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作為宜居宜遊的城市,安順不僅以秀美的山川河流吸引著外鄉客,綠蔭環繞的城市環境也使它逐漸成為旅遊的熱點。在良好的氣候條件下,城市的植被越來越豐富,公園裡是競相爭豔的各色花朵。人行道旁蔥鬱的行道樹,總能為行人遮擋住刺眼的陽光。山體公園內,綠樹青草帶來的清新空氣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宜居家園

放眼望去,安順猶如一座園林之城,人們把家安在了原生態的樂園裡,感受著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

築綠色之夢

構建城市新面貌

2012年3月,安順市委、市政府提出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宏偉目標,把“宜居安順·綠色家園”作為助推城鎮化發展、構建現代宜居城市的重要抓手,並逐年加大園林建設資金投入,一股自上而下的“創園”風正吹向安順的各個角落。

2014年,安順市榮獲“貴州省園林城市”稱號,安順市委、市政府以此為起點,再次召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推進大會,會上緊緊圍繞“山水田園型、綠色生態型、宜居宜遊型、開放創新型、歷史文化型”五型城市發展目標,在穩健持續推進山地園林建設的同時,更注重城市品質的全面提升。

為了更好的指導並實施創園工作,安順市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市政府主要領導任常務副組長的創園工作領導小組。落實人員,制定工作方案,從多方面來開展創園工作。

在創園工作中,規劃先行始終是開展工作的第一步,將《安順市綠地系統規劃》納入城市總體規劃同步推進,確保“一心七核,一廊一環,多園點綴,綠脈織網”的城市園林綠化格局順利打造。《安順市海綿城市建設規劃》、《安順市生物多樣性保護規劃》、《安順市溼地保護規劃》等系列規劃應運而生並逐步實施;頒佈執行《城市綠化管理辦法》、《城市古樹名木管理暫行辦法》等一批管理辦法;先後出臺的《安順市園林綠化工程管理制度》、《安順市城市園林綠化養護管理技術規範》、《安順市控制大樹移栽制度》等配套管理制度,形成了以規劃定方向,標準定規範,靠制度強管理的園林綠化管理體系;建立“安順市園林綠化數字化管理系統”,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園林綠化動態精細管理,公眾對城市園林綠化滿意率達96.4%。

發揮資源優勢

彰顯城市魅力

近3年來,為全力推進園林綠化增量提質,使城市變得更加秀美,安順市累計投入了23.07億元,並制定出臺了《國家園林城市標準》。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晨練

為了進一步體現安順加大公園綠地的建設力度,安順從五個方面,全方位、多層次的開展了公園綠地的建設工作。

一是因地制宜,依山而建。結合安順城區多山體、植被的特點,按照“一年全面鋪開、兩年基本建成、三年初見成效”的目標,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城市幹道為紐帶,高速出入口為節點,大力推進山體公園化綠地建設,塔山、獅子山、高煙坡、龍頭山等30餘座山體公園(遊園)陸續竣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每一座山體都是一座城市盆景,處處彰顯著“道法自然、顯山露水”的姿容。

二是變廢為寶,生態修復。“節約型、生態型、功能完善型”是安順公園化綠地建設始終遵循的原則。引入“高次團粒噴播技術”對雙簧坡、爺爺山、電視塔山等因道路修建等歷史原因產生的山體切面開展植被恢復;將原來的垃圾填埋場——駝寶山建成城市公園綠地;拆危建綠,破硬植綠,市西公園、鳳東遊園、麒麟廣場次第開放。

三是提升品質,彰顯特色。對虹山公園、三合公園、貫城河生態走廊進行提質改造,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其中,“集雨型”、“沉降式”綠地逐步推廣,廣泛採用透水鋪裝、噴灌、滴管技術,以植物造景為主,各類精品雕塑點綴其間,凸顯地方特色,城市生態功能和休閒功能不斷提升。

四是綠隨路建,有路皆綠。我市持續加強城市綠道建設力度,逐步形成城市林蔭大道、環湖遊道、登山步道、公園漫步系統相銜接的綠道網絡。遵循“綠隨路建、一路一景”的建設理念,以城市幹道綠化為主線,相繼建成以塔山為軸心的十字形林蔭大道,林蔭路推廣率76.5%。城市主幹道廣泛種植香樟、桂花、銀杏等本地鄉土植物,花、草、喬、灌搭配合理,季相分明、點上成景、線上成蔭的道路綠化格局已經形成,城市道路綠地達標率為86.19%。

五是共創園林城市,共享綠化成果。市民的廣泛參與扮美了安順的各個角落,攀爬植物的大量使用,抹綠了安順的大街小巷和牆體邊坡。水景、疊石、古典建築與植物景觀巧妙搭配,一大批綠化效果好、園林設計感強的單位社區不斷湧現,自2016年啟動園林式小區評選以來,安順市園林式小區(單位)共計19個,年提升率達24.36%,城市新建、改建居住區綠地達標率均達到97.44%。

目前安順現有公園綠地總計 84 個,其中:綜合性公園 4 座;社區公園綠地 12 個;專類公園綠地 40 個(山體公園、小遊園 32 個);帶狀公園綠地 7 個;街旁綠地 21 個(廣場 14 個),市民出行300米便能感受綠色芬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4.48%。

遺蹟的保護

城市在歷史長河中變得更耀眼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林間漫步

貴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徵也讓秀美的安順城區具備了山多、植被蔥鬱的特點。按照綠色貴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安順著力推進植樹造林工作的開展,積極打造城市生態屏障和生態走廊。

