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

每個姓氏都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記載,如何正確區分其真偽對於一個姓氏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家譜的修編、姓氏文化的挖掘中我們都會遇到,說法不一也困擾了很多人,本平臺嘗試對一些關於於氏的傳說和記載進行考論探討,也希望更多的於氏文化研究人員能給出更多的解釋和補充,旨在拋磚引玉。

搜索本頭條號瞭解: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一)

1、“於則”非“於則”

"

每個姓氏都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記載,如何正確區分其真偽對於一個姓氏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家譜的修編、姓氏文化的挖掘中我們都會遇到,說法不一也困擾了很多人,本平臺嘗試對一些關於於氏的傳說和記載進行考論探討,也希望更多的於氏文化研究人員能給出更多的解釋和補充,旨在拋磚引玉。

搜索本頭條號瞭解: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一)

1、“於則”非“於則”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宗親認為於氏歷史上有名人於則,並冠以製鞋鼻祖。

考:於則,人名。傳說為始製鞋者。《太平御覽》卷六九七引《世本》:“ 於則,作履扉。”注:“ 於則 ,黃帝臣。草曰扉,麻曰履也。”

於則的子孫後代以封地為姓,稱為於氏。於氏始祖於則最初封於內鄉,所在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而根據《世本》的記載,這個家族的子孫主要繁衍於廣陵。望族居廣陵郡,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江都縣一帶。於氏後人尊於則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於”不是“於”的簡體字,《簡化字總表》、《通用規範漢字表》都沒有規定“於”簡化為“於”,《新華字典》對“於yú”的解釋是同“於”,“於”、“於”多數情況相通,但“於”並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義,“於”亦是姓,不同於“於”姓,因此做姓氏使用時“於”亦不能寫成“於”。

所以“於則”不能成為“於則”,更不是于姓歷史的著名人物。

2、于謙家族沒有被滿門抄斬

"

每個姓氏都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記載,如何正確區分其真偽對於一個姓氏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家譜的修編、姓氏文化的挖掘中我們都會遇到,說法不一也困擾了很多人,本平臺嘗試對一些關於於氏的傳說和記載進行考論探討,也希望更多的於氏文化研究人員能給出更多的解釋和補充,旨在拋磚引玉。

搜索本頭條號瞭解: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一)

1、“於則”非“於則”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宗親認為於氏歷史上有名人於則,並冠以製鞋鼻祖。

考:於則,人名。傳說為始製鞋者。《太平御覽》卷六九七引《世本》:“ 於則,作履扉。”注:“ 於則 ,黃帝臣。草曰扉,麻曰履也。”

於則的子孫後代以封地為姓,稱為於氏。於氏始祖於則最初封於內鄉,所在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而根據《世本》的記載,這個家族的子孫主要繁衍於廣陵。望族居廣陵郡,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江都縣一帶。於氏後人尊於則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於”不是“於”的簡體字,《簡化字總表》、《通用規範漢字表》都沒有規定“於”簡化為“於”,《新華字典》對“於yú”的解釋是同“於”,“於”、“於”多數情況相通,但“於”並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義,“於”亦是姓,不同於“於”姓,因此做姓氏使用時“於”亦不能寫成“於”。

所以“於則”不能成為“於則”,更不是于姓歷史的著名人物。

2、于謙家族沒有被滿門抄斬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很多自稱于謙後代的家族傳說,當時于謙罹難,家族被抄斬,家族被迫四處逃難,有的甚至無奈改名等等。

考:事實上于謙罹難,家族並沒有受到朝廷的抄斬或其他傷害,僅查抄了北京的于謙府邸和對於冕等進行了流放,後平反覆官,于謙之弟於泰及後代也沒有受到傷害,於泰子於冔還在其堂兄于冕任應天府尹時在其手下做差事,更不可能波及到其他支系。

如果發生了被抄斬的事情,于冕、於泰等親近家庭應是首當其中,也就不會存在後來於冕上書為父伸冤之事,也不可能官應天府尹。既然子、弟家庭都沒有受到抄斬之害,朝廷怎麼會繞過親近不追,反而去查抄于謙家族的其他支系呢,於理不通。

這在明史于謙傳上有準確記載。查抄府邸“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子孫沒有收到其他傷害,更沒有抄斬之說:“成化初,冕赦歸,上疏訟冤,得復官賜祭。”“冕,字景瞻,廕授副千戶,坐戍龍門。謙冤既雪,並復冕官。自陳不願武職,改兵部員外郎。居官有幹局,累遷至應天府尹。”

3、涉安侯於單有沒有於氏後代?

