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拉奧孔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一本畫冊進行導覽,通過最具代表性的名畫進行實例講解,成為了最好的入門方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所著《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應該能夠很好的承擔欣賞中國畫的初級讀物。

於中國人而言,讀美國學者的書會產生一種“隔離感”。這種隔離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我們跳出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國書法、繪畫畫看成是方外之物,借用西方人的眼光,發現一些習焉不察的的細節。

此外,這本書中展現的實例,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典藏的藝術精品。雖然無法囊收流落於全世界各個博物館的珍品,但作者作為該亞洲藝術部主任,長久浸淫在這些書畫之中,對作品的熟悉程度,自然會高於其它的作者。“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將這些書畫看懂,看通,瞭解中國書畫發展的脈絡。那麼,讀者自然也就有能力欣賞其它的畫作了。

在該書的目錄之前,有一頁題詞,寫有“謹以此書想給你我的良師摯友方聞教授”的字樣,有人說,方聞可能是當今國內最被忽略的藝術史專家。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拉奧孔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一本畫冊進行導覽,通過最具代表性的名畫進行實例講解,成為了最好的入門方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所著《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應該能夠很好的承擔欣賞中國畫的初級讀物。

於中國人而言,讀美國學者的書會產生一種“隔離感”。這種隔離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我們跳出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國書法、繪畫畫看成是方外之物,借用西方人的眼光,發現一些習焉不察的的細節。

此外,這本書中展現的實例,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典藏的藝術精品。雖然無法囊收流落於全世界各個博物館的珍品,但作者作為該亞洲藝術部主任,長久浸淫在這些書畫之中,對作品的熟悉程度,自然會高於其它的作者。“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將這些書畫看懂,看通,瞭解中國書畫發展的脈絡。那麼,讀者自然也就有能力欣賞其它的畫作了。

在該書的目錄之前,有一頁題詞,寫有“謹以此書想給你我的良師摯友方聞教授”的字樣,有人說,方聞可能是當今國內最被忽略的藝術史專家。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方聞(右)

方聞年輕時曾在上海師從名師清道人之侄李健學書法,而後赴美到普林斯頓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學任教。1970年,方聞受邀主持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大量從全世界各地收購書畫,組建鑑定小組,編寫了十幾本有關中國藝術的書籍,將西方的“風格分析法”引入了中國藝術史的研究中來。

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借用了很多方聞的研究成果,瞭解方聞,更能夠了解這些書畫的可貴之處。

何慕文通過總結的方式,將所分析的36幅書畫,給予了一種類型說明。比如,將北宋徽宗的《竹禽圖》標為“神妙寫真”,南宋(傳)直翁的《藥山李翱問道圖》標為“畫中禪”,石濤的《十六羅漢圖》標為“信仰宣言”等。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拉奧孔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一本畫冊進行導覽,通過最具代表性的名畫進行實例講解,成為了最好的入門方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所著《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應該能夠很好的承擔欣賞中國畫的初級讀物。

於中國人而言,讀美國學者的書會產生一種“隔離感”。這種隔離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我們跳出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國書法、繪畫畫看成是方外之物,借用西方人的眼光,發現一些習焉不察的的細節。

此外,這本書中展現的實例,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典藏的藝術精品。雖然無法囊收流落於全世界各個博物館的珍品,但作者作為該亞洲藝術部主任,長久浸淫在這些書畫之中,對作品的熟悉程度,自然會高於其它的作者。“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將這些書畫看懂,看通,瞭解中國書畫發展的脈絡。那麼,讀者自然也就有能力欣賞其它的畫作了。

在該書的目錄之前,有一頁題詞,寫有“謹以此書想給你我的良師摯友方聞教授”的字樣,有人說,方聞可能是當今國內最被忽略的藝術史專家。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方聞(右)

方聞年輕時曾在上海師從名師清道人之侄李健學書法,而後赴美到普林斯頓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學任教。1970年,方聞受邀主持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大量從全世界各地收購書畫,組建鑑定小組,編寫了十幾本有關中國藝術的書籍,將西方的“風格分析法”引入了中國藝術史的研究中來。

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借用了很多方聞的研究成果,瞭解方聞,更能夠了解這些書畫的可貴之處。

