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圖選自《紅樓夢人物畫集》,為馮其庸弟子譚鳳嬛所畫,馮其庸傾情作序)

民俗,南北有區別,像我們老家就沒有“送寒衣”,上墳、祭掃都是有的,清明的時候要祭掃墳墓,冬季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懂,讀《紅樓夢》讀到“十月一”這個地方也沒有領會,這是用的一個風俗,不是普通的隨意的一句話。我們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凡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理解到的,有內涵的,這一類典故或者是詞彙,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解釋,列了詞條,讓讀者一下可以查到。

最近,我分別寫了兩本書的後記,一本講《紅樓夢》思想,一本講《紅樓夢》庚辰本有關的問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我覺得《紅樓夢》本身包含著非常濃厚的詩的素質。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雖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來寫的,實際上它帶有詩的素質,還有一種詩詞的表達形式。

詩詞當然也有不同風格了,像五代時期,到“花間”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東說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託的,所謂寄託遙深,寄託得越深,讓你連想都想不到,這才奧妙。但是詩詞裡也有一種直白的,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字面上的話就是他要講的話,氣勢磅礴。辛棄疾的許多詞也都像口語一樣。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圖選自《紅樓夢人物畫集》,為馮其庸弟子譚鳳嬛所畫,馮其庸傾情作序)

民俗,南北有區別,像我們老家就沒有“送寒衣”,上墳、祭掃都是有的,清明的時候要祭掃墳墓,冬季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懂,讀《紅樓夢》讀到“十月一”這個地方也沒有領會,這是用的一個風俗,不是普通的隨意的一句話。我們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凡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理解到的,有內涵的,這一類典故或者是詞彙,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解釋,列了詞條,讓讀者一下可以查到。

最近,我分別寫了兩本書的後記,一本講《紅樓夢》思想,一本講《紅樓夢》庚辰本有關的問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我覺得《紅樓夢》本身包含著非常濃厚的詩的素質。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雖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來寫的,實際上它帶有詩的素質,還有一種詩詞的表達形式。

詩詞當然也有不同風格了,像五代時期,到“花間”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東說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託的,所謂寄託遙深,寄託得越深,讓你連想都想不到,這才奧妙。但是詩詞裡也有一種直白的,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字面上的話就是他要講的話,氣勢磅礴。辛棄疾的許多詞也都像口語一樣。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紅樓夢》的特點就是含蓄、不直說,有內涵,有隱喻。但《紅樓夢》也不可能都不直說,我說的寄託遙深,在《紅樓夢》是少數地方,有一點意內言外,指東說西,因為作者無法把自己的話直白地說出來,直白地說出來就會遭禍。比如:烏進孝送租。賈珍在大堂裡面等著他,說,你老不死的,你到現在才送來,就這麼點東西就算了?烏進孝說,老爺你不知道,今年北方大雪,我們走了幾個月才走到,另外收成也很歉收,微薄,所以這些糧食東西都是隻能是盡點意思了。他接著說,聽說你們大小姐晉封了貴妃了,皇上把皇宮裡的金銀財寶都賞賜給你們了,都搬到你們家了,賈珍就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哪裡懂啊,我們如果再要省親一次我們就完蛋了。

這句話大家看了,隨意就看過去了,但是你仔細琢磨琢磨,這話裡有話,因為前面脂硯齋就批了“以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多少憶昔感今”,他無法表達,就是用寫省親這個場面來寫康熙南巡時候的一種輝煌隆重的場面,這個輝煌隆重的場面的花費都是曹寅花費的,因此落下很多的虧空,導致自身遭了罪,他這不能都說出來,一說出來皇上還能饒過你嗎?

所以《紅樓夢》裡類似這樣一種欲言還休,吞吞吐吐,意內言外,這種手法不止一次地使用。元妃省親那一回,元妃夜裡看到豪華的場面,燈燭輝煌,自己在轎子裡說,太靡費奢華了,這句話是很通常的,也是對景,完全對的,可以說讚賞,也可以說是嘆息,但是有人說這些話裡有內涵。他其實就是說康熙南巡太奢侈靡費了,他不好直接說南巡太奢侈靡費了,藉著省親的場面,又是讚賞又是嘆息。你也不能說她不對,她就是感嘆,哎呀,你們搞得太隆重了,這一句話,實際上它有內涵的。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圖選自《紅樓夢人物畫集》,為馮其庸弟子譚鳳嬛所畫,馮其庸傾情作序)

民俗,南北有區別,像我們老家就沒有“送寒衣”,上墳、祭掃都是有的,清明的時候要祭掃墳墓,冬季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懂,讀《紅樓夢》讀到“十月一”這個地方也沒有領會,這是用的一個風俗,不是普通的隨意的一句話。我們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凡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理解到的,有內涵的,這一類典故或者是詞彙,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解釋,列了詞條,讓讀者一下可以查到。

最近,我分別寫了兩本書的後記,一本講《紅樓夢》思想,一本講《紅樓夢》庚辰本有關的問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我覺得《紅樓夢》本身包含著非常濃厚的詩的素質。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雖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來寫的,實際上它帶有詩的素質,還有一種詩詞的表達形式。

詩詞當然也有不同風格了,像五代時期,到“花間”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東說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託的,所謂寄託遙深,寄託得越深,讓你連想都想不到,這才奧妙。但是詩詞裡也有一種直白的,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字面上的話就是他要講的話,氣勢磅礴。辛棄疾的許多詞也都像口語一樣。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紅樓夢》的特點就是含蓄、不直說,有內涵,有隱喻。但《紅樓夢》也不可能都不直說,我說的寄託遙深,在《紅樓夢》是少數地方,有一點意內言外,指東說西,因為作者無法把自己的話直白地說出來,直白地說出來就會遭禍。比如:烏進孝送租。賈珍在大堂裡面等著他,說,你老不死的,你到現在才送來,就這麼點東西就算了?烏進孝說,老爺你不知道,今年北方大雪,我們走了幾個月才走到,另外收成也很歉收,微薄,所以這些糧食東西都是隻能是盡點意思了。他接著說,聽說你們大小姐晉封了貴妃了,皇上把皇宮裡的金銀財寶都賞賜給你們了,都搬到你們家了,賈珍就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哪裡懂啊,我們如果再要省親一次我們就完蛋了。

這句話大家看了,隨意就看過去了,但是你仔細琢磨琢磨,這話裡有話,因為前面脂硯齋就批了“以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多少憶昔感今”,他無法表達,就是用寫省親這個場面來寫康熙南巡時候的一種輝煌隆重的場面,這個輝煌隆重的場面的花費都是曹寅花費的,因此落下很多的虧空,導致自身遭了罪,他這不能都說出來,一說出來皇上還能饒過你嗎?

所以《紅樓夢》裡類似這樣一種欲言還休,吞吞吐吐,意內言外,這種手法不止一次地使用。元妃省親那一回,元妃夜裡看到豪華的場面,燈燭輝煌,自己在轎子裡說,太靡費奢華了,這句話是很通常的,也是對景,完全對的,可以說讚賞,也可以說是嘆息,但是有人說這些話裡有內涵。他其實就是說康熙南巡太奢侈靡費了,他不好直接說南巡太奢侈靡費了,藉著省親的場面,又是讚賞又是嘆息。你也不能說她不對,她就是感嘆,哎呀,你們搞得太隆重了,這一句話,實際上它有內涵的。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省親之前,王熙鳳跟趙嬤嬤的對話也是這樣的。趙嬤嬤說當年省親,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王熙鳳就說,不知道他們哪裡來那麼多錢啊,這花錢花得這麼厲害,趙嬤嬤就說,這無非是把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而已。兩個人對話很普通很平常,但是脂硯齋那裡批了一段話,“以省親事寫南巡”。要不是脂硯齋批這麼一句話,別人想不起來,這裡是暗指南巡耗費之大,而且是把皇帝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實際上是說,他哪裡虧空,都是你花費掉的。最後算賬算到曹寅頭上,曹寅死了就算到曹頭上了,後來子子孫孫背這個債,雍正上來又把曹抄了家了。

抄曹家的時候,派人去事先監視,怕他轉移財產,結果回來的人告訴說曹家根本什麼也沒有了,只有幾十間空房,還有幾十張當票,還有別人借他的銀子的借據幾十兩銀子而已。有一本書上記載,雍正看到這個報告也為之惻然,心裡也有點覺得不忍心,沒想到他這麼窮,還以為他是藏了多少錢呢,才抄他的家。這段對話就是說明,曹家並沒有用虧錢,用虧的錢都是用在皇帝身上了,因為皇帝不來曹家也不會花這個錢。

