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新世界商廈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新世界商廈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實拍的前一天,鄭君裡又帶著所有的攝影師到現場,從各自的鏡頭地位觀察馬路上的動態,導演助理則把群眾演員埋伏的地點和四、五路奔向馬路中心的路線選好。

據說當時群眾演員全部是由市百一店當天沒有工作任務的職工義務扮演。二、三百群眾演員被編成四、五個組,由劇中的“黨員”分頭負責率領。

04鎮定指揮、一次成功

1959年春夏的一天上午九時半,此時正是光線最適宜拍攝之時,鄭君裡在“新世界”屋頂上發出了一個立即行動的信號。交通警同志就按事先約定,四面路口都開了紅燈,保證舉行集會的街心地區不致有車輛闖入干擾。這時扮演工人甲的演員跑到馬路中心放了一個鞭炮之後,只見南京東路上商店裡、弄堂口,幾路人馬奔跑出來,一時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紅旗招展、傳單飄飛、口號聲震天。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新世界商廈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實拍的前一天,鄭君裡又帶著所有的攝影師到現場,從各自的鏡頭地位觀察馬路上的動態,導演助理則把群眾演員埋伏的地點和四、五路奔向馬路中心的路線選好。

據說當時群眾演員全部是由市百一店當天沒有工作任務的職工義務扮演。二、三百群眾演員被編成四、五個組,由劇中的“黨員”分頭負責率領。

04鎮定指揮、一次成功

1959年春夏的一天上午九時半,此時正是光線最適宜拍攝之時,鄭君裡在“新世界”屋頂上發出了一個立即行動的信號。交通警同志就按事先約定,四面路口都開了紅燈,保證舉行集會的街心地區不致有車輛闖入干擾。這時扮演工人甲的演員跑到馬路中心放了一個鞭炮之後,只見南京東路上商店裡、弄堂口,幾路人馬奔跑出來,一時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紅旗招展、傳單飄飛、口號聲震天。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昔日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新世界商廈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實拍的前一天,鄭君裡又帶著所有的攝影師到現場,從各自的鏡頭地位觀察馬路上的動態,導演助理則把群眾演員埋伏的地點和四、五路奔向馬路中心的路線選好。

據說當時群眾演員全部是由市百一店當天沒有工作任務的職工義務扮演。二、三百群眾演員被編成四、五個組,由劇中的“黨員”分頭負責率領。

04鎮定指揮、一次成功

1959年春夏的一天上午九時半,此時正是光線最適宜拍攝之時,鄭君裡在“新世界”屋頂上發出了一個立即行動的信號。交通警同志就按事先約定,四面路口都開了紅燈,保證舉行集會的街心地區不致有車輛闖入干擾。這時扮演工人甲的演員跑到馬路中心放了一個鞭炮之後,只見南京東路上商店裡、弄堂口,幾路人馬奔跑出來,一時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紅旗招展、傳單飄飛、口號聲震天。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昔日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新世界商廈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實拍的前一天,鄭君裡又帶著所有的攝影師到現場,從各自的鏡頭地位觀察馬路上的動態,導演助理則把群眾演員埋伏的地點和四、五路奔向馬路中心的路線選好。

據說當時群眾演員全部是由市百一店當天沒有工作任務的職工義務扮演。二、三百群眾演員被編成四、五個組,由劇中的“黨員”分頭負責率領。

04鎮定指揮、一次成功

1959年春夏的一天上午九時半,此時正是光線最適宜拍攝之時,鄭君裡在“新世界”屋頂上發出了一個立即行動的信號。交通警同志就按事先約定,四面路口都開了紅燈,保證舉行集會的街心地區不致有車輛闖入干擾。這時扮演工人甲的演員跑到馬路中心放了一個鞭炮之後,只見南京東路上商店裡、弄堂口,幾路人馬奔跑出來,一時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紅旗招展、傳單飄飛、口號聲震天。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昔日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二十多年前的“飛行集會”場面再現了。而這時路人卻被這一突然事件驚呆了,有好幾分鐘,大家都停在原地不動,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然後看見傳單,就紛紛跑過去揀起來看,只見傳單上面寫著:“請不要驚慌,我們是在拍電影!”這時候許多人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可是他們之前驚異的表情和反應早已被拍入了鏡頭。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新世界商廈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實拍的前一天,鄭君裡又帶著所有的攝影師到現場,從各自的鏡頭地位觀察馬路上的動態,導演助理則把群眾演員埋伏的地點和四、五路奔向馬路中心的路線選好。