何慕文通過總結的方式,將所分析的36幅書畫,給予了一種類型說明。比如,將北宋徽宗的《竹禽圖》標為“神妙寫真”,南宋(傳)直翁的《藥山李翱問道圖》標為“畫中禪”,石濤的《十六羅漢圖》標為“信仰宣言”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藥山李翱問道圖

這種類型說明,頗能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的“品評錄”系列,比如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唐代朱景元的《唐朝名畫錄》抑或北宋的《宣和畫譜》等。每一幅書畫給予最顯著的特點,從而更能凸顯整個中國書畫演變的過程。

雖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上百幅書畫,何慕文卻將焦點放在了動物、花鳥、人物和山水上面。何慕文選擇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元代趙孟頫的《人馬圖》和北宋(傳)屈鼎的《夏山圖》作為開篇,顯得頗有深意。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拉奧孔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一本畫冊進行導覽,通過最具代表性的名畫進行實例講解,成為了最好的入門方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所著《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應該能夠很好的承擔欣賞中國畫的初級讀物。

於中國人而言,讀美國學者的書會產生一種“隔離感”。這種隔離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我們跳出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國書法、繪畫畫看成是方外之物,借用西方人的眼光,發現一些習焉不察的的細節。

此外,這本書中展現的實例,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典藏的藝術精品。雖然無法囊收流落於全世界各個博物館的珍品,但作者作為該亞洲藝術部主任,長久浸淫在這些書畫之中,對作品的熟悉程度,自然會高於其它的作者。“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將這些書畫看懂,看通,瞭解中國書畫發展的脈絡。那麼,讀者自然也就有能力欣賞其它的畫作了。

在該書的目錄之前,有一頁題詞,寫有“謹以此書想給你我的良師摯友方聞教授”的字樣,有人說,方聞可能是當今國內最被忽略的藝術史專家。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方聞(右)

方聞年輕時曾在上海師從名師清道人之侄李健學書法,而後赴美到普林斯頓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學任教。1970年,方聞受邀主持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大量從全世界各地收購書畫,組建鑑定小組,編寫了十幾本有關中國藝術的書籍,將西方的“風格分析法”引入了中國藝術史的研究中來。

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借用了很多方聞的研究成果,瞭解方聞,更能夠了解這些書畫的可貴之處。

何慕文通過總結的方式,將所分析的36幅書畫,給予了一種類型說明。比如,將北宋徽宗的《竹禽圖》標為“神妙寫真”,南宋(傳)直翁的《藥山李翱問道圖》標為“畫中禪”,石濤的《十六羅漢圖》標為“信仰宣言”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藥山李翱問道圖

這種類型說明,頗能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的“品評錄”系列,比如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唐代朱景元的《唐朝名畫錄》抑或北宋的《宣和畫譜》等。每一幅書畫給予最顯著的特點,從而更能凸顯整個中國書畫演變的過程。

雖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上百幅書畫,何慕文卻將焦點放在了動物、花鳥、人物和山水上面。何慕文選擇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元代趙孟頫的《人馬圖》和北宋(傳)屈鼎的《夏山圖》作為開篇,顯得頗有深意。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照夜白圖

在唐末之際,中國的書畫有了一次質的轉變。人物畫經過吳道子之後出現了巨大的變革,人物畫開始注重墨法,“於小而多空隙之畫面,表示集中性,豐盛之功績(金原省吾《唐宋之繪畫》)。

韓幹的《照夜白》畫幅很小,但卻著重表現戰馬的精神。“照夜白”是唐太宗昭陵六駿之一,是唐太宗最終愛的戰馬。在韓幹筆下,這匹戰馬“怒目圓睜,鼻翼煽張,四蹄騰驤,亢奮昂揚……好似‘龍’的化身”。

趙孟頫的《人馬圖》卷在《照夜白》畫馬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以四分之三側面的角度畫馬,較之前人更為真實。根據史料的記載,趙孟頫眼有疾病,因此他的畫作多強調“古意”而不注重外形,將所畫人物置於一種內心合理的結構中。《人馬圖》中的馬,用兩條近乎平行的弧線展示腹部和臀部,能夠看出趙孟頫身後的書法功力。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拉奧孔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一本畫冊進行導覽,通過最具代表性的名畫進行實例講解,成為了最好的入門方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所著《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應該能夠很好的承擔欣賞中國畫的初級讀物。

於中國人而言,讀美國學者的書會產生一種“隔離感”。這種隔離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我們跳出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國書法、繪畫畫看成是方外之物,借用西方人的眼光,發現一些習焉不察的的細節。