"

每個姓氏都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記載,如何正確區分其真偽對於一個姓氏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家譜的修編、姓氏文化的挖掘中我們都會遇到,說法不一也困擾了很多人,本平臺嘗試對一些關於於氏的傳說和記載進行考論探討,也希望更多的於氏文化研究人員能給出更多的解釋和補充,旨在拋磚引玉。

搜索本頭條號瞭解: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一)

1、“於則”非“於則”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宗親認為於氏歷史上有名人於則,並冠以製鞋鼻祖。

考:於則,人名。傳說為始製鞋者。《太平御覽》卷六九七引《世本》:“ 於則,作履扉。”注:“ 於則 ,黃帝臣。草曰扉,麻曰履也。”

於則的子孫後代以封地為姓,稱為於氏。於氏始祖於則最初封於內鄉,所在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而根據《世本》的記載,這個家族的子孫主要繁衍於廣陵。望族居廣陵郡,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江都縣一帶。於氏後人尊於則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於”不是“於”的簡體字,《簡化字總表》、《通用規範漢字表》都沒有規定“於”簡化為“於”,《新華字典》對“於yú”的解釋是同“於”,“於”、“於”多數情況相通,但“於”並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義,“於”亦是姓,不同於“於”姓,因此做姓氏使用時“於”亦不能寫成“於”。

所以“於則”不能成為“於則”,更不是于姓歷史的著名人物。

2、于謙家族沒有被滿門抄斬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很多自稱于謙後代的家族傳說,當時于謙罹難,家族被抄斬,家族被迫四處逃難,有的甚至無奈改名等等。

考:事實上于謙罹難,家族並沒有受到朝廷的抄斬或其他傷害,僅查抄了北京的于謙府邸和對於冕等進行了流放,後平反覆官,于謙之弟於泰及後代也沒有受到傷害,於泰子於冔還在其堂兄于冕任應天府尹時在其手下做差事,更不可能波及到其他支系。

如果發生了被抄斬的事情,于冕、於泰等親近家庭應是首當其中,也就不會存在後來於冕上書為父伸冤之事,也不可能官應天府尹。既然子、弟家庭都沒有受到抄斬之害,朝廷怎麼會繞過親近不追,反而去查抄于謙家族的其他支系呢,於理不通。

這在明史于謙傳上有準確記載。查抄府邸“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子孫沒有收到其他傷害,更沒有抄斬之說:“成化初,冕赦歸,上疏訟冤,得復官賜祭。”“冕,字景瞻,廕授副千戶,坐戍龍門。謙冤既雪,並復冕官。自陳不願武職,改兵部員外郎。居官有幹局,累遷至應天府尹。”

3、涉安侯於單有沒有於氏後代?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見有個別於氏家譜載:“吾於氏本涉安侯之後……”

考:《資治通鑑·卷十八》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載文:“元朔三年,冬,匈奴軍臣單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于,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於單亡降漢。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於單為涉安侯,數月而卒。” 涉安侯於單,匈奴人,是軍臣單于的兒子,又稱“於單”。 目前涉安侯國國都確切地點今不可考。歷史記載於單就國數月後就去世,因沒有後代繼承,漢代廢除了涉安侯國。

另外至於是“於單”或是“於單”尚存異議。

另“安侯”為於定國諡號,或許是為定國之後,“諡安侯”之誤寫為“涉安侯”。

4、“于禁”非“於禁”

"

每個姓氏都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記載,如何正確區分其真偽對於一個姓氏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家譜的修編、姓氏文化的挖掘中我們都會遇到,說法不一也困擾了很多人,本平臺嘗試對一些關於於氏的傳說和記載進行考論探討,也希望更多的於氏文化研究人員能給出更多的解釋和補充,旨在拋磚引玉。

搜索本頭條號瞭解: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一)

1、“於則”非“於則”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宗親認為於氏歷史上有名人於則,並冠以製鞋鼻祖。

考:於則,人名。傳說為始製鞋者。《太平御覽》卷六九七引《世本》:“ 於則,作履扉。”注:“ 於則 ,黃帝臣。草曰扉,麻曰履也。”

