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汽車佈局網約車,為何主機廠搶灘佈局出行?小鵬汽車佈局網約車,為何主機廠搶灘佈局出行?

網約車市場迎來首家造車新勢力。

文 | Dude

小鵬正式入局汽車出行,網約車市場迎來首家造車新勢力。

據小鵬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小鵬已經成立了出行部門,網約車業務已經內部測試了一段時間。新智駕獲悉:目前小鵬已經取得了廣州地區的網約車牌牌照,將會在廣州進行公開的運營。

此外,該內部人士還透露:目前App已經開發完畢,而小鵬汽車出行業務所使用的車輛均為其上市量產的第一款車型小鵬G3。

小鵬佈局出行並非毫無兆頭。今年3月,新智駕在小鵬官網上發現出行業務部門一系列有關於運營專家(補貼效率)、高級運營經理(乘客團隊管理)、體驗及客服專家、運營資深經理(司機運營管理)、拓展經理等崗位的招聘信息。

小鵬汽車佈局網約車,為何主機廠搶灘佈局出行?

「模式」發生了變化

事實上,如今汽車廠商的盈利模式也發聲了巨大的變化,過去「多買車多賺錢」的定律正在悄然發生變化,「出行」將成為下一個增長板塊。

在佈局出行上,戴姆勒的動作最早。

大約是 10 年前,戴姆勒推出了 Car2Go 共享汽車服務,一開始只有 50 臺的數量,而現在使用共享出行服務的用戶不計其數。戴姆勒還有 Mytaxi 的業務,幾乎是歐洲用戶量最大的出租車 App,用戶量超過 1100 萬;此外,戴姆勒在 2017 年 9 月還向共享出行初創公司 Via 注資 5000 萬美元,推共享出行服務;2018 年戴姆勒和英偉達和博世,在舊金山灣曲提供自動駕駛打車服務。

在今年2月,戴姆勒更是牽手“宿敵”寶馬在法蘭克福的新聞發佈上宣佈,雙方攜手投資11億美元,打造多種出行方案並順帶創造一千多個就業崗位,雙方的合資公司會將共享汽車、網約車服務、泊車服務、充電網絡、多模式和按需出行的業務統一到一個平臺上。

在汽車行業呼風喚雨一個世紀的傳統巨頭並不是願意讓Uber、Lyht、滴滴等共享出行公司統治交通的未來。強烈的危機感迫使傳統車廠必須要做出相應的轉型和改變,否則只能淪為共享出行的供應商公司。

在摩根士丹利對Waymo估值當中,自動駕駛出租車這一塊就佔了800億美元。在報告當中,摩根士丹利寫到:“首先,我們相信 Waymo 今年(2018年)有能力在鳳凰城推出自動駕駛打車服務。此前我們已經對這塊業務進行過詳細分析,而在最新的模型中,即假設 Waymo 出租車未來 20 年內每英里收費為 0.9 美元,且達到全球出租車運營里程的 4%(不包括中國市場)。那麼,這部分業務就值 800 億美元。”

不僅傳統主機廠押注在出行上,電動汽車的龍頭企業特斯拉也將目光鎖定在出行上。

小鵬汽車佈局網約車,為何主機廠搶灘佈局出行?

在前不久的特斯拉 Autonomy Day 活動上,特斯拉 CEO 馬斯克上線了特斯拉的自動駕駛打車服務“Tesla Network”。馬斯克指出,只要車主同意將自己的車輛編入特斯拉的打車網絡,每年最多能淨賺 3 萬美元。

馬斯克是這樣算這筆賬的:每英里的運營成本,僅為 18 美分。需要注意的是,特斯拉在估算這一數字時已經相當保守,它居然用了 50% 的車輛空置率,而事實上紐約的出租車只有 38% 的時間沒有乘客。此外,大多數研究還顯示,自動駕駛化的出租車能將空置時間比例縮小到 15%。

此外,特斯拉“猜測”自己能將打車價格拉到 1 美元/英里,這樣的低價不但能為車主賺錢,還能給特斯拉這個車隊管理者留下充足的利潤空間(它們抽佣金的比例是 25-30%)。

在造車新勢力當中,威馬汽車也在今年1月成立旗下子品牌“即客行”,和小鵬不同,威馬切入的角度是向用戶提供汽車日租服務,不過威馬錶示,未來也將會進軍網約車服務。

下行中的「突圍」

全球汽車行業的增長引擎在2018年停止了運轉,而且運行不暢的局面勢必至少還會再持續一年。根據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的統計數據,今年2月份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零售銷量為116.9萬輛,同比下跌19%。

整體汽車銷量下行,傳統汽車廠商必須要開始探索新的業務方向,而共享出行正在重塑著未來汽車產業的格局,未來同時掌握著車、數據、用戶將會擁有絕對話語權的公司。

在這種思路的指導下,吉利、上汽、威馬都作出了相應的佈局。

蔚來資本管理合夥人餘寧,曾任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在2018國際汽車智能共享出行大會上,分享了對曹操專車的看法,他表示:吉利剛剛推出電動汽車的時候,對於電動車的理解不是很深刻,通過對曹操專車的運營,得到了很多反饋。其次在生產製造上,曹操專車可以很好地平衡生產企業的波峰和波谷,避免生產製造大的波動帶來產品和供應鏈的危機。在銷售端,曹操專車本身就是一個大客戶,每次都是以5000-8000臺的批量購買新車。從營銷端,曹操專車本身就是一個廣告,在很多的一二線城市都可以看到大量吉利的車。汽車製造商向出行服務商的轉型應該是商業模式的拓展,出行只是汽車製造商拓展出的另一塊服務。

對於小鵬等造車勢力而言,賣車和打造出行生態或許只是關鍵的第一步,獲取與車和人相關的數據才是核心目的。入局出行能夠更快地收集更多的數據、更多真實的反饋,這些數據和反饋對於未來發展自動駕駛而言,是不可或缺的燃料。此外,何小鵬多次在不同的場合強調要做美好出行的創造者,並不侷限小鵬只是一家整車廠。在出行的混戰江湖當中,小鵬汽車到底能不能撕開一個口子?

歡迎在今日頭條、天天快報、UC 頭條、一點資訊、新浪微博、搜狐號、網易號關注@新智駕。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