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初期的霸主,力壓秦國八十年,因為強得沒朋友,所以衰落了

戰國時期 龐涓 韓國 孫臏 穆若雍熙 穆若雍熙 2017-11-07

大家都知道,趙魏韓三家分晉之後,因為魏國戰略地位十分重要,地處中心四戰之地,所以憂患的環境使魏文侯成為戰國最早推行變法圖強的君主。他用李悝改革政治,獎勵耕戰;用吳起改革軍事,打造了無敵之師魏武卒;用西門豹興修水利,發展國內經濟,達到了富國強兵的目的。北滅中山國(今河北西部平山一帶),西取秦西河(今黃河與洛水間)之地,連敗秦、齊、楚諸國,開拓大片疆土,使魏國一躍為中原的霸主。公元前343年,魏惠王率領諸侯朝見周天子,史稱逢澤之會。正式標誌著魏國成為新一代的霸主。

戰國初期的霸主,力壓秦國八十年,因為強得沒朋友,所以衰落了

俗話說,槍打出頭鳥。魏國稱雄的時候,不懂得“遠交近攻”的策略,其所作所為簡直就是引起了各國公憤,終於在各國聯合攻勢下,魏國“東敗於齊,西喪秦地七百餘里,南辱於楚”,開始衰落。公元前354年,趙國進攻衛國,奪取漆及富丘兩地。因為衛國是魏國保護國,魏國無法坐視不理,於是立即聯合宋國出兵助衛反攻,魏衛宋三國聯軍直逼趙國首都邯鄲,趙國被逼閉門防守,並派人向齊國楚國求救。魏衛宋聯軍於是包圍邯鄲,希望一舉殲滅趙國,以解除被諸國包圍之局。 但是在同一時間,秦國乘魏軍主力不在,偷襲魏國少樑,並奪得少樑,魏國在這場戰爭裡被圍攻的危險反而變得更大。

而齊國以田忌為主帥,孫臏為軍師,率領齊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魏國大梁進逼,以切斷魏國的運輸要道,並攻其所不備。這樣一來,魏軍定必回師自救,齊軍則可乘其疲憊於路,一舉擊敗魏軍,而趙國之圍則自動解除。果然魏軍由主帥龐涓親率主力回馳大梁。但同時間,齊軍準備截擊魏軍。魏軍由於長期在外作戰,已疲態畢露,再加以長途跋涉之急速行軍,士兵皆戰意大降。於是齊魏一交戰,魏軍戰敗。但此役魏國並未受到嚴重損失,且仍然實現了攻克趙國首都邯鄲的戰略目標。公元前352年,魏國聯合韓國將齊國打敗,齊楚求和。公元前350年,魏反攻秦國,包圍秦孝公於定陽,秦國戰敗乞和。至此大戰以魏國勝利告終,魏國的霸業得到繼續發展。

戰國初期的霸主,力壓秦國八十年,因為強得沒朋友,所以衰落了

魏惠王

可以,魏國君臣上下讓軍事上的勝利衝昏了頭腦。在四面樹敵的情況下,又和唯一的盟友韓國產生了矛盾,併發兵攻打韓國。韓國在拼命抵抗仍五戰皆敗後,只得向齊國求援。齊威王看又以田忌為主帥,孫臏任軍師,率領齊軍直逼魏國首都大梁。魏國為避免重蹈覆徹,於是停止進攻韓國,轉而與齊國決戰。魏惠王將攻韓的魏軍撤回,並任命太子申為上將軍,以龐涓為將,統率十萬魏軍攻向齊軍,要與齊軍一決雌雄。這時齊軍已深入魏境,欲退不能,只得與魏軍決戰。孫臏針對魏軍強悍善戰,因而輕視齊軍的弱點,大打心理戰,先向魏軍示弱,減灶誘敵深入,即在第一天挖十萬人煮食用的灶,第二天減少至只足五萬人用,第三天又減少至僅足三萬人用,造成齊軍士卒四散逃走,兵力不足的假象。

龐涓一如孫臏所料,果然中計,接連追擊齊軍三天,並因看到齊軍天天減灶的情況,認定齊軍敗績已呈。於是隻身帶著部分精銳騎兵,日夜兼程追擊齊軍。而齊軍則在馬陵設伏,以一萬名弓兵埋伏於馬陵的道路兩側,並預先把路旁其中一棵大樹的樹皮剝掉,於其上寫上“龐涓死於此樹之下”的字樣。龐涓的騎兵如孫臏所料般於晚上趕至馬陵,龐涓看見有一顆樹的樹皮被剝掉,上面還刻著字,因此停下來,並命人點火照明,以閱讀樹上所刻的文字。但他還未讀完,齊軍已萬箭齊發,魏軍因沒有準備,即時潰亂,龐涓中箭,結果被齊軍大敗。龐涓眼見無法改變局勢,只得大嘆“遂叫豎子成名”後自殺。齊軍再乘勝追擊,殲滅魏軍10餘萬人,並俘虜了魏軍的主帥太子申,馬陵之戰以魏軍大敗而告結束。

戰國初期的霸主,力壓秦國八十年,因為強得沒朋友,所以衰落了

龐涓

馬陵之戰後,魏國實力受到嚴重削弱,從頭號強國頓時淪為二流強國。魏國稱霸中原的局面一去不復返,此後戰國開始了齊國和秦國爭霸的局面。但是在戰國250餘年歷史中,魏國是最先強盛而稱雄的國家,尤其是李悝主持魏國的變法工作和法制建設,影響甚大。秦孝公時期的商鞅變法就是以魏國為藍本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