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我先說一個現象。


從一個孩子四五歲開始,父母就會開始考慮讓他們學一種樂器。學鋼琴、小提琴的比較多,其他樂器也有一些。許多父母是不懂音樂的,這個不懂的程度是,不僅不會演奏樂器,不懂樂理知識,也聽不懂音樂,對音樂沒有過任何認真的關注。

在孩子開始學樂器以後,認真的父母會陪著孩子上課,努力學會五線譜的基礎知識,回家以後監督練習。


很偶然的,在老師或朋友的推薦下,買了著名樂團或演奏家的音樂會票。聽音樂會的過程中,孩子如坐鍼氈,父母絞盡腦汁也沒太聽懂,全程努力安慰躁動的孩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考的級也越來越高,能夠自覺的練習,家長也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而孩子的練習曲聽起來很難,協奏曲越來越長,孩子感興趣的音樂家、音樂作品逐漸增多。家長已經聽不懂孩子在練什麼,孩子喜歡的音樂是什麼意思,孩子說的音樂家是誰……


家長的目的達到了,孩子熱愛音樂、熱愛藝術,有了自己的特長。但是,你依然是那個刷著抖音音樂的家長,你們在音樂的領域裡,再也沒有共同語言了。你被孩子淘汰了!

"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我先說一個現象。


從一個孩子四五歲開始,父母就會開始考慮讓他們學一種樂器。學鋼琴、小提琴的比較多,其他樂器也有一些。許多父母是不懂音樂的,這個不懂的程度是,不僅不會演奏樂器,不懂樂理知識,也聽不懂音樂,對音樂沒有過任何認真的關注。

在孩子開始學樂器以後,認真的父母會陪著孩子上課,努力學會五線譜的基礎知識,回家以後監督練習。


很偶然的,在老師或朋友的推薦下,買了著名樂團或演奏家的音樂會票。聽音樂會的過程中,孩子如坐鍼氈,父母絞盡腦汁也沒太聽懂,全程努力安慰躁動的孩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考的級也越來越高,能夠自覺的練習,家長也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而孩子的練習曲聽起來很難,協奏曲越來越長,孩子感興趣的音樂家、音樂作品逐漸增多。家長已經聽不懂孩子在練什麼,孩子喜歡的音樂是什麼意思,孩子說的音樂家是誰……


家長的目的達到了,孩子熱愛音樂、熱愛藝術,有了自己的特長。但是,你依然是那個刷著抖音音樂的家長,你們在音樂的領域裡,再也沒有共同語言了。你被孩子淘汰了!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音樂不是玩耍 而是一種文化

從現在大量的音樂培訓需求來看,大家對音樂素質培養是很重視的,也知道它的重要性。

但是,由於我們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深,又總是用一種功利的心態去看待藝術和文化。

所以,音樂學習往往變成了考級學習。其實音樂和文學、數學、美術一樣,是一種基礎文化。許多孩子學樂器多年,練習了數萬個小時,卻說不上來幾個音樂家的名字,分不清楚古典音樂的時期,許多著名的樂章都沒聽過,除了自己所學的樂器,對其他音樂瞭解甚少。

這就像我們在學校裡學英語,學了許多年,背了很多單詞,做了很多完形填空。但是依然不會說英語,不會讀英文書。

我所知道的,真正能理解古典音樂的人,在學樂器的人當中所佔的比例很少。這種現象很好解釋,有文憑不等於有文化,考了級不等於懂音樂。

"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我先說一個現象。


從一個孩子四五歲開始,父母就會開始考慮讓他們學一種樂器。學鋼琴、小提琴的比較多,其他樂器也有一些。許多父母是不懂音樂的,這個不懂的程度是,不僅不會演奏樂器,不懂樂理知識,也聽不懂音樂,對音樂沒有過任何認真的關注。

在孩子開始學樂器以後,認真的父母會陪著孩子上課,努力學會五線譜的基礎知識,回家以後監督練習。


很偶然的,在老師或朋友的推薦下,買了著名樂團或演奏家的音樂會票。聽音樂會的過程中,孩子如坐鍼氈,父母絞盡腦汁也沒太聽懂,全程努力安慰躁動的孩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考的級也越來越高,能夠自覺的練習,家長也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而孩子的練習曲聽起來很難,協奏曲越來越長,孩子感興趣的音樂家、音樂作品逐漸增多。家長已經聽不懂孩子在練什麼,孩子喜歡的音樂是什麼意思,孩子說的音樂家是誰……