在安順城裡,延綿起伏的山體、林地與城市的綠地共同構成了城鄉一體化的綠色生態圈,城市防護綠地的實施率達到82.4%;隨彎就彎、自然連通,貫城河、杈白河、夜郎湖、虹山湖等河湖水系按照生態學原理進行駁岸和水底處理,地表水Ⅳ類及以上水體比率100%,水體岸線自然化率84%。

抬頭凝視遠方時,看見的是起伏的山巒,耳邊響起的是潺潺流水聲,一目的綠,心間的靜,那就是淡淡的鄉愁。

安順在開展創園工作的同時,城市歷史風貌的保護也尤為重視,編制完成的《歷史文化街區建設保護規劃》,表現的便是園林綠化景觀與城市人文風貌的結合,城市特色的歷史文化、古建築群也因此得到了有效的保護。

普定穿洞古人類文化遺址、明代軍事遺存、安順文廟等傳統街區和文物古蹟都得到了有效的保護。城區161株承載歷史歲月的古樹名木經過建檔、掛牌、復壯,古樹名木保護率為100%。古老的歷史標誌物被保留,這也代表著它們將在新的歲月裡,繼續見證安順將來的美好。

城市環境的提升

百姓幸福的來源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虹山湖晨練的市民

安順作為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生態文明建設始終佔據著重要的位置,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開展,也是推動產城景深度融合,夯實園林城市建設基礎。

近年來,我市投入工業廢棄處理設施1007套,淘汰燃煤鍋爐,認真開展城市尾氣、揚塵治理,推進燃氣普及和公交油改氣等工程,年空氣質量指數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62天,城市熱島效應強度≤3℃。經監測,市境內主要河流三岔河、北盤江出境斷面水質良好。通過中水回用、引千入虹和管網改善,城區內的黑臭水體基本消除。

安順始終堅持著以人為本,強化基礎設施建設來造福於民。通過推動公共供水用水網絡不斷延伸,並根據《城市供水水質標準》,每天對出廠水常規9項指標進行檢驗,出廠水檢驗合格率100%,管網水合格率99.84%;還引進了奧尼卡汙水處理和綠色動力(垃圾焚燒發電)工藝,實現了市政功能與環境保護的完美結合,全市汙水處理率93.42%,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100%。同時,結合“文明、衛生、環保、園林、雙擁”同城五創,針對佔道經營、車輛違停、衛生死角、園林缺失,持續開展城市容貌綜合整治。

現如今的安順城,大街小巷不再滿是垃圾,而變得乾淨整潔,城市基礎設施運行安全,城市的景觀照明控制得到了科學的規範管理,整個城區看上去變得光彩奪目。

目前,安順共建成區78個標準化社區的教育、醫療、體育、文化、便民服務等各類設施配套齊全,較好地滿足了居民生活、娛樂、健身方面的需求。棚戶區、城中村改造基本完成,保障性住房相繼落成,住房保障率高達98%,保障性住房建設計劃完成率104.75%。

與此同時,安順加快完善垂直電梯、坡道等無障礙設施建設,在公共場所為殘疾人提供周到服務,使殘疾人擁有了更加便利的生活環境。

目前,安順建成區面積66.3平方公里,人口46.44萬人,綠地率達34.87%,綠化覆蓋率達37.0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0.43平方米,分城區人均公園綠地最低值20.08平方米,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園林城市標準》要求。

在國家住建部的關心支持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凝聚了300萬安順人民的共同期盼。透過這生命的綠色,看到的是市委、市政府帶領全市人民致力改善人居環境、追求人與自然和諧的鏗鏘步履。

創建國家園林城市,讓群眾的生活變得更加綠色,空氣更加清新,環境越來越美。在下一步創園工作中,安順市各族人民還將付出更多的努力,奮力推進創園工作的開展,使安順變得更加綠色,更加健康,更加宜居宜遊。

城市現狀:山青水綠地潔

隨著城市的變遷,安順從一個曾經再普通不過的西南腹地傳統城市變身為一座具有活力的生態園林城市,如今,回望安順城市近年來的變化,市委市政府立足於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城市品位,加大城市綠化建設,出門見綠、人在綠中已經成為市民看得見摸得著的現實,市民生活的幸福指數逐步提升。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綠色廣場

打造生態園林城市

市民享受天然“氧吧”

“你能想到以前這一片是破舊不堪、垃圾遍地的虹山湖嗎?”市民張文友說,以前這片都是菜地,市民經常在虹山湖中洗糞桶、扔垃圾,讓虹山湖變成了垃圾場,看到市民扔垃圾在虹山湖中,心痛不已,在虹山湖附近住了20多年的他,對這一片很有感情。

隨著市民物質生活的提高,為滿足市民對休閒場所的需求,市政府決定打造虹山湖公園。近年來,張文友親眼目睹了虹山湖的變化,感受著城市綠化的新變化。“現在,這裡成了美麗的虹山湖公園,綠樹環繞,人在綠中行,成了人們休閒、娛樂、鍛鍊身體的樂園,每天都有人來這裡散步、鍛鍊、跳舞。”說起虹山湖公園的變化,張文友興奮不已。

“以前經常去旅遊,總覺得別的城市好。可現在安順城區的綠化景觀越來越多,猶如一個天然‘氧吧’,讓人流連忘返。”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身邊已經有很多外地朋友在安順城區買了房子,就是衝著優美的城市環境來的。

