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續修的磨頭村《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進士張際庚故居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續修的磨頭村《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進士張際庚故居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繪製的《磨頭村進士張際庚故居圖》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續修的磨頭村《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進士張際庚故居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繪製的《磨頭村進士張際庚故居圖》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繪製的《磨頭村中寨清代各家族宅院分佈圖》

注: 清朝時期,磨頭村沒有圍寨。磨頭村圍寨修築於民國初年。磨頭寨分為三個寨,東寨、中寨、西寨。磨頭村中寨,面積最大,又稱為大寨,又名“中和寨”。圖中所標註張家,均為進士張家宅院。張家主宅,為東院、西院。 張家除主宅外,還有車馬院、南學以及其它宅院數座。中胡同西側全為張家地盤。中胡同東側還有張家宅院數座。 磨頭村圍寨為民國初年為防刀客所修築。1922年5月王老五打磨頭。

張際庚故居位於磨頭村中寨中胡同西側,故居坐北朝南,主要有東院、西院兩座院落,這兩座院落均分為南院、中院、北院三進院落組成。張際庚故居的過廳、堂屋建築工藝考究,屋頂房脊都是五脊六獸,上屋(南)與中節院之間有過廳,中節與北節院之間有門樓(二門),北屋為客廳,張際庚故居佈局合理,磚雕木雕工藝精湛,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典範。在清末至民國年間,家道敗落,故居逐漸毀壞。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續修的磨頭村《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進士張際庚故居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繪製的《磨頭村進士張際庚故居圖》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繪製的《磨頭村中寨清代各家族宅院分佈圖》

注: 清朝時期,磨頭村沒有圍寨。磨頭村圍寨修築於民國初年。磨頭寨分為三個寨,東寨、中寨、西寨。磨頭村中寨,面積最大,又稱為大寨,又名“中和寨”。圖中所標註張家,均為進士張家宅院。張家主宅,為東院、西院。 張家除主宅外,還有車馬院、南學以及其它宅院數座。中胡同西側全為張家地盤。中胡同東側還有張家宅院數座。 磨頭村圍寨為民國初年為防刀客所修築。1922年5月王老五打磨頭。

張際庚故居位於磨頭村中寨中胡同西側,故居坐北朝南,主要有東院、西院兩座院落,這兩座院落均分為南院、中院、北院三進院落組成。張際庚故居的過廳、堂屋建築工藝考究,屋頂房脊都是五脊六獸,上屋(南)與中節院之間有過廳,中節與北節院之間有門樓(二門),北屋為客廳,張際庚故居佈局合理,磚雕木雕工藝精湛,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典範。在清末至民國年間,家道敗落,故居逐漸毀壞。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續修的磨頭村《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進士張際庚故居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繪製的《磨頭村進士張際庚故居圖》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繪製的《磨頭村中寨清代各家族宅院分佈圖》

注: 清朝時期,磨頭村沒有圍寨。磨頭村圍寨修築於民國初年。磨頭寨分為三個寨,東寨、中寨、西寨。磨頭村中寨,面積最大,又稱為大寨,又名“中和寨”。圖中所標註張家,均為進士張家宅院。張家主宅,為東院、西院。 張家除主宅外,還有車馬院、南學以及其它宅院數座。中胡同西側全為張家地盤。中胡同東側還有張家宅院數座。 磨頭村圍寨為民國初年為防刀客所修築。1922年5月王老五打磨頭。

張際庚故居位於磨頭村中寨中胡同西側,故居坐北朝南,主要有東院、西院兩座院落,這兩座院落均分為南院、中院、北院三進院落組成。張際庚故居的過廳、堂屋建築工藝考究,屋頂房脊都是五脊六獸,上屋(南)與中節院之間有過廳,中節與北節院之間有門樓(二門),北屋為客廳,張際庚故居佈局合理,磚雕木雕工藝精湛,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典範。在清末至民國年間,家道敗落,故居逐漸毀壞。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院