據說當時群眾演員全部是由市百一店當天沒有工作任務的職工義務扮演。二、三百群眾演員被編成四、五個組,由劇中的“黨員”分頭負責率領。

04鎮定指揮、一次成功

1959年春夏的一天上午九時半,此時正是光線最適宜拍攝之時,鄭君裡在“新世界”屋頂上發出了一個立即行動的信號。交通警同志就按事先約定,四面路口都開了紅燈,保證舉行集會的街心地區不致有車輛闖入干擾。這時扮演工人甲的演員跑到馬路中心放了一個鞭炮之後,只見南京東路上商店裡、弄堂口,幾路人馬奔跑出來,一時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紅旗招展、傳單飄飛、口號聲震天。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昔日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二十多年前的“飛行集會”場面再現了。而這時路人卻被這一突然事件驚呆了,有好幾分鐘,大家都停在原地不動,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然後看見傳單,就紛紛跑過去揀起來看,只見傳單上面寫著:“請不要驚慌,我們是在拍電影!”這時候許多人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可是他們之前驚異的表情和反應早已被拍入了鏡頭。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新世界商廈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實拍的前一天,鄭君裡又帶著所有的攝影師到現場,從各自的鏡頭地位觀察馬路上的動態,導演助理則把群眾演員埋伏的地點和四、五路奔向馬路中心的路線選好。

據說當時群眾演員全部是由市百一店當天沒有工作任務的職工義務扮演。二、三百群眾演員被編成四、五個組,由劇中的“黨員”分頭負責率領。

04鎮定指揮、一次成功

1959年春夏的一天上午九時半,此時正是光線最適宜拍攝之時,鄭君裡在“新世界”屋頂上發出了一個立即行動的信號。交通警同志就按事先約定,四面路口都開了紅燈,保證舉行集會的街心地區不致有車輛闖入干擾。這時扮演工人甲的演員跑到馬路中心放了一個鞭炮之後,只見南京東路上商店裡、弄堂口,幾路人馬奔跑出來,一時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紅旗招展、傳單飄飛、口號聲震天。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昔日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二十多年前的“飛行集會”場面再現了。而這時路人卻被這一突然事件驚呆了,有好幾分鐘,大家都停在原地不動,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然後看見傳單,就紛紛跑過去揀起來看,只見傳單上面寫著:“請不要驚慌,我們是在拍電影!”這時候許多人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可是他們之前驚異的表情和反應早已被拍入了鏡頭。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新世界商廈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實拍的前一天,鄭君裡又帶著所有的攝影師到現場,從各自的鏡頭地位觀察馬路上的動態,導演助理則把群眾演員埋伏的地點和四、五路奔向馬路中心的路線選好。

