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為何想改阿里影業的名字?

俞永福 阿里影業 王長田 投資 夸克點評 2017-06-25
俞永福為何想改阿里影業的名字?

“基礎設施”定位背後,有阿里影業的邊界意識,也有苦衷以及行業艱困。

前兩天,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阿里文娛集團董事長兼CEO、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在開場演講時表示,他一直想把阿里影業的名字改成“阿里影業基礎設施公司”。

老實說,這名字反而有點直白甚至土氣。不過,若你瞭解阿里影業與漢故也現狀,就能體會到裡面的種種曲折,以及一個體量還很小的年輕公司,為何甘願承受誤解,還要更新商業理念,想在底層為整個行業奠定基礎的牛逼勁。

改名的動力,有些屬於表層。比如,阿里影業名字裡雖有“影業”一詞,且參與一些影視內容製作,但它根本無法容納真正的商業定位。它給人一種傳統影視公司的印象。

其實它是一家影視產業的開放平臺,秉承著阿里集團價值觀與商業模式。

只是,過去兩年,它雖持續不斷對外講述自己的開放路徑,但很明顯,單從商業理念來說,似乎不那麼奏效:一些傳統影視公司甚至包括阿里投資的傳統影視企業,也不斷對它發出質疑。

比如,在當日論壇環節,光線老大王長田就幾次隱性地懟了幾次俞永福。當然,最後都被心胸開闊的俞永福巧妙化解,並以更高的視野做出迴應。

這也不能完全怪傳統陣營夥伴。過去兩年,阿里影業雖宣稱屬於開放平臺,但同時也滲透許多內容製作環節,並有作品持續上線,從而給外界留下一種大包大攬的感受。由於作品票房一般,一些同行言辭自然略帶嘲諷。而媒體人,幾乎每逢阿里影業財報季,都會就此揶揄它幾段。

這次採訪環節,媒體人當然再度發問。俞永福雖然保持著微笑,但語調有些硬朗。因為,這是一種認知的扭曲與誤解。

一個理念超前的公司,很多時候就承受著孤獨。

你從這角度再去體會他為何想將阿里影業改成“阿里影業基礎設施公司”,就有些明朗了。後者是有些土氣,但比“阿里影業”描繪的商業定位,邊界要明晰得多。

它也比過去一直強調的“開放平臺”概念要更具體。後者強調太多,反會有比較空洞的感受。過去,一些模式較輕的互聯網公司,搭個技術平臺就想坐等行業成熟,割韭菜。

“基礎設施”的概念要厚重得多。它帶有強烈的實在感。而俞永福就是一個崇尚實業、多年來一直努力給互聯網業灌注“實業精神”的人。

採訪中,他多次強調,就是要以“做實業”的方式,拓展阿里影業的商業版圖。

“基礎設施”的描述,還有另外一種意圖,那就是更加開放、負責的姿態。在俞永福那裡,當提到一種服務屬於“基礎設施”的時候,它就不再屬於一家公司,也不是服務於一家,而是服務於整個行業乃至整個社會了。

你能體會到,他是在為阿里影業“重新定位”。它確實有利於消除外界疑慮。當天論壇環節,雖然王長田對阿里影業未來的佈局表達了一絲擔憂,尤其內容環節,但仍期盼俞永福堅守自己描繪的藍圖。

俞永福回覆他的時候,語調輕鬆,但話其實說得很重。那意思大致是,只要他還在任,阿里影業絕不會在整個商業模式上與夥伴們競爭。

這承諾不容易。要做成一家“影業基礎設施”公司,不但投入巨大,很多佈局都不可能側重眼前,等於說回報週期會很長。而阿里影業可是一家掛牌香港的上市公司,每個季度都必須承受財務面的考驗。

過去兩年,每個季報週期,外界都會對它發出揶揄。比如每次與媒體溝通,阿里影業高管都會被反覆問同樣的問題,大致如此:你們啥時候出來幾部好片子,你們的《擺渡人》,啊哈哈,票房怎麼那麼差。你們到底怎麼了嘛。。。俞永福這次當然也沒有被放過。

而他在開場演講時就直奔主題地說:這是一個“三高”行業,資本密集、人才密集、風險密集,渲染出一種強烈的反差。

我關心的,其實倒是這樣兩個問題:

一、俞永福描繪的影業基礎設施,是否到了一個緊迫的階段;

二、阿里影業是否真正具備成長為一家營業基礎設施公司的能力。

這兩個話題如果空洞,俞永福再神奇都沒什麼意義。

第一個話題,其實已經火燒眉毛了。中國電影市場眼下種種話題都不過這一話題的註解。

昨天,馮小剛公開批判一些年輕演員浮躁、裝逼、耍大牌,一年演4部電影,3部用替身,而片酬多多。王長田則在論壇上公開嘲諷說,這個行業虧錢最多,開派對最多,拿錢最多,開個會還得跑到風景區。他同樣提到了一個年輕演員1年竟然拍4部戲。

俞永福說,涉入這個行業前,他也沒想到市場規模這麼小,一年400多億的票房,放在其他行業,都不算什麼。在他看來,上述種種行業現象,與市場規模有關,本質上,屬於“供應”不足的問題。

他一下消除了我一直以來的困惑,突然讓我理解了“基礎設施”的價值。沒有這個,整個行業都不會有真正的開源效應。

俞永福認為,沒有基礎設施,就不會在上游激活人才的教育培養機制,也無法為人才提供實踐、試錯、成長的機會。現場,我觀察到,在談到人才培養時,前半場多次暗懟俞永福的王長田,明確地讚揚了阿里影業的路徑。

老實說,馮小剛們的嘲諷與批判,都與一個狹小、資源又很分散的市場有關。俞永福擴大“供應”、鍛造基礎設施的觀點,反映了這個行業的艱困與緊迫。

此刻他說想將阿里影業改成“阿里影業基礎設施公司”,就意味著他在將公司服務前置。

那麼阿里影業有什麼基礎嗎?