東院在磨頭村中寨中胡同西側,坐北朝南,分南院、中院、北院,三進院落。東院的大門緊臨中胡同。東院的大門在中院東南角,大門面朝東。中節院東面有大門正出中胡同。東院大門上有當時永寧知縣所送“候銓知縣”門匾,大門外在衚衕東側,正對大門樹立兩根高十餘米高的旗杆,人稱“旗杆 ”,“進土家 ”。我張氏家族稱為“東院 ”。大門南北兩側,周圍房簷下懸掛有二十餘塊匾額,南面有寫“公正六方”,“文魁”等,北面有“進士及第”等金字匾額皆為名人賢土所送。

進入大門為中院,中院北側為二門,東西兩側為廂房,南側為過廳;

中院的南面為南院,南院北屋為過廳,東西兩側為廂房,南屋為張際庚住宅;中院的北面為北院,北院南側為二門,北面為客廳,東西兩側為廂房。

西院:西院在磨頭村中寨中胡同西側,東院之西,坐北朝南,分南院、中院、北院,三進院落。

西院在東院西側,與東院相鄰。大門在西院的北院東面衚衕之西側,大門面朝東。進入大門為北院,北院北屋為客廳,門上懸掛有“耕讀傳家”匾額一面,為進士張際庚所書。北院的東西兩側皆為廂房。

北院與中院之間有扇屏門樓,扇屏門就是中間有大門,即中門。中門左右兩側有各有一個側門,側門周圍為花子木隔扇,木雕精美。平時走側門,遇到喜慶婚喪嫁娶大事及重大節日時才開中門。

北院之南為中院,向南過扇屏門樓,就是中院。在中院的北面為二門及扇屏門,二門的正上方懸掛有清道光二年進士張際庚爺所題“和氣致祥”匾額。中院東西兩側為廂房,南面為過廳;中院與南院之間有過廳門樓,過廳門樓中間為中門,東西兩邊各有有一個側門;

中院之南為南院,南院的北面為過廳,東西兩側為廂房,南面為上屋。大院四周房簷下掛滿親朋賢友們所送匾額。

"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風雲際會鍾靈地,旗山風雨磨頭村。1985年春,我往來於磨頭村,只為考證我德里張氏家族源流概況。那時,我尚在少年,對磨頭村知之不多,又知之不細,迄今30餘年,如雲如煙,如夢相隨。回想那時初到磨頭村第一感覺有兩奇,一奇旗山之雄壯,二奇九世伯祖唐山公張講為何葬到這裡。時日漸久,方才明白有如此緣由。站在磨頭村,南望旗山,那山嶺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故名旗山。那旗山魏然高聳,挺拔俊秀,這面旗幟分明就是磨頭村人的風骨和靈魂。唐山公從六十里外金門寨遷葬於磨頭村東立塋,是因為風水先生攆塋地,選到這裡。後來唐山公曾孫象武公為唐山公守墓遷居於磨頭村下地。在我往來於磨頭村採訪期間,又從族人那裡得知磨頭村還有另一支張氏家族,為大門樓張氏後裔世居於此,又稱“進士張家”,久欲一探究竟。後來與“進士張家”二十一世傳人族伯滿周公交談,瞭解到“進士張家”基本概況。自那時起,我就在想有朝一日,能把德里和大門樓兩派張氏考察清楚,整理一部《德里和大門樓張氏文化》專題,把張家文化全部囊括其中,從源流概況,到歷代遷播,各個宗派,盡行收錄,從人物事蹟到譜牒文化,從文化遺存,到歷代碑銘,無不一一收錄。許多年來,我也是久有其志,力不從心,勢單力薄,人微言輕,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陸續收集整理了一些散亂零星資料,也不成什麼體系,只為不忘初衷,嘉勉心志。