此外,這本書中展現的實例,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典藏的藝術精品。雖然無法囊收流落於全世界各個博物館的珍品,但作者作為該亞洲藝術部主任,長久浸淫在這些書畫之中,對作品的熟悉程度,自然會高於其它的作者。“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將這些書畫看懂,看通,瞭解中國書畫發展的脈絡。那麼,讀者自然也就有能力欣賞其它的畫作了。

在該書的目錄之前,有一頁題詞,寫有“謹以此書想給你我的良師摯友方聞教授”的字樣,有人說,方聞可能是當今國內最被忽略的藝術史專家。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方聞(右)

方聞年輕時曾在上海師從名師清道人之侄李健學書法,而後赴美到普林斯頓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學任教。1970年,方聞受邀主持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大量從全世界各地收購書畫,組建鑑定小組,編寫了十幾本有關中國藝術的書籍,將西方的“風格分析法”引入了中國藝術史的研究中來。

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借用了很多方聞的研究成果,瞭解方聞,更能夠了解這些書畫的可貴之處。

何慕文通過總結的方式,將所分析的36幅書畫,給予了一種類型說明。比如,將北宋徽宗的《竹禽圖》標為“神妙寫真”,南宋(傳)直翁的《藥山李翱問道圖》標為“畫中禪”,石濤的《十六羅漢圖》標為“信仰宣言”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藥山李翱問道圖

這種類型說明,頗能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的“品評錄”系列,比如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唐代朱景元的《唐朝名畫錄》抑或北宋的《宣和畫譜》等。每一幅書畫給予最顯著的特點,從而更能凸顯整個中國書畫演變的過程。

雖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上百幅書畫,何慕文卻將焦點放在了動物、花鳥、人物和山水上面。何慕文選擇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元代趙孟頫的《人馬圖》和北宋(傳)屈鼎的《夏山圖》作為開篇,顯得頗有深意。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照夜白圖

在唐末之際,中國的書畫有了一次質的轉變。人物畫經過吳道子之後出現了巨大的變革,人物畫開始注重墨法,“於小而多空隙之畫面,表示集中性,豐盛之功績(金原省吾《唐宋之繪畫》)。

韓幹的《照夜白》畫幅很小,但卻著重表現戰馬的精神。“照夜白”是唐太宗昭陵六駿之一,是唐太宗最終愛的戰馬。在韓幹筆下,這匹戰馬“怒目圓睜,鼻翼煽張,四蹄騰驤,亢奮昂揚……好似‘龍’的化身”。

趙孟頫的《人馬圖》卷在《照夜白》畫馬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以四分之三側面的角度畫馬,較之前人更為真實。根據史料的記載,趙孟頫眼有疾病,因此他的畫作多強調“古意”而不注重外形,將所畫人物置於一種內心合理的結構中。《人馬圖》中的馬,用兩條近乎平行的弧線展示腹部和臀部,能夠看出趙孟頫身後的書法功力。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人馬圖

中唐以後,山水畫開始發展,到宋代臻於全盛。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展現最多的作品就是宋代以後的山水畫。方聞認為,在中國文人看來,山水畫的目的不在於再現外在自然,而是以此進行自我表現,有人稱之為“心畫”。

何慕文挑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為南宋馬遠的《高士觀瀑瀑布圖》。馬遠是南宋畫派的領軍人物。《格古要論》裡面說他“師李唐,下筆嚴整”。在這幅畫作中,“馬遠將自然景緻收縮到一個極富詩意的幾何結構中,顯示出一角的佈局和另一角的空虛”,讓人“有從一個感官世界到一個無限的意識空間的延伸”。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拉奧孔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一本畫冊進行導覽,通過最具代表性的名畫進行實例講解,成為了最好的入門方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所著《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應該能夠很好的承擔欣賞中國畫的初級讀物。

於中國人而言,讀美國學者的書會產生一種“隔離感”。這種隔離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我們跳出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國書法、繪畫畫看成是方外之物,借用西方人的眼光,發現一些習焉不察的的細節。

此外,這本書中展現的實例,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典藏的藝術精品。雖然無法囊收流落於全世界各個博物館的珍品,但作者作為該亞洲藝術部主任,長久浸淫在這些書畫之中,對作品的熟悉程度,自然會高於其它的作者。“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將這些書畫看懂,看通,瞭解中國書畫發展的脈絡。那麼,讀者自然也就有能力欣賞其它的畫作了。