我找到一本無名氏寫的《聖駕五巡江南錄》,就是講康熙第五次南巡的,那豪華的場面令人難以想象。那還只是一次啊,康熙一共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駕的。這是我後來看了許多奏摺以後才發現,連造船都是由曹寅經辦的。這上面寫的,先是曹寅報告康熙,康熙南巡的長江用的大船,內河用的小船,已經全部打造完成,這個費用多大,要一大批船隻啊。康熙沒有出一個錢,全叫曹寅去經辦了,皇宮裡就沒有花一個錢。到了揚州,曹寅又有一個奏摺,一次接待就御宴一百桌。這個御宴吃什麼東西,當然我們想象,給皇帝吃的能夠馬馬虎虎嗎?這個可不得了,而且御宴一百桌,並不是一次啊,一次南巡就是多少次御宴一百桌,然後群臣祝壽,敬獻禮品,曹寅的父親送的禮單上,就是唐宋時代的名人字畫真跡,獻給康熙的,都有單子,多少種。這要多少錢啊,這些耗費都算在曹寅的頭上。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圖選自《紅樓夢人物畫集》,為馮其庸弟子譚鳳嬛所畫,馮其庸傾情作序)

民俗,南北有區別,像我們老家就沒有“送寒衣”,上墳、祭掃都是有的,清明的時候要祭掃墳墓,冬季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懂,讀《紅樓夢》讀到“十月一”這個地方也沒有領會,這是用的一個風俗,不是普通的隨意的一句話。我們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凡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理解到的,有內涵的,這一類典故或者是詞彙,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解釋,列了詞條,讓讀者一下可以查到。

最近,我分別寫了兩本書的後記,一本講《紅樓夢》思想,一本講《紅樓夢》庚辰本有關的問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我覺得《紅樓夢》本身包含著非常濃厚的詩的素質。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雖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來寫的,實際上它帶有詩的素質,還有一種詩詞的表達形式。

詩詞當然也有不同風格了,像五代時期,到“花間”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東說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託的,所謂寄託遙深,寄託得越深,讓你連想都想不到,這才奧妙。但是詩詞裡也有一種直白的,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字面上的話就是他要講的話,氣勢磅礴。辛棄疾的許多詞也都像口語一樣。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紅樓夢》的特點就是含蓄、不直說,有內涵,有隱喻。但《紅樓夢》也不可能都不直說,我說的寄託遙深,在《紅樓夢》是少數地方,有一點意內言外,指東說西,因為作者無法把自己的話直白地說出來,直白地說出來就會遭禍。比如:烏進孝送租。賈珍在大堂裡面等著他,說,你老不死的,你到現在才送來,就這麼點東西就算了?烏進孝說,老爺你不知道,今年北方大雪,我們走了幾個月才走到,另外收成也很歉收,微薄,所以這些糧食東西都是隻能是盡點意思了。他接著說,聽說你們大小姐晉封了貴妃了,皇上把皇宮裡的金銀財寶都賞賜給你們了,都搬到你們家了,賈珍就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哪裡懂啊,我們如果再要省親一次我們就完蛋了。

這句話大家看了,隨意就看過去了,但是你仔細琢磨琢磨,這話裡有話,因為前面脂硯齋就批了“以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多少憶昔感今”,他無法表達,就是用寫省親這個場面來寫康熙南巡時候的一種輝煌隆重的場面,這個輝煌隆重的場面的花費都是曹寅花費的,因此落下很多的虧空,導致自身遭了罪,他這不能都說出來,一說出來皇上還能饒過你嗎?

所以《紅樓夢》裡類似這樣一種欲言還休,吞吞吐吐,意內言外,這種手法不止一次地使用。元妃省親那一回,元妃夜裡看到豪華的場面,燈燭輝煌,自己在轎子裡說,太靡費奢華了,這句話是很通常的,也是對景,完全對的,可以說讚賞,也可以說是嘆息,但是有人說這些話裡有內涵。他其實就是說康熙南巡太奢侈靡費了,他不好直接說南巡太奢侈靡費了,藉著省親的場面,又是讚賞又是嘆息。你也不能說她不對,她就是感嘆,哎呀,你們搞得太隆重了,這一句話,實際上它有內涵的。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省親之前,王熙鳳跟趙嬤嬤的對話也是這樣的。趙嬤嬤說當年省親,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王熙鳳就說,不知道他們哪裡來那麼多錢啊,這花錢花得這麼厲害,趙嬤嬤就說,這無非是把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而已。兩個人對話很普通很平常,但是脂硯齋那裡批了一段話,“以省親事寫南巡”。要不是脂硯齋批這麼一句話,別人想不起來,這裡是暗指南巡耗費之大,而且是把皇帝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實際上是說,他哪裡虧空,都是你花費掉的。最後算賬算到曹寅頭上,曹寅死了就算到曹頭上了,後來子子孫孫背這個債,雍正上來又把曹抄了家了。

抄曹家的時候,派人去事先監視,怕他轉移財產,結果回來的人告訴說曹家根本什麼也沒有了,只有幾十間空房,還有幾十張當票,還有別人借他的銀子的借據幾十兩銀子而已。有一本書上記載,雍正看到這個報告也為之惻然,心裡也有點覺得不忍心,沒想到他這麼窮,還以為他是藏了多少錢呢,才抄他的家。這段對話就是說明,曹家並沒有用虧錢,用虧的錢都是用在皇帝身上了,因為皇帝不來曹家也不會花這個錢。

我找到一本無名氏寫的《聖駕五巡江南錄》,就是講康熙第五次南巡的,那豪華的場面令人難以想象。那還只是一次啊,康熙一共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駕的。這是我後來看了許多奏摺以後才發現,連造船都是由曹寅經辦的。這上面寫的,先是曹寅報告康熙,康熙南巡的長江用的大船,內河用的小船,已經全部打造完成,這個費用多大,要一大批船隻啊。康熙沒有出一個錢,全叫曹寅去經辦了,皇宮裡就沒有花一個錢。到了揚州,曹寅又有一個奏摺,一次接待就御宴一百桌。這個御宴吃什麼東西,當然我們想象,給皇帝吃的能夠馬馬虎虎嗎?這個可不得了,而且御宴一百桌,並不是一次啊,一次南巡就是多少次御宴一百桌,然後群臣祝壽,敬獻禮品,曹寅的父親送的禮單上,就是唐宋時代的名人字畫真跡,獻給康熙的,都有單子,多少種。這要多少錢啊,這些耗費都算在曹寅的頭上。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後來有一次安徽巡撫,這個名字我已經記不起來了,他也有虧空,上面來查他,你怎麼造成這麼多虧空的?這個巡撫說,就是因為聖駕南巡,為了辦什麼事,我用虧了多少多少。結果康熙看了大發雷霆,我出去會讓你們花這麼多錢嗎?我一路上關照了,所有的飲食都由我們自己備辦,官不宿民舍,你怎麼來誣陷我,就把他革職了。所以後來誰也不敢說給皇帝南巡花多少錢,李煦、曹寅明明是為這個花了大量的錢,不敢說一句。

康熙心裡也明白,所以康熙有一次在曹寅奏摺上批的,大致的意思是說,曹家的虧空,我知道它的原因,還有一個講到,太子阿哥們也不斷地向曹寅要錢,他也不好推辭,他有他的難處,造成這許多虧空。這是康熙自己批在曹寅奏摺上的。所以實際上曹家的敗落,直接原因就是康熙南巡。但是《紅樓夢》不敢直說,只能採取這種閃爍其辭,意內言外,說半句留半句的手法。

《紅樓夢》這部小說跟《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不一樣,它有一些地方,是讓你無法具體瞭解的,因為他不敢都寫出來,因此,你也無法完全猜透,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意思。但是總的來講,《紅樓夢》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就是剛才我說的,除了大量的文字是直白的,可以讀的,明白故事的來龍去脈的,少數的地方有含著半句,有半句沒有說出來,甚至有的地方剛一露頭就收回去了這種地方,這是跟其他小說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需要我們反覆讀《紅樓夢》才能體會到,尤其要了解曹雪芹的家史。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圖選自《紅樓夢人物畫集》,為馮其庸弟子譚鳳嬛所畫,馮其庸傾情作序)

