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王巖叟,成就了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他是三元榜首。即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人稱“三元榜首”。

"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王巖叟,成就了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他是三元榜首。即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人稱“三元榜首”。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自幼,聰明過人,他還沒有把話說周全的時候,就識文字了。

他在知定州時,有個被罷了官的法吏,定居鄉里,橫行不法,作惡頗多,引得鄉里許多人訴訟他,但是,因為他做過法吏,管這些事情的都是他的舊同事,所以,鄉里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王巖叟聽說了這事,派人捕拿到案,並將他押到人多的鬧市口,然後狠狠的鞭撻了他。這一懲戒,定州的壞人都很害怕,不敢囂張了,而老百姓交口稱讚。當時,暑定州知州的呂公著也不由的感嘆道,此古良吏才敢做的事啊。

"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王巖叟,成就了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他是三元榜首。即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人稱“三元榜首”。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自幼,聰明過人,他還沒有把話說周全的時候,就識文字了。

他在知定州時,有個被罷了官的法吏,定居鄉里,橫行不法,作惡頗多,引得鄉里許多人訴訟他,但是,因為他做過法吏,管這些事情的都是他的舊同事,所以,鄉里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王巖叟聽說了這事,派人捕拿到案,並將他押到人多的鬧市口,然後狠狠的鞭撻了他。這一懲戒,定州的壞人都很害怕,不敢囂張了,而老百姓交口稱讚。當時,暑定州知州的呂公著也不由的感嘆道,此古良吏才敢做的事啊。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哲宗即位後,有大臣推薦王巖叟為監察御史,但是,朝廷從皇上到百官,基本都不認識王巖叟。有朋友給他出意,要他多和重臣走動走動,王巖叟說:“那不是自己要官做?我不會那樣做的”。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上書:從諫用賢,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並建議改革財稅,他認為役、錢、斂、法太重,民力已不堪重負。他認為,應以民為本,要多瞭解民間疾苦,不能苛害百姓。哲宗接受了他的建議,下詔查問民間疾苦。各府縣怕皇上追究罪責,紛紛壓制訴訟,使下情不能上達。見到這樣的情況,王巖叟對皇上說,既然問了,就要一抓到底,要言必行,行必果。由此,言路大開。

王巖叟任左司諫兼權給事中,碰到有人不按執政要求而自作主張,或是陰奉陽違,不協同朝政的人,王巖叟把這些人都記錄下來,直接交把名單交給皇上。從此,命不出門下省的事,大為改觀,政令能夠暢達。

"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王巖叟,成就了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他是三元榜首。即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人稱“三元榜首”。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自幼,聰明過人,他還沒有把話說周全的時候,就識文字了。

他在知定州時,有個被罷了官的法吏,定居鄉里,橫行不法,作惡頗多,引得鄉里許多人訴訟他,但是,因為他做過法吏,管這些事情的都是他的舊同事,所以,鄉里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王巖叟聽說了這事,派人捕拿到案,並將他押到人多的鬧市口,然後狠狠的鞭撻了他。這一懲戒,定州的壞人都很害怕,不敢囂張了,而老百姓交口稱讚。當時,暑定州知州的呂公著也不由的感嘆道,此古良吏才敢做的事啊。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哲宗即位後,有大臣推薦王巖叟為監察御史,但是,朝廷從皇上到百官,基本都不認識王巖叟。有朋友給他出意,要他多和重臣走動走動,王巖叟說:“那不是自己要官做?我不會那樣做的”。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上書:從諫用賢,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並建議改革財稅,他認為役、錢、斂、法太重,民力已不堪重負。他認為,應以民為本,要多瞭解民間疾苦,不能苛害百姓。哲宗接受了他的建議,下詔查問民間疾苦。各府縣怕皇上追究罪責,紛紛壓制訴訟,使下情不能上達。見到這樣的情況,王巖叟對皇上說,既然問了,就要一抓到底,要言必行,行必果。由此,言路大開。

王巖叟任左司諫兼權給事中,碰到有人不按執政要求而自作主張,或是陰奉陽違,不協同朝政的人,王巖叟把這些人都記錄下來,直接交把名單交給皇上。從此,命不出門下省的事,大為改觀,政令能夠暢達。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對治學嚴謹不苟,一日,王巖叟侍講。王巖叟問哲宗:“請問陛下,你退朝無事的時候,用什麼方法消遣?”哲宗說:“看書”。王巖叟說:“陛下以讀書為樂,是天下的幸事。聖賢學問,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能夠理解的,要做好積累。即多讀多寫多思,讀書積累要在專與勤上下功夫。”哲宗很是贊同,從此,按王巖叟的伺講,而認真的做。

