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為何封禪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t,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向百姓宣傳“君權天授”的理念,為了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最為嚮往去做的大事之一。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為何封禪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t,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向百姓宣傳“君權天授”的理念,為了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最為嚮往去做的大事之一。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淵源

《\t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樑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t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在遠古時期夏商周三代,已有在泰山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樑父的有七十二代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天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

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等等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麼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無從考究。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為何封禪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t,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向百姓宣傳“君權天授”的理念,為了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最為嚮往去做的大事之一。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淵源

《\t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樑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t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在遠古時期夏商周三代,已有在泰山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樑父的有七十二代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天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

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等等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麼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無從考究。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歷史上的封禪

自秦始皇帝開始到清王朝的覆滅,貫穿中國整個封建王朝時代,就先後有6位帝王親自封禪,7位皇帝只祭祀未封禪,另外有24位帝王派遣官員祭祀共計72次。

“泰山安,四海皆平”本著這種想法,中國的帝王們前仆後繼的祭祀泰山,一是宣誓皇權正統性,二是表明自己的功績,好名垂千古。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為何封禪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t,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向百姓宣傳“君權天授”的理念,為了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最為嚮往去做的大事之一。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淵源

《\t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樑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t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在遠古時期夏商周三代,已有在泰山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樑父的有七十二代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天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

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等等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麼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無從考究。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歷史上的封禪

自秦始皇帝開始到清王朝的覆滅,貫穿中國整個封建王朝時代,就先後有6位帝王親自封禪,7位皇帝只祭祀未封禪,另外有24位帝王派遣官員祭祀共計72次。

“泰山安,四海皆平”本著這種想法,中國的帝王們前仆後繼的祭祀泰山,一是宣誓皇權正統性,二是表明自己的功績,好名垂千古。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1、秦始皇帝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巡行東方,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之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樑父山。

2、漢武帝(西漢)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以記。之後,東巡海上。不久,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樑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為何封禪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t,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向百姓宣傳“君權天授”的理念,為了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最為嚮往去做的大事之一。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淵源

《\t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樑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t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在遠古時期夏商周三代,已有在泰山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樑父的有七十二代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天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

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等等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麼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無從考究。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歷史上的封禪

自秦始皇帝開始到清王朝的覆滅,貫穿中國整個封建王朝時代,就先後有6位帝王親自封禪,7位皇帝只祭祀未封禪,另外有24位帝王派遣官員祭祀共計72次。

“泰山安,四海皆平”本著這種想法,中國的帝王們前仆後繼的祭祀泰山,一是宣誓皇權正統性,二是表明自己的功績,好名垂千古。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1、秦始皇帝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巡行東方,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之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樑父山。

2、漢武帝(西漢)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以記。之後,東巡海上。不久,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樑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3、漢光武帝(東漢)

公元56年,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近2000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餘人在登封臺上壘方石。之後開始齋戒,並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禮畢,乘輦登山,至岱頂少憩後更衣行封禮。二十五日禪樑父山,改年號為建武中元。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為何封禪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t,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向百姓宣傳“君權天授”的理念,為了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最為嚮往去做的大事之一。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淵源

《\t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樑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t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在遠古時期夏商周三代,已有在泰山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樑父的有七十二代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天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

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等等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麼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無從考究。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歷史上的封禪

自秦始皇帝開始到清王朝的覆滅,貫穿中國整個封建王朝時代,就先後有6位帝王親自封禪,7位皇帝只祭祀未封禪,另外有24位帝王派遣官員祭祀共計72次。

“泰山安,四海皆平”本著這種想法,中國的帝王們前仆後繼的祭祀泰山,一是宣誓皇權正統性,二是表明自己的功績,好名垂千古。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1、秦始皇帝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巡行東方,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之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樑父山。

2、漢武帝(西漢)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以記。之後,東巡海上。不久,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樑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3、漢光武帝(東漢)

公元56年,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近2000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餘人在登封臺上壘方石。之後開始齋戒,並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禮畢,乘輦登山,至岱頂少憩後更衣行封禮。二十五日禪樑父山,改年號為建武中元。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4、唐高宗

公元665年,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從東都紫微城出發,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高宗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祀壇,上面裝飾五色土,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廣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高宗行初獻禮畢,武后升壇亞獻。封禪結束後在朝覲壇接受群臣朝賀,下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三碑,稱封祀壇為“舞鶴臺”、登封壇為“萬歲臺”、降禪壇為“景雲臺”,改元乾封,改奉高縣為乾封縣。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為何封禪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t,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向百姓宣傳“君權天授”的理念,為了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最為嚮往去做的大事之一。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淵源