於則的子孫後代以封地為姓,稱為於氏。於氏始祖於則最初封於內鄉,所在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而根據《世本》的記載,這個家族的子孫主要繁衍於廣陵。望族居廣陵郡,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江都縣一帶。於氏後人尊於則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於”不是“於”的簡體字,《簡化字總表》、《通用規範漢字表》都沒有規定“於”簡化為“於”,《新華字典》對“於yú”的解釋是同“於”,“於”、“於”多數情況相通,但“於”並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義,“於”亦是姓,不同於“於”姓,因此做姓氏使用時“於”亦不能寫成“於”。

所以“於則”不能成為“於則”,更不是于姓歷史的著名人物。

2、于謙家族沒有被滿門抄斬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很多自稱于謙後代的家族傳說,當時于謙罹難,家族被抄斬,家族被迫四處逃難,有的甚至無奈改名等等。

考:事實上于謙罹難,家族並沒有受到朝廷的抄斬或其他傷害,僅查抄了北京的于謙府邸和對於冕等進行了流放,後平反覆官,于謙之弟於泰及後代也沒有受到傷害,於泰子於冔還在其堂兄于冕任應天府尹時在其手下做差事,更不可能波及到其他支系。

如果發生了被抄斬的事情,于冕、於泰等親近家庭應是首當其中,也就不會存在後來於冕上書為父伸冤之事,也不可能官應天府尹。既然子、弟家庭都沒有受到抄斬之害,朝廷怎麼會繞過親近不追,反而去查抄于謙家族的其他支系呢,於理不通。

這在明史于謙傳上有準確記載。查抄府邸“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子孫沒有收到其他傷害,更沒有抄斬之說:“成化初,冕赦歸,上疏訟冤,得復官賜祭。”“冕,字景瞻,廕授副千戶,坐戍龍門。謙冤既雪,並復冕官。自陳不願武職,改兵部員外郎。居官有幹局,累遷至應天府尹。”

3、涉安侯於單有沒有於氏後代?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見有個別於氏家譜載:“吾於氏本涉安侯之後……”

考:《資治通鑑·卷十八》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載文:“元朔三年,冬,匈奴軍臣單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于,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於單亡降漢。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於單為涉安侯,數月而卒。” 涉安侯於單,匈奴人,是軍臣單于的兒子,又稱“於單”。 目前涉安侯國國都確切地點今不可考。歷史記載於單就國數月後就去世,因沒有後代繼承,漢代廢除了涉安侯國。

另外至於是“於單”或是“於單”尚存異議。

另“安侯”為於定國諡號,或許是為定國之後,“諡安侯”之誤寫為“涉安侯”。

4、“于禁”非“於禁”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部分學者和個別人認為三國時期的“于禁”應該是“於禁”之訛,個別網絡遊戲上還使用了“於禁”稱謂。

考:關於“於”和“於”的區別第一條已經解釋,本條不贅述。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一說今寧陽縣磁窯西太平人,其姓於已經得到共識和無可爭議,再考《大唐故遊騎將軍守永嘉府右果毅都尉上柱國於府君[賁]墓誌銘並序》記載:“公諱賁,字履謙,東海郯人也。漢丞相於公之後。九代祖禁,魏將軍益壽亭侯。”於賁為唐中宗宰相於惟謙的弟弟,其墓誌銘上于禁為東海於公之後,姓氏記載應該不會有錯。

因此,不存在“于禁”是“於禁”之訛。

5、家譜裡面敕命或者聖旨的是否都是真的?

在諸多於氏舊家譜裡面都會出現朝廷給自己家族頒發的敕命或者聖旨,因為歷史及古代的刻印條件限制,多以文字記載,以彰顯家族之貴,我們可以通過格式、內容和時間進行研判真偽。本條選擇幾個進行分析,判斷不代表任何傾向和所指,僅提供分析思路。

比如:有對於慄磾、於顗、於季友記載了朝廷頒發的聖旨文,開頭就是:“奉天承運皇帝,敕(誥)曰:”

"

每個姓氏都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記載,如何正確區分其真偽對於一個姓氏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家譜的修編、姓氏文化的挖掘中我們都會遇到,說法不一也困擾了很多人,本平臺嘗試對一些關於於氏的傳說和記載進行考論探討,也希望更多的於氏文化研究人員能給出更多的解釋和補充,旨在拋磚引玉。

搜索本頭條號瞭解: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一)

1、“於則”非“於則”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宗親認為於氏歷史上有名人於則,並冠以製鞋鼻祖。