王巖叟憎惡分明、凜然正氣,不曲意逢迎,也絕不卑躬曲膝。大臣李定,母親仇氏病逝。按例應主動辭官丁憂,必須棄官回家為父母守孝三年。李定卻貪戀官位,居然隱瞞了其母病逝的事,不丁憂、不守孝。王巖叟知道後,當廷指責李定不孝。中國傳統有“孝大於忠”之說,所有官員,父母死亡,必須回家丁憂。於是,李定被免職歸鄉。那知道,宰相蔡確為李定找了個藉口,召李定還朝,為宋裕陵準備祭奠之事,並企圖使其恢復原職。王巖叟大怒,奏疏上給皇上:“陛下能夠得登大位,是以子繼父,這個是千古王業得以傳授的保證。李定的事情,太皇太后早就已經批准了丁憂。現在蔡確膽大妄為,居然敢違抗天命而自作主張。章惇參與了上下矇騙,這二人在聖上面前,經常喧譁爭辯,一點也沒有把聖上放在眼裡,無禮之極。現在,聖上政令不能出宮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篡逆臣子,任意改動聖意,而自用私意,這樣的大奸之人,怎麼能夠留在朝堂呢?”於是,哲宗相繼退斥了此二人、

"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王巖叟,成就了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他是三元榜首。即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人稱“三元榜首”。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自幼,聰明過人,他還沒有把話說周全的時候,就識文字了。

他在知定州時,有個被罷了官的法吏,定居鄉里,橫行不法,作惡頗多,引得鄉里許多人訴訟他,但是,因為他做過法吏,管這些事情的都是他的舊同事,所以,鄉里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王巖叟聽說了這事,派人捕拿到案,並將他押到人多的鬧市口,然後狠狠的鞭撻了他。這一懲戒,定州的壞人都很害怕,不敢囂張了,而老百姓交口稱讚。當時,暑定州知州的呂公著也不由的感嘆道,此古良吏才敢做的事啊。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哲宗即位後,有大臣推薦王巖叟為監察御史,但是,朝廷從皇上到百官,基本都不認識王巖叟。有朋友給他出意,要他多和重臣走動走動,王巖叟說:“那不是自己要官做?我不會那樣做的”。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上書:從諫用賢,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並建議改革財稅,他認為役、錢、斂、法太重,民力已不堪重負。他認為,應以民為本,要多瞭解民間疾苦,不能苛害百姓。哲宗接受了他的建議,下詔查問民間疾苦。各府縣怕皇上追究罪責,紛紛壓制訴訟,使下情不能上達。見到這樣的情況,王巖叟對皇上說,既然問了,就要一抓到底,要言必行,行必果。由此,言路大開。

王巖叟任左司諫兼權給事中,碰到有人不按執政要求而自作主張,或是陰奉陽違,不協同朝政的人,王巖叟把這些人都記錄下來,直接交把名單交給皇上。從此,命不出門下省的事,大為改觀,政令能夠暢達。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對治學嚴謹不苟,一日,王巖叟侍講。王巖叟問哲宗:“請問陛下,你退朝無事的時候,用什麼方法消遣?”哲宗說:“看書”。王巖叟說:“陛下以讀書為樂,是天下的幸事。聖賢學問,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能夠理解的,要做好積累。即多讀多寫多思,讀書積累要在專與勤上下功夫。”哲宗很是贊同,從此,按王巖叟的伺講,而認真的做。