《\t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樑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t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在遠古時期夏商周三代,已有在泰山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樑父的有七十二代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天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

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等等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麼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無從考究。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歷史上的封禪

自秦始皇帝開始到清王朝的覆滅,貫穿中國整個封建王朝時代,就先後有6位帝王親自封禪,7位皇帝只祭祀未封禪,另外有24位帝王派遣官員祭祀共計72次。

“泰山安,四海皆平”本著這種想法,中國的帝王們前仆後繼的祭祀泰山,一是宣誓皇權正統性,二是表明自己的功績,好名垂千古。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1、秦始皇帝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巡行東方,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之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樑父山。

2、漢武帝(西漢)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以記。之後,東巡海上。不久,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樑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3、漢光武帝(東漢)

公元56年,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近2000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餘人在登封臺上壘方石。之後開始齋戒,並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禮畢,乘輦登山,至岱頂少憩後更衣行封禮。二十五日禪樑父山,改年號為建武中元。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4、唐高宗

公元665年,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從東都紫微城出發,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高宗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祀壇,上面裝飾五色土,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廣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高宗行初獻禮畢,武后升壇亞獻。封禪結束後在朝覲壇接受群臣朝賀,下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三碑,稱封祀壇為“舞鶴臺”、登封壇為“萬歲臺”、降禪壇為“景雲臺”,改元乾封,改奉高縣為乾封縣。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5、唐玄宗

公元726年,唐玄宗率百官、貴戚及外邦客使,從東都紫微城出發,至泰山封禪。封禪禮沿襲乾封舊制。玄宗親自撰書《紀泰山鉻》,勒於岱頂大觀峰。

6、宋真宗

公元1008年,宋真宗自汴京出發,千乘萬騎,東封泰山。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刻《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

宋真宗之後,帝王來泰山只舉行祭祀儀式,因自覺功績不夠,不再進行封禪。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為何封禪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t,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向百姓宣傳“君權天授”的理念,為了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最為嚮往去做的大事之一。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淵源

《\t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樑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t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在遠古時期夏商周三代,已有在泰山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樑父的有七十二代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天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

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等等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麼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無從考究。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歷史上的封禪

自秦始皇帝開始到清王朝的覆滅,貫穿中國整個封建王朝時代,就先後有6位帝王親自封禪,7位皇帝只祭祀未封禪,另外有24位帝王派遣官員祭祀共計72次。

“泰山安,四海皆平”本著這種想法,中國的帝王們前仆後繼的祭祀泰山,一是宣誓皇權正統性,二是表明自己的功績,好名垂千古。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1、秦始皇帝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巡行東方,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之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樑父山。

2、漢武帝(西漢)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以記。之後,東巡海上。不久,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樑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3、漢光武帝(東漢)

公元56年,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近2000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餘人在登封臺上壘方石。之後開始齋戒,並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禮畢,乘輦登山,至岱頂少憩後更衣行封禮。二十五日禪樑父山,改年號為建武中元。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4、唐高宗

公元665年,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從東都紫微城出發,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高宗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祀壇,上面裝飾五色土,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廣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高宗行初獻禮畢,武后升壇亞獻。封禪結束後在朝覲壇接受群臣朝賀,下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三碑,稱封祀壇為“舞鶴臺”、登封壇為“萬歲臺”、降禪壇為“景雲臺”,改元乾封,改奉高縣為乾封縣。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5、唐玄宗

公元726年,唐玄宗率百官、貴戚及外邦客使,從東都紫微城出發,至泰山封禪。封禪禮沿襲乾封舊制。玄宗親自撰書《紀泰山鉻》,勒於岱頂大觀峰。

6、宋真宗

公元1008年,宋真宗自汴京出發,千乘萬騎,東封泰山。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刻《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

宋真宗之後,帝王來泰山只舉行祭祀儀式,因自覺功績不夠,不再進行封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的資格

因為封禪泰山是中國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和至高榮譽,而且只有在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是久亂之後,致使天下一統、太平盛世,才可以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擁有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的榮譽。

因此古代帝王想獲得封禪泰山的資格還是不容易的,像歷史上的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都是覺得自己功績不夠或是勞民傷財而沒有封禪。

