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和4月兩個月,對於互聯網行業,既是招聘求職高峰,又是各大互聯網公司密集調整制定新戰略和業務結構的時候,暗潮湧動,變化常在。

2018年春節後不久,更多人開始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所謂互聯網“下半場”的肅殺與嚴峻——陌陌併購了探探,滴滴與美團之戰一觸即發,“區塊鏈”飛速成為全民級爆點話題……這樣的時代,總是讓太多人血脈僨張,也讓太多人心生迷茫。

因此,我們試著從自己的判斷和思考出發,對於整個互聯網行業從2018年開始,可能會出現的一些大變化做出了十個重要的“猜想”。

與其他常見“猜想”不同的是,我們的猜想和思考,更多關注“產品”“運營”“增長”這樣的具體業務層面,而不是投資風口、商業趨勢這樣的宏觀資本層面。

這是因為我們一貫的立場,都是希望更多人,尤其是互聯網業內0~5歲的新人,可以更多地關注業務實踐和落地,而不是談論空洞的行業大勢。

本文全部內容均由三節課官方基於自己的主觀判斷、分析和推測而做出,不保證靠譜。如有雷同,實屬巧合。希望本文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思考。

(一)從2018年開始,互聯網行業也許會連續出現“產品大年”

關鍵詞:技術、產品、創新。

立足於整個行業的層面來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和創新始終存在著三個核心驅動力——技術、產品和運營。

回顧從1998年至今20年的互聯網發展歷程,我們會發現,技術、產品和運營三者始終在行業內呈現交替引領行業發展和競爭的態勢,並呈現出一定的週期性,如圖B-1所示。

與互聯網產品、運營、增長有關的十大猜想

圖B-1

具體來看,在互聯網世界的任何一個新興行業或領域內,總是早期技術先行,完成大量底層基礎設施的建設,而後進入需要把技術轉化為“產品”的時代,眾多產品開始在產品形態、用戶體驗等層面展開無數創新與激烈競爭,呈現出百花齊放之勢。再隨之,產品的競爭到達一個階段後,創新空間變少,於是競爭焦點開始轉移到“運營”層面,大家更多拼的是策略、操盤節奏和精細化程度。最後,圍繞著一類技術而展開的創新、發展和競爭也總會走到瓶頸,於是,當建立在舊有技術和底層設施上的商業競爭逐漸趨於格局明朗和穩定之時,也正是新的技術開始孕育之時,而新的技術,也將會引領出新一輪的競爭發展週期。

回顧以往,從PC互聯網時代到移動互聯網時代,再到如今的人工智能時代,從的搜索技術到P2P技術,再到大數據,幾乎無一不與這一趨勢高度吻合。

如果僅從近十年的互聯網發展來看,其實也完美經歷與復刻了這一週期。

1.2008—2012年

3G網絡與4G網絡等通信標準、智能手機等各類移動終端、HTML 5等各類應用服務平臺技術一點點從孕育、誕生、應用到逐漸成熟,逐漸能夠支撐大規模應用場景,移動互聯網的商業競爭重心多處於“技術”端。

2.2010—2015年

基於移動場景的各類產品形態開始大規模湧現,整個移動互聯網的商業競爭重心全面轉向產品端,並先後誕生了微博、微信、百度及高德地圖、植物大戰殭屍、網易雲音樂、陌陌等一系列代表性產品。

其間,幾乎每一個細分領域,社交、閱讀、工具、電商,都經歷過從成百上千款App百花齊放到最終少數幾款產品一統江湖的過程。同期,《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這樣的書籍走紅,“產品經理”成了互聯網業內最火爆的職位。

3.2015—2018年

移動互聯網中大量產品趨近於同質化,純粹依賴“產品創新”和“產品體驗”已經很難再形成商業競爭層面的制高點,同時移動互聯網又開始大量與線下場景與深度服務相結合,商業競爭重心漸漸轉移到運營端。