在該書的目錄之前,有一頁題詞,寫有“謹以此書想給你我的良師摯友方聞教授”的字樣,有人說,方聞可能是當今國內最被忽略的藝術史專家。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方聞(右)

方聞年輕時曾在上海師從名師清道人之侄李健學書法,而後赴美到普林斯頓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學任教。1970年,方聞受邀主持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大量從全世界各地收購書畫,組建鑑定小組,編寫了十幾本有關中國藝術的書籍,將西方的“風格分析法”引入了中國藝術史的研究中來。

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借用了很多方聞的研究成果,瞭解方聞,更能夠了解這些書畫的可貴之處。

何慕文通過總結的方式,將所分析的36幅書畫,給予了一種類型說明。比如,將北宋徽宗的《竹禽圖》標為“神妙寫真”,南宋(傳)直翁的《藥山李翱問道圖》標為“畫中禪”,石濤的《十六羅漢圖》標為“信仰宣言”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藥山李翱問道圖

這種類型說明,頗能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的“品評錄”系列,比如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唐代朱景元的《唐朝名畫錄》抑或北宋的《宣和畫譜》等。每一幅書畫給予最顯著的特點,從而更能凸顯整個中國書畫演變的過程。

雖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上百幅書畫,何慕文卻將焦點放在了動物、花鳥、人物和山水上面。何慕文選擇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元代趙孟頫的《人馬圖》和北宋(傳)屈鼎的《夏山圖》作為開篇,顯得頗有深意。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照夜白圖

在唐末之際,中國的書畫有了一次質的轉變。人物畫經過吳道子之後出現了巨大的變革,人物畫開始注重墨法,“於小而多空隙之畫面,表示集中性,豐盛之功績(金原省吾《唐宋之繪畫》)。

韓幹的《照夜白》畫幅很小,但卻著重表現戰馬的精神。“照夜白”是唐太宗昭陵六駿之一,是唐太宗最終愛的戰馬。在韓幹筆下,這匹戰馬“怒目圓睜,鼻翼煽張,四蹄騰驤,亢奮昂揚……好似‘龍’的化身”。

趙孟頫的《人馬圖》卷在《照夜白》畫馬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以四分之三側面的角度畫馬,較之前人更為真實。根據史料的記載,趙孟頫眼有疾病,因此他的畫作多強調“古意”而不注重外形,將所畫人物置於一種內心合理的結構中。《人馬圖》中的馬,用兩條近乎平行的弧線展示腹部和臀部,能夠看出趙孟頫身後的書法功力。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人馬圖

中唐以後,山水畫開始發展,到宋代臻於全盛。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展現最多的作品就是宋代以後的山水畫。方聞認為,在中國文人看來,山水畫的目的不在於再現外在自然,而是以此進行自我表現,有人稱之為“心畫”。

何慕文挑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為南宋馬遠的《高士觀瀑瀑布圖》。馬遠是南宋畫派的領軍人物。《格古要論》裡面說他“師李唐,下筆嚴整”。在這幅畫作中,“馬遠將自然景緻收縮到一個極富詩意的幾何結構中,顯示出一角的佈局和另一角的空虛”,讓人“有從一個感官世界到一個無限的意識空間的延伸”。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高士觀瀑瀑布圖

如果我們照著何慕文所列的每幅畫作順勢看下去,我們會發現中國畫從宋到清的一個趨勢,那就是文人畫家逐漸拋棄技法,越來越追求心中的感覺,濃郁的詩藝,以及最完備的哲學與玄學的觀念(蘇立文語)。這當然受到了禪宗的思想影響,但更多的可能是與文人將繪畫看成抒發自我的方式有關。

從何慕文所寫的類型說明,我們就可以很好的看到這一趨勢,如“筆簡意長”(南宋夏珪《山市晴嵐圖》)、“私密空間”(南宋(傳)閻次於《松鶴隱棲圖》)、“概念山水”(元趙原《仿燕文貴范寬山水圖》)、“避世玄想”(元王蒙《素庵圖》)、“山水自況”(清吳歷《墨井草堂消夏圖》)等。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拉奧孔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一本畫冊進行導覽,通過最具代表性的名畫進行實例講解,成為了最好的入門方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所著《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應該能夠很好的承擔欣賞中國畫的初級讀物。