家長的目的達到了,孩子熱愛音樂、熱愛藝術,有了自己的特長。但是,你依然是那個刷著抖音音樂的家長,你們在音樂的領域裡,再也沒有共同語言了。你被孩子淘汰了!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音樂不是玩耍 而是一種文化

從現在大量的音樂培訓需求來看,大家對音樂素質培養是很重視的,也知道它的重要性。

但是,由於我們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深,又總是用一種功利的心態去看待藝術和文化。

所以,音樂學習往往變成了考級學習。其實音樂和文學、數學、美術一樣,是一種基礎文化。許多孩子學樂器多年,練習了數萬個小時,卻說不上來幾個音樂家的名字,分不清楚古典音樂的時期,許多著名的樂章都沒聽過,除了自己所學的樂器,對其他音樂瞭解甚少。

這就像我們在學校裡學英語,學了許多年,背了很多單詞,做了很多完形填空。但是依然不會說英語,不會讀英文書。

我所知道的,真正能理解古典音樂的人,在學樂器的人當中所佔的比例很少。這種現象很好解釋,有文憑不等於有文化,考了級不等於懂音樂。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孩子不愛練習 因為家長也不愛音樂

我這個話說的有點狠了,有點絕對,但是絕大多數是這樣的。我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從哪來?不會憑空而來的!

興趣從老師那來嗎?只有一部分。樂器課每週一節,老師需要儘量知道演奏技巧,而不是音樂賞析。所以,大部分的熱愛來自於家庭的影響,來自於同學、朋友。

一個孩子每天面對著練習曲、樂理,枯燥的反覆。家裡除了他的練習平時甚至不會有古典音樂的聲音,家長刷著神曲,指望孩子有高雅的音樂欣賞水平是不可能的。

我們總在強調言傳身教的力量,遇到音樂,父母們兩手一攤,我不懂音樂,所以你要靠自己。父母們可以不懂怎麼演奏樂器,但是不應該沒有欣賞能力。講個最簡單的道理,孩子每天彈鋼琴練小湯、練車爾尼,很多家長除了知道這是樂譜,都不會想要了解車爾尼到底是誰……

孩子練到貝多芬,練到肖邦,練到李斯特,練到拉赫馬尼諾夫,家長們還在聽理查·克萊德曼。所以,很多孩子練得越來越好,家長越來越“跟不上”,不是技巧跟不上,是覺得曲子越來越難聽懂。

"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我先說一個現象。


從一個孩子四五歲開始,父母就會開始考慮讓他們學一種樂器。學鋼琴、小提琴的比較多,其他樂器也有一些。許多父母是不懂音樂的,這個不懂的程度是,不僅不會演奏樂器,不懂樂理知識,也聽不懂音樂,對音樂沒有過任何認真的關注。

在孩子開始學樂器以後,認真的父母會陪著孩子上課,努力學會五線譜的基礎知識,回家以後監督練習。


很偶然的,在老師或朋友的推薦下,買了著名樂團或演奏家的音樂會票。聽音樂會的過程中,孩子如坐鍼氈,父母絞盡腦汁也沒太聽懂,全程努力安慰躁動的孩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考的級也越來越高,能夠自覺的練習,家長也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而孩子的練習曲聽起來很難,協奏曲越來越長,孩子感興趣的音樂家、音樂作品逐漸增多。家長已經聽不懂孩子在練什麼,孩子喜歡的音樂是什麼意思,孩子說的音樂家是誰……


家長的目的達到了,孩子熱愛音樂、熱愛藝術,有了自己的特長。但是,你依然是那個刷著抖音音樂的家長,你們在音樂的領域裡,再也沒有共同語言了。你被孩子淘汰了!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音樂不是玩耍 而是一種文化

從現在大量的音樂培訓需求來看,大家對音樂素質培養是很重視的,也知道它的重要性。

但是,由於我們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深,又總是用一種功利的心態去看待藝術和文化。

所以,音樂學習往往變成了考級學習。其實音樂和文學、數學、美術一樣,是一種基礎文化。許多孩子學樂器多年,練習了數萬個小時,卻說不上來幾個音樂家的名字,分不清楚古典音樂的時期,許多著名的樂章都沒聽過,除了自己所學的樂器,對其他音樂瞭解甚少。

這就像我們在學校裡學英語,學了許多年,背了很多單詞,做了很多完形填空。但是依然不會說英語,不會讀英文書。

我所知道的,真正能理解古典音樂的人,在學樂器的人當中所佔的比例很少。這種現象很好解釋,有文憑不等於有文化,考了級不等於懂音樂。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孩子不愛練習 因為家長也不愛音樂

我這個話說的有點狠了,有點絕對,但是絕大多數是這樣的。我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從哪來?不會憑空而來的!