旱廁變星級公廁

提升市民滿意度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晨跑

在若飛廣場練太極的市民胡勇表示,讓他感受較深的就是十年來安順的公廁從收費到免費、從數量少到數量多的轉變。以前要想在外面找廁所太難了,公廁免費開放後,數量也在逐漸增加,確實方便了大家。 “這不光是對我們市民方便,尤其對出門在外的遊客,都特別方便,而且很多公廁都在林蔭之中,讓人從外觀上感覺是一棟別墅,分外的高、大、尚。”

負責打掃若飛故居旁免費公廁的工作人員張燕告訴記者,2008年起,公廁實施免費後,使用公廁的人員明顯增多,很多到廣場來鍛鍊、遊玩的人都反映很方便。“雖然不收費,但我們打掃時也絲毫不馬虎,每天都會用消毒液清潔,保證公廁的衛生和周邊環境。”

據悉,近年來,由政府財政撥款新建或改建的100餘座星級公廁,極大地滿足了市民的需求,從公廁開放時間上,也考慮了區位特點和市民群眾的生活習慣。人流量大的地方,火車站小品公廁、中華北路公廁、東門橋公廁為24小時全天開放;環湖路周邊公廁全年開放時間為早上6點至晚上11點;其他公廁每年4月1日至9月30日開放時間為早上6點至晚上11點,10月1日至次年4月1日開放時間為早上6點至晚上10點半。

林在城中、城在綠中

山水環繞、城景一體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綠蔭下的公廁

據瞭解,近3年來,安順市累計投入資金23.07億元,全力推進園林綠化增量提質,使城市更加秀美,結合城區多山體、多植被的特點,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城市幹道為紐帶,高速出入口為節點,大力推進山地園林建設,塔山、獅子山、高煙坡、龍頭山等30餘座山體公園(遊園)陸續竣工並免費向市民開放,每一座山體都是一座城市盆景,處處彰顯著“道法自然、顯山露水”的姿容。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綠樹成蔭的中華北路

記者從安順市園林局獲悉,安順現有公園綠地總計 84 個,其中:綜合性公園 4 座;社區公園綠地 12 個;專類公園綠地 40 個(山體公園、小遊園 32 個);帶狀公園綠地 7 個;街旁綠地 21 個(廣場 14 個),市民出行300米便能感受綠色芬芳,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達94.48%。在主城區,遵循“綠隨路建、一路一景”的建設理念,以城市幹道綠化為主線,相繼建成以塔山為軸心的十字形林蔭大道,林蔭路推廣率76.5%。城市主幹道廣泛種植香樟、桂花、銀杏等本地鄉土植物,花、草、喬、灌搭配合理,季相分明、點上成景、線上成蔭的道路綠化格局已經形成,城市道路綠地達標率為86.19%。

據2013年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數據統計,林業用地面積 751.96萬畝,其中:有林地 297.03 萬畝,竹林 0.55 萬畝,疏林地 3.61萬畝,灌木林地 211.29 萬畝,苗圃地 0.59萬畝,未成林造林地69.82萬畝,宜林地 165.81 萬畝,無立木林地2.97萬畝,輔助生產林地0.29萬畝。非林業用地638.12 萬畝。2014年,全市森林面積620萬畝,森林覆蓋率44.63%,活立木蓄積1378萬立方米。

目前,安順建成區面積66.3平方公里,人口46.44萬人,綠地率達34.87%,綠化覆蓋率達37.08%,人均公園綠地面積20.43平方米,分城區人均公園綠地最低值20.08平方米,在城區“300米見綠、500米見園”,呈現出一幅“林在城中、城在綠中、山水環繞、城景一體”的山城水墨畫卷。

街頭景觀:城市最美的符號

這段時間安順改變太大了,路面乾淨,市民文明,這座城市及人們的素質都發生了很大的改變,很多好的習慣開始慢慢養成。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和諧家園

街景一:清晨的紅帽子、紅馬甲,成了這個城市最美的符號。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志願者,城市一道美麗的風景。

無論你何時走到何地,都會發現在斑馬線或是複雜路段,站著身穿紅馬甲、頭戴紅帽子的志願者,他們站在人流中,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小紅旗,一邊吹著口哨,文明勸導過斑馬線的市民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規則。志願者吳麗莎告訴記者:“每天站在同一個地方,感受到市民素質漸漸提高,大家都懂得遵守交通規則,懂得禮讓司機朋友。對於我來說,每天十多個小時的工作很累,不過就算再累也覺得很有意義。”

街景二:鋪滿鮮花的城市,市民宜居的家園。

正午時分,步入安順好吃街,除了看見路口擺放著整齊的鮮花,還可見很多綠色植物鋪滿好吃街的木棧道中央,十分養眼。走累了,還可以坐在休閒椅上小憩一會,每家店面門口都打掃得乾乾淨淨。“好吃街作為安順對外宣傳本地特色小吃的窗口,環境衛生當然要好了,現在不光是市民素質提升了,我們做買賣的也一樣要做個有素質的人。”在好吃街開餐館的李先生說道。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市委天橋一角

記者來到同樣鋪滿鮮花的新大十字街心花園,看見很多市民在長椅上面聊天,享受著美好的環境,以前的花池已經變成一個大大的花壇,與周圍的大樹相得益彰。大樹下,還有一些市民靜靜的看著書,美好而寧靜。