於中國人而言,讀美國學者的書會產生一種“隔離感”。這種隔離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我們跳出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國書法、繪畫畫看成是方外之物,借用西方人的眼光,發現一些習焉不察的的細節。

此外,這本書中展現的實例,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典藏的藝術精品。雖然無法囊收流落於全世界各個博物館的珍品,但作者作為該亞洲藝術部主任,長久浸淫在這些書畫之中,對作品的熟悉程度,自然會高於其它的作者。“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將這些書畫看懂,看通,瞭解中國書畫發展的脈絡。那麼,讀者自然也就有能力欣賞其它的畫作了。

在該書的目錄之前,有一頁題詞,寫有“謹以此書想給你我的良師摯友方聞教授”的字樣,有人說,方聞可能是當今國內最被忽略的藝術史專家。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方聞(右)

方聞年輕時曾在上海師從名師清道人之侄李健學書法,而後赴美到普林斯頓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學任教。1970年,方聞受邀主持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大量從全世界各地收購書畫,組建鑑定小組,編寫了十幾本有關中國藝術的書籍,將西方的“風格分析法”引入了中國藝術史的研究中來。

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借用了很多方聞的研究成果,瞭解方聞,更能夠了解這些書畫的可貴之處。

何慕文通過總結的方式,將所分析的36幅書畫,給予了一種類型說明。比如,將北宋徽宗的《竹禽圖》標為“神妙寫真”,南宋(傳)直翁的《藥山李翱問道圖》標為“畫中禪”,石濤的《十六羅漢圖》標為“信仰宣言”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藥山李翱問道圖

這種類型說明,頗能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的“品評錄”系列,比如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唐代朱景元的《唐朝名畫錄》抑或北宋的《宣和畫譜》等。每一幅書畫給予最顯著的特點,從而更能凸顯整個中國書畫演變的過程。

雖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上百幅書畫,何慕文卻將焦點放在了動物、花鳥、人物和山水上面。何慕文選擇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元代趙孟頫的《人馬圖》和北宋(傳)屈鼎的《夏山圖》作為開篇,顯得頗有深意。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照夜白圖

在唐末之際,中國的書畫有了一次質的轉變。人物畫經過吳道子之後出現了巨大的變革,人物畫開始注重墨法,“於小而多空隙之畫面,表示集中性,豐盛之功績(金原省吾《唐宋之繪畫》)。

韓幹的《照夜白》畫幅很小,但卻著重表現戰馬的精神。“照夜白”是唐太宗昭陵六駿之一,是唐太宗最終愛的戰馬。在韓幹筆下,這匹戰馬“怒目圓睜,鼻翼煽張,四蹄騰驤,亢奮昂揚……好似‘龍’的化身”。

趙孟頫的《人馬圖》卷在《照夜白》畫馬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以四分之三側面的角度畫馬,較之前人更為真實。根據史料的記載,趙孟頫眼有疾病,因此他的畫作多強調“古意”而不注重外形,將所畫人物置於一種內心合理的結構中。《人馬圖》中的馬,用兩條近乎平行的弧線展示腹部和臀部,能夠看出趙孟頫身後的書法功力。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人馬圖

中唐以後,山水畫開始發展,到宋代臻於全盛。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展現最多的作品就是宋代以後的山水畫。方聞認為,在中國文人看來,山水畫的目的不在於再現外在自然,而是以此進行自我表現,有人稱之為“心畫”。

何慕文挑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為南宋馬遠的《高士觀瀑瀑布圖》。馬遠是南宋畫派的領軍人物。《格古要論》裡面說他“師李唐,下筆嚴整”。在這幅畫作中,“馬遠將自然景緻收縮到一個極富詩意的幾何結構中,顯示出一角的佈局和另一角的空虛”,讓人“有從一個感官世界到一個無限的意識空間的延伸”。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高士觀瀑瀑布圖

如果我們照著何慕文所列的每幅畫作順勢看下去,我們會發現中國畫從宋到清的一個趨勢,那就是文人畫家逐漸拋棄技法,越來越追求心中的感覺,濃郁的詩藝,以及最完備的哲學與玄學的觀念(蘇立文語)。這當然受到了禪宗的思想影響,但更多的可能是與文人將繪畫看成抒發自我的方式有關。