興趣從老師那來嗎?只有一部分。樂器課每週一節,老師需要儘量知道演奏技巧,而不是音樂賞析。所以,大部分的熱愛來自於家庭的影響,來自於同學、朋友。

一個孩子每天面對著練習曲、樂理,枯燥的反覆。家裡除了他的練習平時甚至不會有古典音樂的聲音,家長刷著神曲,指望孩子有高雅的音樂欣賞水平是不可能的。

我們總在強調言傳身教的力量,遇到音樂,父母們兩手一攤,我不懂音樂,所以你要靠自己。父母們可以不懂怎麼演奏樂器,但是不應該沒有欣賞能力。講個最簡單的道理,孩子每天彈鋼琴練小湯、練車爾尼,很多家長除了知道這是樂譜,都不會想要了解車爾尼到底是誰……

孩子練到貝多芬,練到肖邦,練到李斯特,練到拉赫馬尼諾夫,家長們還在聽理查·克萊德曼。所以,很多孩子練得越來越好,家長越來越“跟不上”,不是技巧跟不上,是覺得曲子越來越難聽懂。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我們很多人都有小時候揹著家長偷偷看閒書的經歷,學習的時間沒有好好學習,拿到一本金庸躲在被窩裡也要看。長大以後有了很多時間看閒書,反倒沒人看了。我們學的文學知識還在初中階段,雨果寫過《悲慘世界》,托爾斯泰寫過《戰爭與和平》,這都是語文書上背下來的註解,但是沒有幾個人讀過這些名著,更沒有人去讀詩歌、文言文了。

經過了12年語文課的學習+考試,也沒有太多人具備文學素養。倘若父母愛讀書,就很容易養成閱讀的習慣了,什麼考試都不用,自然而然會閱讀。

音樂也一樣,父母如果時不時放幾首古典音樂,孩子學會了也有成就感。

小時候我背誦《岳陽樓記》,我爸不用看書,倒背如流,我很想超過他,很快就背下來了。

我媽喜歡《查爾達什舞曲》,我偷偷的打印了樂譜,偷偷練習,雖然水平還不夠,但是很希望老師能加快進度教我。

"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我先說一個現象。


從一個孩子四五歲開始,父母就會開始考慮讓他們學一種樂器。學鋼琴、小提琴的比較多,其他樂器也有一些。許多父母是不懂音樂的,這個不懂的程度是,不僅不會演奏樂器,不懂樂理知識,也聽不懂音樂,對音樂沒有過任何認真的關注。

在孩子開始學樂器以後,認真的父母會陪著孩子上課,努力學會五線譜的基礎知識,回家以後監督練習。


很偶然的,在老師或朋友的推薦下,買了著名樂團或演奏家的音樂會票。聽音樂會的過程中,孩子如坐鍼氈,父母絞盡腦汁也沒太聽懂,全程努力安慰躁動的孩子。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考的級也越來越高,能夠自覺的練習,家長也逐漸放手讓孩子自己學習。而孩子的練習曲聽起來很難,協奏曲越來越長,孩子感興趣的音樂家、音樂作品逐漸增多。家長已經聽不懂孩子在練什麼,孩子喜歡的音樂是什麼意思,孩子說的音樂家是誰……


家長的目的達到了,孩子熱愛音樂、熱愛藝術,有了自己的特長。但是,你依然是那個刷著抖音音樂的家長,你們在音樂的領域裡,再也沒有共同語言了。你被孩子淘汰了!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音樂不是玩耍 而是一種文化

從現在大量的音樂培訓需求來看,大家對音樂素質培養是很重視的,也知道它的重要性。

但是,由於我們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比較深,又總是用一種功利的心態去看待藝術和文化。

