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歌者尹學曾

藝術 泰山 美術 書法 光明網頭條號 2017-06-08
泰山歌者尹學曾

尹學曾簡介

尹學曾,字君之,號白丁,又號止無居士,籍貫山東禹城。結業于山東美協第一屆工筆畫研修班,2012年結業於清華大學中國畫高研班。現為山東省美術家協會會員;德州市美術家協會理事。

畫家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並獲獎,作品入編多部畫集(刊)。個人傳略多次被新華社,山東衛視,齊魯電視臺,濟南電視臺以及大眾日報,齊魯晚報,工人日報等十數家媒體專題報道。其代表作《泰山攬勝圖》在國內享有盛譽,深受專家的肯定和收藏家的青睞。

畫家尹學曾是一位卓有追求的藝術家,數十年來憑藉對藝術之追求,遍歷名山大川,臨習古今名作,不斷在中國畫這片博大精深的土壤裡汲取“精神”,廣泛涉獵,厚積薄發,筆墨日趨自由,逐漸形成了自己蒼茫渾厚,意境深邃,古今相融,氣勢磅礴的藝術風格,近年主攻中國山水畫,尤其注重探究山水畫之精神本源,“師古人”“崇造化”,善於在自然中發現藝術本真,在創作理念上也以“精神”為視覺感受的本源,強調山水之意境,不斷地用創新的意識去解構傳統,又以新的視角去重建傳統,不斷完善自己的藝術風格。

以自然為師,不斷追求盡善盡美的“意”境,鑄就了畫家的藝術靈魂,也是畫家自己酣遊墨海四十餘載且筆耕不輟的精神源泉。藝無止境,正如畫家的路,非是揚名於世,而是作一個踏尋藝術道路的苦侶,踏雪留痕,別無它圖!

泰山歌者尹學曾

(文/北湖)世間喜舞文弄墨者眾,如我輩之流,世間喜華彩潑墨者亦眾,如冠名“大家”之眾書畫大師,但如畫家尹學曾者寡。

尹學曾何人?泰山一腳伕,田間一歌者而已,四十年如一日躬耕於硯池一耳順翁,其四十年遊走華夏名山大川,三十年以泰山為主題繪畫,並欲窮盡一生謳頌泰山,精神氣度何其壯哉!

泰山歌者尹學曾

我見過諸多書畫大家,其中冠以“某某王”“某某聖”的不在少數,但觀其作,少見精神,少見沉澱,虛有其名;見學曾先生大作方陡然生敬,後結為忘年至交也為後話,瞭解了他從藝之經歷,方明白初見其作為何陡升敬意,四十年磨一劍,劍莫不無鋒而寒。

泰山歌者尹學曾

學曾先生山東人,山東人的豪氣自然少不了,為人灑脫不羈,但對於自己所從事的“行當”卻始終抱有虔誠敬意,“行當”此詞來自於他,也足見先生遊刃有餘的為人處世態度,敬而不板,而這種性格也造就了他樂觀的從藝生涯。大凡成大器者,必從苦難中來,學曾先生亦不例外,十年的浩劫本屬能上大學深造的他也只能淹沒於浩劫的濃煙,本能從軍繼續自己畫畫夢想的希望也因所謂的“家庭成分”問題成為泡影,時代的腳步從未停息,他的腳步亦然,既然走不了捷徑,也要用腳板量出一條路,既然選擇了從藝,那就沒有了放棄的理由,於是田間地頭,人工挖大河的工地現場都成了學曾先生青年時代的學習和創作現場,以苦為樂,鍥而不捨,不停的揮舞著畫筆,深夜看書畫畫成了他的“正業”而點燈熬油,老父親為這事多次說他不務正業,家人的不理解沒有成為他“放下”的阻礙,反倒讓他更加“倒行逆施”。那個年代的前輩畫家們多自己拜師,而他也是隔三差五就跑到文化館去請教當時的畫家宋兆欽老師,而他的執著也欣然讓宋兆欽老師樂得收徒,使他得到難能可貴的指點,後來見到學曾先生書架上那幾十本年輕時的速寫,和近萬張農村寫生場景才深知十年板凳雖冷,但他積累下的卻是沉甸甸的藝術素材和豐富的人生閱歷。