王巖叟憎惡分明、凜然正氣,不曲意逢迎,也絕不卑躬曲膝。大臣李定,母親仇氏病逝。按例應主動辭官丁憂,必須棄官回家為父母守孝三年。李定卻貪戀官位,居然隱瞞了其母病逝的事,不丁憂、不守孝。王巖叟知道後,當廷指責李定不孝。中國傳統有“孝大於忠”之說,所有官員,父母死亡,必須回家丁憂。於是,李定被免職歸鄉。那知道,宰相蔡確為李定找了個藉口,召李定還朝,為宋裕陵準備祭奠之事,並企圖使其恢復原職。王巖叟大怒,奏疏上給皇上:“陛下能夠得登大位,是以子繼父,這個是千古王業得以傳授的保證。李定的事情,太皇太后早就已經批准了丁憂。現在蔡確膽大妄為,居然敢違抗天命而自作主張。章惇參與了上下矇騙,這二人在聖上面前,經常喧譁爭辯,一點也沒有把聖上放在眼裡,無禮之極。現在,聖上政令不能出宮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篡逆臣子,任意改動聖意,而自用私意,這樣的大奸之人,怎麼能夠留在朝堂呢?”於是,哲宗相繼退斥了此二人、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儲祥宮落成時,太皇太后邀請大臣觀賞。太皇太后說:“以後,皇上要經常來此宮,以方便善加管護。”王巖叟說:“陛下親政以來,從來不煩公,也不勞民,陛下做的是有利國家的大事啊。以後,還是不要大興土木的好。”皇上想借儲祥宮落成而大赦天下,王巖叟諫道:“以前,建宮殿,從來沒有搞過大赦,大赦無益於聖治。”

在蘭州,有兩個軍事要塞,一為質孤,一為勝如,從漢朝起,即為屯兵蓄養之重地。西夏覬覦已久,欲爭此二堡。二堡為蘭州、熙河之屏障,失去此二州,蘭州、熙河的處境將十分危險。楊延昭的意思是將二堡給西夏,左丞相蘇轍雖然也有這個意思,不過,他更主張緩緩。此時,宋軍與西夏在延安、熙河交戰中獲大勝,捷報到朝廷後,再議二堡時,蘇轍上奏:“如今,邊奏捷報頻頻,西夏意在二堡,夏天尚且想如此佔有,入秋更會是事情不斷,不如下決心,把此事定了。”蘇轍的意思,也想將二堡給西夏。王巖叟說:“此二堡,為屏障之地,怎麼能夠輕棄?”太皇太后同意不予,為此事的爭論和不負責任議論,終於停了。

"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王巖叟,成就了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他是三元榜首。即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人稱“三元榜首”。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自幼,聰明過人,他還沒有把話說周全的時候,就識文字了。

他在知定州時,有個被罷了官的法吏,定居鄉里,橫行不法,作惡頗多,引得鄉里許多人訴訟他,但是,因為他做過法吏,管這些事情的都是他的舊同事,所以,鄉里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王巖叟聽說了這事,派人捕拿到案,並將他押到人多的鬧市口,然後狠狠的鞭撻了他。這一懲戒,定州的壞人都很害怕,不敢囂張了,而老百姓交口稱讚。當時,暑定州知州的呂公著也不由的感嘆道,此古良吏才敢做的事啊。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哲宗即位後,有大臣推薦王巖叟為監察御史,但是,朝廷從皇上到百官,基本都不認識王巖叟。有朋友給他出意,要他多和重臣走動走動,王巖叟說:“那不是自己要官做?我不會那樣做的”。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上書:從諫用賢,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並建議改革財稅,他認為役、錢、斂、法太重,民力已不堪重負。他認為,應以民為本,要多瞭解民間疾苦,不能苛害百姓。哲宗接受了他的建議,下詔查問民間疾苦。各府縣怕皇上追究罪責,紛紛壓制訴訟,使下情不能上達。見到這樣的情況,王巖叟對皇上說,既然問了,就要一抓到底,要言必行,行必果。由此,言路大開。

王巖叟任左司諫兼權給事中,碰到有人不按執政要求而自作主張,或是陰奉陽違,不協同朝政的人,王巖叟把這些人都記錄下來,直接交把名單交給皇上。從此,命不出門下省的事,大為改觀,政令能夠暢達。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對治學嚴謹不苟,一日,王巖叟侍講。王巖叟問哲宗:“請問陛下,你退朝無事的時候,用什麼方法消遣?”哲宗說:“看書”。王巖叟說:“陛下以讀書為樂,是天下的幸事。聖賢學問,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能夠理解的,要做好積累。即多讀多寫多思,讀書積累要在專與勤上下功夫。”哲宗很是贊同,從此,按王巖叟的伺講,而認真的做。