今年七月我在整理《金門寨四門張氏文化》時,涉及到“磨頭兵部張家”這個支派,由此再次想到磨頭村“進士張家”文化,久有其心,一直沒有機會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時我開始著手準備整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這個專題,我和磨頭村文林兄商議,他是“進士張家”二十二世傳人,故人族伯滿周公之子,多年來他為張氏文化做了大量積極有益和卓有成效的工作。當他知道我的想法時,正好與他初衷不謀而合。我列出了這個專題大綱和條目內容,徵求了他的意見,又加以完善,使之更加完美合理。

在這個專題徵集資料過程中,我對磨頭村又有了更加深入地瞭解,當我再次收集到2003年前族叔張世旺所撰寫的《進士張際庚傳說》,起初原想把這個材料收入《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後來我想這個內容屬於名人軼事和傳說,大致脈絡符合史實,內容也多,因此就整理了《進士張際庚軼事》單獨成章,列為一個專題。

後來我又想把磨頭村名由來、歷史演變,歷代人物、文化古蹟一併收錄,自覺內容太繁,於是又將磨頭村這一塊單獨剔出來,自成一章《磨頭村史話》專題。

在這段時間,我先後整理了《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磨頭村史話》三個專題,這樣就把許許多多零碎的史料串聯起來,有效地保存了磨頭村的許多歷史文獻,傳承了磨頭村歷史文化,這也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在這次整理過程中,文林兄盡其所能,不辭辛苦,積極提供材料,實地調查,對我整理的初稿一次次核對,提出了許多合理化建議,力求準確無誤,做了大量的積極有益的工作,辛勞備至。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王嘉飛、常務理事張紅歌、常務理事雷冰以及杜民憲先生,也能積極為我查閱磨頭村有關人物誌資料,東磨頭村村長張克讓也對專題進行審閱核對,東磨頭村支部書記張曉毅轉來了劉豐朝拍攝的旭陽公所建文昌閣及所立張氏家訓碑照片,劉豐朝拍攝的文昌閣以及家訓碑照片,提供了文昌閣資料圖片。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西磨頭村彭書顯積極提供《彭氏家譜》,參與這項工作,協助調查、核實彭氏家族源流及人物誌資料。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理事張文林為專題進行過大量地調查和考證,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員張清華對《磨頭村進士張際庚軼事》專題的結構和內容提出了合理化建議,對完善專題內容,起到了重要作用,提高了專題的系統性、完整性、可讀性。他們都為此付出了許多艱辛的勞動,對傳承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做出了積極貢獻,功德自在人心。正是因為在我背後有一大批人默默無聞,積極奉獻,支持我,鼓勵我,協助我,故而我整理磨頭村文化和張氏文化才能順利進行。現在在這個專題完成之際,對許多直接或間接參與這個專題的人,對他們為此付出的艱辛勞動和默默奉獻,在此深表感謝,略述顛末,不忘初衷,是為序!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專刊共分八部分:

一、磨頭村概況及“兵部張家”

二、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故居

六、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祖塋

七、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碑誌

八、磨頭村“進士張家”傳說故事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張澤武撰文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文林供稿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顧問張世旺審閱

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理事張京武審閱

一、磨頭村地理概況及“兵部張家”

磨頭村位於洛寧縣城西南四十里,今屬底張鄉所管轄,其地處在底張峪口,東為孫洞,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水。磨頭村現在分為東磨頭村和西磨頭村兩個行政村。

磨頭村東臨孫洞村,西為古村,南依旗山,北臨洛河。風水家言:“有旗職有旗杆,有戰鼓有鼓棰,主出元帥”。磨頭村旗山有旗無杆;古村村古村原有鼓無棰。磨頭村“有旗有鼓出將軍”。磨頭村南為旗山,站在磨頭村南望,其山形猶如一面迎風飄揚的旗幟,非常形象逼真,故名旗山;磨頭村西為古村,古村南塬為圓形,其形猶如一面戰鼓。旗山嘴稍東里許,有筆架山,以其山形如筆架,故名。自明清以來,東磨頭村文人輩出,文風頗盛;西磨頭村從軍者多,戎馬拜將,為世人所稱道。磨頭村地理形勢絕佳,可謂山河壯麗,鍾靈毓秀,英傑人物,輩出其間。