民俗,南北有區別,像我們老家就沒有“送寒衣”,上墳、祭掃都是有的,清明的時候要祭掃墳墓,冬季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懂,讀《紅樓夢》讀到“十月一”這個地方也沒有領會,這是用的一個風俗,不是普通的隨意的一句話。我們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凡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理解到的,有內涵的,這一類典故或者是詞彙,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解釋,列了詞條,讓讀者一下可以查到。

最近,我分別寫了兩本書的後記,一本講《紅樓夢》思想,一本講《紅樓夢》庚辰本有關的問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我覺得《紅樓夢》本身包含著非常濃厚的詩的素質。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雖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來寫的,實際上它帶有詩的素質,還有一種詩詞的表達形式。

詩詞當然也有不同風格了,像五代時期,到“花間”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東說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託的,所謂寄託遙深,寄託得越深,讓你連想都想不到,這才奧妙。但是詩詞裡也有一種直白的,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字面上的話就是他要講的話,氣勢磅礴。辛棄疾的許多詞也都像口語一樣。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紅樓夢》的特點就是含蓄、不直說,有內涵,有隱喻。但《紅樓夢》也不可能都不直說,我說的寄託遙深,在《紅樓夢》是少數地方,有一點意內言外,指東說西,因為作者無法把自己的話直白地說出來,直白地說出來就會遭禍。比如:烏進孝送租。賈珍在大堂裡面等著他,說,你老不死的,你到現在才送來,就這麼點東西就算了?烏進孝說,老爺你不知道,今年北方大雪,我們走了幾個月才走到,另外收成也很歉收,微薄,所以這些糧食東西都是隻能是盡點意思了。他接著說,聽說你們大小姐晉封了貴妃了,皇上把皇宮裡的金銀財寶都賞賜給你們了,都搬到你們家了,賈珍就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哪裡懂啊,我們如果再要省親一次我們就完蛋了。

這句話大家看了,隨意就看過去了,但是你仔細琢磨琢磨,這話裡有話,因為前面脂硯齋就批了“以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多少憶昔感今”,他無法表達,就是用寫省親這個場面來寫康熙南巡時候的一種輝煌隆重的場面,這個輝煌隆重的場面的花費都是曹寅花費的,因此落下很多的虧空,導致自身遭了罪,他這不能都說出來,一說出來皇上還能饒過你嗎?

所以《紅樓夢》裡類似這樣一種欲言還休,吞吞吐吐,意內言外,這種手法不止一次地使用。元妃省親那一回,元妃夜裡看到豪華的場面,燈燭輝煌,自己在轎子裡說,太靡費奢華了,這句話是很通常的,也是對景,完全對的,可以說讚賞,也可以說是嘆息,但是有人說這些話裡有內涵。他其實就是說康熙南巡太奢侈靡費了,他不好直接說南巡太奢侈靡費了,藉著省親的場面,又是讚賞又是嘆息。你也不能說她不對,她就是感嘆,哎呀,你們搞得太隆重了,這一句話,實際上它有內涵的。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省親之前,王熙鳳跟趙嬤嬤的對話也是這樣的。趙嬤嬤說當年省親,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王熙鳳就說,不知道他們哪裡來那麼多錢啊,這花錢花得這麼厲害,趙嬤嬤就說,這無非是把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而已。兩個人對話很普通很平常,但是脂硯齋那裡批了一段話,“以省親事寫南巡”。要不是脂硯齋批這麼一句話,別人想不起來,這裡是暗指南巡耗費之大,而且是把皇帝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實際上是說,他哪裡虧空,都是你花費掉的。最後算賬算到曹寅頭上,曹寅死了就算到曹頭上了,後來子子孫孫背這個債,雍正上來又把曹抄了家了。

抄曹家的時候,派人去事先監視,怕他轉移財產,結果回來的人告訴說曹家根本什麼也沒有了,只有幾十間空房,還有幾十張當票,還有別人借他的銀子的借據幾十兩銀子而已。有一本書上記載,雍正看到這個報告也為之惻然,心裡也有點覺得不忍心,沒想到他這麼窮,還以為他是藏了多少錢呢,才抄他的家。這段對話就是說明,曹家並沒有用虧錢,用虧的錢都是用在皇帝身上了,因為皇帝不來曹家也不會花這個錢。

我找到一本無名氏寫的《聖駕五巡江南錄》,就是講康熙第五次南巡的,那豪華的場面令人難以想象。那還只是一次啊,康熙一共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駕的。這是我後來看了許多奏摺以後才發現,連造船都是由曹寅經辦的。這上面寫的,先是曹寅報告康熙,康熙南巡的長江用的大船,內河用的小船,已經全部打造完成,這個費用多大,要一大批船隻啊。康熙沒有出一個錢,全叫曹寅去經辦了,皇宮裡就沒有花一個錢。到了揚州,曹寅又有一個奏摺,一次接待就御宴一百桌。這個御宴吃什麼東西,當然我們想象,給皇帝吃的能夠馬馬虎虎嗎?這個可不得了,而且御宴一百桌,並不是一次啊,一次南巡就是多少次御宴一百桌,然後群臣祝壽,敬獻禮品,曹寅的父親送的禮單上,就是唐宋時代的名人字畫真跡,獻給康熙的,都有單子,多少種。這要多少錢啊,這些耗費都算在曹寅的頭上。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後來有一次安徽巡撫,這個名字我已經記不起來了,他也有虧空,上面來查他,你怎麼造成這麼多虧空的?這個巡撫說,就是因為聖駕南巡,為了辦什麼事,我用虧了多少多少。結果康熙看了大發雷霆,我出去會讓你們花這麼多錢嗎?我一路上關照了,所有的飲食都由我們自己備辦,官不宿民舍,你怎麼來誣陷我,就把他革職了。所以後來誰也不敢說給皇帝南巡花多少錢,李煦、曹寅明明是為這個花了大量的錢,不敢說一句。

康熙心裡也明白,所以康熙有一次在曹寅奏摺上批的,大致的意思是說,曹家的虧空,我知道它的原因,還有一個講到,太子阿哥們也不斷地向曹寅要錢,他也不好推辭,他有他的難處,造成這許多虧空。這是康熙自己批在曹寅奏摺上的。所以實際上曹家的敗落,直接原因就是康熙南巡。但是《紅樓夢》不敢直說,只能採取這種閃爍其辭,意內言外,說半句留半句的手法。

《紅樓夢》這部小說跟《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不一樣,它有一些地方,是讓你無法具體瞭解的,因為他不敢都寫出來,因此,你也無法完全猜透,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意思。但是總的來講,《紅樓夢》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就是剛才我說的,除了大量的文字是直白的,可以讀的,明白故事的來龍去脈的,少數的地方有含著半句,有半句沒有說出來,甚至有的地方剛一露頭就收回去了這種地方,這是跟其他小說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需要我們反覆讀《紅樓夢》才能體會到,尤其要了解曹雪芹的家史。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所以我主張編《紅樓夢》的“史匯”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歷代許多人對《紅樓夢》做了解釋,要把這歷史上很多重要的記載和曹雪芹的家庭的興衰,拿來對照讀《紅樓夢》,就會給你很多啟示。如果直白地,只讀《紅樓夢》,不參照有關的史料,這《紅樓夢》始終是不能參透的。

在主持整個《紅樓夢》的校注和《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過程中間,我覺得經過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是把《紅樓夢》有些不太好明白的問題,往前推進了不少。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圖選自《紅樓夢人物畫集》,為馮其庸弟子譚鳳嬛所畫,馮其庸傾情作序)

民俗,南北有區別,像我們老家就沒有“送寒衣”,上墳、祭掃都是有的,清明的時候要祭掃墳墓,冬季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懂,讀《紅樓夢》讀到“十月一”這個地方也沒有領會,這是用的一個風俗,不是普通的隨意的一句話。我們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凡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理解到的,有內涵的,這一類典故或者是詞彙,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解釋,列了詞條,讓讀者一下可以查到。

最近,我分別寫了兩本書的後記,一本講《紅樓夢》思想,一本講《紅樓夢》庚辰本有關的問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我覺得《紅樓夢》本身包含著非常濃厚的詩的素質。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雖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來寫的,實際上它帶有詩的素質,還有一種詩詞的表達形式。

詩詞當然也有不同風格了,像五代時期,到“花間”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東說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託的,所謂寄託遙深,寄託得越深,讓你連想都想不到,這才奧妙。但是詩詞裡也有一種直白的,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字面上的話就是他要講的話,氣勢磅礴。辛棄疾的許多詞也都像口語一樣。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紅樓夢》的特點就是含蓄、不直說,有內涵,有隱喻。但《紅樓夢》也不可能都不直說,我說的寄託遙深,在《紅樓夢》是少數地方,有一點意內言外,指東說西,因為作者無法把自己的話直白地說出來,直白地說出來就會遭禍。比如:烏進孝送租。賈珍在大堂裡面等著他,說,你老不死的,你到現在才送來,就這麼點東西就算了?烏進孝說,老爺你不知道,今年北方大雪,我們走了幾個月才走到,另外收成也很歉收,微薄,所以這些糧食東西都是隻能是盡點意思了。他接著說,聽說你們大小姐晉封了貴妃了,皇上把皇宮裡的金銀財寶都賞賜給你們了,都搬到你們家了,賈珍就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哪裡懂啊,我們如果再要省親一次我們就完蛋了。

這句話大家看了,隨意就看過去了,但是你仔細琢磨琢磨,這話裡有話,因為前面脂硯齋就批了“以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多少憶昔感今”,他無法表達,就是用寫省親這個場面來寫康熙南巡時候的一種輝煌隆重的場面,這個輝煌隆重的場面的花費都是曹寅花費的,因此落下很多的虧空,導致自身遭了罪,他這不能都說出來,一說出來皇上還能饒過你嗎?

