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表達

藝術 西遊記 唐三藏 篆刻 石愷 2017-03-27

2016年2月2日,著名文化學者、藝術家石愷先生在紐約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俱樂部(FACULTY HOUSE PRESEDENCIAL HALL)就“綏猷易變-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語境中的表達”的主題作了題目為“在當代國際語境下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的一種解構”的演講,受到學界的高度關注。

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館館長程健教授(JIMCHENG)對石愷先生的演講給予高度評價,認為這是對《西遊記》這一古典名著的一個全新的獨特的解讀體系,是一個突破性的解讀角度。程健館長代表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收藏了石愷先生的著作《西遊記當代解構評析》和石愷先生的繪畫作品《借汝之光得見光明》。

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表達

圖注:

《綏猷易變》系列作品力圖將篆刻的表現方法同卦象的哲學關係與當代藝術色彩表現模式融合後形成一種新的語言表達方式,表現一種理性的情緒和人格的秩序。

作品釋文:借汝之光 得見光明

作者:石愷

布面/丙烯 150CM*180CM 2015

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表達

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表達

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表達

演講主題

1、綏猷易變-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藝術語境中的表達

石愷/文

藝術評論家沃納•霍夫曼說,藝術家們從經驗事實的競賽中解脫出來,察覺到有的形式衝動不能由客觀的相似來確立,需要把錯覺主義與它的相關之物一道拋棄,並繼續深入到最原初的、本質的形式。

藝術的發展軌跡反映的是時代的變化。人們的觀念隨時代不同在發生變化,從康定斯基在一九一零年創作了第一幅抽象水彩畫作品,標誌著抽象繪畫的誕生,抽象藝術正好契合了當時社會人們的複雜情感和觀念訴求,因而得到很強力的認同感。

康定斯基認為藝術創作的目的不是捕捉對象的外形,而在於捕捉其內在精神。在他的畫面中,除了一團團大大小小的色斑和扭曲、激盪的線條外,畫家還用淡淡的奶油色打底,造成了一種如同夢幻般的效果,而筆觸又是輕盈和快樂的,一切都沒有規則性,似乎是在精神世界中一閃而過的東西卻又無法清晰地辨認出來。

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感受到了當時紐約更為現代的觀念和超前的開放自由精神,人們的物質與娛樂生活變得絢爛多姿,流行文化流淌在社會的大眾日常工作中。他用一種簡單淨化對比強烈的方式來抽象這種社會現象,獲得了極大的成功,就如同愛因斯坦發現相對論,以極其簡潔的數學公式反映了複雜宇宙現象一樣。

我們認為藝術的本質是讓人獲得精神上的感動和觀念上的震撼,人們願意接受那種循乎心靈的和諧和秩序,畫家則通過線條結構與色彩關係來表現這種秩序,這種秩序在不同的受眾眼裡會有不同的印象,形成萬千感應的色彩譜系,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內心沉澱了其接觸社會過程中諸多的對自然、文化、情感等社會和自然的元素組分,這些元素綜合構成五光十色的內心世界,當一件藝術作品與其內心的這種秩序相契合時,就會產生共鳴。

這種內心的秩序有時並不是一種單一視覺關係,更多的是形成一種哲學關係,這就是觀念。

當代中國社會的觀念發生著巨大的變化,社會需要新的對話語言和情感表述方式,在中國傳統文化藝術浸潤下成長的獨立思考的藝術家們,在一個全球化的時代,以國際眼光觀察和思考,在探索找尋這樣的有力量的對話語言。無論如何,以其堅實的中國傳統藝術精神的深刻理解和藝術實踐的精準把握,獲得表達語言的個性風格。

2、在當代語境下對經典名著原旨思想的全新解讀

《西遊記當代解構評析》(中國線裝書局出版)對中國古典文學名著《西遊記》以獨特的視角提出了一種當代語境下的解構體系,破解了《西遊記》的情節前後矛盾之謎,開闢了文學研究的深度和多維空間。

這個解構體系不同於以往其他學者的解讀觀點,獨特而新穎。石愷在其《西遊記當代解構評析》專著中指出,《西遊記》裡的故事情節往往能獲得讀者的共鳴,就是因為它展示的其實就是真實的社會系統運行圖卷。