王巖叟憎惡分明、凜然正氣,不曲意逢迎,也絕不卑躬曲膝。大臣李定,母親仇氏病逝。按例應主動辭官丁憂,必須棄官回家為父母守孝三年。李定卻貪戀官位,居然隱瞞了其母病逝的事,不丁憂、不守孝。王巖叟知道後,當廷指責李定不孝。中國傳統有“孝大於忠”之說,所有官員,父母死亡,必須回家丁憂。於是,李定被免職歸鄉。那知道,宰相蔡確為李定找了個藉口,召李定還朝,為宋裕陵準備祭奠之事,並企圖使其恢復原職。王巖叟大怒,奏疏上給皇上:“陛下能夠得登大位,是以子繼父,這個是千古王業得以傳授的保證。李定的事情,太皇太后早就已經批准了丁憂。現在蔡確膽大妄為,居然敢違抗天命而自作主張。章惇參與了上下矇騙,這二人在聖上面前,經常喧譁爭辯,一點也沒有把聖上放在眼裡,無禮之極。現在,聖上政令不能出宮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篡逆臣子,任意改動聖意,而自用私意,這樣的大奸之人,怎麼能夠留在朝堂呢?”於是,哲宗相繼退斥了此二人、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儲祥宮落成時,太皇太后邀請大臣觀賞。太皇太后說:“以後,皇上要經常來此宮,以方便善加管護。”王巖叟說:“陛下親政以來,從來不煩公,也不勞民,陛下做的是有利國家的大事啊。以後,還是不要大興土木的好。”皇上想借儲祥宮落成而大赦天下,王巖叟諫道:“以前,建宮殿,從來沒有搞過大赦,大赦無益於聖治。”

在蘭州,有兩個軍事要塞,一為質孤,一為勝如,從漢朝起,即為屯兵蓄養之重地。西夏覬覦已久,欲爭此二堡。二堡為蘭州、熙河之屏障,失去此二州,蘭州、熙河的處境將十分危險。楊延昭的意思是將二堡給西夏,左丞相蘇轍雖然也有這個意思,不過,他更主張緩緩。此時,宋軍與西夏在延安、熙河交戰中獲大勝,捷報到朝廷後,再議二堡時,蘇轍上奏:“如今,邊奏捷報頻頻,西夏意在二堡,夏天尚且想如此佔有,入秋更會是事情不斷,不如下決心,把此事定了。”蘇轍的意思,也想將二堡給西夏。王巖叟說:“此二堡,為屏障之地,怎麼能夠輕棄?”太皇太后同意不予,為此事的爭論和不負責任議論,終於停了。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但是,西夏並不甘心,又起數萬兵馬侵入。形勢不利,戰事日緊。這時,割地的朝議又起。守舊派一再主張,將已佔的西夏之地,還給西夏。王巖叟力言,“決對不能給,如果讓西夏得逞,後患無窮”!於是,宋廷採取了強有力的軍事措施,邊關遂告安寧。宋史曰:“定遠、遂城皆巖叟之力也。”

王巖叟的一生,才學和功業受到了當時同僚的高度評價,也為史學界所肯定。他在大事上敢於議論,於個人利益而不顧。時,北宋國事複雜,風雲變幻,大臣的命運也難以叵測。宰相劉摯,右丞相蘇轍,因避人言,請求退位。而王巖叟卻是數次上書,非要讓皇上接受他的建議,才肯罷休。

"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王巖叟,成就了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他是三元榜首。即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人稱“三元榜首”。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自幼,聰明過人,他還沒有把話說周全的時候,就識文字了。

他在知定州時,有個被罷了官的法吏,定居鄉里,橫行不法,作惡頗多,引得鄉里許多人訴訟他,但是,因為他做過法吏,管這些事情的都是他的舊同事,所以,鄉里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王巖叟聽說了這事,派人捕拿到案,並將他押到人多的鬧市口,然後狠狠的鞭撻了他。這一懲戒,定州的壞人都很害怕,不敢囂張了,而老百姓交口稱讚。當時,暑定州知州的呂公著也不由的感嘆道,此古良吏才敢做的事啊。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哲宗即位後,有大臣推薦王巖叟為監察御史,但是,朝廷從皇上到百官,基本都不認識王巖叟。有朋友給他出意,要他多和重臣走動走動,王巖叟說:“那不是自己要官做?我不會那樣做的”。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上書:從諫用賢,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並建議改革財稅,他認為役、錢、斂、法太重,民力已不堪重負。他認為,應以民為本,要多瞭解民間疾苦,不能苛害百姓。哲宗接受了他的建議,下詔查問民間疾苦。各府縣怕皇上追究罪責,紛紛壓制訴訟,使下情不能上達。見到這樣的情況,王巖叟對皇上說,既然問了,就要一抓到底,要言必行,行必果。由此,言路大開。