清朝時期:張際庚,嘉慶年庚午科舉人,道光壬午恩科進士,候銓知縣,治學授徒,名揚洛西。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庚申,道光癸卯科武舉,候選守備;張龍驤,志趣高曠,學問淵博,著有《暢懷集》詩草。尤精岐黃,活人無算;庠生、廩生、太學生不可勝計。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磨頭村“兵部張家”《張氏家譜》

東磨頭村分為東寨、中寨、下地三處,村民主要以張氏家族為主。東磨頭村張氏家族有兩個支派。一為“兵部張家”,一為“進士張家”。

“兵部張家”:為今陳吳鄉德里張氏始祖仲文公後裔,因該家族十世先祖張鼎延官居兵部右侍郎,後人故稱該族為“兵部張家”。“兵部張家”後裔清康熙年間從金門寨遷居東磨頭村。當時從金門寨先後遷來了三支,分別為:①張論後裔,十一世張瑊遷居磨頭中寨;②張講後裔十二世張象武及其侄子張暟,張晧、張昭、張旭等遷居磨頭下地;③張詔後裔十二世張綮仁及侄子十三世張智遷居磨頭東寨(東疙瘩)。這三支張氏均為德里張氏四門張玹後裔。在道光年間有“兵部張家”後人張庚申,考中道光二十三年(1823年)癸卯科武舉,磨頭村東張家老墳原有墓碑、《張氏家譜》以及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三“科貢”均有記載可證。磨頭村下地有張庚申故居。“兵部張家”,自金門寨遷居磨頭村分為三支,各自立祖,繁衍生息,開枝散葉,迄今傳至25世,500餘人。

二 、磨頭村“進士張家”家族概況

磨頭村張氏家族——“進士張家”張氏支派,系出大門樓張氏,張氏祖籍陝西同州雁羌村,即今陝西省大荔縣東埝橋村。

元朝末年,張氏始祖仁美公與二世祖仲武公避兵徙居河南府永寧縣(今洛寧縣)大門樓村,仁美配魏氏,有三子,長子仲文公遷居德里村,次子仲武公後裔世居大門樓村,三子仲魁公遷居洛陽邙山嶺不詳。明朝中後期,張氏子孫繁衍日眾,紛紛外遷。

明未清初時期,大門樓張氏十一世洛西公,為謀生計,遷於底后里古村安家,即今底張鄉古村。洛西公配雷氏,生子平川公,平川公配磨頭村楊氏,後為方便於奉養楊門二老,洛西公與平川公遂遷居磨頭村安家,為楊門二老養老送終。張氏後裔稱楊門二老為楊爺、楊婆。洛西公為磨頭村張氏大門樓支派始祖。洛西公逝後葬於磨頭村東南—東墳立塋。東墳自洛西公(按大門樓村張氏家族世系排列為十一世)至十四世俱葬此。

據《張氏家譜》及《張際泰墓誌》記載:自始祖洛西公遷居磨頭村開基,洛西公配雷氏,傳二世祖平川公配楊氏;再傳三世祖乾,兄弟三人,乾公配李氏;傳四世祖起斌配劉氏;再傳至五世祖輝公,字煥新,太學生,例贈文林郎,配太孺人李氏,生子三,天祝、際泰、際庚兄弟三人,分為三門。