當然。我們知道它有底層的粵科以及後來強大淘票票。過去,它確實反覆提平臺宣推、IP發掘能力、電商能力,都是基礎設施的關鍵部分。

不過,這次,他改變了過去兩年的敘述策略,將公司基礎設施總結為3C,即用戶(Consumer)、內容(Content)和商業(Commerce)。其實對應的核心,仍是內容與用戶的鏈接、人才與內容的挖掘、內容的商業化。很多人感覺不到阿里這三個層面的強大。

說說用戶與聯接。看一兩數據就明白了:阿里電商平臺每月活躍用戶已超過5億;阿里整個文娛集團數字媒體活躍用戶也超過5億。俞永福說,兩個5億會在內容、商品、電商等多個維度產生化學反應。

人才與內容之C。其實,在我看來,這個才是阿里影業最隱祕也最讓傳統陣營感到吃緊的部分。中國創意創作人才、導演、演員人才整體數量非常有限。尤其導演、製片人們,多年來,幾乎都是老面孔輪番光鮮。它渴望通過打破上游人才培養機制,形成一個新世界。2015年,它就推出了Project A計劃,通過平臺、基金及全球專業資源的結合,培養年輕一代的導演。 事實上,上海電影節公佈的《被陽光移動山脈》就出自A計劃,已入圍亞洲新人獎三項提名大獎,即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編劇。

這部分會動傳統陣營的蛋糕,有些資源都分割在它們手中。當天,王長田兩次強調,未來仍是大公司的天下。老實說,俞永福沒有直白懟他,可能深有考量。

最後一個C,也就是內容的商業化。說起這個,俞永福滔滔不絕,超級自信。因為,在他看來,這個部分是阿里影業尤其是阿里集團最拿手的部分:在用戶觸達基礎上,阿里影業能挖掘出諸多電影作品的增值價值,尤其是衍生品等。

這個不是虛的。他提到的電影《三生三世》,僅僅衍生品銷售額,就已超過3億人民幣。一個國產IP,衍生授權絕對算開掛了。阿里系強大的用戶觸達、交易轉化能力,真不是吹的。

其實,還有一個案例,能體現在阿里集團支撐下,阿里影業的綜合能力。那就是它對那些小成本電影的宣推上。過去這類很難觸達觀眾。

俞永福舉了一個例子,就是電影《一條狗的使命》。這是阿里年初與美國安培林出品的小成本作品。當時同行預測頂多5000-8000萬人民幣的票房,結果個阿里影業調動阿里文娛乃至阿里集團資源後,最後最終中國票房就超過了6億人民幣。

這裡面有阿里影業平臺的大數據與技術力量支撐。俞永福說,平臺確定了整個用戶的三個特徵:寵物用戶、年輕女性、親子家庭。結果展示了精準營銷的魅力。

3C才是阿里影業的核心價值。它之所以無法脫離內容,甚至還要投資、參與內容製作,主要是基礎設施建立初期,考慮到人才、團隊、部分行業標準化工作,當然還有效率,它只能通過有限的內容親自實踐、試錯,而絕不會大規模涉入內容製作環節。

這一幕其實在其他領域也能看到。比如谷歌奠定的安卓生態,多年來它也一直在硬件領域不斷試探,2008年前就有手機推出,後來涉足過眼鏡等多種終端,很多行業人士尤其手機廠家一直擔心它大規模涉入,事實證明,作為生態推手的谷歌,就像阿里影業一樣,它必須親自定義一些未來產品形態,規範一些行業標準,為生態狀態奠定基礎。

“阿里影業到底Who me、Why me,到底是一傢什麼樣的企業?我希望大家記住的是阿里影業基礎設施公司,我們是這個產業的基礎設施,服務於這個產業的用戶和內容的平臺,所以說,我們跟所有的從業者是服務的關係而非競爭的關係,這一點非常非常重要。”俞永福說,阿里影業從來不是玩票的,而是“做實業的”,所以才會由他這樣一個“理工男”帶業務。

過去多年,我一直在觀察他,也聽過他多次演講,很少見到他這麼絮叨了。他內心應該是渴望消除行業疑慮,吃下定心丸。

而這也是阿里影業這一週期必須對外澄清的核心立場與邊界意識。它比阿里影業能不能出幾部好片子、短期能不能扭虧更為緊迫。

夸克點評。覆蓋百家、今日頭條、一點資訊、創事記、騰訊、搜狐等。

商業合作請聯繫:2223843522(QQ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