王巖叟任左司諫兼權給事中,碰到有人不按執政要求而自作主張,或是陰奉陽違,不協同朝政的人,王巖叟把這些人都記錄下來,直接交把名單交給皇上。從此,命不出門下省的事,大為改觀,政令能夠暢達。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對治學嚴謹不苟,一日,王巖叟侍講。王巖叟問哲宗:“請問陛下,你退朝無事的時候,用什麼方法消遣?”哲宗說:“看書”。王巖叟說:“陛下以讀書為樂,是天下的幸事。聖賢學問,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能夠理解的,要做好積累。即多讀多寫多思,讀書積累要在專與勤上下功夫。”哲宗很是贊同,從此,按王巖叟的伺講,而認真的做。

王巖叟憎惡分明、凜然正氣,不曲意逢迎,也絕不卑躬曲膝。大臣李定,母親仇氏病逝。按例應主動辭官丁憂,必須棄官回家為父母守孝三年。李定卻貪戀官位,居然隱瞞了其母病逝的事,不丁憂、不守孝。王巖叟知道後,當廷指責李定不孝。中國傳統有“孝大於忠”之說,所有官員,父母死亡,必須回家丁憂。於是,李定被免職歸鄉。那知道,宰相蔡確為李定找了個藉口,召李定還朝,為宋裕陵準備祭奠之事,並企圖使其恢復原職。王巖叟大怒,奏疏上給皇上:“陛下能夠得登大位,是以子繼父,這個是千古王業得以傳授的保證。李定的事情,太皇太后早就已經批准了丁憂。現在蔡確膽大妄為,居然敢違抗天命而自作主張。章惇參與了上下矇騙,這二人在聖上面前,經常喧譁爭辯,一點也沒有把聖上放在眼裡,無禮之極。現在,聖上政令不能出宮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篡逆臣子,任意改動聖意,而自用私意,這樣的大奸之人,怎麼能夠留在朝堂呢?”於是,哲宗相繼退斥了此二人、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儲祥宮落成時,太皇太后邀請大臣觀賞。太皇太后說:“以後,皇上要經常來此宮,以方便善加管護。”王巖叟說:“陛下親政以來,從來不煩公,也不勞民,陛下做的是有利國家的大事啊。以後,還是不要大興土木的好。”皇上想借儲祥宮落成而大赦天下,王巖叟諫道:“以前,建宮殿,從來沒有搞過大赦,大赦無益於聖治。”

在蘭州,有兩個軍事要塞,一為質孤,一為勝如,從漢朝起,即為屯兵蓄養之重地。西夏覬覦已久,欲爭此二堡。二堡為蘭州、熙河之屏障,失去此二州,蘭州、熙河的處境將十分危險。楊延昭的意思是將二堡給西夏,左丞相蘇轍雖然也有這個意思,不過,他更主張緩緩。此時,宋軍與西夏在延安、熙河交戰中獲大勝,捷報到朝廷後,再議二堡時,蘇轍上奏:“如今,邊奏捷報頻頻,西夏意在二堡,夏天尚且想如此佔有,入秋更會是事情不斷,不如下決心,把此事定了。”蘇轍的意思,也想將二堡給西夏。王巖叟說:“此二堡,為屏障之地,怎麼能夠輕棄?”太皇太后同意不予,為此事的爭論和不負責任議論,終於停了。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但是,西夏並不甘心,又起數萬兵馬侵入。形勢不利,戰事日緊。這時,割地的朝議又起。守舊派一再主張,將已佔的西夏之地,還給西夏。王巖叟力言,“決對不能給,如果讓西夏得逞,後患無窮”!於是,宋廷採取了強有力的軍事措施,邊關遂告安寧。宋史曰:“定遠、遂城皆巖叟之力也。”