考:於則,人名。傳說為始製鞋者。《太平御覽》卷六九七引《世本》:“ 於則,作履扉。”注:“ 於則 ,黃帝臣。草曰扉,麻曰履也。”

於則的子孫後代以封地為姓,稱為於氏。於氏始祖於則最初封於內鄉,所在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而根據《世本》的記載,這個家族的子孫主要繁衍於廣陵。望族居廣陵郡,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江都縣一帶。於氏後人尊於則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於”不是“於”的簡體字,《簡化字總表》、《通用規範漢字表》都沒有規定“於”簡化為“於”,《新華字典》對“於yú”的解釋是同“於”,“於”、“於”多數情況相通,但“於”並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義,“於”亦是姓,不同於“於”姓,因此做姓氏使用時“於”亦不能寫成“於”。

所以“於則”不能成為“於則”,更不是于姓歷史的著名人物。

2、于謙家族沒有被滿門抄斬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很多自稱于謙後代的家族傳說,當時于謙罹難,家族被抄斬,家族被迫四處逃難,有的甚至無奈改名等等。

考:事實上于謙罹難,家族並沒有受到朝廷的抄斬或其他傷害,僅查抄了北京的于謙府邸和對於冕等進行了流放,後平反覆官,于謙之弟於泰及後代也沒有受到傷害,於泰子於冔還在其堂兄于冕任應天府尹時在其手下做差事,更不可能波及到其他支系。

如果發生了被抄斬的事情,于冕、於泰等親近家庭應是首當其中,也就不會存在後來於冕上書為父伸冤之事,也不可能官應天府尹。既然子、弟家庭都沒有受到抄斬之害,朝廷怎麼會繞過親近不追,反而去查抄于謙家族的其他支系呢,於理不通。

這在明史于謙傳上有準確記載。查抄府邸“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子孫沒有收到其他傷害,更沒有抄斬之說:“成化初,冕赦歸,上疏訟冤,得復官賜祭。”“冕,字景瞻,廕授副千戶,坐戍龍門。謙冤既雪,並復冕官。自陳不願武職,改兵部員外郎。居官有幹局,累遷至應天府尹。”

3、涉安侯於單有沒有於氏後代?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見有個別於氏家譜載:“吾於氏本涉安侯之後……”

考:《資治通鑑·卷十八》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載文:“元朔三年,冬,匈奴軍臣單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于,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於單亡降漢。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於單為涉安侯,數月而卒。” 涉安侯於單,匈奴人,是軍臣單于的兒子,又稱“於單”。 目前涉安侯國國都確切地點今不可考。歷史記載於單就國數月後就去世,因沒有後代繼承,漢代廢除了涉安侯國。

另外至於是“於單”或是“於單”尚存異議。

另“安侯”為於定國諡號,或許是為定國之後,“諡安侯”之誤寫為“涉安侯”。

4、“于禁”非“於禁”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部分學者和個別人認為三國時期的“于禁”應該是“於禁”之訛,個別網絡遊戲上還使用了“於禁”稱謂。

考:關於“於”和“於”的區別第一條已經解釋,本條不贅述。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一說今寧陽縣磁窯西太平人,其姓於已經得到共識和無可爭議,再考《大唐故遊騎將軍守永嘉府右果毅都尉上柱國於府君[賁]墓誌銘並序》記載:“公諱賁,字履謙,東海郯人也。漢丞相於公之後。九代祖禁,魏將軍益壽亭侯。”於賁為唐中宗宰相於惟謙的弟弟,其墓誌銘上于禁為東海於公之後,姓氏記載應該不會有錯。

因此,不存在“于禁”是“於禁”之訛。

5、家譜裡面敕命或者聖旨的是否都是真的?