尤其2016年、2017年,成了互聯網業內的運營大年,如滴滴、美團、大量頭部自媒體這樣強依賴於運營策略和具體執行的產品完成崛起,微信朋友圈刷屏事件階段性地成為常態,整個互聯網行業的運營人才需求全面爆發,《從零開始做運營》《運營之光》等書籍全面走紅。

4.2017—2018年

移動互聯網所引領的商業競爭格局逐漸趨於穩定,競爭焦點從各細分行業內的垂直應用創新競爭轉移到巨頭之間的“大布局+大戰略”競爭,大家紛紛高呼“下半場來臨”,如騰訊對壘阿里、頭條直面百度、美團硬槓滴滴等大格局幾乎很難被撼動。

同期,行業內開始大量孕育人工智能、大數據引領下的新零售、區塊鏈等新技術。

另一方面,在過去兩年時間內,用戶端對於產品的“審美疲勞”也開始漸漸顯現——在過去兩三年,佔據著用戶最多時間的始終是微信、頭條、知乎等,說起新興產品,最多有快手、抖音,這與2013—2015年每隔兩個月就會出現幾個有趣的新產品的局面大相徑庭。

時至今日,那些時不時總會覺得自己已經不那麼喜歡刷朋友圈、刷知乎,但有時候又覺得好像也沒什麼別的地方可刷的用戶,正在變得越來越多——換句話說,在諸多用戶的潛意識裡,正在呼喚著一些新產品的出現。

因而,到了2018年,我們認為,無論從行業發展演變的趨勢來看,從用戶端的潛在需求來看,還是從一些“舊有技術+底層基礎設施”的積累和演變來看(例如小程序、VR、人工智能等),互聯網都已經接近了下一個由“產品創新”驅動主導、大量新興產品湧現的時代。

(二)主打孤獨、寂寞、陪伴等導向的產品可能會火爆

關鍵詞:90後、陪伴、產品。

2018年,第一批90後已經28歲,而年齡最小的90後也已經19歲——這基本意味著,在整個互聯網核心用戶群體中,最有活力、最為主流、最有價值、傳播力最強、也最能夠引領潮流走向的那部分主流用戶,基本已經被90後所佔據。

在普遍意義上,自90後一代人開始,在一些用戶行為和習慣上出現了更加顯著的變化——他們中的大多數,自小就在“一人獨處+網絡陪伴”的環境下長大,同時兼具著現實世界中的“不善情感表達+內心深處難以被人所理解”的孤獨感。因此,他們往往更加習慣於通過網絡來寄託和表達自己的情感,也更習慣於在現實生活中獨來獨往而在網絡世界中尋找自己的歸屬和寄託。

同時,絕大部分由三、四、五線城市甚至鄉鎮進入一線城市的90後,面臨著這樣一種局面——房價和現實生活成本高昂,讓一部分人漸漸失去了對於現實生活的憧憬,但他們卻又不願返回小城市或鄉鎮。

另一個趨勢也漸漸顯現,尤其是在一線城市中——在各種現實壓力下,舊有的婚姻家庭制度正在受到越來越多的衝擊。而婚姻與家庭,在越來越多的人那裡,負擔意義也越來越大過傳統意義上的“精神支柱”意義——在知乎上,已經開始出現了多個類似“婚姻制度會消亡嗎”的問題,且關注者中大部分人的傾向是“支持婚姻制度解體”。“孩子去哪了”與“老公/老婆不回家”正在成為越來越多的家庭必須直面的現實挑戰。

一個曾經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真實故事:一位滴滴出行的產品經理,在調研滴滴快車司機出來開快車的動機時,得到的答案大大出乎其意料:超過85%以上的快車司機業餘時間出來開快車拉活的動機,竟然是“希望能夠避開家裡的老婆和孩子,有一點自己的獨處時間”。

基於以上兩方面來看,我們認為,在互聯網主流用戶群體中,潛意識中擁有孤單、寂寞、冷等心理,並希望能夠找到某些只屬於自己一個人的情緒陪伴和排解方式的需求,將變得更加普遍。