泰山歌者尹學曾

先生一步步的努力也使得自己創作和學習空間越來越大,被推薦進入文化部門工作後,專職的創作空間帶來了他創作的第一春天,隨著各大國展和省展的作品展出,他慢慢成為一名大家熟知的畫家了。但他不滿足這些,多年對傳統繪畫的研習和積累對作品有不斷的有了自己的見解,同時定位山水畫作為自己的主攻方向,雖然走遍三山五嶽,但宋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參禪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禪有悟時,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禪中徹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所以泰山就自然成了他踏遍三山五嶽後的創作靈感之源,也成為了畢生為之嘔心瀝血的創作之本,而一年多次的泰山寫生也讓泰山的每一塊石頭,每一棵小樹都熟悉了他的身影,他應該是一個“泰山歌者”,他的一生應該是為謳頌泰山而來,正如樑文博老師送他的一幅字“寄情山林”,看來他的確是要做一個泰山苦侶了。

泰山歌者尹學曾

尹學曾先生的畫傳統繼承很好,筆墨間足見傳統功力之深,但傳統之外的東西,則是這四十年來作為一個苦侶潛修而來的禪悟之道了,他畫山水總有一種特殊的氣質,他善於整合更善於打破,他的畫面有一種別人“見不得”的氣質,一種強大的表現力,我感覺是畫面背後的東西帶出來的獨到氣質,從構圖到筆墨的獨特經營方式讓人感受的了高手對弈般的快感,那種欲破但尚未能破的好奇,給人太多的參悟空間,從不直白但直白卻在你的眼前。先生常說“以書入畫”,他的作品就帶有強烈的寫的感覺,難怪他數十年如一日寅時即起,懸腕練習書法至辰時,功夫在畫外焉。

泰山歌者尹學曾

學古但不泥古是學曾先生的信條,不斷摸索和感悟,在筆墨間遊走和取捨也是其作品讓人感受不一樣的地方,一直以來,拜訪名師良友學習切磋畫藝一直是他的習慣,融合、打破、重建一直是他不斷前進的方法,以致簡至極簡,以一化萬,石濤說:“太古無法,太樸不散,太樸一散,而法立矣。法於何立?立於一畫。一畫者,眾有之本,萬象之根。”又言“蓋自太樸一散而一畫之法立矣。一畫之法而萬物著矣。”一畫作為“眾有之本,萬象之根”,即是萬物生成的根本。老子云:“天下之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而老子所說的“一”,與石濤的“一畫”亦可等同視之。學曾先生亦對“一畫之法”頗有感悟,所以“一畫之法,乃自我立”,這個“一畫之法” 之所以被他推崇,是因為繪畫跟“心”的密切關係,畫受墨,墨受筆,筆受腕,腕受心,人通過心感受自然萬物,心發出情與思,通過筆墨傳達於畫中,以表現自然,這就出現了人(心)—天地(宇宙萬物)—繪畫(筆墨氤氳)的三維關係,而連接這三者關係的,非“一畫”莫屬。由此想來,學曾先生以泰山為主題展開一生的探究和描繪意義也很明瞭了,同時他對泰山的熱愛,對山水的情感也只能用手下紙筆來縱情抒發了。

泰山歌者尹學曾

繪畫,是從內心流露的藝術表現。山川千奇百秀,人物錯綜複雜。鳥蟲動物與花草樹木都有性情,池榭樓臺都有嚴謹的規矩尺度。對以上這些自然人生現象,不能深入瞭解其本質道理,曲折地辯明社會百態,終究未得到一畫所要求達到的洪大規模與範圍。行程再遠,攀登再高,全部起始於方寸之心。用此心量,能收盡洪蒙之外,即揮寫億萬萬筆墨,未有不始於這顆心而終止於這顆心。只聽任我們自己掌握取捨罷了。學曾先生能對一畫具體把握而理解精微,意圖明確,筆墨醒透。見其《泰山朝暉圖》運筆灑脫,迴旋自如,滋潤處見宛轉,住筆處曠達妥貼,出筆果斷如斬釘截鐵。入筆處肯定而明確,至於凸凹突兀,斷截橫斜,如水向深處流動,朝暉向上湧動一樣運筆自然生動而無絲毫強行造作,神妙自如而筆法連貫,寫情狀物無不盡意。在駕馭筆墨得心應手的狀態下,信手一揮,所描繪的山川或取其形象用其態勢,或寫其生動揣其意蘊,運我情愫描摹其影物,或顯露或隱含,人不見畫成之奧妙,畫不違背作者的用心。真心為本源,一畫而立。所以我說:學曾先生之作泰山,真一畫泰山,先生其人,泰山歌者也。

泰山歌者尹學曾

我終生從事繪畫,有時亦作半篇讀畫心得,算半個藝人吧,識字無多,讀書太少。與尹學曾認識不久但即為忘年之交,其作觀之感觸至深,隨筆錄下。

作者:著名藝術評論家、畫家 北湖

泰山歌者尹學曾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