輝公長子天祝,字德明,太學生,生三子:珩、瑋、珖。天祝公支派為大門。

次子際泰,字三陽,號暘谷,太學生,原配安溝王氏早卒;繼配廟上鄭氏,生七子:長璞,次珈,三琚,四璲,五琇,六瑞,七瑛。際泰公支派為二門。

三子際庚,字巽五,號三槐,生三子:璧、珵、琦。際庚公支派為三門。

際庚公嘉慶十五年考中庚午(1810年)科舉人,道光二年考中壬午(1822年)恩科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際泰公一生提倡耕傳家,著有《勸家十要》,並將之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張際庚一生治學授徒,門生遍佈洛西,多以功名顯,以故名揚河洛,為世所尊崇。磨頭張氏一門,父子四人,三個太學生,一個進士及第,由此聲名遠播。從此,人們稱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為“進士張家”。

據《張際泰墓誌》記載:當時,張氏一門, “九世同居,共爨(cuan,燒火煮飯。)者六十餘口,鳴鐘而食。”張家主要有東西兩座三進院落,堂屋為五脊六獸,院中有過廳及扇屏門樓。東院大門正對衚衕大路,樹立二十多米高兩根旗杆,上面“張”字紅旗隨風飄揚,大門上方懸掛永寧縣知縣所贈門額:“候銓知縣”。張氏宅院周圍懸掛著十幾塊名流顯貴所贈送的金字匾額,上面書寫著尺餘見方的金字,其中有“進士及第”、“文魁”、“公正六方”等名人所題匾額, 彰顯著我張氏家族的輝煌及榮耀。

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自始祖洛西公遷居於此,傳四世至輝公,輝公生三子,天祝、際泰、際庚,分為三門,分宗立派,繁衍生息,迄今傳14世,已發展到120戶,後裔418口人,張氏後裔聚族而居於磨頭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一脈,世承張氏家風,謹尊先祖家訓,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歷為書香門第,我張氏家族在清代有太學生、庠生十餘人,舉人進士1人,解放以來有大學生20餘人,可謂人才輩出。而今,我磨頭村大門樓張氏支派,家家富足,戶戶安康。張氏一門,為人忠厚,淳樸善良,秉承先祖家風,耕讀傳家,勤勞創業,和睦鄉里,各有所成。我張氏後裔在新時期社會義建設中,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為建設小康社會,國富民強,實現民族騰飛,而努力奮鬥。

三、磨頭村“進士張家”人物誌

張輝:字煥新,清乾隆年間太學生。

張天祝:字德明,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泰:字三陽,號暘谷,清嘉慶年間太學生。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嘉慶十五年(1810年)庚午科考中舉人,道光二年(1822年)壬午科考上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在吏部效勞三年,候銓知縣。著有《傳家十要》、《課舉》、《課幼》等。張際庚將《傳家十要》上呈給朝廷,深受朝廷賞識,故賜張族兩頂“鐵秀才帽”世代相傳。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

“張際庚,字巽五,號三槐,底后里磨頭村人。事親孝,愛兩兄如手足。仲兄染疫皆束手,乃籲天默禱,請減已算,疾尋愈。嘉慶庚午領鄉薦,壬午成進:士。無意進取,設帳講學,善能變化, 氣質平釋,矜躁教人為文主,理法清澈,神氣流通,不拘拘於時格。士之居門下者,-經陶熔,聲價十倍。雅量容:物,鄉望益隆,人恆悅服。卒年五十有五,著有《傳家十要》。”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民國六年《洛寧縣誌》卷四人物誌

張大亨:十八世,字旗原. 清朝咸豐年間邑庠生。

張富丁:精通醫道,尤其善於接骨之術,四鄰八鄉凡有傷筋動骨,都來找他醫治,一生救人無數,造福鄉里,為人所稱。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戰鬥英雄張滿朝

張滿朝:二十一世,1945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劉鄧大軍十二軍三十四師,老軍長王進山部下,歷任機槍班戰士、班長、排長、連長等職務。先後參加“鉅野戰役”、“平漢戰役”、“挺進大別山”、“強渡汝河大戰”、“淮海戰役”、“解放南京渡江戰役”,參加解放襄陽、解放重慶成都、西南剿匪等十多個大戰役。又參加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朝鮮東海岸防禦大戰,先後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四次,獲三等勳章五枚,朝鮮國旗勳章一枚。公一生身經百戰,為民族解放和獨立,戎馬一生,多有勳勞。1955年,為支援革命老區建設,轉業到河北涉縣金融系統工作,被當地人尊為老革命,受人敬重。