據說當時群眾演員全部是由市百一店當天沒有工作任務的職工義務扮演。二、三百群眾演員被編成四、五個組,由劇中的“黨員”分頭負責率領。

04鎮定指揮、一次成功

1959年春夏的一天上午九時半,此時正是光線最適宜拍攝之時,鄭君裡在“新世界”屋頂上發出了一個立即行動的信號。交通警同志就按事先約定,四面路口都開了紅燈,保證舉行集會的街心地區不致有車輛闖入干擾。這時扮演工人甲的演員跑到馬路中心放了一個鞭炮之後,只見南京東路上商店裡、弄堂口,幾路人馬奔跑出來,一時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紅旗招展、傳單飄飛、口號聲震天。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昔日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二十多年前的“飛行集會”場面再現了。而這時路人卻被這一突然事件驚呆了,有好幾分鐘,大家都停在原地不動,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然後看見傳單,就紛紛跑過去揀起來看,只見傳單上面寫著:“請不要驚慌,我們是在拍電影!”這時候許多人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可是他們之前驚異的表情和反應早已被拍入了鏡頭。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就這樣,從示威開始到“外國巡捕”出來驅散群眾,只用了一分半鐘。五、六部攝影機在各點上同時開動。需要的鏡頭都拍好了,綠燈開放,南京路上一切恢復正常。

"

眾所周知,如今許多表現老上海題材的影視劇,特別是以南京東路“四大公司”(新新、大新、先施、永安)為背景的戲大都是在上海松江車墩影視基地內拍攝的。因為“四大公司”建築雖然外觀沒有多大改變,但背景和氛圍已經發生巨大變化,很難再現老上海的風情了;再則這“四大公司”至今還是南京東路這條“中華第一街”的主體商業建築,每天路上客流量巨大,是不可能封閉起來供影視劇拍攝的。不少影視劇只能在仿製的南京東路上進行拍攝,這也造成許多以上海南京東路為背景的影視鏡頭給人“千鏡一街”的感覺。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車墩影視基地裡的南京路

這不禁讓人深深懷念起過去的老電影,因為當時還沒有影視基地之說,在拍老上海背景戲時大都是實境拍攝,電影美工師只要在背景氛圍上稍作一些加工,就能還原過去的情景。

如今幸虧這些電影膠片,從另一個方面為我們留住了上海這座城市的許多老建築身影和昔日風光。不過,電影拍攝畢竟是一定程度的“擺拍”,這其中必定有事先的清場、群眾演員調度、現場指揮等繁雜的組織準備工作,稍有不慎,就會出現“穿幫”鏡頭,導致重拍,造成一定的人力財力損失。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如今的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1980年代的南京東路

1959年,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同樣在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拍攝故事片《聶耳》中的外景,既沒有清場,更沒有封路,一次就把“飛行集會”上千人的大場拍攝完成,他又是用了什麼“法計”呢?這裡跟你分享一下電影《聶耳》在南京東路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時的一些“趣聞”,從中可以看到著名電影導演鄭君裡是如何因勢利導、巧妙籌劃、細心安排、周到佈置的。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鄭君裡肖像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1當年戰鬥、飛行集會

“飛行集會”是1930年代中共地下黨組織為了反擊國民黨反動派的殘酷鎮壓,而擇時舉行的一種短暫集會抗議活動。集會地點往往選擇在熱鬧的市中心,這樣才能引起廣大過路群眾的注意,達到宣傳“造勢”效果。當時的北四川路橋、外白渡橋、外灘、南京路四大公司附近經常有這些活動。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地下黨組織者事先把集會的時間、地點、信號暗暗通知下去,到時候參加活動的人就陸續從四面八方趕來。有的穿著時髦裝成顧客在商店買東西,有的在街上看櫥窗風景,東逛西遊……預定時間一到,放一個高升(鞭炮)作信號,總指揮一揮舞紅旗,剛才還分散的人流立刻湧向馬路中央,撒傳單的撒傳單、演講的演講、呼口號的呼口號……幾分鐘之後等警軍反應過來時,人群早就分散撤走了。當年的左翼作家丁玲、田漢、夏衍等就常組織、參加此類“飛行集會”,每一次既緊張又興奮,但由於他們機智勇敢,多數時候都很好地完成了任務。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02苦思暝想、終有妙計