所以,音樂學習往往變成了考級學習。其實音樂和文學、數學、美術一樣,是一種基礎文化。許多孩子學樂器多年,練習了數萬個小時,卻說不上來幾個音樂家的名字,分不清楚古典音樂的時期,許多著名的樂章都沒聽過,除了自己所學的樂器,對其他音樂瞭解甚少。

這就像我們在學校裡學英語,學了許多年,背了很多單詞,做了很多完形填空。但是依然不會說英語,不會讀英文書。

我所知道的,真正能理解古典音樂的人,在學樂器的人當中所佔的比例很少。這種現象很好解釋,有文憑不等於有文化,考了級不等於懂音樂。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孩子不愛練習 因為家長也不愛音樂

我這個話說的有點狠了,有點絕對,但是絕大多數是這樣的。我們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從哪來?不會憑空而來的!

興趣從老師那來嗎?只有一部分。樂器課每週一節,老師需要儘量知道演奏技巧,而不是音樂賞析。所以,大部分的熱愛來自於家庭的影響,來自於同學、朋友。

一個孩子每天面對著練習曲、樂理,枯燥的反覆。家裡除了他的練習平時甚至不會有古典音樂的聲音,家長刷著神曲,指望孩子有高雅的音樂欣賞水平是不可能的。

我們總在強調言傳身教的力量,遇到音樂,父母們兩手一攤,我不懂音樂,所以你要靠自己。父母們可以不懂怎麼演奏樂器,但是不應該沒有欣賞能力。講個最簡單的道理,孩子每天彈鋼琴練小湯、練車爾尼,很多家長除了知道這是樂譜,都不會想要了解車爾尼到底是誰……

孩子練到貝多芬,練到肖邦,練到李斯特,練到拉赫馬尼諾夫,家長們還在聽理查·克萊德曼。所以,很多孩子練得越來越好,家長越來越“跟不上”,不是技巧跟不上,是覺得曲子越來越難聽懂。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我們很多人都有小時候揹著家長偷偷看閒書的經歷,學習的時間沒有好好學習,拿到一本金庸躲在被窩裡也要看。長大以後有了很多時間看閒書,反倒沒人看了。我們學的文學知識還在初中階段,雨果寫過《悲慘世界》,托爾斯泰寫過《戰爭與和平》,這都是語文書上背下來的註解,但是沒有幾個人讀過這些名著,更沒有人去讀詩歌、文言文了。

經過了12年語文課的學習+考試,也沒有太多人具備文學素養。倘若父母愛讀書,就很容易養成閱讀的習慣了,什麼考試都不用,自然而然會閱讀。

音樂也一樣,父母如果時不時放幾首古典音樂,孩子學會了也有成就感。

小時候我背誦《岳陽樓記》,我爸不用看書,倒背如流,我很想超過他,很快就背下來了。

我媽喜歡《查爾達什舞曲》,我偷偷的打印了樂譜,偷偷練習,雖然水平還不夠,但是很希望老師能加快進度教我。

學音樂,你被孩子淘汰了嗎?

和孩子共同成長 可以改變整個家庭

如果認定孩子應該培養音樂素養,有自己的愛好,是為了將來他有更幸福的生活,為什麼不和他共同進步,從現在開始就把音樂文化加入家庭的氛圍當中?

其實很簡單。在家裡時不時放幾首古典音樂,爸爸媽媽讀幾本關於音樂小常識的書,音樂家的小故事不僅可以講給孩子聽,還可以豐富自己的認知。

莫扎特是哪個國家的音樂家?

巴赫為什麼偉大?

貝多芬一共寫過幾首交響曲?

斯特拉文斯基的音樂為什麼優秀?

浪漫主義的音樂是什麼風格?

這些簡單的知識積累,就能在不知不覺中改變整個家庭的氛圍和品位。如果家長有一些音樂常識,就會知道即使是世界頂級的樂團來演出一票難求,但是對於孩子來說聽不懂馬勒的音樂,這樣的音樂會不必浪費錢。

如果父母親能夠多認識幾種樂器,就不用所有的小孩都彈鋼琴、拉小提琴。為什麼許多學有所成的人,不願意給爸媽和親戚朋友演奏?

因為,音樂是一種文化,不是雜耍。只有給懂的人演奏,才是享受。

文章來源於網絡,侵權告知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