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
"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1.華容劉氏

始祖宗公,山東東平人,其子隆公,宋靖康間從岳飛圖復中原。隆公子寶,勇略過人,尤為飛所重,進官都統,及飛遇害,遂散其部曲,自淮右逾大江,卜居華容老鸛衝。六傳至文珍公,文珍公長子用明子三:安器、安鼎、安泰。安器生天澤、天浩,子孫世居東山;安鼎五傳不祀;安泰生天與、天常,天與遷監利,天常遷柏木港。澤、浩、常三房族譜創修於宋乾道9年(1173),至光緒32年(1906)十三修。十二世孫劉行簡,明贈兵部尚書;十三世孫劉仁宅,官撫察副使,贈兵部尚書;十四世孫劉大夏,官兵部尚書,諡“忠宣”。至1948年,已傳34代,男女丁口約10萬人,宗祠在老鸛衝。宗派:宗隆寶皋。老派:文用安天元,光必行仁大,祖如世可希,好學師允在。續派:惟子守承應,克紹迪友懷,啟佑宜以德,秉國重斯才。再續派:運器資道量,煦類悅群來,斂修清節懋,豐施樂利偕。

2.華容軍劉劉氏

始祖爍公,字晦伯,宋乾道進士,本江南徽州婺源人,因從朱子遊,徙福建建陽。至四世正公,字政通,明太祖時封千戶侯。正公長子泉公,永樂時授嶽州指揮使,子三:棨、椿、棟。棨、棟二公遷居華容小荊湖,後裔散居岳陽、華容、臨湘等地。族譜創修於清乾隆23年(1758),道光6年(1826)續修,同治13年(1874)三修,1912年四修。宗祠建於雞冠廟。

"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1.華容劉氏

始祖宗公,山東東平人,其子隆公,宋靖康間從岳飛圖復中原。隆公子寶,勇略過人,尤為飛所重,進官都統,及飛遇害,遂散其部曲,自淮右逾大江,卜居華容老鸛衝。六傳至文珍公,文珍公長子用明子三:安器、安鼎、安泰。安器生天澤、天浩,子孫世居東山;安鼎五傳不祀;安泰生天與、天常,天與遷監利,天常遷柏木港。澤、浩、常三房族譜創修於宋乾道9年(1173),至光緒32年(1906)十三修。十二世孫劉行簡,明贈兵部尚書;十三世孫劉仁宅,官撫察副使,贈兵部尚書;十四世孫劉大夏,官兵部尚書,諡“忠宣”。至1948年,已傳34代,男女丁口約10萬人,宗祠在老鸛衝。宗派:宗隆寶皋。老派:文用安天元,光必行仁大,祖如世可希,好學師允在。續派:惟子守承應,克紹迪友懷,啟佑宜以德,秉國重斯才。再續派:運器資道量,煦類悅群來,斂修清節懋,豐施樂利偕。

2.華容軍劉劉氏

始祖爍公,字晦伯,宋乾道進士,本江南徽州婺源人,因從朱子遊,徙福建建陽。至四世正公,字政通,明太祖時封千戶侯。正公長子泉公,永樂時授嶽州指揮使,子三:棨、椿、棟。棨、棟二公遷居華容小荊湖,後裔散居岳陽、華容、臨湘等地。族譜創修於清乾隆23年(1758),道光6年(1826)續修,同治13年(1874)三修,1912年四修。宗祠建於雞冠廟。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3.華容民劉劉氏

始祖仁亢公,山東東平人,宋時鎮守袁州(今江西宜春市),政顯,民留以居,遂家袁州紫溪村。至十世永政,元末人,因兵災,明初遷居華容東山大荊湖。其後裔惟忠,明熹宗時任諫議官,後削職為民。崇禎即位,懲治魏黨,啟用惟忠,褒題補袞堂以贈,故又稱補袞支劉氏。後裔分居華容東鄉和石首等地。派語:天人賢維慶,宗定之德盛,啟家校書業,治國在秉政,孝友敦大本,咸和致瑞祥,修齊承先緒,世祚自永昌。