因而,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猜想:2018年,主打孤獨、寂寞、陪伴等導向的產品可能會更加火爆,甚至可能會週期性地出現全民級產品或應用的狀態。例如,2017年底出現的旅行青蛙、戀與製作人等產品就是典型代表,不出意料的話,類似的產品在2018年還會週期性地出現。

(三)中小公司和傳統企業主導的互聯網產品基本不存在依靠砸錢獲得規模性成長的機會

關鍵詞:砸錢、增長、精雕細琢。

一直以來,“砸錢”似乎都是互聯網環境下一種最常見、最簡單粗暴但往往也異常有效的增長手段。但我們認為,到了2018年,大量中小公司和一些傳統企業主導的互聯網產品將基本不存在依靠砸錢獲得規模性增長的機會與可能。

具體來講,2018年的互聯網,在用戶端將呈現出兩個顯著的趨勢:

(1)用戶的時間更加碎片化,也更稀缺,用戶的耐心更低。

(2)用戶更加集中,核心流量渠道將越來越集中到少數巨頭級產品上,流量也會越來越昂貴。

在這兩個背景下,用戶的獲取成本和用戶本身在判斷是否使用一款產品時的遷移成本也會更高。因此,我們認為,一些精雕細琢、體驗足夠出色的產品將會在這樣的環境下擁有更大的爆發力,獲得更多的想象力和想象空間,比如抖音這樣的產品。相反,如果你的產品不夠成熟和穩定,則砸錢在這樣的環境下將毫無意義。產品本身的成熟度不夠極致,砸錢越多,出來得越早,越容易被幹掉。

對一些中小企業而言,當你完成了一個產品創新,試圖開始通過砸錢來奠定自己的江湖地位時,勢必更容易引發大廠的關注。而擁有更多資源和更強大產品能力的大廠一旦開始跟進,必然導致其在競爭時的優勢更加明顯。比如,你可以試著回顧一下直播回答誕生後整個行業所呈現出的狀態和過程。

而對一些傳統企業來說,其內部往往不具備強大的產品能力,在對產品進行“精雕細琢”方面幾乎很難與互聯網大廠對抗,因而也很難在競爭中取得先機。

因此我們才會說,中小公司和一些傳統企業主導的互聯網產品將基本不再存在依靠砸錢獲得規模性增長的機會與可能。

在這樣的環境下,可能更靠譜的生存方式是慢慢熬口碑或做更深度的服務。

這裡必須提到網易,在我們眼中,這是一家另類的互聯網公司,其旗下的諸多產品,從雲音樂到蝸牛閱讀,從考拉海購到嚴選,很少使用“砸錢”作為一種核心運營手段,他們一貫以來選擇的路線都是長期精雕細琢,直到堆砌起來的口碑足以支撐其迎來更大的爆發空間,才會跟進一系列配套資源助推其走到更大舞臺的中央。

作為一家中小公司,或許在現在這個環境中更合理、更靠譜的策略是類似這樣的策略。

(四)刷屏營銷時間可能會更容易集中出現,但追求刷屏的風險會增加

關鍵詞:營銷、刷屏、風險。

刷屏,一直都是所有運營、營銷從業者一生都在追求的東西,有無數產品依賴於某個刷屏事件一炮而紅,也有無數人以做出過一個刷屏事件為傲。

在談論它之前,我們首先需要形成一個共識——在一個社會化媒體主導的環境下,刷屏事件一定會週期性出現——一個社會化媒體,必然需要週期性出現某些全民關注級的爆點,以此來維繫自己的活力。這既是整個環境中與用戶互動的一種需要,也是新的傳播邏輯下所形成的一種必然。

通常來看,一個成功的刷屏事件無外乎兩種邏輯:

(1)依靠內容上的共鳴、情緒、創意策劃等實現刷屏(如百雀羚廣告、網易考拉的Julia自黑H5等)。可能強依賴於內容創造能力與對於業務和產品的深度理解,一般不太容易預測和掌控,更多依賴於妙手偶得,但對於長期專注於相關研究的團隊來說,也可能會總結出一些常見套路。