所以《紅樓夢》裡類似這樣一種欲言還休,吞吞吐吐,意內言外,這種手法不止一次地使用。元妃省親那一回,元妃夜裡看到豪華的場面,燈燭輝煌,自己在轎子裡說,太靡費奢華了,這句話是很通常的,也是對景,完全對的,可以說讚賞,也可以說是嘆息,但是有人說這些話裡有內涵。他其實就是說康熙南巡太奢侈靡費了,他不好直接說南巡太奢侈靡費了,藉著省親的場面,又是讚賞又是嘆息。你也不能說她不對,她就是感嘆,哎呀,你們搞得太隆重了,這一句話,實際上它有內涵的。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省親之前,王熙鳳跟趙嬤嬤的對話也是這樣的。趙嬤嬤說當年省親,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王熙鳳就說,不知道他們哪裡來那麼多錢啊,這花錢花得這麼厲害,趙嬤嬤就說,這無非是把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而已。兩個人對話很普通很平常,但是脂硯齋那裡批了一段話,“以省親事寫南巡”。要不是脂硯齋批這麼一句話,別人想不起來,這裡是暗指南巡耗費之大,而且是把皇帝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實際上是說,他哪裡虧空,都是你花費掉的。最後算賬算到曹寅頭上,曹寅死了就算到曹頭上了,後來子子孫孫背這個債,雍正上來又把曹抄了家了。

抄曹家的時候,派人去事先監視,怕他轉移財產,結果回來的人告訴說曹家根本什麼也沒有了,只有幾十間空房,還有幾十張當票,還有別人借他的銀子的借據幾十兩銀子而已。有一本書上記載,雍正看到這個報告也為之惻然,心裡也有點覺得不忍心,沒想到他這麼窮,還以為他是藏了多少錢呢,才抄他的家。這段對話就是說明,曹家並沒有用虧錢,用虧的錢都是用在皇帝身上了,因為皇帝不來曹家也不會花這個錢。

我找到一本無名氏寫的《聖駕五巡江南錄》,就是講康熙第五次南巡的,那豪華的場面令人難以想象。那還只是一次啊,康熙一共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駕的。這是我後來看了許多奏摺以後才發現,連造船都是由曹寅經辦的。這上面寫的,先是曹寅報告康熙,康熙南巡的長江用的大船,內河用的小船,已經全部打造完成,這個費用多大,要一大批船隻啊。康熙沒有出一個錢,全叫曹寅去經辦了,皇宮裡就沒有花一個錢。到了揚州,曹寅又有一個奏摺,一次接待就御宴一百桌。這個御宴吃什麼東西,當然我們想象,給皇帝吃的能夠馬馬虎虎嗎?這個可不得了,而且御宴一百桌,並不是一次啊,一次南巡就是多少次御宴一百桌,然後群臣祝壽,敬獻禮品,曹寅的父親送的禮單上,就是唐宋時代的名人字畫真跡,獻給康熙的,都有單子,多少種。這要多少錢啊,這些耗費都算在曹寅的頭上。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後來有一次安徽巡撫,這個名字我已經記不起來了,他也有虧空,上面來查他,你怎麼造成這麼多虧空的?這個巡撫說,就是因為聖駕南巡,為了辦什麼事,我用虧了多少多少。結果康熙看了大發雷霆,我出去會讓你們花這麼多錢嗎?我一路上關照了,所有的飲食都由我們自己備辦,官不宿民舍,你怎麼來誣陷我,就把他革職了。所以後來誰也不敢說給皇帝南巡花多少錢,李煦、曹寅明明是為這個花了大量的錢,不敢說一句。

康熙心裡也明白,所以康熙有一次在曹寅奏摺上批的,大致的意思是說,曹家的虧空,我知道它的原因,還有一個講到,太子阿哥們也不斷地向曹寅要錢,他也不好推辭,他有他的難處,造成這許多虧空。這是康熙自己批在曹寅奏摺上的。所以實際上曹家的敗落,直接原因就是康熙南巡。但是《紅樓夢》不敢直說,只能採取這種閃爍其辭,意內言外,說半句留半句的手法。

《紅樓夢》這部小說跟《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不一樣,它有一些地方,是讓你無法具體瞭解的,因為他不敢都寫出來,因此,你也無法完全猜透,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意思。但是總的來講,《紅樓夢》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就是剛才我說的,除了大量的文字是直白的,可以讀的,明白故事的來龍去脈的,少數的地方有含著半句,有半句沒有說出來,甚至有的地方剛一露頭就收回去了這種地方,這是跟其他小說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需要我們反覆讀《紅樓夢》才能體會到,尤其要了解曹雪芹的家史。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所以我主張編《紅樓夢》的“史匯”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歷代許多人對《紅樓夢》做了解釋,要把這歷史上很多重要的記載和曹雪芹的家庭的興衰,拿來對照讀《紅樓夢》,就會給你很多啟示。如果直白地,只讀《紅樓夢》,不參照有關的史料,這《紅樓夢》始終是不能參透的。

在主持整個《紅樓夢》的校注和《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過程中間,我覺得經過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是把《紅樓夢》有些不太好明白的問題,往前推進了不少。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曾說《紅樓夢》帶有詩的素質,我後來想起魯迅老早就說過了,說《紅樓夢》是“無韻之離騷”,離騷當然是一首長詩了,魯迅這句話是讚賞得最恰當不過了。《紅樓夢》不用韻,但是有詩的內涵,所以魯迅這句話實際上已經說在前頭了。

你閉起眼睛想想《紅樓夢》寫到薛寶琴穿一件大紅斗篷,站在雪地裡,賈母遠遠看到,說,你們看像什麼?眾人說,這像仇十洲畫的一幅畫,雪中的美人。這意境是詩的意境,又是畫的意境。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裡面描寫的人物都是獨特的,個性非常鮮明突出。你閉著眼睛想象,晴雯跟襲人就無法混淆,林黛玉跟薛寶釵也無法混淆,王熙鳳跟其他人也無法混淆。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圖選自《紅樓夢人物畫集》,為馮其庸弟子譚鳳嬛所畫,馮其庸傾情作序)

民俗,南北有區別,像我們老家就沒有“送寒衣”,上墳、祭掃都是有的,清明的時候要祭掃墳墓,冬季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懂,讀《紅樓夢》讀到“十月一”這個地方也沒有領會,這是用的一個風俗,不是普通的隨意的一句話。我們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凡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理解到的,有內涵的,這一類典故或者是詞彙,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解釋,列了詞條,讓讀者一下可以查到。

最近,我分別寫了兩本書的後記,一本講《紅樓夢》思想,一本講《紅樓夢》庚辰本有關的問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我覺得《紅樓夢》本身包含著非常濃厚的詩的素質。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雖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來寫的,實際上它帶有詩的素質,還有一種詩詞的表達形式。

詩詞當然也有不同風格了,像五代時期,到“花間”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東說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託的,所謂寄託遙深,寄託得越深,讓你連想都想不到,這才奧妙。但是詩詞裡也有一種直白的,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字面上的話就是他要講的話,氣勢磅礴。辛棄疾的許多詞也都像口語一樣。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紅樓夢》的特點就是含蓄、不直說,有內涵,有隱喻。但《紅樓夢》也不可能都不直說,我說的寄託遙深,在《紅樓夢》是少數地方,有一點意內言外,指東說西,因為作者無法把自己的話直白地說出來,直白地說出來就會遭禍。比如:烏進孝送租。賈珍在大堂裡面等著他,說,你老不死的,你到現在才送來,就這麼點東西就算了?烏進孝說,老爺你不知道,今年北方大雪,我們走了幾個月才走到,另外收成也很歉收,微薄,所以這些糧食東西都是隻能是盡點意思了。他接著說,聽說你們大小姐晉封了貴妃了,皇上把皇宮裡的金銀財寶都賞賜給你們了,都搬到你們家了,賈珍就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哪裡懂啊,我們如果再要省親一次我們就完蛋了。

這句話大家看了,隨意就看過去了,但是你仔細琢磨琢磨,這話裡有話,因為前面脂硯齋就批了“以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多少憶昔感今”,他無法表達,就是用寫省親這個場面來寫康熙南巡時候的一種輝煌隆重的場面,這個輝煌隆重的場面的花費都是曹寅花費的,因此落下很多的虧空,導致自身遭了罪,他這不能都說出來,一說出來皇上還能饒過你嗎?