張滿周:二十一世,民國二十六年洛寧縣立高小學校畢業。1939年經張世傑(磨頭村,解放後孟津縣縣長)介紹參加了中共洛寧地下黨,加入中國共產黨,當時彭世欽任洛寧地下黨磨頭村支部書記 (解放後任國家計量總局機關黨委副書記)。1945年八路軍59團長查運升在洛寧洛河南岸開闢工作,成立中共洛南工作委員會和洛南辦事處,後來查運升從洛寧回延安。當時洛寧地下黨組織進步青年向延安轉移時,洛寧縣委組織部長孫雙連開介紹信,與中高村李富中等人一起,帶著14根槍奔赴延安,他們一行去追查運升同赴延安,中途遭遇國民黨游擊隊阻擊,被攔截回來,終未成行。1947年解放前夕,參加了農會,任農會書記,搞士地改革運動。當時洛寧正處於拉鋸時期,後被國民黨還鄉團逮捕,吊在張世芳家上房拷打三天三夜,準備在古村河灘開大會槍決。後趁借上廁所之際翻牆逃走,才倖免於難。解放後,自學成醫,救死扶傷,服務鄉鄰。1984年組織我張族修復祖塋,祭祖事宜,考證張氏源流遷徙,重敘家譜。尋根求源,查陽狀,翻契約,尋族碑,訪遺老,重修我磨頭張族《張氏家譜》,挖掘整理張氏文化。使張氏家族源流世系得以重新和大門樓接續,為張氏家族文化傳承做出了積極貢獻。為張氏留下了家族文獻,為張族人所敬重。

張文林:二十二世,1967年參加教育工作。1997年畢業於武漢大學哲學系函授學院。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從教四十四年,中學一級教師。曾擔任古村聯校、古村小學、磨頭村小學校長達16年。退休後,積極組織磨頭村張氏家族重修家譜活動,兩次纂修《張氏家譜》傳世。參與大門樓張族組織修譜修家廟及立碑事宜,積極籌劃,考證大門樓張氏源流,撰寫大門樓張氏重修家廟碑以及磨頭張氏本族墓碑數通。2018年8月組織磨頭張氏家族在磨頭村南,旗山北坡之下,樹立清代《進士張際庚神道碑》,重建了碑樓予以保護,並對張氏始祖墓碑採取保護,嘔心瀝血,功不可沒,為傳承張氏家族文化做出了突出貢獻。

張松山:二十二世,1968年畢業於河南農業大學,任教洛陽鐵路分局鐵路中學,從教數十年,兢兢業業。先後擔任副校長、校長職務。

張文獻:二十二世,1988年河北師大自學考試大專;1983年中國人民大學計算機培訓結業;1985年中央電視臺國家統計局統計專業培訓結業;1992年國家計量管理局函授培訓結業。198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授予統計師專業技術職稱。歷任新興鑄管股份有限公司(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2672工程指揮部)計量管理科副科長、數據中心主任、信息管理部副部長、財務部副部長、動控質檢部部長等職,正處級。

張文平:二十二世,2005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本科)。工程師。

張昊棟:二十三世,2002年畢業於洛陽教育學院。

張毅:二十三世,2005年畢於洛陽工學院。

張昊毅: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河南職業技術學院。

張百濤:二十三世,2006年畢業於黃淮學院;楊娟,女,二十三世張百濤妻,2006年畢業於洛陽理工學院。

張冬擘:二十三世,二十二世張文獻之女,200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

張澎湃:二十三世,2009年畢業於鄭州財經學院。澎湃之妻徐亞萍2009年畢業於河南財經政法大學。

張德重:二十二世,2010年畢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解紅利,德重之妻,2010年畢業於河南工業貿易職業學院。

