的價值。如果生命沒有期限,人可以一直活下去,人生反而沒有任何追求。最後蒙田把人生當作禮物,按照人的本性所允許的範圍,儘量活得充實和快樂。

那死亡為什麼讓人害怕呢?在介紹蒙田的思想之後,臺灣當代哲學家傅佩榮老師總結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認為人害怕死亡,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的原因:

(1)害怕死亡之前的痛苦。我們都曾見過,生病和接近死亡的人,尤其是生病,那種痛苦是很讓人印象深刻,讓人看了就容易產生恐懼。我們害怕的是死亡之前的痛苦。當然,也不見得每一個人都會遭遇到一樣的痛苦,或者每一個人對痛苦可能有不一樣的一種態度。但是,這種可能發生的預期讓人對死亡產生畏懼心理。

(2)有信仰的人害怕死亡之後的報應。這一點很多時候不被提及,但客觀存在。目前世界上各大宗教對於死亡之後的報應主要就兩種:一種是輪迴,另一種是審判。講輪迴,說明你還有下一次的機會;講審判,就一次定了,將來如何已經決定。這兩種宗教信仰給人帶來的對死亡的態度是不太一樣的。對於死後報應的害怕,可以改變人的行為,如果真的害怕不好的報應,現在及以後都應該虔誠地走人生的正路。

(3)對於死亡之後虛無的一種恐懼。事實上,對虛無的恐懼是可以化解的。很多哲學家受蘇格拉底的啟發,很容易理解死亡之後就結束了,如羅素就說:“死亡就像江河入大海一樣。”另外,傅佩榮的老師方東美先生病危時的兩句詩:“我自空中來,還向空中去。”可謂真個堪破死亡。出生前和死亡後都是空,生前沒有我們,死後也沒有我們。

(4)死亡之後,各種"我們"的關係崩解令我們害怕。我們這一生建構的許許多多的“我們”這樣的關係,死亡之後就會消失,“我們”所組成的一切關係,將消失和瓦解。

傅老師講了四個比喻有助於我們理解死亡。

(1)人生就好像赴宴,死亡代表宴會的結束。我們已經用過餐了,該讓座了,讓給別人來使用。

(2)人生好像在一個舞臺的表演,死亡代表表演已經結束,那就請演員瀟灑地下臺吧!“乾坤一劇場,生命一場戲”,演完就瀟灑地謝幕下臺。

(3)“人生如旅行”,我們是過客,不是歸人。一開始就瞭解旅行的意義,比較容易理解死亡的含義。

(4)從宗教的角度來看,人生是一個修煉和修行的過程。或是基督徒,背上十字架來減輕自己的罪惡;或是像佛教認為眾生皆苦,要由智慧得到解脫。把人生當作修煉和修行,可以更好地理解死亡。

“死亡像太陽一樣,你不可能直接看清楚它,只能從側面看,眯著眼睛看。”沒有人可以直接瞭解過死亡,即使是那些劫後重生、歷經了死亡的人。朋友們,你對死亡又是什麼觀點呢?

人為什麼害怕死亡

作者心聲

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參加臨床醫療工作近20年後,對於救治病人也算得心應手;對於醫學也從20多年以前剛上醫學院的那種完全無知,也算逐漸有了自己相對獨立的醫學觀,漸漸地潘醫生對於什麼是醫學的底層邏輯產生了追問。

現代醫學的發展源自於生物學的發展,而生物學的發展也不過是二戰以來短短几十年,這還要歸功於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薛定諤(Erwin Schrödinger)的號召(沒錯,就是“薛定諤的貓”那位)。在薛定諤的號召之下,許多從事理論物理的優秀物理學家轉而研究生物學,引起了現代生物學的蓬勃發展,他自己也寫就了科普暢銷書《生命是什麼》留於後世。可見,生物學的基礎是物理學。那物理學的基礎又是什麼呢?

有人認為是數學,數學當然不可或缺,愛因斯坦也在數學家希爾伯特的幫助下才提出了廣義相對論。但是,哲學可能是更為根本的本源,它是我們人類探究世界本源的一種思維。因此,自2019年1月8日,潘醫生給自己取了一個網名叫“小豬愛智慧”,開始了西方哲學學習之旅,每天花半小時,跟隨傅佩榮老師學習西方哲學課,學習西方哲學從古希臘到現代的不斷演變的思辨,希望對我理解醫學的本質有所啟發,也分享與你,願與你一起學習,共同進步。

人為什麼害怕死亡

作者簡介:潘俊傑,復旦大學醫學博士,心內科副教授。2000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臨床一線工作,內科功底深厚,理論和臨床經驗豐富,工作認真負責,深受病家好評,並多次獲得華山醫院優秀黨員稱號。曾在海外獨立開展心血管內科工作2年,具有豐富的心血管疾病診療經驗。

主要擅長:冠心病的診斷、藥物治療及支架植入;心律失常藥物治療及起搏器植入;高血壓診斷、藥物調整及難治性高血壓的治療;高脂血症;心力衰竭的綜合治療,對心內科危重症疾病的搶救有獨到的經驗。尤其對冠心病複雜病變的支架植入有較深的理解和造詣,每年獨立完成急診及平診手術300多例。

主要研究方向:冠心病的診斷及治療,主要從事動脈粥樣硬化發生發展演變過程及急性冠脈綜合徵中血栓形成的分子生物學機制及應用性基礎研究和探索。

往期回顧

▶ 醫師報自導自演微電影|飲食有道,如此腎好!

▶ 嬰兒胎死腹中,醫院遭產婦索賠43萬!責任在誰?

▶ 醫生救治後被索要證件!鄧利強:緊急救治不擔責,別讓質疑和審查涼了救人的心

▶ 海潮隨筆|SCI被吵得天翻地覆, 醫生的幸,還是醫生的痛?我們應該怎麼看待SCI?

▶ 追蹤|聊城假藥案:救死扶傷 醫生該不該心軟?

▶ 《執業醫師法》修訂提上日程,醫生們最關心的是什麼?

▶ 普法|聊城假藥案,我只是好心幫你推薦個藥而已,怎麼就違法了呢……

▶ 【視頻】2019醫師報:致敬生命 致敬醫者

▶【視頻】2018醫師報:為夢插翅 化繭成

編輯: 畢雪立 審核:陳惠 蔡增蕊

目前300000+醫生已關注加入我們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