所以《紅樓夢》裡類似這樣一種欲言還休,吞吞吐吐,意內言外,這種手法不止一次地使用。元妃省親那一回,元妃夜裡看到豪華的場面,燈燭輝煌,自己在轎子裡說,太靡費奢華了,這句話是很通常的,也是對景,完全對的,可以說讚賞,也可以說是嘆息,但是有人說這些話裡有內涵。他其實就是說康熙南巡太奢侈靡費了,他不好直接說南巡太奢侈靡費了,藉著省親的場面,又是讚賞又是嘆息。你也不能說她不對,她就是感嘆,哎呀,你們搞得太隆重了,這一句話,實際上它有內涵的。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省親之前,王熙鳳跟趙嬤嬤的對話也是這樣的。趙嬤嬤說當年省親,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王熙鳳就說,不知道他們哪裡來那麼多錢啊,這花錢花得這麼厲害,趙嬤嬤就說,這無非是把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而已。兩個人對話很普通很平常,但是脂硯齋那裡批了一段話,“以省親事寫南巡”。要不是脂硯齋批這麼一句話,別人想不起來,這裡是暗指南巡耗費之大,而且是把皇帝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實際上是說,他哪裡虧空,都是你花費掉的。最後算賬算到曹寅頭上,曹寅死了就算到曹頭上了,後來子子孫孫背這個債,雍正上來又把曹抄了家了。

抄曹家的時候,派人去事先監視,怕他轉移財產,結果回來的人告訴說曹家根本什麼也沒有了,只有幾十間空房,還有幾十張當票,還有別人借他的銀子的借據幾十兩銀子而已。有一本書上記載,雍正看到這個報告也為之惻然,心裡也有點覺得不忍心,沒想到他這麼窮,還以為他是藏了多少錢呢,才抄他的家。這段對話就是說明,曹家並沒有用虧錢,用虧的錢都是用在皇帝身上了,因為皇帝不來曹家也不會花這個錢。

我找到一本無名氏寫的《聖駕五巡江南錄》,就是講康熙第五次南巡的,那豪華的場面令人難以想象。那還只是一次啊,康熙一共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駕的。這是我後來看了許多奏摺以後才發現,連造船都是由曹寅經辦的。這上面寫的,先是曹寅報告康熙,康熙南巡的長江用的大船,內河用的小船,已經全部打造完成,這個費用多大,要一大批船隻啊。康熙沒有出一個錢,全叫曹寅去經辦了,皇宮裡就沒有花一個錢。到了揚州,曹寅又有一個奏摺,一次接待就御宴一百桌。這個御宴吃什麼東西,當然我們想象,給皇帝吃的能夠馬馬虎虎嗎?這個可不得了,而且御宴一百桌,並不是一次啊,一次南巡就是多少次御宴一百桌,然後群臣祝壽,敬獻禮品,曹寅的父親送的禮單上,就是唐宋時代的名人字畫真跡,獻給康熙的,都有單子,多少種。這要多少錢啊,這些耗費都算在曹寅的頭上。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後來有一次安徽巡撫,這個名字我已經記不起來了,他也有虧空,上面來查他,你怎麼造成這麼多虧空的?這個巡撫說,就是因為聖駕南巡,為了辦什麼事,我用虧了多少多少。結果康熙看了大發雷霆,我出去會讓你們花這麼多錢嗎?我一路上關照了,所有的飲食都由我們自己備辦,官不宿民舍,你怎麼來誣陷我,就把他革職了。所以後來誰也不敢說給皇帝南巡花多少錢,李煦、曹寅明明是為這個花了大量的錢,不敢說一句。

康熙心裡也明白,所以康熙有一次在曹寅奏摺上批的,大致的意思是說,曹家的虧空,我知道它的原因,還有一個講到,太子阿哥們也不斷地向曹寅要錢,他也不好推辭,他有他的難處,造成這許多虧空。這是康熙自己批在曹寅奏摺上的。所以實際上曹家的敗落,直接原因就是康熙南巡。但是《紅樓夢》不敢直說,只能採取這種閃爍其辭,意內言外,說半句留半句的手法。

《紅樓夢》這部小說跟《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不一樣,它有一些地方,是讓你無法具體瞭解的,因為他不敢都寫出來,因此,你也無法完全猜透,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意思。但是總的來講,《紅樓夢》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就是剛才我說的,除了大量的文字是直白的,可以讀的,明白故事的來龍去脈的,少數的地方有含著半句,有半句沒有說出來,甚至有的地方剛一露頭就收回去了這種地方,這是跟其他小說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需要我們反覆讀《紅樓夢》才能體會到,尤其要了解曹雪芹的家史。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所以我主張編《紅樓夢》的“史匯”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歷代許多人對《紅樓夢》做了解釋,要把這歷史上很多重要的記載和曹雪芹的家庭的興衰,拿來對照讀《紅樓夢》,就會給你很多啟示。如果直白地,只讀《紅樓夢》,不參照有關的史料,這《紅樓夢》始終是不能參透的。

在主持整個《紅樓夢》的校注和《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過程中間,我覺得經過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是把《紅樓夢》有些不太好明白的問題,往前推進了不少。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曾說《紅樓夢》帶有詩的素質,我後來想起魯迅老早就說過了,說《紅樓夢》是“無韻之離騷”,離騷當然是一首長詩了,魯迅這句話是讚賞得最恰當不過了。《紅樓夢》不用韻,但是有詩的內涵,所以魯迅這句話實際上已經說在前頭了。

你閉起眼睛想想《紅樓夢》寫到薛寶琴穿一件大紅斗篷,站在雪地裡,賈母遠遠看到,說,你們看像什麼?眾人說,這像仇十洲畫的一幅畫,雪中的美人。這意境是詩的意境,又是畫的意境。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裡面描寫的人物都是獨特的,個性非常鮮明突出。你閉著眼睛想象,晴雯跟襲人就無法混淆,林黛玉跟薛寶釵也無法混淆,王熙鳳跟其他人也無法混淆。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比如“冷月葬詩魂”,“詩魂”是指林黛玉。我曾經有過文章分析,林黛玉本身並不僅僅因為漂亮,她有詩人的氣質,所以曹雪芹是給她寫了一句“冷月葬詩魂”。而且這一句帶有一種預言的性質,預示她的悲劇的命運,是在淒涼冷落中去世的。庚辰本上是“冷月葬死魂”,旁邊原筆改的“詩”,後來我在列寧格勒(今稱聖彼得堡)發現蘇聯的本子上也是“冷月葬詩魂”。還有程甲本,也是“冷月葬詩魂”。“冷月葬詩魂”是對的。

有的朋友堅持要“花魂”,我說《紅樓夢》里美的不光是林黛玉,薛寶釵也長得很美,用牡丹來形容她,牡丹是花王,也是美。《紅樓夢》裡,曹雪芹創造的林黛玉這個形象,並不是要創造一個絕世美人,而是要創造一個帶有特殊個性的,帶有詩人氣質的這樣一個美人,所以她不僅是美,她更重要的是有詩的氣質。用“花魂”來形容林黛玉,不完全契合林黛玉的氣質、個性。

