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由脊發”是內家拳的精髓

張弓 穴位 跑步 體育 形意拳張金濤 形意拳張金濤 2017-11-01

拳有內外三合,其中外三合為“手腳合,肘膝合,肩胯合”,所謂“合”則如皮筋牽引,崩彈而動,同步打擊,上下梢節間不是默契,而是“牽引”,是實質性的勁力連接。

“脊柱”是上下肢之間的橋樑,依靠“脊柱”崩彈之功實現對接,令打擊一氣呵成。我們在練習過程中的“壓肩,收尾閭”目的就是拉背,或者稱“開弓”也可以,通過自身調節,使其充滿“彈力”。使用時,用脊柱帶動兩“端點”同步崩彈發勁,將勁力傳遞至上下“節點”,共同攻擊,手腳齊到,多點同時攻擊,這在實際運用當中,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是“五弓合一”的核心體現,也是傳統拳區別於現代搏擊的重要環節。

“脊柱”又稱“大龍”,人體開合崩彈,迴轉盤旋皆賴與此。“胯”是人體運動的核心,與“脊”相連接,構成運動組合,兩者相互作用,如同一體。脊柱是多關節連接,每個關節之間皆由“大筋”相連,既可以撐拔拉伸,又可以壓縮成弓,能夠有“皮筋”般的縱向崩彈勁力,又具備如竹竿般的壓彈,可鑄就四面八方之勢,是人體起落縱橫的關鍵元素,其連接於“胯肩”之間,是胯勁延伸的必備條件。看動物奔跑,內臟的前後衝撞與脊柱一起拉伸收縮,從而將勁力傳遞至四梢,能夠快速竄進,實質是“胯脊”之動,以根帶梢,是根節勁力,更是整體勁力。無“壓”不成功,平時要善於藉助肩壓、胯升使脊能彈,模仿動物捕捉之勢,必有所得!

“身備五張弓”,兩臂,兩腿加身弓。從生理結構上來講,臂與腿跟身體軀幹之間,存在著眾多不同點。兩臂、兩腿的弓,是由“肘與膝”關節的撐拔,通過大筋崩起實現的,脊柱由多節脊椎構成的,所以整個脊柱都是“彈簧”。

身備五張弓,兩臂,兩腿,帶身弓!手指,腳趾是筋之末梢,指(趾)崩緊,大筋自然崩起!關節縫開,則連接關節的大筋自然緊起,如弓上之弦,經常練習,會出現砰砰的聲音,稱之為“筋骨齊鳴”!人身有兩處必須要練,一是胯,二是脊柱。胯之翻轉,脊之崩彈,合稱龍虎之勁!圈勁是連接關節與關節之間的重要線索,可使關節環環相扣,整體如彈簧!

如果把肘、膝關節比作發動機,則脊柱則是由若干臺發動機組成,可見,脊柱的潛力非同一般!古譜有云“尾閭升氣”,從道家學說任督二脈來講,任為陰,督為陽,由督脈升,由任脈降。從功夫的層面講,是“尾閭升勁”而非“氣”!

“尾閭”就是尾巴椎,講含胸拔背,沉肩墜肘,命門外凸,穀道上提,說到底,也就是為脊柱拉成弓服務的。尾閭前收而上拔,兩肩壓而沉,脊自然能撐,節節掙開,如蓄勢之弓!

如何可以做到:“力由脊發”呢?大家都知道“翻背勁”非常厲害,這把勁力離不開脊柱的作用。力由胯起,上提腰,下壓腿,將勁力對撐發出。

要使脊柱發勁,必須首先讓其具備發勁的因素,大脊跟古代用的弓的構造非常相似,且同樣具備彈性,關鍵是我們如何運用好這張弓。

打比方講,尾椎骨跟大椎骨是“弓”的兩個端頭,那麼,我們首先得固定好這兩個點的形態,才可以將弓拉開。脊柱這張弓,我們無法藉助外力,將弓拉滿,那麼,我們就利用自身的對撐勁力來達到拉開弓的要求。