王巖叟的一生,才學和功業受到了當時同僚的高度評價,也為史學界所肯定。他在大事上敢於議論,於個人利益而不顧。時,北宋國事複雜,風雲變幻,大臣的命運也難以叵測。宰相劉摯,右丞相蘇轍,因避人言,請求退位。而王巖叟卻是數次上書,非要讓皇上接受他的建議,才肯罷休。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一生為文甚多,其著述主要有《易經傳》、《詩經傳》、《春秋傳》。大部為《全宋文》所收錄。

王巖叟《秋暑帖》,行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與知府安撫左丞資政札》,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王巖叟,成就了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他是三元榜首。即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人稱“三元榜首”。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自幼,聰明過人,他還沒有把話說周全的時候,就識文字了。

他在知定州時,有個被罷了官的法吏,定居鄉里,橫行不法,作惡頗多,引得鄉里許多人訴訟他,但是,因為他做過法吏,管這些事情的都是他的舊同事,所以,鄉里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王巖叟聽說了這事,派人捕拿到案,並將他押到人多的鬧市口,然後狠狠的鞭撻了他。這一懲戒,定州的壞人都很害怕,不敢囂張了,而老百姓交口稱讚。當時,暑定州知州的呂公著也不由的感嘆道,此古良吏才敢做的事啊。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哲宗即位後,有大臣推薦王巖叟為監察御史,但是,朝廷從皇上到百官,基本都不認識王巖叟。有朋友給他出意,要他多和重臣走動走動,王巖叟說:“那不是自己要官做?我不會那樣做的”。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上書:從諫用賢,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並建議改革財稅,他認為役、錢、斂、法太重,民力已不堪重負。他認為,應以民為本,要多瞭解民間疾苦,不能苛害百姓。哲宗接受了他的建議,下詔查問民間疾苦。各府縣怕皇上追究罪責,紛紛壓制訴訟,使下情不能上達。見到這樣的情況,王巖叟對皇上說,既然問了,就要一抓到底,要言必行,行必果。由此,言路大開。

王巖叟任左司諫兼權給事中,碰到有人不按執政要求而自作主張,或是陰奉陽違,不協同朝政的人,王巖叟把這些人都記錄下來,直接交把名單交給皇上。從此,命不出門下省的事,大為改觀,政令能夠暢達。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對治學嚴謹不苟,一日,王巖叟侍講。王巖叟問哲宗:“請問陛下,你退朝無事的時候,用什麼方法消遣?”哲宗說:“看書”。王巖叟說:“陛下以讀書為樂,是天下的幸事。聖賢學問,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能夠理解的,要做好積累。即多讀多寫多思,讀書積累要在專與勤上下功夫。”哲宗很是贊同,從此,按王巖叟的伺講,而認真的做。

王巖叟憎惡分明、凜然正氣,不曲意逢迎,也絕不卑躬曲膝。大臣李定,母親仇氏病逝。按例應主動辭官丁憂,必須棄官回家為父母守孝三年。李定卻貪戀官位,居然隱瞞了其母病逝的事,不丁憂、不守孝。王巖叟知道後,當廷指責李定不孝。中國傳統有“孝大於忠”之說,所有官員,父母死亡,必須回家丁憂。於是,李定被免職歸鄉。那知道,宰相蔡確為李定找了個藉口,召李定還朝,為宋裕陵準備祭奠之事,並企圖使其恢復原職。王巖叟大怒,奏疏上給皇上:“陛下能夠得登大位,是以子繼父,這個是千古王業得以傳授的保證。李定的事情,太皇太后早就已經批准了丁憂。現在蔡確膽大妄為,居然敢違抗天命而自作主張。章惇參與了上下矇騙,這二人在聖上面前,經常喧譁爭辯,一點也沒有把聖上放在眼裡,無禮之極。現在,聖上政令不能出宮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篡逆臣子,任意改動聖意,而自用私意,這樣的大奸之人,怎麼能夠留在朝堂呢?”於是,哲宗相繼退斥了此二人、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儲祥宮落成時,太皇太后邀請大臣觀賞。太皇太后說:“以後,皇上要經常來此宮,以方便善加管護。”王巖叟說:“陛下親政以來,從來不煩公,也不勞民,陛下做的是有利國家的大事啊。以後,還是不要大興土木的好。”皇上想借儲祥宮落成而大赦天下,王巖叟諫道:“以前,建宮殿,從來沒有搞過大赦,大赦無益於聖治。”