《西遊記》隱含的寓意主旨正是通過對社會結構系統中的社會現象的相互關係的深刻展示,說明了各種現象之間的平衡性、辯證性機制。比如,如來佛代表的角色是自然規律,自然規律是萬事萬物都遵循的規則,概莫能外。所以在社會系統中的各個社會現象都將如來奉為上賓尊者,唐僧(代表正義)萬里來儀;玉皇大帝(代表特定社會制度的統治階層)也將它延為上座,就是孫悟空(代表法律)也逃不脫如來的手掌心。

具體來說,孫悟空代表的是法律。孫悟空“大鬧天宮”,“反抗天庭”,是現代文明社會制度對封建制度發起的革命,是社會發展的歷史車輪,勢不可擋,但它又“投降唐僧”是法律維護正義的社會功能決定的,是它的社會屬性。至於“皈依”如來,直至最後自己還成了佛”,並不是加入了“封建統治”階級,而是順應了自然規律。遵循自然規律,這是由社會系統的規律決定的。

通過這樣的解構,就很好地解釋了前面提到的前輩學者們認為的《西遊記》裡的情節相互矛盾的困惑,不僅不矛盾,而且《西遊記》裡的情節是符合客觀社會運行規律的嚴密的推進秩序,是一個完美的系統結構。

作者結合現實進行的這種思考,跳出了文本框框的侷限,將觀察的視角放到當代的語境下,放在政治、文化,社會,傳播,娛樂,觀念等多種維度下解讀這一經典。

這部由文化學者石愷先生經十年潛心研究,線裝書局出版發行的研究專著,用社會學的全新視角,開啟了廣大讀者閱讀《西遊記》的新視野,在普通讀者和學界、業界都引發了人們對古典名著閱讀的重新認識和思考。在全國第25屆書博會期間,石愷先生陸續應邀在山西圖書大廈25小時讀書會、山西大學哲學社會學學院、陽泉弘德國學大講堂、太原書城讀書時光、太原市美術館和圖書館與不同層面的讀者就《西遊記》的閱讀解構,熱烈互動討論,引起數十家媒體的高度關注和報道。

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表達

本書也得到了國家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武漢大學圖書館、南開大學圖書館、山西省圖書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圖書館等的關注與收藏。

3、《綏猷易變》藝術作品的創新性表達

《綏猷易變》系列作品將中國傳統的篆書文字和易經中的卦象的圖式內容注入到現代語境中,在探索繼承中國文化經典內涵的基礎上形成更為當代的圖式語言和文化交流語境,為極簡主義風格中注入更為內涵意義的表達。

周易一書是中國古代智者對人類心靈秩序的高度概括,並用六十四種卦象表達了世界萬千現象和情感。在此係列作品中作者用卦象的表達形式完成了這種哲學關係,以極簡約的抽象形式表現了這種秩序。

中國古代早期的文字形態稱為篆,儘管經過文字的演化,現在篆字體已很少被使用,但人們卻在象徵官方權力意志的玉璽官印中一直保留,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篆刻藝術。在此係列作品中用篆文的語義增強了內容張力。

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表達

圖注:

《綏猷易變》系列作品力圖將篆刻的表現方法同卦象的哲學關係與當代藝術色彩表現模式融合後形成一種新的語言表達方式,表現一種理性的情緒和人格的秩序。

作品釋文:曲徑通幽處 禪房花木深

作者:石愷

布面/丙烯 150CM*180CM 2015

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表達

圖注:

《綏猷易變》系列作品力圖將篆刻的表現方法同卦象的哲學關係與當代藝術色彩表現模式融合後形成一種新的語言表達方式,表現一種理性的情緒和人格的秩序。

作品釋文: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

作者:石愷

布面/丙烯 150CM*240CM 2015

中國文化在當代國際文化語境中的表達

圖注:

《綏猷易變》系列作品力圖將篆刻的表現方法同卦象的哲學關係與當代藝術色彩表現模式融合後形成一種新的語言表達方式,表現一種理性的情緒和人格的秩序。

作品釋文:唵嘛呢叭咪吽

作者:石愷

布面/丙烯 150CM*150CM 2015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