(2)依靠一些玩法、機制上的設計等實現刷屏(如最近常見的裂變、分銷等)。可能強依賴於一些工具、機制設計。

如果迴歸常理,一個行業發展得越成熟,該行業內的分工協作就越精細,而更加細分和聚焦的分工,也將反過來提升細分工種的工作質量與成效。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在“刷屏”或稱“以社會化傳播為中心的營銷”這一領域內,我們似乎漸漸越來越明顯地嗅到這種味道。具體體現為:

(1)部分大廠紛紛成立專注於事件策劃或傳播的小團隊,類似網易的沸點工作室這樣的小團隊越來越多。

(2)部分具有內容創作能力的團隊或自媒體作為乙方,開始與部分大廠甲方形成越來越緊密的長期合作,並隨著長期合作中對於對方業務和產品的理解更加深入,開始越來越穩定地產出一些高品質的營銷內容。

(3)行業中開始有越來越多的人試圖通過集團軍作戰的方式,以相對標準化的工具、流程和團隊來為刷屏、裂變、分銷目的提供解決方案。

因此,我們認為,在2018年,在部分“妙手偶得”型的內容刷屏之外,一些“刷屏”式的營銷事件可能會隨著各大社會化媒體平臺的傳播規則逐步穩定及上面提到的幾種趨勢而變得更加容易出現,且更容易集中出現在一些長期在這方面投入力量和資源的團隊或大廠當中(典型的如新世相、網易)。

但與此同時,追求刷屏的風險在增加。風險來自如下幾端。

(1)“刷屏”可能是把雙刃劍,它解決的是流量問題,但無法解決後續的口碑問題。如果一個服務能力和用戶體驗都極好的產品完成了一次刷屏,可能會收穫一波爆發性增長;但如果一個產品服務能力有限,或者體驗還不夠好,或者只能針對更精準的目標用戶提供良好服務,刷屏則可能帶來一大波負面口碑,對產品造成沉重打擊。

(2)從整體上看,整個社會化媒體環境的傳播結構正在變得更加扁平,這也讓一個刷屏事件能夠持續的時間變得更短。目前看來,如果後續沒有進一步動作、變化或產生某些觀點碰撞,一個刷屏事件很難持續3天,大部分刷屏事件將在1天內走完自己的生命週期。在這樣的背景下,如果寄希望於通過刷屏事件來驅動業務增長和發展,將會極不可控。

(3)微信對於各類刷屏事件的容忍度和邊界,始終是一個巨大的不確定性。

(4)在當前的大環境下,從政治面上看,一個刷屏事件也將面臨許多風險。

總之,要不要追求刷屏,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個值得認真思考的問題。

(五)對絕大部分產品,“留存”的權重都將顯著大於“增長”和“引爆”

關鍵詞:留存、精細化運營、深度服務。

一直以來,在互聯網業內,總有一類產品的死法,叫作“生於拉新,死於留存”,如幾年前爆紅的足記。

而到了今天,“留存”的價值可能會被再一次放大——當流量紅利不再有,用戶的時間也變得極度稀缺和碎片化,用戶越來越沒有耐心,我們認為,你能否具備“可以創造某種長期價值,能夠長期留住用戶”的能力,遠比你是否具備“快速拉新和週期性引爆”的能力,重要得多。

這源於以下幾個邏輯。

(1)除了純粹依賴於創意完成的增長,一切渠道、流量、增長營銷手段都是相對容易被複制的,但一個產品的“留存”能力是一種基本無法被複制的能力。

(2)如上面的猜想(五)所言,如果完成了一波增長,但無法做到讓用戶“留下來”,很可能對你的業務並無太大實際幫助,甚至如果這群用戶帶著負面的口碑離開,還會傷害你的產品。