在諸多於氏舊家譜裡面都會出現朝廷給自己家族頒發的敕命或者聖旨,因為歷史及古代的刻印條件限制,多以文字記載,以彰顯家族之貴,我們可以通過格式、內容和時間進行研判真偽。本條選擇幾個進行分析,判斷不代表任何傾向和所指,僅提供分析思路。

比如:有對於慄磾、於顗、於季友記載了朝廷頒發的聖旨文,開頭就是:“奉天承運皇帝,敕(誥)曰:”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

每個姓氏都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記載,如何正確區分其真偽對於一個姓氏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家譜的修編、姓氏文化的挖掘中我們都會遇到,說法不一也困擾了很多人,本平臺嘗試對一些關於於氏的傳說和記載進行考論探討,也希望更多的於氏文化研究人員能給出更多的解釋和補充,旨在拋磚引玉。

搜索本頭條號瞭解: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一)

1、“於則”非“於則”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宗親認為於氏歷史上有名人於則,並冠以製鞋鼻祖。

考:於則,人名。傳說為始製鞋者。《太平御覽》卷六九七引《世本》:“ 於則,作履扉。”注:“ 於則 ,黃帝臣。草曰扉,麻曰履也。”

於則的子孫後代以封地為姓,稱為於氏。於氏始祖於則最初封於內鄉,所在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而根據《世本》的記載,這個家族的子孫主要繁衍於廣陵。望族居廣陵郡,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江都縣一帶。於氏後人尊於則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於”不是“於”的簡體字,《簡化字總表》、《通用規範漢字表》都沒有規定“於”簡化為“於”,《新華字典》對“於yú”的解釋是同“於”,“於”、“於”多數情況相通,但“於”並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義,“於”亦是姓,不同於“於”姓,因此做姓氏使用時“於”亦不能寫成“於”。

所以“於則”不能成為“於則”,更不是于姓歷史的著名人物。

2、于謙家族沒有被滿門抄斬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很多自稱于謙後代的家族傳說,當時于謙罹難,家族被抄斬,家族被迫四處逃難,有的甚至無奈改名等等。

考:事實上于謙罹難,家族並沒有受到朝廷的抄斬或其他傷害,僅查抄了北京的于謙府邸和對於冕等進行了流放,後平反覆官,于謙之弟於泰及後代也沒有受到傷害,於泰子於冔還在其堂兄于冕任應天府尹時在其手下做差事,更不可能波及到其他支系。

如果發生了被抄斬的事情,于冕、於泰等親近家庭應是首當其中,也就不會存在後來於冕上書為父伸冤之事,也不可能官應天府尹。既然子、弟家庭都沒有受到抄斬之害,朝廷怎麼會繞過親近不追,反而去查抄于謙家族的其他支系呢,於理不通。

這在明史于謙傳上有準確記載。查抄府邸“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子孫沒有收到其他傷害,更沒有抄斬之說:“成化初,冕赦歸,上疏訟冤,得復官賜祭。”“冕,字景瞻,廕授副千戶,坐戍龍門。謙冤既雪,並復冕官。自陳不願武職,改兵部員外郎。居官有幹局,累遷至應天府尹。”

3、涉安侯於單有沒有於氏後代?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見有個別於氏家譜載:“吾於氏本涉安侯之後……”

考:《資治通鑑·卷十八》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載文:“元朔三年,冬,匈奴軍臣單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于,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於單亡降漢。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於單為涉安侯,數月而卒。” 涉安侯於單,匈奴人,是軍臣單于的兒子,又稱“於單”。 目前涉安侯國國都確切地點今不可考。歷史記載於單就國數月後就去世,因沒有後代繼承,漢代廢除了涉安侯國。

另外至於是“於單”或是“於單”尚存異議。

另“安侯”為於定國諡號,或許是為定國之後,“諡安侯”之誤寫為“涉安侯”。

4、“于禁”非“於禁”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部分學者和個別人認為三國時期的“于禁”應該是“於禁”之訛,個別網絡遊戲上還使用了“於禁”稱謂。

考:關於“於”和“於”的區別第一條已經解釋,本條不贅述。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一說今寧陽縣磁窯西太平人,其姓於已經得到共識和無可爭議,再考《大唐故遊騎將軍守永嘉府右果毅都尉上柱國於府君[賁]墓誌銘並序》記載:“公諱賁,字履謙,東海郯人也。漢丞相於公之後。九代祖禁,魏將軍益壽亭侯。”於賁為唐中宗宰相於惟謙的弟弟,其墓誌銘上于禁為東海於公之後,姓氏記載應該不會有錯。

因此,不存在“于禁”是“於禁”之訛。

5、家譜裡面敕命或者聖旨的是否都是真的?