在蘭州,有兩個軍事要塞,一為質孤,一為勝如,從漢朝起,即為屯兵蓄養之重地。西夏覬覦已久,欲爭此二堡。二堡為蘭州、熙河之屏障,失去此二州,蘭州、熙河的處境將十分危險。楊延昭的意思是將二堡給西夏,左丞相蘇轍雖然也有這個意思,不過,他更主張緩緩。此時,宋軍與西夏在延安、熙河交戰中獲大勝,捷報到朝廷後,再議二堡時,蘇轍上奏:“如今,邊奏捷報頻頻,西夏意在二堡,夏天尚且想如此佔有,入秋更會是事情不斷,不如下決心,把此事定了。”蘇轍的意思,也想將二堡給西夏。王巖叟說:“此二堡,為屏障之地,怎麼能夠輕棄?”太皇太后同意不予,為此事的爭論和不負責任議論,終於停了。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但是,西夏並不甘心,又起數萬兵馬侵入。形勢不利,戰事日緊。這時,割地的朝議又起。守舊派一再主張,將已佔的西夏之地,還給西夏。王巖叟力言,“決對不能給,如果讓西夏得逞,後患無窮”!於是,宋廷採取了強有力的軍事措施,邊關遂告安寧。宋史曰:“定遠、遂城皆巖叟之力也。”

王巖叟的一生,才學和功業受到了當時同僚的高度評價,也為史學界所肯定。他在大事上敢於議論,於個人利益而不顧。時,北宋國事複雜,風雲變幻,大臣的命運也難以叵測。宰相劉摯,右丞相蘇轍,因避人言,請求退位。而王巖叟卻是數次上書,非要讓皇上接受他的建議,才肯罷休。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一生為文甚多,其著述主要有《易經傳》、《詩經傳》、《春秋傳》。大部為《全宋文》所收錄。

王巖叟《秋暑帖》,行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與知府安撫左丞資政札》,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玉巖叟工書法,正書遒勁渾厚,行書自得宋人尚意書風,於蘇軾、蔡襄處著力最著,書卷氣撲面而來。用筆處更見狠勁,殺紙聲聲,自有主張。

"

文/盧秀輝 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江蘇興化人。職業書法家、畫家、篆刻家、文藝評論家。


王巖叟,成就了科舉時代讀書人的夢想,他是三元榜首。即鄉舉、省試、廷對皆第一,因此人稱“三元榜首”。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自幼,聰明過人,他還沒有把話說周全的時候,就識文字了。

他在知定州時,有個被罷了官的法吏,定居鄉里,橫行不法,作惡頗多,引得鄉里許多人訴訟他,但是,因為他做過法吏,管這些事情的都是他的舊同事,所以,鄉里拿他也沒有什麼辦法。王巖叟聽說了這事,派人捕拿到案,並將他押到人多的鬧市口,然後狠狠的鞭撻了他。這一懲戒,定州的壞人都很害怕,不敢囂張了,而老百姓交口稱讚。當時,暑定州知州的呂公著也不由的感嘆道,此古良吏才敢做的事啊。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哲宗即位後,有大臣推薦王巖叟為監察御史,但是,朝廷從皇上到百官,基本都不認識王巖叟。有朋友給他出意,要他多和重臣走動走動,王巖叟說:“那不是自己要官做?我不會那樣做的”。他上任的第一天,,就上書:從諫用賢,不可因小利而失民心。並建議改革財稅,他認為役、錢、斂、法太重,民力已不堪重負。他認為,應以民為本,要多瞭解民間疾苦,不能苛害百姓。哲宗接受了他的建議,下詔查問民間疾苦。各府縣怕皇上追究罪責,紛紛壓制訴訟,使下情不能上達。見到這樣的情況,王巖叟對皇上說,既然問了,就要一抓到底,要言必行,行必果。由此,言路大開。

王巖叟任左司諫兼權給事中,碰到有人不按執政要求而自作主張,或是陰奉陽違,不協同朝政的人,王巖叟把這些人都記錄下來,直接交把名單交給皇上。從此,命不出門下省的事,大為改觀,政令能夠暢達。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對治學嚴謹不苟,一日,王巖叟侍講。王巖叟問哲宗:“請問陛下,你退朝無事的時候,用什麼方法消遣?”哲宗說:“看書”。王巖叟說:“陛下以讀書為樂,是天下的幸事。聖賢學問,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能夠理解的,要做好積累。即多讀多寫多思,讀書積累要在專與勤上下功夫。”哲宗很是贊同,從此,按王巖叟的伺講,而認真的做。