街景三:街頭市民展文明風貌。

“這幾日安順正在迎接創文檢查,我們對安順有信心,這幾年安順變得越來越漂亮,人與人相處也更文明更和諧。作為一位安順市民,我們也要以身作則,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一名文明市民,為打造最美宜居城市而努力。”坐在街心花園休閒的胡大爺說道。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乾淨的人行道

無論漫步大街,還是行走小巷,都不難發現安順變得越來越乾淨,越來越美麗,光是人行道旁的鮮花就足夠養眼,還別說那些偉岸挺拔的行道樹。走在街上的人們臉上都洋溢著一份自信,一份無言的文明正在悄悄進行。大家都放慢腳步,文明禮讓,享受著安順這座宜居城市帶來的愜意時光,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建設文明城市的步伐。

山體公園:打造“盆景安順”

安順是一個典型的喀斯特地形城市,“多山”是最大的特點,城區可視範圍內就有大小山頭166座,山地面積25073.4畝,每一座山就是一座城市盆景。2012年底,創園辦提出了建設“盆景安順”的理念,打造“城在山中,山在城中”的美麗景象。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獅子山山體公園

“盆景安順”這個理念符合市委市政府建設“宜居安順,綠色家園”的戰略目標,也是我市創建國家園林城市的一項重要舉措。如果每座山都能建成一個山體公園,修棧道、建涼亭,因地制宜注入各種地域文化元素,突出地域植物特徵,一山一特,一山一景,外地遊客在茶餘飯後休閒散步也能欣賞到美麗風景和多彩夜景,將會令遊客流連忘返。此外,山體公園建設也關係到我市的切身利益,得民心、順民意。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獅子山山體公園

因此,建設山體公園對安順市來說尤為重要。從2014年起我市根據《中共安順市委辦公室、安順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安順市城區山體公園化綠地建設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市辦發〔2013〕25號)文件精神,按照“一年全面鋪開、兩年基本建成、三年初見成效”的目標,以中心城區為核心,城市幹道為紐帶,高速出入口為節點,大規模修建山體公園,輻射虹山湖、黃果樹大街、新火車站、婁家坡、東出口、南出口等六大片區可視範圍的山體。到2016年,打造了30座小遊園和136座生態保護類山體。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獅子山山體公園一角

2017年我市共有山體公園(遊園)30座,其中28座分別為2014年、2015年、2016年市委市政府“十件實事”之一,採取“縣區承建、部門幫扶、市級以獎代補”的方式建設,現均已全部竣工並向市民開放。分別為西秀區承建:獅子山公園、駝寶山公園、水井坡公園;平壩區承建:高煙坡山體公園、江西坡遊園、穿洞後山遊園(頭鋪遊園);開發區承建:龍頭山公園、武馬山公園、立巖大坡公園;普定縣承建:趙家大坡遊園、九龍坡遊園、大安頂遊園;鎮寧自治縣承建:王家小坡遊園、跳花坡遊園、西王山遊園;關嶺自治縣承建:鐙子坡遊園、金牛山遊園、左家山遊園;紫雲自治縣承建:對門山遊園、青苑大坡遊園、野狗坡遊園;黃果樹旅遊區承建:南山遊園、大雲後山遊園、涼水坡遊園、雙簧坡遊園、人頭山遊園、秤砣山遊園;市林業局承建:長坡遊園。剩餘2座為塔山公園、馬軍屯遊園,前者系西秀區城管局、西秀區園林局,經過歷年來對服務設施的升級和不斷完善,改造而成;後者系西秀區東關辦馬軍屯村村支兩委牽頭新建。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玉碗井山體公園

為滿足創建國家園林城市公園綠地服務半徑覆蓋率“500米見園、300米見綠”的要求,2017年西秀區新建龍井山遊園、龍王洞遊園;平壩區新建貓兒山公園、堯南山公園、中山公園;開發區新建花山大坡遊園、馬家坡遊園。截止到2017年6月30日竣工後,安順城區共有山體公園(遊園)37座。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獅子山山體公園一角

山體公園建設成績顯著,但是隨之而來的問題也不容忽視,為此有關部門成立專門管理機構。按照屬地原則,各縣區成立專門管理機構,對轄區內的山體公園(遊園)分等級進行管理,並將管養經費納入同級財政預算。劃為一級管理標準的設立獨立管理用房並安排專人負責日常管理。

與此同時,安順市注重提升山體公園品質。對處於市區的山體公園(遊園)進行品質提升、擴建,形成較大舒適的遊憩環境。如:西秀區的金鐘山與周邊的電視塔山貫穿連接,拆除山腳部分建築,建設遊園廣場,形成古樹群落主題公園;開發區的龍頭山公園與開發區規劃擬建的弘揚廣場合並,建成較大的城市綜合公園;新市行政中心後的長坡遊園與長坡水庫、周邊農田統一規劃,形成新的地標性城市廣場。

此外,安順重視提升山體公園文化內涵和每座山體公園的故事。聘請本土文化學者,充分挖掘整理安順本地歷史人文典故等素材,或通過文人題詞點景,打造具有安順文化特色的山體公園,讓安順文化得以傳承。重視完善山體公園附屬設施。按照公園建設標準,公園範圍內必須有相應的附屬設施,充分發揮其服務功能,滿足日益增大的遊人流量,如便利店、免費WIFI、監控探頭、應急避險設施等。