打個比方,我們將一根竹片置於兩手掌之間,然後,兩手掌相向用力,則竹片會被撐彎,此時的竹片,也就具備了動能。

身體脊柱一樣,我們將肩壓好,胯持續上頂,迫使脊柱壓彎,就如同我們挑重擔時,起不來的感覺,腿在蹬,胯在頂,脊柱被壓彎,此時的脊柱,也就具備了發力的狀態。

我們在練拳時,要充分地運動好以上的力學原理,壓肩、頂胯,將脊柱壓彎。出手時,肩不能鬆,鬆了以後,則會出現了勁力上竄的現象,長此以往,頭部會產生暈厥的現象,更甚者,會出現腦震盪的跡象。

勁力自來水管道中的水流,一個支流堵住了,它會流向其它的方向。勁力也一樣,當胯部的勁力,通過腰背,傳遞到肩的時候,壓肩扣肩,勁力自然竄向兩手臂。

“力由脊發”是內家拳的精髓

所謂“打人不費力”,並不是不用力,而是充分運用了大筋崩彈所產生的動能,達到發勁的目的。有很多人跟我講,我年紀偏大了一些,是不是練形意拳不太適合,其實我們的訓練體系採用了筋骨發勁,在正確掌握髮勁方式以後,可以很輕鬆完成訓練的,根本就不存在吃不消,練不好的說法!反而年齡偏大一些,筋骨更加老道,勁力會更加通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一些老前輩,老宗師,即使到了殘餘之年,一樣可以一掌將人打飛的道理!

練拳,就是練回動物的本能,讓我們自身在速度、力度、敏感度方面,達到前所未有的狀態,打實戰需要“術”但這些並不需要多,就像老虎、獅子,包括貓、狗,它們的絕招也就三兩下,憑藉的就是那份與生俱來的靈動性。靈勁上身天地翻,我們最終的目的,就是要做到一個“靈”。

我們在實戰中,能夠做到單個弓發勁,也可以多個弓一起發勁,甚至還可以幾張弓產生合勁,打出一股霸道的勁力,當然這需要手腳,大脊的筋骨跟神經反射的高度結合。“驚起四梢永無懼,靈勁上身天地翻”。

什麼是功夫?功夫就是速度、勁力、技術,如果我們已經有了技術,最缺乏的就是速度與勁力,傳統拳的速度勁力來自於“撐筋拔骨”,這是成就功夫的基石,逐一開發好每個關節,使筋骨能夠崩彈,當所有的大關節開發好了,我們再整合,一部強大的“人體機器”就出現了!歷代功夫的盤練,都是以基本功為核心,所謂的基本功,不是壓肩,拉胯,壓腿,踢腿……而是“筋骨”的訓練,讓每個關節裝上一個“彈簧”,是我們最需要做的。中國拳種繁多,每種拳都有其擅長,被歷史丟失的,就是使“攻擊力”鬥增的“基礎訓練”,所以說傳統拳不缺少技術,需要的是為她加上一對翅膀!

“力由脊發”是內家拳的精髓

“胯與脊”是主宰人體運動的頂樑柱,人體的運動構架主要來自於這兩者,是運動的核心。“胯與脊”之間有著特殊的生理連接,既可以獨立運動,又可以聯合發勁。“胯”主橫向的勁力,“脊”主縱向的勁力,兩者合成“螺旋勁”。要使胯的運動跟脊柱的勁力相整合,關鍵在於“命門”,說到這個穴位,大家一定覺得非常神祕,充滿幻想。所謂“命門後頂”,“兩腎後逼”,其實質是調整“腰椎”段的狀態,使“腰椎”後移,令整個脊柱成“弓”,與“胯”一起,變成一張“大弓”,此時則可以藉助“胯”動來主宰脊柱崩彈的時機,說到底,“胯”實際上是“脊柱”發動的根源!

