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幼兒園時期不具備以下能力,上小學會很吃力,家長莫大意

幼兒園 不完美媽媽 玩具 數學 睡眠 育兒祕籍 2019-04-15

文|祕籍君

提起孩子上小學,著急的往往是幼兒園大班的家長,中班、小班的家長心裡想“還有好幾年呢!”而著急的大班家長提起幼小銜接,互相打探的也只是哪家學前班比較好,學的內容深不深。似乎提前學一學拼音漢字就能讓孩子順利度過小學一年級了。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很多孩子上了一年級後,暴露出的不僅僅是學習進度能否跟得上,還有上課聽講專注度、回家寫作業習慣、以及平時書包整理、作業傳達是否及時、和同學是否友好相處等問題。可以說,上小學想要不費力,就必須在生活習慣、自理能力、專注度以及社交能力上下功夫。而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家長從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著手培養了。

一般來說,幼兒園時期沒做到這些的孩子,上小學會很吃力,家長莫大意。

孩子在幼兒園時期不具備以下能力,上小學會很吃力,家長莫大意

有初步的時間觀念

很多家長為輔導孩子作業感到頭疼。看到孩子一磨蹭,不由得怒火就起來了。孩子磨蹭不僅會導致做作業時間延長,還會影響早上吃飯、晚上睡覺,甚至中午的午休,給入學適應帶來困難。但歸根到底,磨蹭是因為孩子缺乏時間觀念。

如果家長在孩子幼兒園階段就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到了小學就會少很多麻煩。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

首先讓孩子形成時間概念。利用鐘錶或電子錶,讓孩子知道如何計量時間。做事情時用計時器計時,算出做完某件事需要多長時間,讓孩子心裡有個大致概念。

其次可多玩限時遊戲。利用沙漏計時,讓孩子在規定時間內搭積木或做遊戲,時間停動作停。如此幾次,孩子會對時間有個具體認識。

孩子在幼兒園時期不具備以下能力,上小學會很吃力,家長莫大意

增強孩子的自我管理意識

自我管理包括生活自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生活自理顧名思義,自己穿衣服繫鞋帶、洗襪子洗手帕、吃飯不磨蹭、幫忙做家務、按時入睡等都算自理能力的一部分。

而自我控制能力對孩子來說更難一些。知道睡前吃糖對牙齒的危害從而控制吃糖慾望、說好進超市不買玩具就能遵守約定......這需要家長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有意識地培養。提前和孩子商定好規則,遇事堅決執行不嬌慣。

孩子在幼兒園時期不具備以下能力,上小學會很吃力,家長莫大意

初步具備數學概念

小學會開設數學課,如果幼兒園時期對數字沒有任何概念,上數學課會很吃力。這裡的數學概念,並不是機械地背出幾加幾等於幾就行了,而是要深刻理解背後的原理。

家長平時和孩子玩遊戲時,可有意識地教會孩子20以內的數字,同時利用手裡的玩具教給孩子加減法的概念。比如三塊積木上再摞上三塊,一共是六塊,所以三加三等於六。讓孩子看到加減法的整個過程,有利於孩子加深理解,增強數學基礎。

你家孩子上小學了嗎?適應情況怎樣?

-----------------------

關注【育兒祕籍】,你想了解的母乳餵養、輔食添加、疫苗接種、疾病護理、成長髮育,都能在這裡找到答案。

除了原創漫畫文章,我們還會給您定期奉上實用育兒生活小常識,讓你用科學的方式輕鬆帶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