目前,我市中心城區山體公園星羅棋佈,市民出行500米便能感受綠色芬芳,山體公園化綠地建設為市民茶餘飯後提供了休閒、娛樂、健身的好去處。並且,我市山體公園的植被恢復以鄉土植物為主,突出了區域地帶性植物特徵,保護和維護了山體原有的自然資源、物種多樣性以及山體林地生態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完整性,為安順市構築了一道天然的綠色屏障。

森林公園:現代版的世外桃源

安順九龍山森林康養基地是貴州省首批“省級森林康養試點基地”,也是安順唯一一個省級康養試點基地。通過升級改造,為遊客提供了一個休閒、旅遊、養生的好去處。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森林康養是以森林景觀、森林空氣環境、森林食品等為主要資源和載體,配備相應的養身休閒及醫療、康體服務設施,開展以修身養性、調試機能為目的的森林遊憩、度假、療養、保健、養老等活動的統稱。

根據要求,森林康養試點示範基地的規劃要具備陸地森林覆蓋率應在65%以上、空氣負離子含量平均值>1500 個/cm3、空氣細菌含量平均值<500 個/m3等要素的優質森林資源,並且周邊生態環境良好,至少包括地文、水文、生物、天象、人文五類森林風景資源中的三類資源等。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安順九龍山森林公園位於安順市西秀區寧谷鎮與雙堡鎮的交界處,2001年升格為國家森林公園。在發展森林康養模式上,九龍山森林公園生態環境質量優,既是安順兩城區的“綠肺”,也是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總面積125平方公里,森林面積64000餘畝,公園內立體氣候明顯,年平均氣溫14℃,涼爽的氣候,潔淨的空氣富集的負氧離子群,對人體身心健康非常有利。

據西秀區文旅投公司副總經理張尚發介紹,九龍山森林公園升格為國家森林公園以來,現在開發不到10%,可開發潛力大。這次打造成森林康養試點基地遵循了人性化、生態優先、生態循環、養生等理念,打好養生、休閒的生態旅遊牌,保持“少砍樹、不破壞生態,減少佔用土地資源、森林資源”的原則開發。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據瞭解,此次工程建設用地總面積為70000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16000平方米。在目前的一期工程中,已建設有遊客服務中心、生態餐廳和精品酒店。現階段主要是將九龍山旅遊基礎設施完善,後期打造森林公園的旅遊業態,預計會新增森林探險、山地自行車、戶外拓展等休閒旅遊項目,從而打造集森林度假、植物科普、生態康養以及攝影寫生等為一體的旅遊度假區。

目前,現在建好的遊客接待中心建築面積857平方米,可免費為前來住宿旅遊的遊客提供嬰兒車、輪椅等,方便遊客更好地遊玩。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而生態餐廳的建設是在原有基礎上新建的,未砍伐一棵樹木,為了更好與自然相協調,二次結構採用碳化木和玻璃幕牆裝飾。在構造上生態餐廳共三層,建築面積為2855.5平方米,一層為散客區及食材加工區。二層為包廂區和綜合區。三層是公共開放平臺休閒區。生態餐廳主要推出屯堡本味特色菜和養生菜,儘量打造成“會呼吸的餐廳”。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此外,為了營造被綠色包裹的氛圍,與其他景點酒店不同的是九龍山精品酒店都是建造的休閒木屋。木屋有5種戶型選擇,共32棟。方形木屋12棟,圓形木屋7棟,雙層木屋2棟,T型木屋4棟,40型木屋7棟。為保證住客的私密性,平臺高差兩米,四周安裝紅外線,各主路口安裝360°球形攝像頭,監控無死角。木屋在青山環抱之間,景色魅力,環境宜人,每一棟都有不同的風景。為了更加綠色生態,木屋採用進口加拿大木料,空調以空氣能為主,全景落地窗,與大自然合為一體,日後不論是林中露營還是入駐度假酒店,推窗就能融入一片樹海,聞到植物的芬芳。安順市民及外地遊客可慕“氧”而來,在青山間探索,在綠水間泛舟。

虹山湖:鳥兒歡愉的“天堂”

鳥兒是人類的朋友。近年來,隨著氣候的適宜、安順生態建設的加強與市民環保愛鳥意識的提高,不說西秀區東屯鄉西屯村飛來數百隻當地村民鮮見的鉗嘴鸛,不說西秀區轎子山鎮郭家莊生活著眾多“岸鵝”(蒼鷺),更不說開發區么鋪鎮雙河村長年生活著數以千計的蒼鷺與白鷺……就只說安順市民目力所及的城區最大一塊溼地、被譽為“安順城市會客廳”的虹山湖,也已成為各種鳥兒特別是眾多水鳥歡愉生活的“天堂”。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雲棲虹湖

安順屬典型的高原型溼潤亞熱帶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年舒適期長達8個月,為全國之最,不僅適合人居,也適宜各種鳥兒生活。虹山湖因政府持續不斷地對環湖片區進行生態環境整治與景觀改造,山更蔥鬱水變清,不少鳥兒或在虹山湖“定居”,或把虹山湖作為遷徙“驛站”。它們像精靈一樣以其靈巧的身姿、絢麗的羽飾和婉轉的歌喉,為虹山湖增添了生機和詩情畫意,使無數市民與遊客感受到大自然的野趣,情操、心靈得到了淨化與陶冶。

