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每年5月—9月雨季來臨後

是雲南野生菌上市的季節

也是雲南人“生死攸關”的季節

自今年6月以來

雲南已有20餘人吃野生菌中毒

7人死亡,最小的僅4歲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從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截至5日12時,雲南德宏州、文山州、版納州等5個州(市)相繼發生家庭自採誤食有毒野生菌中毒事件:

6月11日,雲南盈江縣支那鄉廬山村下拉馬靠村民早某某一家4口誤食野生菌中毒發病4人,至6月27日,死亡4人;

6月20日,雲南隴川縣王子樹鄉羅朗村吞吞武等7名緬籍入境務工人員在午餐和晚餐時共同進食自採野生菌湯後,突發野生菌中毒,其中危重6人,重症1人,應家人要求將7人送回緬甸治療後,1人不幸離世;

7月3日,雲南省疾控中心發佈通報稱,西雙版納州連續發生兩起野生菌中毒事件,致8人中毒,2人死亡,其中,2歲女童甲刀因誤食毒菌緊急送往昆明搶救,引發全省民眾關注。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為遏制野生食用菌中毒事件高發頻發態勢,雲南省政府食品安全辦、雲南省衛生健康委、雲南省市場監管局聯合發佈有毒野生菌中毒防控預警公告。

有毒野生菌中毒防控預警公告

1

廣大群眾不要隨意採摘、出售、購買食用自己不熟悉的野生菌,尤其是顏色鮮豔、黴變或幼小難辨識的野生菌。

2

烹調加工野生菌時,不要涼拌食用,不要多品種混合加工,加工時要炒熟煮透後再食用。食用野生菌時不要飲酒。

3

學校食堂(含托幼機構)、單位食堂、建築工地食堂、旅遊景區供餐單位、養老機構食堂、醫院食堂、婚喪嫁娶和會議集體用餐等群體性聚餐,嚴禁加工野生菌類,防止引發群體性食物中毒事件。

4

嚴格執行《雲南省農村集體聚餐食品安全管理規範(試行)》,嚴禁農村集體聚餐加工食用野生菌(包括野生菌乾製品),防止野生菌中毒事件發生。

5

餐飲經營單位要嚴格把好食用野生菌採購關,建立和掌握野生菌中毒應急預案及處置流程,嚴格執行先用沸水煮漂等安全的烹調加工方法,並留樣備查,確保消費者食用安全。

6

食用野生菌後,如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疑似食物中毒反應時,應立即前往醫療機構就診。

7

醫療機構收治野生菌中毒病人或疑似病人,應按照規定及時報告所在地縣級衛生行政部門。縣級衛生行政部門認為與食品安全有關的,應當及時通報同級食品安全監管部門。

8

各地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手機、互聯網等媒體,廣泛宣傳正確鑑別和食用野生菌的知識和方法。

9

認真落實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負總責、監管部門各負其責、企業是第一責任人和社會共治的要求。省、州(市)、縣(市、區)、鄉鎮(街道)、村民小組“五級”要層層簽訂責任書,實行區域負責、任務分片、責任到人,確保責任落實不留死角。

10

各級政府食品安全辦要充分發揮綜合協調、督查督辦、跟蹤問效職責,加強督導檢查,查找薄弱環節,督促整改落實。

11

各級衛生健康部門要充分發揮健康教育、預防控制、應急救治綜合協調作用,認真研判防控形勢,突出防控重點,強化野生菌中毒應急救治,最大限度減少死亡。

12

各級市場監管部門要落實監管責任,強化市場開辦者和食品生產經營者的主體責任,組織開展拉網式檢查,強化對各類餐飲服務單位、農(集)貿市場、野生菌專業批發市場的監督檢查,嚴防來歷不明、辨識不清的有毒野生菌上市銷售。

13

各級各部門要加強應急防範,及時處置各類食品安全事故。對可能發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控制,要加強信息互通、協同聯動和應急處置,確保人民群眾飲食安全。

野生菌中毒症狀

根據中毒症狀和毒素的化學結構,毒菌大致分為:劇毒、有毒兩大類,劇毒菌種可造成急性肝損害型、急性腎衰竭型、橫紋肌溶解型中毒;有毒菌種可造成胃腸炎型、神經精神型、溶血型、光敏皮炎型、其他類型中毒。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中毒類型可分以下幾類:

(野生菌圖片來源:雲南省疾控中心)

1.急性肝損害型:此型中毒絕大多數為鵝膏菌屬的劇毒種類所導致,潛伏期10—24小時,最長可達數日。病情複雜而凶險,病死率高達90%以上。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致命鵝膏(白蘑菇、白羅傘)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黃蓋鵝膏(黃蘑菇)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灰花紋鵝膏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亞毒環柄菇

2.急性腎衰竭型:急性腎衰竭型中毒主要由鵝膏菌屬中的有毒種類引起,中毒特徵表現為誤食後具有8-12小時的潛伏期,肝功能中度受損,主要表現為急性腎功能損害。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擬卵蓋鵝膏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歐式鵝膏

3.橫紋肌溶解型:橫紋肌溶解型中毒發病快,在1小時內出現症狀。開始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症狀,6-12小時出現全身乏力明顯,肌肉痙攣性疼痛,胸悶、心悸,呼吸急促困難,血尿或血紅蛋白尿,出現醬油色尿液。中毒嚴重者12小時即出現死亡。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4.胃腸型:食用後,潛伏期10分鐘-6小時,表現無力、噁心、劇烈嘔吐、腹痛、水樣腹瀉等症狀。此類型較為常見,約佔發病率的80%。病程短,易治癒。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網孢牛肝菌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青褶傘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苦味粉孢牛肝菌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氈蓋美牛肝菌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粉末牛肝菌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有毒新牛肝菌

5.神經精神型:食用後,潛伏期10分鐘-12小時。中毒症狀除有為胃腸型症狀外,主要有神經興奮、幻覺、精神錯亂和抑制,也可有多汗、脈緩、瞳孔縮小,唾液增多、步態蹣跚等症狀。病程短,無後遺症。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小豹斑鵝膏(俗名 滿天星)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紅蔥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中華紅牛肝菌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華美新牛肝菌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白蔥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斑褶菇

6.溶血型:食用後,潛伏期6-12小時,除有急性胃腸型表現外,還會出現貧血、黃疸、血尿、肝腫大等溶血癥狀,嚴重者可致死。造成此型中毒的毒菌主要有: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赭鹿花菌(俗名 赭馬鞍菌)

吃菌中毒怎麼辦

凡是在吃過菌子10分鐘後至72小時內,有頭昏、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煩躁不安或其他不適者,首先可以採取催吐的辦法進行自救,隨後應立即就醫。

同餐進食者不論症狀輕重,均應立刻到附近的醫院進行觀察診治。

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況下儘快催吐。可用手指按壓舌根即可引起嘔吐。可反覆多次,儘量把胃內食物嘔吐出來,以減少毒素吸收。

2.立即就醫:中毒後立刻到正規醫院救治,最好攜帶剩餘菌子樣品,以備鑑定菌子的種類,確定有效的治療措施和判斷預後。

【警方提示】雲南緊急預警:慎食野生菌!

這些傳聞孰真孰假

“鮮豔的菌子有毒,顏色暗淡的菌子沒毒?”

錯!不能用顏色或形狀簡單地區別菌子是否有毒。雞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紅菌等菌子的顏色鮮豔,卻美味可食;而灰花紋鵝膏、致命鵝膏等劇毒蘑菇的顏色則為灰色或白色。

“菌子跟銀器、大米、生薑、蔥蒜一起煮,汁液變黑有毒,不變色就沒有毒?”

錯!多數蘑菇毒素不會與銀器發生化學反應。如毒蘑菇中劇毒的鵝膏毒素不能與金屬發生顏色反應。

“用豬油炒見手青(牛肝菌)是為了解毒?”

錯!在傳統的製作工藝中,炒制有毒菌種見手青一般將菜籽油與豬油混合使用,但其中豬油並非具有解毒功效,僅僅是因為豬油本身動物油脂的香氣更能襯托菌子獨有的味道,使菌子更加鮮美。

富寧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

舉報方式

舉報電話:縣掃黑辦:0876-6139103;縣公安局:0876-6128338或110

舉報郵箱:[email protected]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