在諸多於氏舊家譜裡面都會出現朝廷給自己家族頒發的敕命或者聖旨,因為歷史及古代的刻印條件限制,多以文字記載,以彰顯家族之貴,我們可以通過格式、內容和時間進行研判真偽。本條選擇幾個進行分析,判斷不代表任何傾向和所指,僅提供分析思路。

比如:有對於慄磾、於顗、於季友記載了朝廷頒發的聖旨文,開頭就是:“奉天承運皇帝,敕(誥)曰:”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

每個姓氏都有很多的故事和傳說、記載,如何正確區分其真偽對於一個姓氏的傳承具有重要的意義,家譜的修編、姓氏文化的挖掘中我們都會遇到,說法不一也困擾了很多人,本平臺嘗試對一些關於於氏的傳說和記載進行考論探討,也希望更多的於氏文化研究人員能給出更多的解釋和補充,旨在拋磚引玉。

搜索本頭條號瞭解: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一)

1、“於則”非“於則”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宗親認為於氏歷史上有名人於則,並冠以製鞋鼻祖。

考:於則,人名。傳說為始製鞋者。《太平御覽》卷六九七引《世本》:“ 於則,作履扉。”注:“ 於則 ,黃帝臣。草曰扉,麻曰履也。”

於則的子孫後代以封地為姓,稱為於氏。於氏始祖於則最初封於內鄉,所在地在現在的河南省境內。而根據《世本》的記載,這個家族的子孫主要繁衍於廣陵。望族居廣陵郡,就是現在的江蘇省江都縣一帶。於氏後人尊於則為於姓的得姓始祖。

“於”不是“於”的簡體字,《簡化字總表》、《通用規範漢字表》都沒有規定“於”簡化為“於”,《新華字典》對“於yú”的解釋是同“於”,“於”、“於”多數情況相通,但“於”並不能代替“於”的全部意義,“於”亦是姓,不同於“於”姓,因此做姓氏使用時“於”亦不能寫成“於”。

所以“於則”不能成為“於則”,更不是于姓歷史的著名人物。

2、于謙家族沒有被滿門抄斬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很多自稱于謙後代的家族傳說,當時于謙罹難,家族被抄斬,家族被迫四處逃難,有的甚至無奈改名等等。

考:事實上于謙罹難,家族並沒有受到朝廷的抄斬或其他傷害,僅查抄了北京的于謙府邸和對於冕等進行了流放,後平反覆官,于謙之弟於泰及後代也沒有受到傷害,於泰子於冔還在其堂兄于冕任應天府尹時在其手下做差事,更不可能波及到其他支系。

如果發生了被抄斬的事情,于冕、於泰等親近家庭應是首當其中,也就不會存在後來於冕上書為父伸冤之事,也不可能官應天府尹。既然子、弟家庭都沒有受到抄斬之害,朝廷怎麼會繞過親近不追,反而去查抄于謙家族的其他支系呢,於理不通。

這在明史于謙傳上有準確記載。查抄府邸“及籍沒,家無餘資,獨正室鐍鑰甚固。啟視,則上賜蟒衣、劍器也。”子孫沒有收到其他傷害,更沒有抄斬之說:“成化初,冕赦歸,上疏訟冤,得復官賜祭。”“冕,字景瞻,廕授副千戶,坐戍龍門。謙冤既雪,並復冕官。自陳不願武職,改兵部員外郎。居官有幹局,累遷至應天府尹。”

3、涉安侯於單有沒有於氏後代?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見有個別於氏家譜載:“吾於氏本涉安侯之後……”

考:《資治通鑑·卷十八》漢紀十《世宗孝武皇帝上》之下載文:“元朔三年,冬,匈奴軍臣單于死,其弟左谷蠡王伊稚斜自立為單于,攻破軍臣單于太子於單,於單亡降漢。夏,四月,丙子,封匈奴太子於單為涉安侯,數月而卒。” 涉安侯於單,匈奴人,是軍臣單于的兒子,又稱“於單”。 目前涉安侯國國都確切地點今不可考。歷史記載於單就國數月後就去世,因沒有後代繼承,漢代廢除了涉安侯國。

另外至於是“於單”或是“於單”尚存異議。

另“安侯”為於定國諡號,或許是為定國之後,“諡安侯”之誤寫為“涉安侯”。

4、“于禁”非“於禁”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有部分學者和個別人認為三國時期的“于禁”應該是“於禁”之訛,個別網絡遊戲上還使用了“於禁”稱謂。

考:關於“於”和“於”的區別第一條已經解釋,本條不贅述。

于禁(?-221年),字文則,泰山鉅平(今山東泰安南)人,一說今寧陽縣磁窯西太平人,其姓於已經得到共識和無可爭議,再考《大唐故遊騎將軍守永嘉府右果毅都尉上柱國於府君[賁]墓誌銘並序》記載:“公諱賁,字履謙,東海郯人也。漢丞相於公之後。九代祖禁,魏將軍益壽亭侯。”於賁為唐中宗宰相於惟謙的弟弟,其墓誌銘上于禁為東海於公之後,姓氏記載應該不會有錯。

因此,不存在“于禁”是“於禁”之訛。

5、家譜裡面敕命或者聖旨的是否都是真的?