通過連續幾年的觀察,記者發現,在虹山湖上,曾出現小鸊鷉(又名水葫蘆)、紅嘴鷗、白骨頂雞、白鷺、蒼鷺、秧雞、野鴨等水鳥。湖面上常年現身最多的水鳥是體態輕盈小巧的“水葫蘆”,大約有一二百隻,一年四季都能看見。2011年,記者曾拍攝到近百隻白鷺出現在虹山湖水域的畫面,甚是熱鬧。秋冬時節,是虹山湖出現南遷候鳥最多的時候。2013年冬天,就曾有上百隻的白骨頂雞蔚為壯觀地聚集在一起,悠閒自在地在湖面劃遊著;2014年11月,近百隻紅嘴鷗飛臨虹山湖“做客”;2015年10月,數十隻白鷺“先遣隊”再次空降虹山湖……

虹山湖水天相接,湖面開闊,周邊有獅子山、金牛山等峰巒相圍,還有一片片林木簇擁,不僅讓水鳥有了理想的覓食棲息地,也為其他雀鳥提供了築巢安居、繁衍後代的家園。繞湖行走,移步花木間,眼裡能看到各種水鳥在虹山湖上嬉戲翩躚,耳裡能聽到各種雀鳥的啁啾歡鳴,不失為一種精神享受。

隨著虹山湖景觀整治工程的相繼完工,記者相信,虹山湖生態環境會越來越好,加之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虹山湖將會成為鳥兒們生活的樂園與“天堂”,並吸引更多鳥類至此安家紮營。屆時,充滿空靈趣味與盎然生機的虹山湖會成為更多遊客與市民心生嚮往的旅遊休閒之地。

虹山湖漸成鳥兒“天堂”之時,建議有關部門作好虹山湖區域鳥類的觀察、記錄、分類、建檔、保護等相關工作。

“城市會客廳”:見山望水休閒地

“我們出去散步吧!”

“去哪兒散步?”

“虹山湖公園啊!”

安順市民茶餘飯後的散步場所、天氣晴朗時和朋友的休閒場所首選都是虹山湖公園,它除了是安順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去處,同時也有“城市會客廳”的美譽。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城市綠肺

隨著旅遊業的轉型升級,再加上市政府持續不斷地對環湖片區進行景觀改造,虹山湖公園的基礎設施建設得到逐步完善,不僅是市民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更是遊客到安順的必訪之地,已成為一張靚麗的城市名片。

虹山湖的華麗變身與其硬件設施的建設和完善密不可分。據瞭解,虹山湖公園分三期進行建設。從2012年3月起,虹山湖的擴建工程開始啟動,一期工程為虹山湖水面及周邊的基礎設施工程,投資1億元,建設面積47公頃;二期工程為水面以外的綠化、棚戶區改造、部分基礎設施、市政道路、兒童樂園、步行街及景觀改造,立項投資約9.5億元,佔地23.8公頃,一期和二期前後共有3年時間。

2016年3月,虹山湖三期工程開始動工,項目立項預計投資約1.5億元,佔地51.8公頃,景觀整治工程分為兩期建設,區域為九孔橋至虹山湖尾水、火燒寨附近。一期建設位於九孔橋以上至尾水部分湖濱區,建設內容包括園區棧道約1000米、膜亭1座、跨湖橋1座、新月廊1個、人工島5個、服務用房4個、園區慢行步道約700米、公共停車場1個等施工內容;二期建設位於湖濱區東側園區道路至山體部分規劃紅線範圍內。該工程建設規劃東側為東山路,南側為九孔橋,西側為獅子山,北側為北航路,用地面積:514226平方米,其中綠地246424平方米,水體157697平方米。此外,九孔橋右側的櫻花園,還新植了大株櫻花、桂花、銀杏、黃玉蘭、香樟樹等名貴樹種,為虹山湖公園增添了一抹鮮豔的色彩。

對硬件設施進行建設後,對它們進行維護和保護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虹山湖乾淨整潔的環境離不開環衛工人的定期清掃,也離不開虹山湖環境保護志願服務隊隊員們的維護。

為了加大對虹山湖環境保護力度,虹山湖環境保護志願服務隊誕生了,隊裡有學生、有上班族、也有每個健身隊的大爺大媽們,他們每天健身完的第一件事就是打掃自己的健身場地,看到不愛護虹山湖環境衛生的人也會進行勸導,身體力行地踐行著愛護虹山湖的原則和宗旨。

除了對虹山湖的硬件設施進行建設、對湖邊的環境進行保護外,市委市政府還大力推進“引千入虹”工程建設,用於對虹山湖水進行置換,水質將長期保持在三類以上。據瞭解,“引千入虹”是指將安順市西秀區轎子山境內千峰河河水引到虹山湖。工程完工後,每年將有1533萬立方水流入虹山湖,相當於10個虹山湖庫容,虹山水庫將有了活水源,通過開閘放水,可使沒有充足水源的安順貫城河流淌起來,使之成為安順一道風景線。

現在,對虹山湖的保護也變得“有法可依”,安順市獲得地方立法權之後制定的第一部實體性法規《安順市虹山湖公園管理條例》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施行,《條例》圍繞“加強對虹山湖公園的保護和管理,創建環境優美的山水園林城市,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立法目的,重點規範了執法主體、管理機構及其職能職責;著力保護虹山湖公園內的水體、綠化帶、綠化林、風景林、古樹名目以及各類基礎設施建設的人文景觀等不被破壞;依法規範了28類近65種禁止行為。