從《紅樓夢》的文筆,《紅樓夢》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氣質,從曹雪芹創作意圖來說,只能是“詩魂”才確切。他並不是要寫一系列的漂亮的人,並不是這個意思。要說美,除了薛寶釵以外,湘雲的美,還有後來來的幾個人,也各人有各人的美,少女的一種特殊的美,他都寫出來了。但是把《紅樓夢》最主要的人物寫成最美的不是曹雪芹的目的,他要寫的是歷史上從來沒有寫過的,這樣帶有明顯的詩人氣質的,帶有偏僻個性、獨特個性的典型形象。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圖選自《紅樓夢人物畫集》,為馮其庸弟子譚鳳嬛所畫,馮其庸傾情作序)

民俗,南北有區別,像我們老家就沒有“送寒衣”,上墳、祭掃都是有的,清明的時候要祭掃墳墓,冬季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懂,讀《紅樓夢》讀到“十月一”這個地方也沒有領會,這是用的一個風俗,不是普通的隨意的一句話。我們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凡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理解到的,有內涵的,這一類典故或者是詞彙,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解釋,列了詞條,讓讀者一下可以查到。

最近,我分別寫了兩本書的後記,一本講《紅樓夢》思想,一本講《紅樓夢》庚辰本有關的問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我覺得《紅樓夢》本身包含著非常濃厚的詩的素質。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雖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來寫的,實際上它帶有詩的素質,還有一種詩詞的表達形式。

詩詞當然也有不同風格了,像五代時期,到“花間”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東說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託的,所謂寄託遙深,寄託得越深,讓你連想都想不到,這才奧妙。但是詩詞裡也有一種直白的,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字面上的話就是他要講的話,氣勢磅礴。辛棄疾的許多詞也都像口語一樣。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紅樓夢》的特點就是含蓄、不直說,有內涵,有隱喻。但《紅樓夢》也不可能都不直說,我說的寄託遙深,在《紅樓夢》是少數地方,有一點意內言外,指東說西,因為作者無法把自己的話直白地說出來,直白地說出來就會遭禍。比如:烏進孝送租。賈珍在大堂裡面等著他,說,你老不死的,你到現在才送來,就這麼點東西就算了?烏進孝說,老爺你不知道,今年北方大雪,我們走了幾個月才走到,另外收成也很歉收,微薄,所以這些糧食東西都是隻能是盡點意思了。他接著說,聽說你們大小姐晉封了貴妃了,皇上把皇宮裡的金銀財寶都賞賜給你們了,都搬到你們家了,賈珍就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哪裡懂啊,我們如果再要省親一次我們就完蛋了。

這句話大家看了,隨意就看過去了,但是你仔細琢磨琢磨,這話裡有話,因為前面脂硯齋就批了“以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多少憶昔感今”,他無法表達,就是用寫省親這個場面來寫康熙南巡時候的一種輝煌隆重的場面,這個輝煌隆重的場面的花費都是曹寅花費的,因此落下很多的虧空,導致自身遭了罪,他這不能都說出來,一說出來皇上還能饒過你嗎?

所以《紅樓夢》裡類似這樣一種欲言還休,吞吞吐吐,意內言外,這種手法不止一次地使用。元妃省親那一回,元妃夜裡看到豪華的場面,燈燭輝煌,自己在轎子裡說,太靡費奢華了,這句話是很通常的,也是對景,完全對的,可以說讚賞,也可以說是嘆息,但是有人說這些話裡有內涵。他其實就是說康熙南巡太奢侈靡費了,他不好直接說南巡太奢侈靡費了,藉著省親的場面,又是讚賞又是嘆息。你也不能說她不對,她就是感嘆,哎呀,你們搞得太隆重了,這一句話,實際上它有內涵的。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省親之前,王熙鳳跟趙嬤嬤的對話也是這樣的。趙嬤嬤說當年省親,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王熙鳳就說,不知道他們哪裡來那麼多錢啊,這花錢花得這麼厲害,趙嬤嬤就說,這無非是把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而已。兩個人對話很普通很平常,但是脂硯齋那裡批了一段話,“以省親事寫南巡”。要不是脂硯齋批這麼一句話,別人想不起來,這裡是暗指南巡耗費之大,而且是把皇帝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實際上是說,他哪裡虧空,都是你花費掉的。最後算賬算到曹寅頭上,曹寅死了就算到曹頭上了,後來子子孫孫背這個債,雍正上來又把曹抄了家了。

抄曹家的時候,派人去事先監視,怕他轉移財產,結果回來的人告訴說曹家根本什麼也沒有了,只有幾十間空房,還有幾十張當票,還有別人借他的銀子的借據幾十兩銀子而已。有一本書上記載,雍正看到這個報告也為之惻然,心裡也有點覺得不忍心,沒想到他這麼窮,還以為他是藏了多少錢呢,才抄他的家。這段對話就是說明,曹家並沒有用虧錢,用虧的錢都是用在皇帝身上了,因為皇帝不來曹家也不會花這個錢。

我找到一本無名氏寫的《聖駕五巡江南錄》,就是講康熙第五次南巡的,那豪華的場面令人難以想象。那還只是一次啊,康熙一共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駕的。這是我後來看了許多奏摺以後才發現,連造船都是由曹寅經辦的。這上面寫的,先是曹寅報告康熙,康熙南巡的長江用的大船,內河用的小船,已經全部打造完成,這個費用多大,要一大批船隻啊。康熙沒有出一個錢,全叫曹寅去經辦了,皇宮裡就沒有花一個錢。到了揚州,曹寅又有一個奏摺,一次接待就御宴一百桌。這個御宴吃什麼東西,當然我們想象,給皇帝吃的能夠馬馬虎虎嗎?這個可不得了,而且御宴一百桌,並不是一次啊,一次南巡就是多少次御宴一百桌,然後群臣祝壽,敬獻禮品,曹寅的父親送的禮單上,就是唐宋時代的名人字畫真跡,獻給康熙的,都有單子,多少種。這要多少錢啊,這些耗費都算在曹寅的頭上。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後來有一次安徽巡撫,這個名字我已經記不起來了,他也有虧空,上面來查他,你怎麼造成這麼多虧空的?這個巡撫說,就是因為聖駕南巡,為了辦什麼事,我用虧了多少多少。結果康熙看了大發雷霆,我出去會讓你們花這麼多錢嗎?我一路上關照了,所有的飲食都由我們自己備辦,官不宿民舍,你怎麼來誣陷我,就把他革職了。所以後來誰也不敢說給皇帝南巡花多少錢,李煦、曹寅明明是為這個花了大量的錢,不敢說一句。

康熙心裡也明白,所以康熙有一次在曹寅奏摺上批的,大致的意思是說,曹家的虧空,我知道它的原因,還有一個講到,太子阿哥們也不斷地向曹寅要錢,他也不好推辭,他有他的難處,造成這許多虧空。這是康熙自己批在曹寅奏摺上的。所以實際上曹家的敗落,直接原因就是康熙南巡。但是《紅樓夢》不敢直說,只能採取這種閃爍其辭,意內言外,說半句留半句的手法。

《紅樓夢》這部小說跟《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不一樣,它有一些地方,是讓你無法具體瞭解的,因為他不敢都寫出來,因此,你也無法完全猜透,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意思。但是總的來講,《紅樓夢》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就是剛才我說的,除了大量的文字是直白的,可以讀的,明白故事的來龍去脈的,少數的地方有含著半句,有半句沒有說出來,甚至有的地方剛一露頭就收回去了這種地方,這是跟其他小說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需要我們反覆讀《紅樓夢》才能體會到,尤其要了解曹雪芹的家史。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所以我主張編《紅樓夢》的“史匯”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歷代許多人對《紅樓夢》做了解釋,要把這歷史上很多重要的記載和曹雪芹的家庭的興衰,拿來對照讀《紅樓夢》,就會給你很多啟示。如果直白地,只讀《紅樓夢》,不參照有關的史料,這《紅樓夢》始終是不能參透的。

在主持整個《紅樓夢》的校注和《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過程中間,我覺得經過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是把《紅樓夢》有些不太好明白的問題,往前推進了不少。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曾說《紅樓夢》帶有詩的素質,我後來想起魯迅老早就說過了,說《紅樓夢》是“無韻之離騷”,離騷當然是一首長詩了,魯迅這句話是讚賞得最恰當不過了。《紅樓夢》不用韻,但是有詩的內涵,所以魯迅這句話實際上已經說在前頭了。