從何慕文所寫的類型說明,我們就可以很好的看到這一趨勢,如“筆簡意長”(南宋夏珪《山市晴嵐圖》)、“私密空間”(南宋(傳)閻次於《松鶴隱棲圖》)、“概念山水”(元趙原《仿燕文貴范寬山水圖》)、“避世玄想”(元王蒙《素庵圖》)、“山水自況”(清吳歷《墨井草堂消夏圖》)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山市晴嵐圖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拉奧孔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一本畫冊進行導覽,通過最具代表性的名畫進行實例講解,成為了最好的入門方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所著《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應該能夠很好的承擔欣賞中國畫的初級讀物。

於中國人而言,讀美國學者的書會產生一種“隔離感”。這種隔離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我們跳出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國書法、繪畫畫看成是方外之物,借用西方人的眼光,發現一些習焉不察的的細節。

此外,這本書中展現的實例,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典藏的藝術精品。雖然無法囊收流落於全世界各個博物館的珍品,但作者作為該亞洲藝術部主任,長久浸淫在這些書畫之中,對作品的熟悉程度,自然會高於其它的作者。“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將這些書畫看懂,看通,瞭解中國書畫發展的脈絡。那麼,讀者自然也就有能力欣賞其它的畫作了。

在該書的目錄之前,有一頁題詞,寫有“謹以此書想給你我的良師摯友方聞教授”的字樣,有人說,方聞可能是當今國內最被忽略的藝術史專家。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方聞(右)

方聞年輕時曾在上海師從名師清道人之侄李健學書法,而後赴美到普林斯頓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學任教。1970年,方聞受邀主持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大量從全世界各地收購書畫,組建鑑定小組,編寫了十幾本有關中國藝術的書籍,將西方的“風格分析法”引入了中國藝術史的研究中來。

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借用了很多方聞的研究成果,瞭解方聞,更能夠了解這些書畫的可貴之處。

何慕文通過總結的方式,將所分析的36幅書畫,給予了一種類型說明。比如,將北宋徽宗的《竹禽圖》標為“神妙寫真”,南宋(傳)直翁的《藥山李翱問道圖》標為“畫中禪”,石濤的《十六羅漢圖》標為“信仰宣言”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藥山李翱問道圖

這種類型說明,頗能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的“品評錄”系列,比如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唐代朱景元的《唐朝名畫錄》抑或北宋的《宣和畫譜》等。每一幅書畫給予最顯著的特點,從而更能凸顯整個中國書畫演變的過程。

雖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上百幅書畫,何慕文卻將焦點放在了動物、花鳥、人物和山水上面。何慕文選擇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元代趙孟頫的《人馬圖》和北宋(傳)屈鼎的《夏山圖》作為開篇,顯得頗有深意。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照夜白圖

在唐末之際,中國的書畫有了一次質的轉變。人物畫經過吳道子之後出現了巨大的變革,人物畫開始注重墨法,“於小而多空隙之畫面,表示集中性,豐盛之功績(金原省吾《唐宋之繪畫》)。

韓幹的《照夜白》畫幅很小,但卻著重表現戰馬的精神。“照夜白”是唐太宗昭陵六駿之一,是唐太宗最終愛的戰馬。在韓幹筆下,這匹戰馬“怒目圓睜,鼻翼煽張,四蹄騰驤,亢奮昂揚……好似‘龍’的化身”。

趙孟頫的《人馬圖》卷在《照夜白》畫馬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以四分之三側面的角度畫馬,較之前人更為真實。根據史料的記載,趙孟頫眼有疾病,因此他的畫作多強調“古意”而不注重外形,將所畫人物置於一種內心合理的結構中。《人馬圖》中的馬,用兩條近乎平行的弧線展示腹部和臀部,能夠看出趙孟頫身後的書法功力。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人馬圖

中唐以後,山水畫開始發展,到宋代臻於全盛。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展現最多的作品就是宋代以後的山水畫。方聞認為,在中國文人看來,山水畫的目的不在於再現外在自然,而是以此進行自我表現,有人稱之為“心畫”。

何慕文挑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為南宋馬遠的《高士觀瀑瀑布圖》。馬遠是南宋畫派的領軍人物。《格古要論》裡面說他“師李唐,下筆嚴整”。在這幅畫作中,“馬遠將自然景緻收縮到一個極富詩意的幾何結構中,顯示出一角的佈局和另一角的空虛”,讓人“有從一個感官世界到一個無限的意識空間的延伸”。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高士觀瀑瀑布圖