在諸多於氏舊家譜裡面都會出現朝廷給自己家族頒發的敕命或者聖旨,因為歷史及古代的刻印條件限制,多以文字記載,以彰顯家族之貴,我們可以通過格式、內容和時間進行研判真偽。本條選擇幾個進行分析,判斷不代表任何傾向和所指,僅提供分析思路。

比如:有對於慄磾、於顗、於季友記載了朝廷頒發的聖旨文,開頭就是:“奉天承運皇帝,敕(誥)曰:”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於氏文化——有關於氏來源及遷徙過程的傳說簡考(二)

姑且不論上圖之格式,先內容看:①於慄磾,為北魏早期名將,壽75歲,北魏始國於公元386年,始光三年(426年)九月後,於慄磾因功進封為新城公,加授安南將軍。按照這個時間推算,於慄磾出生於公元351年之後,而咸和六年是是東晉皇帝晉成帝司馬衍的第一個年號,此時於慄磾還沒有出生,更不可能有敕命封贈。②於顗,字元武,河南洛陽人,周隋時期將領,太師於謹之孫,上柱國於寔之子,名將於仲文之弟。元和年號有過兩次,第一次是在東漢章帝執政時期,第二次是在唐憲宗執政時期。按照聖旨上的人名考於顗生活在公元530-590年之間,漢元和二年為公元85年,顯然是指唐代的元和年間,考官職湖州刺史、大司空、平章事顯然是於頔,而不是於顗,但於頔是元和三年(808)入朝,九月拜司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的。③於季友殿中少監,絳、宋州刺史。尚永昌公主,拜駙馬都尉,文宗大和時,為明州刺史,沒有做過戶部尚書的記載,而其父於頔則於憲宗十年為戶部尚書。

考:在中國古代,帝令也不全稱為“聖旨”。據《中國聖旨大觀》一書記載,春秋戰國時期,帝王之令分別稱作“命”“令”“政”,直到宋代才開始通稱帝令為“聖旨”。聖旨的開頭語也不全是“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而是歷朝歷代各有其別:在漢朝:漢制度“帝之下書有四:一曰策書,二曰制書,三曰詔書,四曰誡敕。策書者,編簡也,其制長二尺,短者半之,篆書,起年月日,稱皇帝,以命諸侯王。三公以罪免亦賜策,而以隸書,用尺一木,兩行,唯此為異也。制書者,帝者制度之命,其文曰制詔三公,皆璽封,尚書令印重封,露布州郡也。詔書者,詔,告也,其文曰告某官雲[雲],如故事。誡敕者,謂敕刺史、太守,其文曰有詔敕某官。它皆仿此。”從中我們可以推知漢代最為重要的一類詔書的開頭應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某皇帝……。魏晉南北朝時期,聖旨開頭語多用“應天順時,受茲明命”八個字,以闡明天子的“正統”。唐朝時,聖旨開頭語多是“門下”兩字,因為聖旨一般由當時的門下省審核頒發, 如《肅宗命皇太子監國制》的聖旨,開頭語便是:“門下,天下之本……”也有用“朕紹膺駿命”“朕膺昊天之春命”等詞作開頭語的。蒙古族的最高天神是長生天,所以元朝時期的聖旨開頭語一律是“長生天氣力裡,大福廕護助裡, 皇帝聖旨……”最早使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八個字作為聖旨開頭語的是明太祖朱元璋。也就是說,“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敕曰、制曰)”八個字出現於聖旨中,始於明朝。

(本文為探討性文章,不喜勿噴,歡迎大家提供更多有價值的依據和看法)

(圖文整理:于振華、於君才、於欣榮、於之,上述文章及圖片材料版權歸原作者和【于姓的天空】所有,未經同意引用、轉載發佈請註明出處,隨意篡改核心文字及版權歸屬屬於侵權!)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