王巖叟憎惡分明、凜然正氣,不曲意逢迎,也絕不卑躬曲膝。大臣李定,母親仇氏病逝。按例應主動辭官丁憂,必須棄官回家為父母守孝三年。李定卻貪戀官位,居然隱瞞了其母病逝的事,不丁憂、不守孝。王巖叟知道後,當廷指責李定不孝。中國傳統有“孝大於忠”之說,所有官員,父母死亡,必須回家丁憂。於是,李定被免職歸鄉。那知道,宰相蔡確為李定找了個藉口,召李定還朝,為宋裕陵準備祭奠之事,並企圖使其恢復原職。王巖叟大怒,奏疏上給皇上:“陛下能夠得登大位,是以子繼父,這個是千古王業得以傳授的保證。李定的事情,太皇太后早就已經批准了丁憂。現在蔡確膽大妄為,居然敢違抗天命而自作主張。章惇參與了上下矇騙,這二人在聖上面前,經常喧譁爭辯,一點也沒有把聖上放在眼裡,無禮之極。現在,聖上政令不能出宮廷,就是因為有這樣的篡逆臣子,任意改動聖意,而自用私意,這樣的大奸之人,怎麼能夠留在朝堂呢?”於是,哲宗相繼退斥了此二人、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儲祥宮落成時,太皇太后邀請大臣觀賞。太皇太后說:“以後,皇上要經常來此宮,以方便善加管護。”王巖叟說:“陛下親政以來,從來不煩公,也不勞民,陛下做的是有利國家的大事啊。以後,還是不要大興土木的好。”皇上想借儲祥宮落成而大赦天下,王巖叟諫道:“以前,建宮殿,從來沒有搞過大赦,大赦無益於聖治。”

在蘭州,有兩個軍事要塞,一為質孤,一為勝如,從漢朝起,即為屯兵蓄養之重地。西夏覬覦已久,欲爭此二堡。二堡為蘭州、熙河之屏障,失去此二州,蘭州、熙河的處境將十分危險。楊延昭的意思是將二堡給西夏,左丞相蘇轍雖然也有這個意思,不過,他更主張緩緩。此時,宋軍與西夏在延安、熙河交戰中獲大勝,捷報到朝廷後,再議二堡時,蘇轍上奏:“如今,邊奏捷報頻頻,西夏意在二堡,夏天尚且想如此佔有,入秋更會是事情不斷,不如下決心,把此事定了。”蘇轍的意思,也想將二堡給西夏。王巖叟說:“此二堡,為屏障之地,怎麼能夠輕棄?”太皇太后同意不予,為此事的爭論和不負責任議論,終於停了。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但是,西夏並不甘心,又起數萬兵馬侵入。形勢不利,戰事日緊。這時,割地的朝議又起。守舊派一再主張,將已佔的西夏之地,還給西夏。王巖叟力言,“決對不能給,如果讓西夏得逞,後患無窮”!於是,宋廷採取了強有力的軍事措施,邊關遂告安寧。宋史曰:“定遠、遂城皆巖叟之力也。”

王巖叟的一生,才學和功業受到了當時同僚的高度評價,也為史學界所肯定。他在大事上敢於議論,於個人利益而不顧。時,北宋國事複雜,風雲變幻,大臣的命運也難以叵測。宰相劉摯,右丞相蘇轍,因避人言,請求退位。而王巖叟卻是數次上書,非要讓皇上接受他的建議,才肯罷休。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王巖叟一生為文甚多,其著述主要有《易經傳》、《詩經傳》、《春秋傳》。大部為《全宋文》所收錄。

王巖叟《秋暑帖》,行書,北京故宮博物院藏。《與知府安撫左丞資政札》,行書,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玉巖叟工書法,正書遒勁渾厚,行書自得宋人尚意書風,於蘇軾、蔡襄處著力最著,書卷氣撲面而來。用筆處更見狠勁,殺紙聲聲,自有主張。

他是古代讀書人的最高理想,曾連中三元,書法極具書卷氣

本文作者盧秀輝先生作品

王巖叟(1044-1094),字彥霖,今臨清人。


本文為書法網簽約作家盧秀輝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