張鵬飛:二十三世,2010年畢業於河南司法警察職業學院。

張藝鑫:2018年畢業於江西師範大學。

四、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1.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為二十一世孫張滿周敘修,鋼筆手抄本。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張文林將其父滿周公所敘家譜用小楷抄寫存世。

恭編張氏家譜之序

若夫樹有根而水有源,人之處世立身,亦然皆以始祖宗為本,血統相傳,累世不絕。餘祖原籍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①,時因兵反世亂,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②,後有洛西公抵底后里。又先祖諱平川德配磨頭楊氏而立祖始,至餘已二十一世也。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③,故稱我族為“進士張家”。族中家譜、竹志④,累世綿綿而敘之。

不幸文化革命十年動亂1966——1976年,平墳滅祖,燒竹志,焚家譜。嗚呼!祖祖宗宗音信杳無,今滄桑變換,百廢俱興,我等不孝子孫乃重敘家譜,以祭祖宗,而時過境遷,何以覓見。幸有老年口傳,加之閤家查契約,翻陽狀,方才敘已。然尚有先祖諱輝者,是否十四世祖及十七世祖名諱未明,實感痛心疾首,願受雲鄉高祖指教,且冀後裔百代流芳,萬世供奉,奮先祖之餘烈,振張門之氣節,榮耀家祖之恩也,是為之序。

公元1983年二十一世孫滿周 沐手撰序

公元1993年二十二世孫文林 恭書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序言 》抄本

註釋:

①山西省同洲府大荔縣延強村:張氏祖籍應為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

②始祖人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洛邑大門樓村:此處應為:始祖仁美公攜子避兵遷移河南省永邑大門樓村。

③由十五世祖諱際庚,清道光二年榮中二十七名進士。十五世祖諱際庚,查張氏世系:張際庚為張氏十六世祖。查《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進士榜》:張際庚,為清道光二年壬午恩科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賜同進士出身。此處應為:由十六世祖張際庚,清道光二年壬午科榮中第三甲第五十七名進士。

④竹志:此處指神祗。民間稱為軸志。應稱神祗為妥。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滿周所修《張氏家譜》抄本

2.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家譜》

“進士張家”《張氏家譜》二十二世孫張文林敘修,有小楷手抄本和打印本存世。內容有序言、歷代世系及人物介紹。

張氏家譜序

物本於天,人本於祖。若木有根,無根則枯;如水有源,無源則涸,故樹高千丈,葉落歸根。江流萬里,脈有源頭。我張氏始祖諱仁美公元末攜三子(仲文、仲武、仲昆)自原籍陝西省同州府大荔縣雁羗村遷永大門樓立祖,至清代由十一世祖洛西公徙居底后里,先居古村,再徙磨頭村,分支立祖。至十六世祖諱際庚,於道光壬午科中進士,後人稱我族為“進士張家”。幾百年來,世事滄桑,我張氏先輩在歷史長河中頑強拼搏,繁衍生息,所履足跡曾有譜記,後遭十年文化浩劫,皆一把火而燒光。問及我族自何來,何時來,無人詳知矣!1983年,族下又多方考查,匆匆續記,難免斷代錯輩,及不詳之處。如原把始祖誤為十四世平川公,把始祖至十七世祖的輩序名諱敘錯。今發現東墳始祖碑記,及南塋出土的進士所序墓表,方捋清始祖洛西公及十七世祖的世序和世祖名諱與德配。故今借退休之際,以吾夕陽餘輝,再次修譜,並查尋族中遺物,整理先輩事蹟,糾正所誤,又追溯宗源,增入《風範篇》《文化篇》等以期紀念先祖,啟迪後世,繼承先輩懿德,弘揚祖宗精神,使我張氏家族代代興旺發達之效也。