你閉起眼睛想想《紅樓夢》寫到薛寶琴穿一件大紅斗篷,站在雪地裡,賈母遠遠看到,說,你們看像什麼?眾人說,這像仇十洲畫的一幅畫,雪中的美人。這意境是詩的意境,又是畫的意境。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裡面描寫的人物都是獨特的,個性非常鮮明突出。你閉著眼睛想象,晴雯跟襲人就無法混淆,林黛玉跟薛寶釵也無法混淆,王熙鳳跟其他人也無法混淆。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比如“冷月葬詩魂”,“詩魂”是指林黛玉。我曾經有過文章分析,林黛玉本身並不僅僅因為漂亮,她有詩人的氣質,所以曹雪芹是給她寫了一句“冷月葬詩魂”。而且這一句帶有一種預言的性質,預示她的悲劇的命運,是在淒涼冷落中去世的。庚辰本上是“冷月葬死魂”,旁邊原筆改的“詩”,後來我在列寧格勒(今稱聖彼得堡)發現蘇聯的本子上也是“冷月葬詩魂”。還有程甲本,也是“冷月葬詩魂”。“冷月葬詩魂”是對的。

有的朋友堅持要“花魂”,我說《紅樓夢》里美的不光是林黛玉,薛寶釵也長得很美,用牡丹來形容她,牡丹是花王,也是美。《紅樓夢》裡,曹雪芹創造的林黛玉這個形象,並不是要創造一個絕世美人,而是要創造一個帶有特殊個性的,帶有詩人氣質的這樣一個美人,所以她不僅是美,她更重要的是有詩的氣質。用“花魂”來形容林黛玉,不完全契合林黛玉的氣質、個性。

從《紅樓夢》的文筆,《紅樓夢》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氣質,從曹雪芹創作意圖來說,只能是“詩魂”才確切。他並不是要寫一系列的漂亮的人,並不是這個意思。要說美,除了薛寶釵以外,湘雲的美,還有後來來的幾個人,也各人有各人的美,少女的一種特殊的美,他都寫出來了。但是把《紅樓夢》最主要的人物寫成最美的不是曹雪芹的目的,他要寫的是歷史上從來沒有寫過的,這樣帶有明顯的詩人氣質的,帶有偏僻個性、獨特個性的典型形象。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所以《紅樓夢》儘管是用散文寫的,創造的很多意境是具有詩的意境的,自始至終,從第一回到八十回一直貫穿下來。後面的四十回當然就差多了,有藝術敏感,有藝術經驗的人讀到後四十回,味道就走了樣了,就不是那麼耐人尋味了。

尤其是人物的思想都變了,本來林黛玉是孤高自賞,特別看不起讀書做官去進行科考,但是後四十回,林黛玉也勸賈寶玉去考試。這個人物前後的思想都完全不一致了,所以後四十回不可能是曹雪芹一手寫下來的,只要你反覆多讀讀,就會感受出來。俞平伯最早就提出這個問題,我覺得俞先生還是很敏感的,從藝術欣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講,這種最早的原始的感觸,是很珍貴的。


"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馮其庸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經過《紅樓夢》的校訂註釋,又經過《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一晃就是幾十年了。我們在對《紅樓夢》的認識解悟上,又自然地向前走了幾步,對《紅樓夢》也斷斷續續地產生了一些感悟和增加了一些實際知識。有些《紅樓夢》的語言你看起來很平淡,其實卻牽涉到一個風俗,比如有一回:秦鍾死了,賈寶玉跟柳湘蓮說,有沒有到秦鐘的墳上去看看,十月一了,我要去祭掃一下,大致這個意思吧。

我們當時校和注的過程中,都沒有當一回事,後來上海有一個讀者給我寫了封信,說你在《紅樓夢》的校注本裡對“十月一”沒有註釋,其實應該註釋,因為這是北方的一種特殊風俗,“十月一送寒衣”,要給已故的人上墳,因為天冷了,要送冬天的衣服了,所以有“十月一送寒衣”的風俗。我一看到這封信,就覺得太重要了。這個讀者叫蕭鳳芝,前幾個月來看過我一次,我也是第一次見到她。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就記在心裡,我們的《紅樓夢》校注本上加了注,還找到了福格的《聽雨叢談》作為文獻的證據。我在我的手批本上還特別把這個批出來了,為什麼呢?我證明了北京確實有這個風俗。剛好給我開車的司機,他是老北京,我就問他,你們北京有沒有“十月一”這個詞。他說有啊,就快到了嘛。他說,我們每到十月一要送寒衣啊,就是進入冬季了,要給已故的親人送衣服,怕他們寒冷,所以,有一句俗話,就是“十月一送寒衣”。

我那時候住在紅廟,我去紅廟周圍的老鄉家裡去請問,問這個事,都說有這個風俗。這樣我才在我的《瓜飯樓重校評批〈紅樓夢〉》裡面專門批了一段,我覺得這個《紅樓夢》包含的知識實在是豐富得很。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圖選自《紅樓夢人物畫集》,為馮其庸弟子譚鳳嬛所畫,馮其庸傾情作序)

民俗,南北有區別,像我們老家就沒有“送寒衣”,上墳、祭掃都是有的,清明的時候要祭掃墳墓,冬季沒有這樣的事,所以我們也不懂,讀《紅樓夢》讀到“十月一”這個地方也沒有領會,這是用的一個風俗,不是普通的隨意的一句話。我們編的《紅樓夢大辭典》,凡是我們能夠接觸到的,理解到的,有內涵的,這一類典故或者是詞彙,我們儘可能地做了解釋,列了詞條,讓讀者一下可以查到。

最近,我分別寫了兩本書的後記,一本講《紅樓夢》思想,一本講《紅樓夢》庚辰本有關的問題。我又得到一個新的啟示,我覺得《紅樓夢》本身包含著非常濃厚的詩的素質。

《紅樓夢》從頭至尾讀起來,你要不間斷地一氣讀到底,或者你反反覆覆讀,你會感覺到整個有詩的感覺。雖然是散文的形式,用散文形式來寫的,實際上它帶有詩的素質,還有一種詩詞的表達形式。

詩詞當然也有不同風格了,像五代時期,到“花間”那一派,都是意在言外、指東說西,不是明示的,都是有寄託的,所謂寄託遙深,寄託得越深,讓你連想都想不到,這才奧妙。但是詩詞裡也有一種直白的,比如蘇東坡的“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字面上的話就是他要講的話,氣勢磅礴。辛棄疾的許多詞也都像口語一樣。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紅樓夢》的特點就是含蓄、不直說,有內涵,有隱喻。但《紅樓夢》也不可能都不直說,我說的寄託遙深,在《紅樓夢》是少數地方,有一點意內言外,指東說西,因為作者無法把自己的話直白地說出來,直白地說出來就會遭禍。比如:烏進孝送租。賈珍在大堂裡面等著他,說,你老不死的,你到現在才送來,就這麼點東西就算了?烏進孝說,老爺你不知道,今年北方大雪,我們走了幾個月才走到,另外收成也很歉收,微薄,所以這些糧食東西都是隻能是盡點意思了。他接著說,聽說你們大小姐晉封了貴妃了,皇上把皇宮裡的金銀財寶都賞賜給你們了,都搬到你們家了,賈珍就說,你這個老不死的你哪裡懂啊,我們如果再要省親一次我們就完蛋了。

這句話大家看了,隨意就看過去了,但是你仔細琢磨琢磨,這話裡有話,因為前面脂硯齋就批了“以省親事寫南巡,出脫多少憶昔感今”,他無法表達,就是用寫省親這個場面來寫康熙南巡時候的一種輝煌隆重的場面,這個輝煌隆重的場面的花費都是曹寅花費的,因此落下很多的虧空,導致自身遭了罪,他這不能都說出來,一說出來皇上還能饒過你嗎?