(3)在當前的環境下,即便要追求增長,由老用戶的認可和口碑所驅動的增長,也是成本最低、最健康的增長。

在這一大背景下,我們認為如下幾種顯著有助於“留存”的能力對於一款產品及互聯網從業者將變得價值異常巨大。

(1)在產品體驗相似時,通過數據分析、策略制定等進行有效精細化運營的能力。

(2)優質內容的生產能力及良好的內容運營能力。

(3)服務類產品的服務質量、深度和效率。

(六)對“關係鏈”的使用和價值挖掘將成為諸多產品的勝負手

關鍵詞:關係鏈、場景驅動、產品增長。

這個猜想也與“流量紅利消失”和“用戶時間更稀缺,用戶更無耐心”等有關。

一個基礎的判斷是:當一個普通用戶由於信息過載導致無法消化信息,甚至無法辨別信息來源的可信度時,他最可能做出、也應該做出成本最低的選擇,更可能選擇相信自己身邊最親近或最認可的人。

因此,在當前的環境下,一款產品如果能夠基於現有用戶的“關係鏈”實現大量獲客或業務延展,將會成為一個價值巨大的價值制高點,能夠做到這一點的產品將在市場競爭中佔有極大先機。

尤其,從整個互聯網行業來看,有基因和能力基於“關係鏈”做好足夠價值挖掘的產品和企業,其實並不多。

我們不妨再舉例解釋一下“基於‘關係鏈’進行價值挖掘”的幾種典型邏輯:

(1)能夠打通自身產品與社會化媒體的一些典型“分享”場景,能夠讓用戶自發把產品的一些使用體驗或內容分享到朋友圈,從而持續獲得流量。典型的如在抖音看到一個很奇葩的視頻,轉發到朋友圈。

(2)能夠基於自身產品的特性搭建起來某種場景,讓用戶需要動用其社會化關係鏈拉動其他用戶與之一起使用才能夠獲得對應的價值,且能夠賦予用戶一個具有說服力的理由。典型的如拼多多。

(3)能夠利用好已有的某一類用戶對其身邊的其他用戶的強影響力,在充分利用其現有核心資源和能力的情況下,打造出一些全新的使用場景及對應的產品,完成業務的延展,擴大現有業務的半徑和邊界。典型的如得到基於已有的核心用戶群和已經積累起來的“內容產品”經驗,順勢上線“少年得到”。

而上述三者中,相較而言,如果你能做好(2)和(3),價值一定會顯著比(1)高。

(七)互聯網人才的“中高端稀缺+中低端過剩”將會更加嚴重,大部分產品經理和運營的生存焦慮將會加劇

關鍵詞:求職、供需矛盾、生存焦慮。

簡而言之,在2018年,整個互聯網將面臨兩個結構性的變化。

(1)整個行業已經不存在“流量紅利”,依靠簡單粗暴的業務動作就能夠大量獲得增長的可能性幾乎不存在。

(2)低端員工的成本在互聯網公司將顯著增加——從這一年開始,90後將全面成為行業0~5歲從業者中的主力。但從人口結構上看,90後的人口數量僅為80後的70%左右,而基數更小的90後所面臨的現實生活壓力普遍更小,所習慣的生活成本更高,必然導致低端員工的成本顯著增加。

以上兩者必然導致大量互聯網公司對於通過集中化、產品化的解決方案提升業務運轉效率的需求變得更加迫切,以及對於能夠更高效驅動業務發展的中高端人才的需求顯著上升,而對於低端人才的需求將下降。

其中,出於對精細化運營、差異化競爭、更穩健的業務發展操盤等幾方面的需求,預計整個行業對於數據分析相關人才、具備強策略能力的產品和運營類人才、對於業務有深刻理解且同時擁有一技之長的產品、運營和營銷類人才,均會出現更顯著的需求增量。

雖然對於相關人才的需求增加,但對於從業者綜合素質及能力的要求卻並未下降。因此,在互聯網業內,“是否具備較強的數據分析與策略制訂能力”和“是否能夠深刻理解業務”或許將成為從業者的一大分水嶺,無法跨越過這一分水嶺的諸多產品和運營從業者,很可能仍然容易被邊緣化。