4.華容茶港坪劉氏

俗稱官劉。一世祖莊公,字敬齋,南唐大理寺評事,先世居輔川宜黃縣(今江西宜黃縣),其子埊,宋吉州長史,見安城(今江西安福縣)城南七十里之前溪港,山水秀麗,由宜黃遷前溪。至二十二世紹溪,明永樂初同兄資元遷居華容西南鄉茶港坪,為茶港坪支始祖。二十二世超倫,明永樂初遷居華容仰山廟。二十三世憲公,明成化間任徐州知府、淮安知府,致仕後遷居華容鶯歌山、千義,明永樂初遷居華容南山上插旗。二十五世奇定,明成化間遷居華容萬庾濤湖。二十六世資安,遷居華容蔣家山。資良,遷居華容落下坪;伯鉞,遷居華容西鄉普賢崗;資粹,遷居華容沙渚港;庭鬆,遷居華容黃土窯;資道,遷居華容津湖港;資貞,遷居華容湯家橋;資奎,遷居松木橋。派語:(自三十三世始)以茲淳厚宅,衍作五行傳,忠孝紹先澤,讀書啟後賢。

"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1.華容劉氏

始祖宗公,山東東平人,其子隆公,宋靖康間從岳飛圖復中原。隆公子寶,勇略過人,尤為飛所重,進官都統,及飛遇害,遂散其部曲,自淮右逾大江,卜居華容老鸛衝。六傳至文珍公,文珍公長子用明子三:安器、安鼎、安泰。安器生天澤、天浩,子孫世居東山;安鼎五傳不祀;安泰生天與、天常,天與遷監利,天常遷柏木港。澤、浩、常三房族譜創修於宋乾道9年(1173),至光緒32年(1906)十三修。十二世孫劉行簡,明贈兵部尚書;十三世孫劉仁宅,官撫察副使,贈兵部尚書;十四世孫劉大夏,官兵部尚書,諡“忠宣”。至1948年,已傳34代,男女丁口約10萬人,宗祠在老鸛衝。宗派:宗隆寶皋。老派:文用安天元,光必行仁大,祖如世可希,好學師允在。續派:惟子守承應,克紹迪友懷,啟佑宜以德,秉國重斯才。再續派:運器資道量,煦類悅群來,斂修清節懋,豐施樂利偕。

2.華容軍劉劉氏

始祖爍公,字晦伯,宋乾道進士,本江南徽州婺源人,因從朱子遊,徙福建建陽。至四世正公,字政通,明太祖時封千戶侯。正公長子泉公,永樂時授嶽州指揮使,子三:棨、椿、棟。棨、棟二公遷居華容小荊湖,後裔散居岳陽、華容、臨湘等地。族譜創修於清乾隆23年(1758),道光6年(1826)續修,同治13年(1874)三修,1912年四修。宗祠建於雞冠廟。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3.華容民劉劉氏

始祖仁亢公,山東東平人,宋時鎮守袁州(今江西宜春市),政顯,民留以居,遂家袁州紫溪村。至十世永政,元末人,因兵災,明初遷居華容東山大荊湖。其後裔惟忠,明熹宗時任諫議官,後削職為民。崇禎即位,懲治魏黨,啟用惟忠,褒題補袞堂以贈,故又稱補袞支劉氏。後裔分居華容東鄉和石首等地。派語:天人賢維慶,宗定之德盛,啟家校書業,治國在秉政,孝友敦大本,咸和致瑞祥,修齊承先緒,世祚自永昌。

