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寫作文“有話想說”,家長這一招比閱讀和上寫作班更給力

語文 文學 親子成長 教育 佳佳老師的親子成長記 佳佳老師的親子成長記 2017-08-28

孩子不會寫作文,更不喜歡寫作文,每次老師佈置寫作文,對孩子來說都是一件苦差,抓頭撓腮,大半天擠出乾巴巴的幾句話來敷衍了事。而家長們都知道寫好作文的重要性,語文考試中作文所佔的比重很大,尤其到了高考作文更是佔了大頭,可以說作文分數是決定高考語文成績的最重要因素。因此,自家孩子作文寫不好,家長自然很焦急,到底有沒有讓孩子寫好作文的“捷徑”?課外閱讀,還是上寫作培訓班?

讓孩子寫作文“有話想說”,家長這一招比閱讀和上寫作班更給力

寫作實際上也是一種創作,所以首先應該使孩子有表達的慾望,也就是有話想說。記得孩子上學前班的時候,在她學了拼音後,有時晚上我就讓她想想今天有什麼開心或有趣的事情,然後就用一張便利貼寫上一兩句話,那時候她會寫的漢字還很少,不會寫的字就用拼音代替,寫好了就把便利貼貼在牆上。孩子覺得這是很有趣的一件事情,特別是看著牆上的便利貼越來越多,她會有一種成就感。其實,一開始她寫的都是很簡短的一句話,比如“今天我和好朋友玩得很開心”之類的,但至少孩子能從一天中找出了她自認為值得記錄的事情,所以家長千萬不能對孩子提太高的要求,甚至用諸如“就寫這麼一句話太簡單”的話打擊孩子的自信心。記得有一次孩子寫道:“明天媽媽不用上班,可以去幼兒園接我了,真開心。”當時我看了後心裡一下子就湧上一股愧疚之情,那年我正好工作任務特別繁重,整天忙得昏天黑地,一年下來沒接過幾次孩子,以至於因為休息一天便答應孩子隔天去接她,她就把這件事作為最開心的事記下來了。

讓孩子寫作文“有話想說”,家長這一招比閱讀和上寫作班更給力

這樣堅持了一段時間,當然也沒辦法做到每天一記,但孩子學會了藉助這種方式表達想法,並從中獲得了表達的樂趣,有時晚上我要忙工作,她就自己寫自己貼。慢慢的,孩子能用比較長的幾句話較詳細地描述一件事了。暑假的一個晚上,我騎自行車載她去溜達,路上突然下起了零星的豆大的雨點,我趕緊加快速度騎回家。在孩子看來,我們雨中快速騎車的情景很好玩很“刺激”,回到家後她自己就把這事記了下來,而且表達明顯進步了很多,不是一開始的簡單的一兩句話了。

孩子上了小學後,仍然喜歡用這種方式記錄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但這階段已經完全是她自發的行為了。後來漸漸地少了,我有一次問她為什麼不見她貼新的“日記貼”了,她告訴我說,因為有些話不想被別人看到。原來,孩子開始有了“隱私”的意識,對她來說,記日記應該是更好的方式了。

讓孩子寫作文“有話想說”,家長這一招比閱讀和上寫作班更給力

回到寫作文這件事情上面,現在小學一年級就要求學生寫簡短的幾句話作文,形式主要是看圖寫作、根據問題的提示寫作等,孩子因為之前有了書面表達的實踐,寫起作文倒也得心應手,而且還經常得到老師的表揚,這又增強了她的信心,使她更樂意寫作文了。這也是一種良性循環吧。

上面的這種做法可能更適合學前階段和低年級的孩子。如果孩子已經上三四年級了,依然不喜歡不會寫作文,那該怎麼辦?顯然,沒有一蹴而就、立竿見影的“捷徑”,但讓孩子寫日記應該是行之有效的做法,當然,家長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情況採用獎勵等做法來激發孩子寫日記的興趣,但不要使孩子把寫日記當成敷衍了事的任務,而且一開始千萬不能抱太大的期望和提不切實際的要求,要記住寫好作文甚至喜歡寫作文的前提是有話想說,有表達的慾望;要是孩子實在寫不出什麼,也可以讓孩子先模仿、借鑑範文,畢竟先有模仿才有可能超越。而且,這種做法的“祕訣”唯有兩字——堅持。

至於閱讀和上作文培訓班有沒有用?重不重要?答案當然是肯定的。不過,需要明白的是,這兩者關聯更多的是寫作“有話可說”和“有話會說”的問題,喜歡閱讀不一定喜歡寫作,課外書看得多未必作文就寫得好。所以,先讓孩子養成書面表達的習慣和培養這一興趣,也就是解決“有話想說”的問題,或許才是最根本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