練拳時主“鬆”還是主“緊”,還是“鬆緊變化”呢?“鬆”是鬆的肌肉,“緊”是緊的大筋,是兩個不同的範疇,但可能又同時存在,或者說,我們在練習“大筋”時,忽略肌肉的存在,只在意“關節的開合,大筋的崩彈”。反之,如果我們將“關節”放鬆,那會產生怎麼樣的結果呢?那就如同一幢沒有“鋼筋”的房子,搖搖欲墜,更別談發勁了。如果我們可以在“撐筋拔骨”的基礎上,做到“以意領勁”,這又到了另一個層次,可以達到“化”境,所謂“一羽不能加”,絲毫的外來影響,都可以做到自動化的“開弓放箭”,在這樣的狀態下,從外表來看,人又是“鬆”的,所以說,“鬆與緊”並不是絕對的,只是客觀存在著!

當我們能夠用身體發勁,尤其是“脊柱”發勁的時候,要避免“震頭”,或者說“力上頭”,打多了會有暈噘感,此時要注意“氣不過喉”。其實跟“氣”沒有關係,氣也到不了頭部,關鍵問題在於“勁力引導”,所謂“引導”,我們在發勁的瞬間,如果能夠“壓肩、合肩夾肘”,勁力順肩而出,直達手梢節,則完成了一次完美的打擊。勁力的發放如水管通道中的水流,堵住一個口,則順勢而行,由其它出口湧出。我們在講述勁力的時候,用“管道論”同樣可以說明問題。當我們將一個管道的“口子”堵住,管道內的壓力不斷增大,水壓驅使推開堵塞物,噴射而出,這就是我們所求的“勁力”。“壓肩、磨臂、扣肩、合肘、磨脛”……則是“堵塞物”,是產生“勁力”的前提。所以練拳時,“阻與發”是不相矛盾的,是一對隨影而行的夥伴!

【在意不在力】“在意不在力”,粗一看,似乎要我們將肌肉全部放鬆,用意念去引導的意思,實際上用意是一個產生“阻力”的過程,我們練就“身備五弓”,就必須要懂得如何去“開弓”,這是關鍵,但肌肉用力又會阻礙關節縫隙的撐開,使大筋無法撐拔,所以就得用意識去協調,而意識的根源必須建立在身體關節的“鎖”與身體自身的“磨”上面,在肌肉不參與工作的情況下,使關節能夠撐拔,大筋能夠產生“勁”。因此變主動用力為被動用力,藉助自身身體的“磨”產生阻力,達到“開弓”的目的!

練拳的根本目地是增強實戰能力,根本的改變是對人體的深度開發,家裡養的貓、狗,他們天生有速度有勁力,反應迅猛……。從根本來講,不是它們拳打得好,而是它們身體的開發程度比人高很多,“筋骨、關節、內臟”都很強,它們的一舉一動都在鍛鍊自己,伸一個懶腰,追逐嬉戲……,無不透露著對自身潛力的最大化表現。如果說,我們人也可以用很簡單的方式開發身體,並且融入生活,坐、立、行、走間都能夠用筋骨去帶動,用整體去運動,用內臟去主宰,我相信,即使我們啥拳也不練,也會比一般人厲害。人用智慧創造了拳,可以使攻擊變得科學,環環相套,緊鑼密鼓,與此同時,如果能注重自身潛能的開發,必定如魚得水,有所建樹!

傳統武術講“撐筋拔骨”,從科學的角度來分析,“大筋”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介於關節之間,用於固定骨關節,並且保持關節有一定彈力的肌腱韌帶。另一類連接“肌肉”與骨關節之間的,區別於肌肉,但又跟肌肉連為一體的物質,如“跟腱”就是其中一種。有骨節的地方就有“大筋”,所以整個人體被大筋所連接著。人們在運動時,一般很難分清到底使用的“大筋還是肌肉”,所以比較含糊。健美運動員,就是通過不斷刺激肌肉,使其變得發達而有線條,而我們練拳又恰恰相反,我們要儘量避免肌肉用力,使肌肉處於放鬆的狀態,藉助各種阻力使大筋拉緊,而後能夠崩彈,產生更快的速度和勁力。一個好的武者,一定是對自己的身體結構非常熟悉的,這樣先區分而後盤練,才可以有質的改變!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