公元2012年5月1日二十二世文林撰序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續修的磨頭村《張氏家譜》

五、磨頭村“進士張家”——進士張際庚故居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繪製的《磨頭村進士張際庚故居圖》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張文林繪製的《磨頭村中寨清代各家族宅院分佈圖》

注: 清朝時期,磨頭村沒有圍寨。磨頭村圍寨修築於民國初年。磨頭寨分為三個寨,東寨、中寨、西寨。磨頭村中寨,面積最大,又稱為大寨,又名“中和寨”。圖中所標註張家,均為進士張家宅院。張家主宅,為東院、西院。 張家除主宅外,還有車馬院、南學以及其它宅院數座。中胡同西側全為張家地盤。中胡同東側還有張家宅院數座。 磨頭村圍寨為民國初年為防刀客所修築。1922年5月王老五打磨頭。

張際庚故居位於磨頭村中寨中胡同西側,故居坐北朝南,主要有東院、西院兩座院落,這兩座院落均分為南院、中院、北院三進院落組成。張際庚故居的過廳、堂屋建築工藝考究,屋頂房脊都是五脊六獸,上屋(南)與中節院之間有過廳,中節與北節院之間有門樓(二門),北屋為客廳,張際庚故居佈局合理,磚雕木雕工藝精湛,是中國傳統建築的典範。在清末至民國年間,家道敗落,故居逐漸毀壞。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東院

東院在磨頭村中寨中胡同西側,坐北朝南,分南院、中院、北院,三進院落。東院的大門緊臨中胡同。東院的大門在中院東南角,大門面朝東。中節院東面有大門正出中胡同。東院大門上有當時永寧知縣所送“候銓知縣”門匾,大門外在衚衕東側,正對大門樹立兩根高十餘米高的旗杆,人稱“旗杆 ”,“進土家 ”。我張氏家族稱為“東院 ”。大門南北兩側,周圍房簷下懸掛有二十餘塊匾額,南面有寫“公正六方”,“文魁”等,北面有“進士及第”等金字匾額皆為名人賢土所送。

進入大門為中院,中院北側為二門,東西兩側為廂房,南側為過廳;

中院的南面為南院,南院北屋為過廳,東西兩側為廂房,南屋為張際庚住宅;中院的北面為北院,北院南側為二門,北面為客廳,東西兩側為廂房。

西院:西院在磨頭村中寨中胡同西側,東院之西,坐北朝南,分南院、中院、北院,三進院落。

西院在東院西側,與東院相鄰。大門在西院的北院東面衚衕之西側,大門面朝東。進入大門為北院,北院北屋為客廳,門上懸掛有“耕讀傳家”匾額一面,為進士張際庚所書。北院的東西兩側皆為廂房。

北院與中院之間有扇屏門樓,扇屏門就是中間有大門,即中門。中門左右兩側有各有一個側門,側門周圍為花子木隔扇,木雕精美。平時走側門,遇到喜慶婚喪嫁娶大事及重大節日時才開中門。

北院之南為中院,向南過扇屏門樓,就是中院。在中院的北面為二門及扇屏門,二門的正上方懸掛有清道光二年進士張際庚爺所題“和氣致祥”匾額。中院東西兩側為廂房,南面為過廳;中院與南院之間有過廳門樓,過廳門樓中間為中門,東西兩邊各有有一個側門;

中院之南為南院,南院的北面為過廳,東西兩側為廂房,南面為上屋。大院四周房簷下掛滿親朋賢友們所送匾額。

洛寧縣底張鄉磨頭村“進士張家”張氏文化(一)

作者簡介:張澤武,洛寧縣陳吳鄉新寨村人,2003年發起並組織成立了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常務副會長兼祕書長。2006年參與組織籌備成立洛陽姓氏文化研究會,任副祕書長。2017年被推舉為洛寧縣姓氏文化研究會會長。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