《條例》的制定出臺,使虹山湖公園內自然生態環境、人文景觀以及公共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與保護管理都能有法可依,而且有規章制度對虹山湖進行保護後,管理也能有章可循,對於改善中心城區環境,保障市民休閒健身娛樂活動場所都具有比較深遠的意義。

“河長制”:讓翠河更翠

河長製作為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大生態戰略的重大舉措和重要抓手,是水治理體制和生態環境制度的重大創新,我市全面推行河長制以來,蒙江(格凸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治理取得了階段性成效,其中,紫雲自治縣板當鎮翠河河段的優美生態環境得到了更好的維護,翠河更翠,生態更美。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為保持和改善水環境質量,根據省、市、縣有關要求和規定,板當鎮推行“河長制”管理制度,實現全鎮河道“河長制”全覆蓋,以企業汙染治理、農業汙染治理、生活汙染治理、河道內源汙染治理為重點,將管理工作任務分解細化,層層落實,抓好轄區內格凸河段流域管理。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實施“河長制”起,板當鎮多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對“三河”(黑河、臭河、垃圾河)、“三亂”(亂搭、亂建、亂排)、“三清”(清淤、清障、清養)進行集中整治,重點清理各類沿河垃圾,涉河違章建築等。同時加強日常巡查,嚴查各類涉河大案、要案,保持打擊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維護良好的水事秩序。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沿河農田、道路等區域的環境經過生態改造後,“岸綠景美、可賞可遊”,保護了兩岸農田,修復了河岸,充分展現了格凸河的自然原始風貌。在河道內種植有益生物用以淨化汙水,並加強船舶汙染防治,按照市場化運作和屬地管理原則,以及“河面無漂浮物、河岸無垃圾、河中無障礙物”的工作要求,健全完善長效機制,切實加強日常管理,確保“水清、流暢”。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翠河實行“河長制”以來,河變清了,景變靚了。到2018年年底,河道亂佔亂建、亂圍亂堵、亂採亂挖、亂倒亂排等侵佔河道、水庫的行為和黑臭水體等問題將徹底解決,到2019年年底,全面完成綜合整治任務,做好生活汙水處理和生活垃圾分類工作,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讓“生態美”鞏固“百姓富”,“百姓富”進一步促進“生態美”。

海綿城市:排洪防澇有妙招

進入雨季,只要暴雨時間長一點,安順城區便進入“看海”模式,積水較深的地方,行人得脫下鞋子、挽起褲腳才能前行,車輛也不得不繞道而走,給交通造成擁堵。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暴雨“看海”模式的出現,行人與車輛出行的困難,使得安順建設海綿城市大勢所趨。

海綿城市建設

與“看海”模式說再見

記者從《安順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規劃公示中瞭解到,安順市將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引領城市發展,促進生態保護、經濟社會發展和文化傳承,以生態、安全、活力的海綿城市塑造安順新形象,實現“水生態良好、水安全保障、水環境改善、水景觀優美、水文化豐富”的發展戰略,建設具有喀斯特山城特色的海綿城市。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據瞭解,安順市建設海綿城市的規劃範圍為城市規劃區(包括安順主城區、平壩與樂平組團、普定縣),面積約2366平方公里;重點研究範圍為中心城區(包括安順主城區、平壩城區與樂平組團),面積約1141平方公里。規劃期限為2016-2030年,其中近期為2016-2020年,遠期為2021-2030年,希望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要求。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而海綿城市這個概念,在很多市民的腦海中是一個空白,海綿城市顧名思義就是像海綿,主要功能是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第一次聽說海綿城市這個概念,覺得很新奇,同時覺得這樣建設肯定會對安順市處理水的能力提供很大的幫助。”家住黔中大廈附近的李先生說道,”現在一下暴雨家附近那一片不同程度的積澇讓我們感到困擾。”

“這個海綿城市只有積水蓄水的功能嗎?”城鄉規劃局工作人員向記者解答了這個疑問,海綿城市的建設,第一是可以解決城市下大雨積水內澇的問題,通過海綿城市的建設,可以讓雨水快速流走,不會出現積水的情況;第二是下雨時可以把水蓄起來,把暴雨的一部分轉化成資源再利用,做城市景觀用水、市政閥門用水、環衛設施用水,甚至消防用水,現在我們環衛設施用水都是自來水,非常浪費;第三是對環保也有好處,下雨時的水都是髒的,海綿系統可以對水進行淨化。

海綿城市有大成效

建造困難也不小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虹湖夜景

城鄉規劃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雖然建設海綿城市的好處顯而易見,但動工的難度也是不小,因為城區街道、小街小巷都已經建設好了,那麼要實施海綿城市的建設,不是簡單的把路面整治,還需要把路面下面的設施建好,這就面臨著道路需要拓寬,雨水收集系統要重新建設等諸多問題,需要的投入很大。

據瞭解,安順是個工程性缺水城市,地下是喀斯特地貌,溶洞居多,水存不下來,所以在安順建設海綿城市要基於喀斯特地貌、降水豐富等地域特點,重點強化“滯、蓄、淨、用”為主的低影響開發技術,構建“八區為底(生態基底),五廊通聯(生態廊道),山城相嵌,景觀通貫”的生態空間格局,完善水生態系統、水環境系統、水安全系統、水資源系統,實現修復城市水生態、整治黑臭水體、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洪能力、緩解工程性缺水的目標。