總體來看,互聯網業內“中低端人才氾濫,高端核心人才極度稀缺”的狀態短期內將不會改變,人才供給端和需求端之間的矛盾將長期存在。

(八)“唯快不破”在產品界可能將成為過去式

關鍵詞:唯快不破、慢產品、上線即驚豔。

2014年,伴隨著小米的飛速崛起,雷軍提出了“專注、極致、口碑、快”的互聯網7字訣,其中,“唯快不破”一度被許多互聯網公司奉為圭臬。

但現在,事情可能已經開始有了變化。

QQ和微信的早期版本,的確有些慘不忍睹,“先上線再快速迭代”的思路貫穿於無數今天巨頭級的產品發展過程中。但我們必須意識到當下的一些不同——過去的用戶是飢渴的,因為想要;而現在的用戶則是冷淡的,因為選擇恐懼。

過去,複製一款產品很難;今天,複製一款產品極快,隨便一個新的產品模式出現後(比如衝頂大會),隨之而來的就是數十款同類產品在短時間內湧現,以至於有人笑談,限制中國互聯網的已經不是開發速度,而是蘋果的審核速度。

在這種情況下,什麼產品會被人記住和傳唱?

或許是那些一上線就讓人驚豔、製作精良的已經有讓人驚叫的感覺的產品。如果細數近來流行的產品,無不如此。

(1)衝頂大會系列,上線的時候主體功能和核心體驗已經很完善了,雖然經過了幾個版本的迭代,但其核心模塊幾乎沒什麼變化,甚至玩法也變化不大。

(2)網易系的產品普遍擁有這樣的特質,網易嚴選、蝸牛讀書等,在第一版上線時就已經能夠做到讓人眼前一亮,而非很簡陋的樣子。

(3)抖音是2017年最火的產品,正式上線就已經具備爆點,而後面每一步的動作都讓用戶增長上了一個臺階。然而,抖音在大火的情況下,核心功能和上線時幾乎沒什麼差別,只是在細節上打磨得更好而已。這也意味著,在早期抖音就準備得很充分,而不是把一個半成品給用戶去試用。

因此,“唯快不破”在如今的大環境下,或許將不再擁有那麼神奇的力量,至少在產品上線初始階段是這樣的。對更多的產品操盤者來說,這個時代或許會更相信這樣的邏輯:好的產品第一版上線就應該很驚豔。

(九)“策略”類人才將成為整個行業的普遍剛需

關鍵詞:策略、人才缺口、精細化運營。

這一猜想與上面猜想(七)提到的“人才供給需求問題”和猜想(五)提到的“依靠數據、策略進行精細化運營的能力將更加重要”都密切相關。

在互聯網業內,隨著近幾年諸如滴滴、頭條等產品的崛起,“策略”變成了一個越來越受人關注的詞,也讓“策略產品經理”等崗位變得更為人所熟知。

所謂“策略”,往往是由數據驅動、存在於產品中的一套規則與機制,多用於解決推薦、供需匹配、用戶分層精細化運營、動態定價、大規模補貼、風控、反作弊等問題,目的是提升業務的整體運轉效率。

具體來講,如果一家企業的核心業務高度依賴於人的工作,員工的管理問題可能會複雜度極高、且穩定性較難保障;一家公司的核心業務如果依賴於機器,將是很穩定並且可持續的。而支撐機器運轉的東西,就是策略。

為一個產品制定策略的不是老闆,而是具備“策略”能力的產品經理、用戶增長、用戶運營等人才,他們的策略好壞將決定產品運轉維護成本、效率和業務穩定性,舉例說明。

1.滴滴打車

在滴滴打車出現之前,一直都有96103的電話叫車調度,這個調度即使把司機強加了KPI考核,調度的效率依然非常低,原因在於乘客和司機基於地理位置的多端撮合,通過人工處理是低效的,而且只要有一方用戶體驗差,就崩盤了。