在以往6個封禪帝王中,因為功績不夠,硬是拉下臉皮非要做此事而被後世嘲笑的皇帝就是宋真宗,據傳還有一段相當有趣的典故:

"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導讀:遠古時期人們對自然界的各種現象不明真相,因此產生原始崇拜,特別是在恐懼的狀態下,對日月山川、風雨雷電更是敬畏有加,於是“祭天告地”也就應運而生,從最開始的郊野之祭,逐漸發展到對名山大川的祭祀,而對名山大川的祭祀則以“泰山封禪”最具代表。

到了封建社會,封禪活動成為中國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時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禮。古人認為群山中泰山最高,為“天下第一山”,因此人間的帝王應到最高的泰山去祭過天帝,才算受命於天。

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樑父或云云等小山上闢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泰山之高

《孟子·盡心上》記載: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說的就是泰山之高,站在其上天地景物可一覽無餘!

現代社會,擁有準確科學的測量科技,大家都知道中國五大名山中,泰山並不是最高山,為何古人的意識裡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呢?原因有以下兩個方面:

1、泰山的特殊位置,泰山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高的山,中原地區目測泰山最高(古時沒有準確地測量工具)。

2、泰山地處黃河流域下游,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這一帶在遠古相對比較發達,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因為是先民的集中地,潛意識的認知‘山高不可及於泰山’,眾口鑠金,後來就都認為泰山是最高的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為何封禪

《五經通義》雲:“易姓而王,致太平,必封泰山,禪樑父\t,天命以為王,使理群生,告太平於天,報群神之功。”所以封禪活動實質上是強調君權神授的手段。

中國古代帝王為加強自己的統治,不約而同的向百姓宣傳“君權天授”的理念,為了使這種思想深入人心,便有了封樿泰山的活動,封建統治者的這種行為讓泰山在人們心中的神山地位進一步強化,隨後成為每代帝王一生最為嚮往去做的大事之一。

孔子曾登泰山,考察封禪制度。泰山處於我國東部,稱東嶽。在原始宗教信仰中,東方主生,所以泰山主生死交代,後來又擴大為帝王朝代的“禪代”之意。歷代帝王在改朝換代,並致太平以後,都要封禪泰山,以示受命於天,四海率從。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淵源

《\t史記·封禪書》:“齊桓公既霸,會諸侯於葵丘,而欲封禪。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禪樑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記者十有二焉,昔無懷氏封泰山,禪云云;虙羲封泰山,禪云云;神農封泰山,禪云云;\t炎帝封泰山,禪云云;黃帝封泰山,禪亭亭;顓頊封泰山,禪云云;帝嚳封泰山,禪云云;堯封泰山禪云云,舜封泰山,禪云云;禹封泰山,禪會稽;湯封泰山,禪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禪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禪。”

在遠古時期夏商周三代,已有在泰山封禪的傳說。《史記·封禪書》載有春秋時期齊相管仲論封禪一段話,說齊桓公稱霸後想行封禪之祀,管仲反對,認為古代封泰山、禪樑父的有七十二代帝王,著名的有無懷氏、伏羲、神農氏、炎帝、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禹、湯、周成王等十二個,都是受天命之後才舉行封禪儀式的。

他們那時候封禪,有嘉禾生出,鳳凰來儀等等祥瑞不召而至。桓公自知沒這麼大的福氣,只好放棄了封禪的妄想。不過先秦時代如何舉行封禪之禮,由於缺乏史料其具體情況已無從考究。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歷史上的封禪

自秦始皇帝開始到清王朝的覆滅,貫穿中國整個封建王朝時代,就先後有6位帝王親自封禪,7位皇帝只祭祀未封禪,另外有24位帝王派遣官員祭祀共計72次。

“泰山安,四海皆平”本著這種想法,中國的帝王們前仆後繼的祭祀泰山,一是宣誓皇權正統性,二是表明自己的功績,好名垂千古。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1、秦始皇帝

公元前219年,始皇帝巡行東方,召集齊魯的儒生稽考封禪禮儀,眾儒諸說不一。始皇帝遂自定禮制,整修山道,自泰山之陽登山。在岱頂行登封之禮,並立石頌德。自泰山之陰下山,行降禪禮於樑父山。

2、漢武帝(西漢)