4.華容茶港坪劉氏

俗稱官劉。一世祖莊公,字敬齋,南唐大理寺評事,先世居輔川宜黃縣(今江西宜黃縣),其子埊,宋吉州長史,見安城(今江西安福縣)城南七十里之前溪港,山水秀麗,由宜黃遷前溪。至二十二世紹溪,明永樂初同兄資元遷居華容西南鄉茶港坪,為茶港坪支始祖。二十二世超倫,明永樂初遷居華容仰山廟。二十三世憲公,明成化間任徐州知府、淮安知府,致仕後遷居華容鶯歌山、千義,明永樂初遷居華容南山上插旗。二十五世奇定,明成化間遷居華容萬庾濤湖。二十六世資安,遷居華容蔣家山。資良,遷居華容落下坪;伯鉞,遷居華容西鄉普賢崗;資粹,遷居華容沙渚港;庭鬆,遷居華容黃土窯;資道,遷居華容津湖港;資貞,遷居華容湯家橋;資奎,遷居松木橋。派語:(自三十三世始)以茲淳厚宅,衍作五行傳,忠孝紹先澤,讀書啟後賢。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5.華容護城康公廟劉氏

始遷祖書堂(“高”字派),因生計,清光緒33年(1907)由湘陰喬口遷居護城康公廟,現人丁分佈萬庾新生、護城萬聖、五星等地。派語:世德文先訓,永興承邦榮,觀眾天光亮,勳高萬代明,典常書倬士,科教應昇平。

6.華容安濟垸劉氏

始遷祖必達公,祖居益陽泉交河崩坎潭,因生計,清光緒20年(1894)遷居華容安濟垸。現人丁分居操軍、護城橫堤和重慶等處。派語:德仁天文旭,永繼可如賢,汝思學之美,伯仲必光前,詩書承世澤,孝友振家聲,倬善終餘慶,必傳永執中。

"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1.華容劉氏

始祖宗公,山東東平人,其子隆公,宋靖康間從岳飛圖復中原。隆公子寶,勇略過人,尤為飛所重,進官都統,及飛遇害,遂散其部曲,自淮右逾大江,卜居華容老鸛衝。六傳至文珍公,文珍公長子用明子三:安器、安鼎、安泰。安器生天澤、天浩,子孫世居東山;安鼎五傳不祀;安泰生天與、天常,天與遷監利,天常遷柏木港。澤、浩、常三房族譜創修於宋乾道9年(1173),至光緒32年(1906)十三修。十二世孫劉行簡,明贈兵部尚書;十三世孫劉仁宅,官撫察副使,贈兵部尚書;十四世孫劉大夏,官兵部尚書,諡“忠宣”。至1948年,已傳34代,男女丁口約10萬人,宗祠在老鸛衝。宗派:宗隆寶皋。老派:文用安天元,光必行仁大,祖如世可希,好學師允在。續派:惟子守承應,克紹迪友懷,啟佑宜以德,秉國重斯才。再續派:運器資道量,煦類悅群來,斂修清節懋,豐施樂利偕。

2.華容軍劉劉氏

始祖爍公,字晦伯,宋乾道進士,本江南徽州婺源人,因從朱子遊,徙福建建陽。至四世正公,字政通,明太祖時封千戶侯。正公長子泉公,永樂時授嶽州指揮使,子三:棨、椿、棟。棨、棟二公遷居華容小荊湖,後裔散居岳陽、華容、臨湘等地。族譜創修於清乾隆23年(1758),道光6年(1826)續修,同治13年(1874)三修,1912年四修。宗祠建於雞冠廟。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3.華容民劉劉氏

始祖仁亢公,山東東平人,宋時鎮守袁州(今江西宜春市),政顯,民留以居,遂家袁州紫溪村。至十世永政,元末人,因兵災,明初遷居華容東山大荊湖。其後裔惟忠,明熹宗時任諫議官,後削職為民。崇禎即位,懲治魏黨,啟用惟忠,褒題補袞堂以贈,故又稱補袞支劉氏。後裔分居華容東鄉和石首等地。派語:天人賢維慶,宗定之德盛,啟家校書業,治國在秉政,孝友敦大本,咸和致瑞祥,修齊承先緒,世祚自永昌。