如果我們照著何慕文所列的每幅畫作順勢看下去,我們會發現中國畫從宋到清的一個趨勢,那就是文人畫家逐漸拋棄技法,越來越追求心中的感覺,濃郁的詩藝,以及最完備的哲學與玄學的觀念(蘇立文語)。這當然受到了禪宗的思想影響,但更多的可能是與文人將繪畫看成抒發自我的方式有關。

從何慕文所寫的類型說明,我們就可以很好的看到這一趨勢,如“筆簡意長”(南宋夏珪《山市晴嵐圖》)、“私密空間”(南宋(傳)閻次於《松鶴隱棲圖》)、“概念山水”(元趙原《仿燕文貴范寬山水圖》)、“避世玄想”(元王蒙《素庵圖》)、“山水自況”(清吳歷《墨井草堂消夏圖》)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山市晴嵐圖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墨井草堂消夏圖

何慕文在講解這些畫作,除了注重分析時代對作者的影響之外,難能可貴的是,也從每幅畫的構圖與技法上分析畫家所表達的情感,從而讓人們學會欣賞中國畫的門道。

當然,這本書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沒有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比如高居翰曾經在1960年代出版的《圖說中國繪畫史》中考證了宋徽宗的《竹禽圖》為張大千的偽作,但是何慕文並沒有對此進行迴應。

"

隨著人們的生活富足,人們對於藝術和審美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尤其是中國傳統藝術,愈發受到人們的青睞。很多人喜歡利用閒暇時間,逛一逛博物館,或者是買幾卷畫冊,回到家進行一場視覺旅行,遊目騁懷。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

然而,大部分人都知道,欣賞古典音樂,需要一定的音樂基礎,但他們卻忽略了,欣賞畫作,尤其是中國傳統書畫,也需要一定的知識儲備。

畢竟,繪畫與用文字書寫的詩歌不同,借用萊辛在《拉奧孔》中所說,繪畫是使用了完全不同於詩歌的符號或者模仿手段,繪畫靠的是空間的形式和色彩。因此,當一幅畫映入眼簾的時候,從哪裡看,如何分析局部與整體的結構,從中看出畫者的所思所想,成為了欣賞繪畫最重要的問題。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拉奧孔

對於初學者而言,有一本畫冊進行導覽,通過最具代表性的名畫進行實例講解,成為了最好的入門方式。

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亞洲藝術部主任何慕文所著《如何讀中國畫: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中國書畫精品導覽》,應該能夠很好的承擔欣賞中國畫的初級讀物。

於中國人而言,讀美國學者的書會產生一種“隔離感”。這種隔離感,在某種程度上能夠讓我們跳出自身文化背景的影響,將中國書法、繪畫畫看成是方外之物,借用西方人的眼光,發現一些習焉不察的的細節。

此外,這本書中展現的實例,都是大都會博物館典藏的藝術精品。雖然無法囊收流落於全世界各個博物館的珍品,但作者作為該亞洲藝術部主任,長久浸淫在這些書畫之中,對作品的熟悉程度,自然會高於其它的作者。“授人以漁”——如果能夠將這些書畫看懂,看通,瞭解中國書畫發展的脈絡。那麼,讀者自然也就有能力欣賞其它的畫作了。

在該書的目錄之前,有一頁題詞,寫有“謹以此書想給你我的良師摯友方聞教授”的字樣,有人說,方聞可能是當今國內最被忽略的藝術史專家。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方聞(右)

方聞年輕時曾在上海師從名師清道人之侄李健學書法,而後赴美到普林斯頓留學,獲得博士學位後留學任教。1970年,方聞受邀主持大都會博物館亞洲藝術部,大量從全世界各地收購書畫,組建鑑定小組,編寫了十幾本有關中國藝術的書籍,將西方的“風格分析法”引入了中國藝術史的研究中來。

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借用了很多方聞的研究成果,瞭解方聞,更能夠了解這些書畫的可貴之處。

何慕文通過總結的方式,將所分析的36幅書畫,給予了一種類型說明。比如,將北宋徽宗的《竹禽圖》標為“神妙寫真”,南宋(傳)直翁的《藥山李翱問道圖》標為“畫中禪”,石濤的《十六羅漢圖》標為“信仰宣言”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藥山李翱問道圖