電影《聶耳》作為反映那個時代的一部真實人物的傳記片,需要在南京東路和西藏中路口再現“飛行集會”的群眾場面,這就給導演鄭君裡出了個難題:此區域是上海最熱鬧的商業區,整天人流如潮、人頭攢動,許多公共交通車輛在十字路口不停地交錯經過。如果為了拍攝而進行封鎖,交通就要陷於停頓,就會影響千萬人的出行和工作。但如果不封鎖,攝影機往那一放,演員一走地位,立刻就會圍上一大堆人來觀看,這樣戲就無法拍下去了。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街景

怎麼辦?為此鄭君裡左思右想、考慮了很久也沒想出好辦法。但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有一天,鄭君裡突然回想起二十多年前參加“九一八”和“一二八”遊行示威時的情景,得到一個啟示:飛行集會是閃電似的集會,何不依樣畫葫蘆、也來個“飛行攝影”呢?

鄭君裡設想,是不是也可以組織上百成千的群眾演員事先分頭埋伏在附近,信號一發,就集會、拍攝,也只用一兩分鐘就散去。這樣就不會影響交通。最主要的是偶然路過此地的市民,一定會被現場“突發事件”所吸引,他們本能地會詫異地跑到集會地點去看看究竟發生了什麼事,而不會圍到攝影機前面來。而他們驚詫的表情正是電影鏡頭所需要的。鄭君裡也為自己終於想出了“這一計”而興奮。

03精心籌劃、周到安排

鄭君裡的“法計”得到攝製組同仁的認同,為此,鄭君裡等事先到現場進行多次觀察之後,決定把鏡頭地點和指揮台設在“新世界”商廈屋頂上。這裡俯看南京東路、西藏路十字路口,四大公司建築和南京東路街景,盡收眼底;從這裡發出信號,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人都能看見。此外,還在馬路上佈置幾個攝影點,把攝影機隱藏在交通警崗亭或商店內,可以拍中景或特寫。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新世界商廈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今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實拍的前一天,鄭君裡又帶著所有的攝影師到現場,從各自的鏡頭地位觀察馬路上的動態,導演助理則把群眾演員埋伏的地點和四、五路奔向馬路中心的路線選好。

據說當時群眾演員全部是由市百一店當天沒有工作任務的職工義務扮演。二、三百群眾演員被編成四、五個組,由劇中的“黨員”分頭負責率領。

04鎮定指揮、一次成功

1959年春夏的一天上午九時半,此時正是光線最適宜拍攝之時,鄭君裡在“新世界”屋頂上發出了一個立即行動的信號。交通警同志就按事先約定,四面路口都開了紅燈,保證舉行集會的街心地區不致有車輛闖入干擾。這時扮演工人甲的演員跑到馬路中心放了一個鞭炮之後,只見南京東路上商店裡、弄堂口,幾路人馬奔跑出來,一時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紅旗招展、傳單飄飛、口號聲震天。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昔日南京東路、西藏中路口街景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二十多年前的“飛行集會”場面再現了。而這時路人卻被這一突然事件驚呆了,有好幾分鐘,大家都停在原地不動,不知道出了什麼事情。然後看見傳單,就紛紛跑過去揀起來看,只見傳單上面寫著:“請不要驚慌,我們是在拍電影!”這時候許多人才明白過來是怎麼回事。可是他們之前驚異的表情和反應早已被拍入了鏡頭。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就這樣,從示威開始到“外國巡捕”出來驅散群眾,只用了一分半鐘。五、六部攝影機在各點上同時開動。需要的鏡頭都拍好了,綠燈開放,南京路上一切恢復正常。

老電影在南京路拍外景,不封路一次成功,用了什麼法計?

電影《聶耳》劇照

鄭君裡曾經有一句名言被後代導演奉為圭臬。拍電影如雙手捧水銀,如果這裡流一點,那裡流一點,最後就沒有質量了。從鄭君裡拍攝“飛行集會”群眾場面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他始終如一的“初心”,正是他的認真細緻執著又善於思考,為中國電影留下了多部經典之作,同時也用自己嫻熟的拍攝技巧和電影語言,真實地留住了老上海的城市風貌,這是永遠值得後人學習懷念的。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