4.華容茶港坪劉氏

俗稱官劉。一世祖莊公,字敬齋,南唐大理寺評事,先世居輔川宜黃縣(今江西宜黃縣),其子埊,宋吉州長史,見安城(今江西安福縣)城南七十里之前溪港,山水秀麗,由宜黃遷前溪。至二十二世紹溪,明永樂初同兄資元遷居華容西南鄉茶港坪,為茶港坪支始祖。二十二世超倫,明永樂初遷居華容仰山廟。二十三世憲公,明成化間任徐州知府、淮安知府,致仕後遷居華容鶯歌山、千義,明永樂初遷居華容南山上插旗。二十五世奇定,明成化間遷居華容萬庾濤湖。二十六世資安,遷居華容蔣家山。資良,遷居華容落下坪;伯鉞,遷居華容西鄉普賢崗;資粹,遷居華容沙渚港;庭鬆,遷居華容黃土窯;資道,遷居華容津湖港;資貞,遷居華容湯家橋;資奎,遷居松木橋。派語:(自三十三世始)以茲淳厚宅,衍作五行傳,忠孝紹先澤,讀書啟後賢。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5.華容護城康公廟劉氏

始遷祖書堂(“高”字派),因生計,清光緒33年(1907)由湘陰喬口遷居護城康公廟,現人丁分佈萬庾新生、護城萬聖、五星等地。派語:世德文先訓,永興承邦榮,觀眾天光亮,勳高萬代明,典常書倬士,科教應昇平。

6.華容安濟垸劉氏

始遷祖必達公,祖居益陽泉交河崩坎潭,因生計,清光緒20年(1894)遷居華容安濟垸。現人丁分居操軍、護城橫堤和重慶等處。派語:德仁天文旭,永繼可如賢,汝思學之美,伯仲必光前,詩書承世澤,孝友振家聲,倬善終餘慶,必傳永執中。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7.華容幸福鄉幸福村劉氏

屬磐宗劉氏天門支。始遷祖振源公,原居湖北天門縣。因當地人多田少,愛華容地廣土肥,於清宣統元年(1909)遷華容公樂垸(今幸福鄉幸福村)。派語:順天廣壯,永啟應昌,文俊傳世,名聲振揚,德純通立,清源敦本,彌興漢唐,賢才舉用,修美孔彰。

華容永固垸蘇家塌蘇劉氏 該族原蘇姓,始祖蘇添祥於元元貞元年(1295)由石首遷居華容永固垸,子四,第三子啟陵,字如山,入贅東鄉劉姓,生子從母姓。其子孫聚居松木橋、蓮花堰一帶。

"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1.華容劉氏

始祖宗公,山東東平人,其子隆公,宋靖康間從岳飛圖復中原。隆公子寶,勇略過人,尤為飛所重,進官都統,及飛遇害,遂散其部曲,自淮右逾大江,卜居華容老鸛衝。六傳至文珍公,文珍公長子用明子三:安器、安鼎、安泰。安器生天澤、天浩,子孫世居東山;安鼎五傳不祀;安泰生天與、天常,天與遷監利,天常遷柏木港。澤、浩、常三房族譜創修於宋乾道9年(1173),至光緒32年(1906)十三修。十二世孫劉行簡,明贈兵部尚書;十三世孫劉仁宅,官撫察副使,贈兵部尚書;十四世孫劉大夏,官兵部尚書,諡“忠宣”。至1948年,已傳34代,男女丁口約10萬人,宗祠在老鸛衝。宗派:宗隆寶皋。老派:文用安天元,光必行仁大,祖如世可希,好學師允在。續派:惟子守承應,克紹迪友懷,啟佑宜以德,秉國重斯才。再續派:運器資道量,煦類悅群來,斂修清節懋,豐施樂利偕。