這種類型說明,頗能讓人想起中國傳統的“品評錄”系列,比如晚唐司空圖的《二十四詩品》,唐代朱景元的《唐朝名畫錄》抑或北宋的《宣和畫譜》等。每一幅書畫給予最顯著的特點,從而更能凸顯整個中國書畫演變的過程。

雖然美國大都會博物館藏有上百幅書畫,何慕文卻將焦點放在了動物、花鳥、人物和山水上面。何慕文選擇唐代韓幹的《照夜白圖》、元代趙孟頫的《人馬圖》和北宋(傳)屈鼎的《夏山圖》作為開篇,顯得頗有深意。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照夜白圖

在唐末之際,中國的書畫有了一次質的轉變。人物畫經過吳道子之後出現了巨大的變革,人物畫開始注重墨法,“於小而多空隙之畫面,表示集中性,豐盛之功績(金原省吾《唐宋之繪畫》)。

韓幹的《照夜白》畫幅很小,但卻著重表現戰馬的精神。“照夜白”是唐太宗昭陵六駿之一,是唐太宗最終愛的戰馬。在韓幹筆下,這匹戰馬“怒目圓睜,鼻翼煽張,四蹄騰驤,亢奮昂揚……好似‘龍’的化身”。

趙孟頫的《人馬圖》卷在《照夜白》畫馬的基礎上,有所發展,以四分之三側面的角度畫馬,較之前人更為真實。根據史料的記載,趙孟頫眼有疾病,因此他的畫作多強調“古意”而不注重外形,將所畫人物置於一種內心合理的結構中。《人馬圖》中的馬,用兩條近乎平行的弧線展示腹部和臀部,能夠看出趙孟頫身後的書法功力。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人馬圖

中唐以後,山水畫開始發展,到宋代臻於全盛。何慕文在這本書中,展現最多的作品就是宋代以後的山水畫。方聞認為,在中國文人看來,山水畫的目的不在於再現外在自然,而是以此進行自我表現,有人稱之為“心畫”。

何慕文挑選最有代表性的作品為南宋馬遠的《高士觀瀑瀑布圖》。馬遠是南宋畫派的領軍人物。《格古要論》裡面說他“師李唐,下筆嚴整”。在這幅畫作中,“馬遠將自然景緻收縮到一個極富詩意的幾何結構中,顯示出一角的佈局和另一角的空虛”,讓人“有從一個感官世界到一個無限的意識空間的延伸”。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高士觀瀑瀑布圖

如果我們照著何慕文所列的每幅畫作順勢看下去,我們會發現中國畫從宋到清的一個趨勢,那就是文人畫家逐漸拋棄技法,越來越追求心中的感覺,濃郁的詩藝,以及最完備的哲學與玄學的觀念(蘇立文語)。這當然受到了禪宗的思想影響,但更多的可能是與文人將繪畫看成抒發自我的方式有關。

從何慕文所寫的類型說明,我們就可以很好的看到這一趨勢,如“筆簡意長”(南宋夏珪《山市晴嵐圖》)、“私密空間”(南宋(傳)閻次於《松鶴隱棲圖》)、“概念山水”(元趙原《仿燕文貴范寬山水圖》)、“避世玄想”(元王蒙《素庵圖》)、“山水自況”(清吳歷《墨井草堂消夏圖》)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山市晴嵐圖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墨井草堂消夏圖

何慕文在講解這些畫作,除了注重分析時代對作者的影響之外,難能可貴的是,也從每幅畫的構圖與技法上分析畫家所表達的情感,從而讓人們學會欣賞中國畫的門道。

當然,這本書也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比如,沒有充分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比如高居翰曾經在1960年代出版的《圖說中國繪畫史》中考證了宋徽宗的《竹禽圖》為張大千的偽作,但是何慕文並沒有對此進行迴應。

當我們欣賞中國書畫時,我們是在欣賞什麼?

竹禽圖

但是,這些瑕疵並不影響它作為最優秀的入門書。

作者在“引言”部分的最後說:“‘讀’一副中國畫就如同在與歷史對話;細細閱讀一幅畫卷或一本冊頁,為觀者提供了與作品進一步的有形聯繫,人們共享了一種重複了幾百年的私密體驗……正是通過這樣一次又一次的閱讀,作品的內涵才得以逐漸被揭示出來。”

這是何慕文寫作本書的目的,其實也是讀者閱讀此書應該達到的效果吧。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