水生態系統是指通過下凹式綠地、雨水花園、透水鋪裝、綠色屋頂等滲滯設施,雨水桶、調蓄池等調蓄設施的建設,實現年徑流總量控制率達80%的目標,通過對濱水岸線的生態修復與保護,實現生態岸線達70%以上的目標;水環境系統是以城區點源和麵源汙染控制為

主,通過源頭削減和末端處理等方式,實現面源主要汙染物SS削減率達到65%以上,各水功能區達到相應水質標準;水安全系統是城市防洪標準為100年一遇,城市內澇防治標準為30年一遇,一般地區道路管渠重現期為2至3年一遇,重要地區主幹道路管渠重現期為3至5年一遇,暗渠重現期為10至20年一遇;水資源系統是指有條件的小區需佈置雨水桶,新建小區須佈置雨水桶;建設鋪有防滲膜的景觀調蓄水體、蓄水池;收集雨水可用於小區的景觀綠化、道路噴灑等,實現雨水資源利用率達4%以上。

安順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在各類型建設項目中貫徹“慢排緩釋”和“源頭分散”控制為主的設計理念,強調優先利用植草溝、雨水花園、下沉式綠地等“綠色”措施來組織滯納雨水,一方面解決城市雨水傳統集中排放模式造成的管網瞬時壓力過載、內澇積水等問題,另一方面有效提高雨水利用率,緩解城市工程性缺水問題,從而實現城市“小雨不積存、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

變廢為寶:垃圾可以再利用

生活中很多事物得到合理運用後,不僅能變廢為寶,還可以起到環保節能的作用。比如醫療廢物經過採用高溫蒸煮生產工藝後可直接送往發電廠再次利用;比如建築垃圾也可以再生混凝土砌塊,不僅安全、節能、防水、同時還有隔音功能。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每年產生的大量醫療廢物,如果採取特殊的處理方法,就能變廢為寶。“目前,全市醫療機構均與安順中油優藝環保服務公司簽訂了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協議,所產生的醫療廢物均由安順中油優藝環保服務公司收集集中處置。門診部、社區衛生服務站和個體診所的醫療廢物每日一清,區級醫療衛生機構每兩天一清,西秀區的622家醫療衛生機構中,47家與安順中油優藝環保服務公司簽訂了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合同,產生的醫療廢物由安順中油優藝環保服務公司集中收集、處置;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診所等機構產生的醫療廢物由當地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收集後,集中交由安順中油優藝環保服務公司進行處置,西秀區基本達到醫療機構醫療廢物集中處置全覆蓋。”西秀區衛生監督所的工作人員介紹道。

記者瞭解到,醫療廢物處理不好的話會影響水源汙染,引起傳染病病發,對於醫療廢物管理處置不規範的衛生監督部門將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法規給予重罰。醫療廢物主要分為感染性廢物、病理性廢物、損傷性醫療廢物、藥物性廢物、化學性廢物,要求必須分類存放。對於村衛生室的管理也是要求先送村衛生院統一處置。每年都要進行四次檢查,對於醫療廢物管理處置不規範的將進行立案查處。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安順中油優藝環保服務有限公司總經理胡進勇告訴記者,這些醫療廢物都是採用無害化處理,這個項目是從2015年1月4日投入運行的,採用高溫蒸煮生產工藝進行廢物處理,每天可處理醫療廢物3噸。2016年7月1日又重新上了一臺日處理8噸醫療廢物的微波消毒工藝,這樣一天就可以處理11噸醫療廢物,處理後的廢物最後送往發電廠發電。

除了醫療廢物再利用,建築垃圾也可以再生混凝土砌塊,這種材料不僅安全、節能、防水、同時還有隔音功能,拼裝好之後還可以組裝房子,就像搭積木一樣快,15天就可以建一棟別墅。這種新型材料的問世,對生態文明建設、建築節能、保護環境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安順:一個宜居宜遊的園林城市

走進興貴恆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的建築工地,聽不見機器的隆隆聲,更看不見大量的建築工人,這裡只有少量的技術人員在用事先組裝好的新型材料,通過人工指揮塔吊進行施工,這種“裝配式建築”是事先按照房屋結構的要求,預先在廠裡預定好所建房屋所需的數量、尺寸、厚度,然後把一塊塊的新型材料運到施工現場簡單地組合、連接、安裝即可。就跟“搭積木”一樣快,而且施工時候噪音極小,完全沒有傳統建築工地那樣的嘈雜與漫天灰塵。

記者在生產車間看見一塊塊堆積好的新型材料,用手摸上去很光滑,中間還夾有一層泡沫塑料,主要起隔音與保溫作用。

據該項目負責人林波介紹,建築垃圾亂倒亂棄,會對河流、地下水源和淺層地表土壤產生重大汙染,被汙染的地下水、土壤、空氣嚴重威脅危害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安全和可持續發展,阻礙社會的發展和城鎮化進程。建築垃圾變廢為寶大大減少“三廢”的汙染,按測算,建築砌塊裝配式施工方式可以降低木材的使用量,省去施工現場不必要的腳手架和模板作業。這樣不僅能降低施工工程的總體造價,還能有效的保護森林資源,因此,裝配式建築的生態環境效益非常明顯。

據瞭解,興貴恆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項目建成後,年生產能力達400萬立方自保溫砌塊,年消納城市建築垃圾約300萬噸,年節約土地資源約500畝,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硫排放0.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82萬噸,折算節約標煤15萬噸,年產值22億,可解決當地2500人就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