所以《紅樓夢》裡類似這樣一種欲言還休,吞吞吐吐,意內言外,這種手法不止一次地使用。元妃省親那一回,元妃夜裡看到豪華的場面,燈燭輝煌,自己在轎子裡說,太靡費奢華了,這句話是很通常的,也是對景,完全對的,可以說讚賞,也可以說是嘆息,但是有人說這些話裡有內涵。他其實就是說康熙南巡太奢侈靡費了,他不好直接說南巡太奢侈靡費了,藉著省親的場面,又是讚賞又是嘆息。你也不能說她不對,她就是感嘆,哎呀,你們搞得太隆重了,這一句話,實際上它有內涵的。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省親之前,王熙鳳跟趙嬤嬤的對話也是這樣的。趙嬤嬤說當年省親,銀子花得像淌海水似的。王熙鳳就說,不知道他們哪裡來那麼多錢啊,這花錢花得這麼厲害,趙嬤嬤就說,這無非是把皇帝家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而已。兩個人對話很普通很平常,但是脂硯齋那裡批了一段話,“以省親事寫南巡”。要不是脂硯齋批這麼一句話,別人想不起來,這裡是暗指南巡耗費之大,而且是把皇帝的銀子往皇帝身上使,實際上是說,他哪裡虧空,都是你花費掉的。最後算賬算到曹寅頭上,曹寅死了就算到曹頭上了,後來子子孫孫背這個債,雍正上來又把曹抄了家了。

抄曹家的時候,派人去事先監視,怕他轉移財產,結果回來的人告訴說曹家根本什麼也沒有了,只有幾十間空房,還有幾十張當票,還有別人借他的銀子的借據幾十兩銀子而已。有一本書上記載,雍正看到這個報告也為之惻然,心裡也有點覺得不忍心,沒想到他這麼窮,還以為他是藏了多少錢呢,才抄他的家。這段對話就是說明,曹家並沒有用虧錢,用虧的錢都是用在皇帝身上了,因為皇帝不來曹家也不會花這個錢。

我找到一本無名氏寫的《聖駕五巡江南錄》,就是講康熙第五次南巡的,那豪華的場面令人難以想象。那還只是一次啊,康熙一共六次南巡,四次由曹寅接駕的。這是我後來看了許多奏摺以後才發現,連造船都是由曹寅經辦的。這上面寫的,先是曹寅報告康熙,康熙南巡的長江用的大船,內河用的小船,已經全部打造完成,這個費用多大,要一大批船隻啊。康熙沒有出一個錢,全叫曹寅去經辦了,皇宮裡就沒有花一個錢。到了揚州,曹寅又有一個奏摺,一次接待就御宴一百桌。這個御宴吃什麼東西,當然我們想象,給皇帝吃的能夠馬馬虎虎嗎?這個可不得了,而且御宴一百桌,並不是一次啊,一次南巡就是多少次御宴一百桌,然後群臣祝壽,敬獻禮品,曹寅的父親送的禮單上,就是唐宋時代的名人字畫真跡,獻給康熙的,都有單子,多少種。這要多少錢啊,這些耗費都算在曹寅的頭上。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後來有一次安徽巡撫,這個名字我已經記不起來了,他也有虧空,上面來查他,你怎麼造成這麼多虧空的?這個巡撫說,就是因為聖駕南巡,為了辦什麼事,我用虧了多少多少。結果康熙看了大發雷霆,我出去會讓你們花這麼多錢嗎?我一路上關照了,所有的飲食都由我們自己備辦,官不宿民舍,你怎麼來誣陷我,就把他革職了。所以後來誰也不敢說給皇帝南巡花多少錢,李煦、曹寅明明是為這個花了大量的錢,不敢說一句。

康熙心裡也明白,所以康熙有一次在曹寅奏摺上批的,大致的意思是說,曹家的虧空,我知道它的原因,還有一個講到,太子阿哥們也不斷地向曹寅要錢,他也不好推辭,他有他的難處,造成這許多虧空。這是康熙自己批在曹寅奏摺上的。所以實際上曹家的敗落,直接原因就是康熙南巡。但是《紅樓夢》不敢直說,只能採取這種閃爍其辭,意內言外,說半句留半句的手法。

《紅樓夢》這部小說跟《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都不一樣,它有一些地方,是讓你無法具體瞭解的,因為他不敢都寫出來,因此,你也無法完全猜透,只能知道一個大概的意思。但是總的來講,《紅樓夢》形成一種特殊的風格,就是剛才我說的,除了大量的文字是直白的,可以讀的,明白故事的來龍去脈的,少數的地方有含著半句,有半句沒有說出來,甚至有的地方剛一露頭就收回去了這種地方,這是跟其他小說不一樣的地方。所以這些地方,需要我們反覆讀《紅樓夢》才能體會到,尤其要了解曹雪芹的家史。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所以我主張編《紅樓夢》的“史匯”就是這個原因,因為歷代許多人對《紅樓夢》做了解釋,要把這歷史上很多重要的記載和曹雪芹的家庭的興衰,拿來對照讀《紅樓夢》,就會給你很多啟示。如果直白地,只讀《紅樓夢》,不參照有關的史料,這《紅樓夢》始終是不能參透的。

在主持整個《紅樓夢》的校注和《紅樓夢大辭典》的編寫過程中間,我覺得經過大家的共同的努力,是把《紅樓夢》有些不太好明白的問題,往前推進了不少。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曾說《紅樓夢》帶有詩的素質,我後來想起魯迅老早就說過了,說《紅樓夢》是“無韻之離騷”,離騷當然是一首長詩了,魯迅這句話是讚賞得最恰當不過了。《紅樓夢》不用韻,但是有詩的內涵,所以魯迅這句話實際上已經說在前頭了。

你閉起眼睛想想《紅樓夢》寫到薛寶琴穿一件大紅斗篷,站在雪地裡,賈母遠遠看到,說,你們看像什麼?眾人說,這像仇十洲畫的一幅畫,雪中的美人。這意境是詩的意境,又是畫的意境。

《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裡面描寫的人物都是獨特的,個性非常鮮明突出。你閉著眼睛想象,晴雯跟襲人就無法混淆,林黛玉跟薛寶釵也無法混淆,王熙鳳跟其他人也無法混淆。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比如“冷月葬詩魂”,“詩魂”是指林黛玉。我曾經有過文章分析,林黛玉本身並不僅僅因為漂亮,她有詩人的氣質,所以曹雪芹是給她寫了一句“冷月葬詩魂”。而且這一句帶有一種預言的性質,預示她的悲劇的命運,是在淒涼冷落中去世的。庚辰本上是“冷月葬死魂”,旁邊原筆改的“詩”,後來我在列寧格勒(今稱聖彼得堡)發現蘇聯的本子上也是“冷月葬詩魂”。還有程甲本,也是“冷月葬詩魂”。“冷月葬詩魂”是對的。

有的朋友堅持要“花魂”,我說《紅樓夢》里美的不光是林黛玉,薛寶釵也長得很美,用牡丹來形容她,牡丹是花王,也是美。《紅樓夢》裡,曹雪芹創造的林黛玉這個形象,並不是要創造一個絕世美人,而是要創造一個帶有特殊個性的,帶有詩人氣質的這樣一個美人,所以她不僅是美,她更重要的是有詩的氣質。用“花魂”來形容林黛玉,不完全契合林黛玉的氣質、個性。

從《紅樓夢》的文筆,《紅樓夢》塑造的人物形象的氣質,從曹雪芹創作意圖來說,只能是“詩魂”才確切。他並不是要寫一系列的漂亮的人,並不是這個意思。要說美,除了薛寶釵以外,湘雲的美,還有後來來的幾個人,也各人有各人的美,少女的一種特殊的美,他都寫出來了。但是把《紅樓夢》最主要的人物寫成最美的不是曹雪芹的目的,他要寫的是歷史上從來沒有寫過的,這樣帶有明顯的詩人氣質的,帶有偏僻個性、獨特個性的典型形象。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所以《紅樓夢》儘管是用散文寫的,創造的很多意境是具有詩的意境的,自始至終,從第一回到八十回一直貫穿下來。後面的四十回當然就差多了,有藝術敏感,有藝術經驗的人讀到後四十回,味道就走了樣了,就不是那麼耐人尋味了。

尤其是人物的思想都變了,本來林黛玉是孤高自賞,特別看不起讀書做官去進行科考,但是後四十回,林黛玉也勸賈寶玉去考試。這個人物前後的思想都完全不一致了,所以後四十回不可能是曹雪芹一手寫下來的,只要你反覆多讀讀,就會感受出來。俞平伯最早就提出這個問題,我覺得俞先生還是很敏感的,從藝術欣賞,文學欣賞的角度來講,這種最早的原始的感觸,是很珍貴的。


馮其庸:《紅樓夢》最了不起的是什麼


我還有本《論〈紅樓夢〉思想》,專門講《紅樓夢》的思想的。因為《紅樓夢》的思想如果不先進,在當時不屬於進步的思想,那也就沒有意思了。這實際上是明朝後期發展起來的一種新的思潮,應該說是初期的民主的思潮,以李卓吾為重要的代表人物,批判傳統的孔孟之道、程朱理學,尤其是攻擊程朱理學。《紅樓夢》裡賈寶玉、林黛玉為代表的這兩個人物,說的一些話,看起來是小孩子的話,但是實際上都是當時反程朱理學潮流中的一些話。

以上,就是我讀《紅樓夢》,斷斷續續的一些隨想,希望得到讀者的指教。

摘自《風雨平生——馮其庸口述自傳》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