而滴滴打車的撮合過程是沒有人的因素的,它完全基於幾百上千條策略來完成調度工作。

2.今日頭條

在今日頭條出現前,一直都是機器收錄與編輯人員組合的方式來產生新聞專題,比如新浪可能有幾百上千個編輯人員分別負責不同的頻道,但因為人的因素導致了大量的重複轉載。

而使用機器算法的今日頭條,原則上可以不依賴於任何一個編輯,自動快速產生頻道,把一篇文章歸屬於N個相關頻道,不同的用戶也可以看到完全不一樣的首頁和內容。

所以,面對海量信息的處理與匹配,機器註定比人靠譜。作為企業的經營者,你是希望管理一堆人,還是依靠於一堆可以持續迭代和改進的策略?

並且,“策略”類人才的養成和應用門檻也在降低。5年前,能做AB測試的公司屈指可數,但現在只需要接入一段代碼就能完成AB測試;以前,針對用戶行為的追蹤相當麻煩,但現在通過先進的統計分析工具和第三方工具,能把一個用戶從進入平臺以來的所有事件全部拿到。這些以前只有少數大公司才有的技術,現在創業公司也已經能很便捷地採用。

在這樣的背景下,你就有更多的時間去思考自己的核心業務,通過制定策略來提升核心用戶體驗。

從當前來看,已經有很多公司能做到自動化運營,自動針對用戶的行為做AB測試,自動分群,自動制定推送的文案等,然後通過數據自動化調整,整個運營過程比運營人員操作效果好5倍以上——在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國外沒有那麼多“運營人員”的原因。

典型的如阿里的魯班系統,雙11期間依賴內部系統自動化生產了上億的Banner,要是以前,這需要耗費多少美工和運營人力才能做完?

因此,到了今年,整個行業對於具備“策略”能力的互聯網人才的需求——包括但不限於策略產品經理、數據分析師、增長黑客、偏策略型的運營等崗位,一定會大幅上升。

(十)線下反哺線上將成為長期趨勢

關鍵詞:線下、流量獲取、場景觸發。

從2017年開始,“線下反哺線上”開始被越來越多人提及,並率先在“新零售”領域得到大範圍落地,與此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營銷傳播事件開始依賴於“線下+線上並行”的邏輯,典型的如丟書大作戰、網紅快閃店、喜茶等。

我們的判斷是:2018年,這一趨勢仍將長期存在,並很可能全面蔓延到各行業、各領域中。

所謂的“線下反哺線上”,背後的原因也是純粹基於線上的流量紅利消失,因而大家不得不依賴於更多的精細化運營和深耕才能更高效地獲得有效流量。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種以“場景觸發”為中心的產品和運營策略有了用武之地。

所謂“場景觸發”型的產品運營策略,就是通過更精細的場景設計,在線下特定的場景,實現更為高效的流量與用戶獲取。不妨舉幾個半假想的例子。

(1)中午,你在麥當勞排隊點餐,隊伍排了幾十米,這時你看到旁邊有一個“無須排隊,立即點餐”的小程序二維碼,於是你果斷掃碼,馬上被轉化。

(2)週末,你在某商場逛街,看到一件衣服很喜歡,這時突然看到旁邊貼著一個二維碼和引導語:掃碼在天貓下單有優惠,更有更多相似款式推薦。於是你果斷掃碼進入天貓,開始線上逛店並同時進行線下對比,最終買走更多衣服。

(3)假期外出旅遊,來到某令人心曠神怡的景點,這時你突然收到網易雲音樂的一條推送——發現你身在××地,有一首跟此地有關的風格可能是你極度喜歡的音樂想要推薦給你。於是,你點擊收聽,觸景生情,並順手把這首歌分享到朋友圈,並附加了轉發語。

2017年,這種“場景觸發”型的產品只在新零售等領域剛剛開了個頭,從2018年開始,它將很可能會在知識付費、內容消費、營銷傳播等領域得到更為廣泛的重視與應用。

以上,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本文選自《運營之光(珍藏版):我的互聯網運營方法論與自白2.0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