2.華容軍劉劉氏

始祖爍公,字晦伯,宋乾道進士,本江南徽州婺源人,因從朱子遊,徙福建建陽。至四世正公,字政通,明太祖時封千戶侯。正公長子泉公,永樂時授嶽州指揮使,子三:棨、椿、棟。棨、棟二公遷居華容小荊湖,後裔散居岳陽、華容、臨湘等地。族譜創修於清乾隆23年(1758),道光6年(1826)續修,同治13年(1874)三修,1912年四修。宗祠建於雞冠廟。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3.華容民劉劉氏

始祖仁亢公,山東東平人,宋時鎮守袁州(今江西宜春市),政顯,民留以居,遂家袁州紫溪村。至十世永政,元末人,因兵災,明初遷居華容東山大荊湖。其後裔惟忠,明熹宗時任諫議官,後削職為民。崇禎即位,懲治魏黨,啟用惟忠,褒題補袞堂以贈,故又稱補袞支劉氏。後裔分居華容東鄉和石首等地。派語:天人賢維慶,宗定之德盛,啟家校書業,治國在秉政,孝友敦大本,咸和致瑞祥,修齊承先緒,世祚自永昌。

4.華容茶港坪劉氏

俗稱官劉。一世祖莊公,字敬齋,南唐大理寺評事,先世居輔川宜黃縣(今江西宜黃縣),其子埊,宋吉州長史,見安城(今江西安福縣)城南七十里之前溪港,山水秀麗,由宜黃遷前溪。至二十二世紹溪,明永樂初同兄資元遷居華容西南鄉茶港坪,為茶港坪支始祖。二十二世超倫,明永樂初遷居華容仰山廟。二十三世憲公,明成化間任徐州知府、淮安知府,致仕後遷居華容鶯歌山、千義,明永樂初遷居華容南山上插旗。二十五世奇定,明成化間遷居華容萬庾濤湖。二十六世資安,遷居華容蔣家山。資良,遷居華容落下坪;伯鉞,遷居華容西鄉普賢崗;資粹,遷居華容沙渚港;庭鬆,遷居華容黃土窯;資道,遷居華容津湖港;資貞,遷居華容湯家橋;資奎,遷居松木橋。派語:(自三十三世始)以茲淳厚宅,衍作五行傳,忠孝紹先澤,讀書啟後賢。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5.華容護城康公廟劉氏

始遷祖書堂(“高”字派),因生計,清光緒33年(1907)由湘陰喬口遷居護城康公廟,現人丁分佈萬庾新生、護城萬聖、五星等地。派語:世德文先訓,永興承邦榮,觀眾天光亮,勳高萬代明,典常書倬士,科教應昇平。

6.華容安濟垸劉氏

始遷祖必達公,祖居益陽泉交河崩坎潭,因生計,清光緒20年(1894)遷居華容安濟垸。現人丁分居操軍、護城橫堤和重慶等處。派語:德仁天文旭,永繼可如賢,汝思學之美,伯仲必光前,詩書承世澤,孝友振家聲,倬善終餘慶,必傳永執中。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7.華容幸福鄉幸福村劉氏

屬磐宗劉氏天門支。始遷祖振源公,原居湖北天門縣。因當地人多田少,愛華容地廣土肥,於清宣統元年(1909)遷華容公樂垸(今幸福鄉幸福村)。派語:順天廣壯,永啟應昌,文俊傳世,名聲振揚,德純通立,清源敦本,彌興漢唐,賢才舉用,修美孔彰。

華容永固垸蘇家塌蘇劉氏 該族原蘇姓,始祖蘇添祥於元元貞元年(1295)由石首遷居華容永固垸,子四,第三子啟陵,字如山,入贅東鄉劉姓,生子從母姓。其子孫聚居松木橋、蓮花堰一帶。

華容八支劉氏來源

8.華容江黃中垸劉氏

先世祖居江西吉水縣紫溪村,始遷祖東甫公清嘉慶年間率二子遷居華容江黃中垸,長子載光居舊地,次子遷湘西。現聚居江黃村,散居全縣各地。老派:君東載文學。新派:德天平治世,光大正其家,厚培延永祚,忠孝啟良賢。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