公元前110年,漢武帝率群臣東巡至泰山,派人在岱頂立石以記。之後,東巡海上。不久,返至泰山,自定封禪禮儀:至樑父山禮祠“地主”神;其後舉行封祀禮,在山下東方建封壇,高九尺,其下埋藏玉牒書;行封祀禮之後,武帝獨與侍中奉車子侯登泰山,行登封禮;第二天自岱陰下,按祭后土的禮儀,禪泰山東北麓的肅然山。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結束後,漢武帝在明堂接受群臣的朝賀,並改年號元鼎為元封,割泰山前嬴、博二縣奉祀泰山,名為奉高縣。此後,漢武帝又曾五次來泰山舉行封禪儀式。

3、漢光武帝(東漢)

公元56年,光武帝率群臣至奉高,遣派役夫近2000人整修山道,騶騎3000餘人在登封臺上壘方石。之後開始齋戒,並在泰山下東南方燔柴祭天。禮畢,乘輦登山,至岱頂少憩後更衣行封禮。二十五日禪樑父山,改年號為建武中元。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4、唐高宗

公元665年,唐高宗率文武百官、扈從儀仗,武后率內外命婦,從東都紫微城出發,封禪車乘連綿數百里,隨行的還有突厥、于闐、波斯、天竺、倭國、新羅、百濟、高句麗等國的使節和酋長。

高宗派人在山下南方四里處建圓丘祀壇,上面裝飾五色土,號“封祀壇”;在山頂築壇,廣五丈,高九尺,四面出陛,號“登封壇";在社首山築八角方壇,號“降禪壇”。

次年正月高宗首先在山下“封祀壇”祀天;次日登岱頂,封玉策於“登封壇”;第三日到社首山“降禪壇”祭地神,高宗行初獻禮畢,武后升壇亞獻。封禪結束後在朝覲壇接受群臣朝賀,下詔立“登封”、“降禪”、“朝覲”三碑,稱封祀壇為“舞鶴臺”、登封壇為“萬歲臺”、降禪壇為“景雲臺”,改元乾封,改奉高縣為乾封縣。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5、唐玄宗

公元726年,唐玄宗率百官、貴戚及外邦客使,從東都紫微城出發,至泰山封禪。封禪禮沿襲乾封舊制。玄宗親自撰書《紀泰山鉻》,勒於岱頂大觀峰。

6、宋真宗

公元1008年,宋真宗自汴京出發,千乘萬騎,東封泰山。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封泰山女神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在泰山頂唐摩崖東側刻《謝天書述二聖功德銘》。

宋真宗之後,帝王來泰山只舉行祭祀儀式,因自覺功績不夠,不再進行封禪。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封禪的資格

因為封禪泰山是中國古代帝王的最高大典和至高榮譽,而且只有在改朝換代、江山易主,或者是久亂之後,致使天下一統、太平盛世,才可以封禪天地,向天地報告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同時擁有接受天命而治理人世的榮譽。

因此古代帝王想獲得封禪泰山的資格還是不容易的,像歷史上的千古明君,唐太宗李世民、清康熙、乾隆都是覺得自己功績不夠或是勞民傷財而沒有封禪。

在以往6個封禪帝王中,因為功績不夠,硬是拉下臉皮非要做此事而被後世嘲笑的皇帝就是宋真宗,據傳還有一段相當有趣的典故:

為何古代帝王封禪泰山,史上6次都有誰,宋朝皇帝造假封禪遭嘲笑

澶淵之盟簽訂後,宋真宗趙恆認為這是一樁值得自豪的功業,大臣王欽若善於察言觀色、逢迎邀寵,他看出趙恆既好大喜功,又害怕戰爭,於是建議趙恆舉行封禪大禮。遂採用天書和符瑞之說蠱惑朝野,並賜宰相王旦一酒樽珍珠以封其口,演繹了一場徹徹底底的鬧劇,真宗沉溺於封禪之事,並廣建宮觀,勞民傷財。

《宋史·真宗紀》評說天書封祀是“一國君臣如病狂”。明代李贄對此的看法是:“堂堂君臣,為此魑魅魍魎之事,可笑,可嘆!” 

結語:歷史上自我感覺良好的帝王為使自己在百姓心中樹立一座“明君”的豐碑,便異常渴望在泰山舉行封禪祭天大典,一方面是為了記錄自己的豐功偉績,塑造自己的光輝形象;另一方面也可以瞻仰一下前代賢名君王的英雄氣概,從而達到激勵自己的目的。

參考資料:《孟子·盡心上》、《史記·封禪書》、《五經通義》、《舊唐史》、《宋史·真宗紀》等

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