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

博客中國可謂是中國博客網站的鼻祖,它是“中國博客第一人”方興東先生於2002年8月創辦,定位為高科技的知識過濾網站。

汪丁丁、倪光南、姜奇平、李希光、方興東等一批富有影響力的精英專欄作者以其真知灼見的文章樹立了該網站不可替代的內容地位,近千名博客專欄作家和萬餘名評論用戶構成了該站繁榮興旺的局面。

"

博客中國可謂是中國博客網站的鼻祖,它是“中國博客第一人”方興東先生於2002年8月創辦,定位為高科技的知識過濾網站。

汪丁丁、倪光南、姜奇平、李希光、方興東等一批富有影響力的精英專欄作者以其真知灼見的文章樹立了該網站不可替代的內容地位,近千名博客專欄作家和萬餘名評論用戶構成了該站繁榮興旺的局面。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該博客網站早期內容影響力與一些大型傳統媒體相比毫不遜色。其“精英”的專欄作者定位帶動了一大批素質較高的博客公社會員。在多項指標中都佔據優勢。

2003年底博客中國成為中文第一博客網站。

2004 年 7 月,經常去博客中國瀏覽的羊東給博客中國的創始人方興東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兩人開始見面。

一個月後, 軟銀亞洲注入50萬美元。這筆小投資拉開了博客中國融資的序幕, 一年後, 2005年9月8日,博客網宣佈獲得包括軟銀賽富、GGV在內的四家VC的1000萬美元投資。此次融資成功後,方興東把剛剛商業化一年的“博客中國 ”更名為“博客網 ”。

"

博客中國可謂是中國博客網站的鼻祖,它是“中國博客第一人”方興東先生於2002年8月創辦,定位為高科技的知識過濾網站。

汪丁丁、倪光南、姜奇平、李希光、方興東等一批富有影響力的精英專欄作者以其真知灼見的文章樹立了該網站不可替代的內容地位,近千名博客專欄作家和萬餘名評論用戶構成了該站繁榮興旺的局面。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該博客網站早期內容影響力與一些大型傳統媒體相比毫不遜色。其“精英”的專欄作者定位帶動了一大批素質較高的博客公社會員。在多項指標中都佔據優勢。

2003年底博客中國成為中文第一博客網站。

2004 年 7 月,經常去博客中國瀏覽的羊東給博客中國的創始人方興東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兩人開始見面。

一個月後, 軟銀亞洲注入50萬美元。這筆小投資拉開了博客中國融資的序幕, 一年後, 2005年9月8日,博客網宣佈獲得包括軟銀賽富、GGV在內的四家VC的1000萬美元投資。此次融資成功後,方興東把剛剛商業化一年的“博客中國 ”更名為“博客網 ”。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作為博客網投資人,軟銀亞洲賽富基金中國區負責人閻焱表示,“希望博客網能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為我沒有看到有其它哪一個行業,每月用戶數量連續增長超過10%”。

但那時的博客網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軟銀等投行大把的資金砸向博客,是因為他們相信,互聯網行業未知的金礦太多了,並且這樣的希望在互聯網行業幾年前早有印證。

早在2000年,騰訊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 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憑著“用戶數量 ”從IDG和盈科數碼那裡拿到了220萬美元,他們分別佔騰訊20%的股份。4年後,騰訊上市,雖然IDG退出,但盈科數碼卻收穫頗豐。

有了騰訊這一成功先例,博客網迅速飆升的用戶數字,在投行看來定然充滿誘惑。

2002~2005年,博客中國的用戶數量始終保持每月30%以上的持續增長,從來沒有停頓過。2005年,博客中國全球排名曾一度達到 60多位。

內憂

就在融資1000萬美元后,博客中國大肆招兵買馬,員工從40人快速擴張到300人。學者出身的方興東沒有任何大型網站的運營經驗,於是聘用了十多位副總裁以上的高管。

“雖然博客網持續急劇膨脹,但後期管理沒有跟上,內部架構顯得凌亂無序。 ”一位博客網的員工一語中的。 事實上,就連博客網 CEO 方興東、 前總裁王俊秀也都表示:“在管理節奏控制上不夠。”快速膨脹導致失控,方興東無力維持,管理團隊紛紛離職。


"

博客中國可謂是中國博客網站的鼻祖,它是“中國博客第一人”方興東先生於2002年8月創辦,定位為高科技的知識過濾網站。

汪丁丁、倪光南、姜奇平、李希光、方興東等一批富有影響力的精英專欄作者以其真知灼見的文章樹立了該網站不可替代的內容地位,近千名博客專欄作家和萬餘名評論用戶構成了該站繁榮興旺的局面。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該博客網站早期內容影響力與一些大型傳統媒體相比毫不遜色。其“精英”的專欄作者定位帶動了一大批素質較高的博客公社會員。在多項指標中都佔據優勢。

2003年底博客中國成為中文第一博客網站。

2004 年 7 月,經常去博客中國瀏覽的羊東給博客中國的創始人方興東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兩人開始見面。

一個月後, 軟銀亞洲注入50萬美元。這筆小投資拉開了博客中國融資的序幕, 一年後, 2005年9月8日,博客網宣佈獲得包括軟銀賽富、GGV在內的四家VC的1000萬美元投資。此次融資成功後,方興東把剛剛商業化一年的“博客中國 ”更名為“博客網 ”。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作為博客網投資人,軟銀亞洲賽富基金中國區負責人閻焱表示,“希望博客網能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為我沒有看到有其它哪一個行業,每月用戶數量連續增長超過10%”。

但那時的博客網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軟銀等投行大把的資金砸向博客,是因為他們相信,互聯網行業未知的金礦太多了,並且這樣的希望在互聯網行業幾年前早有印證。

早在2000年,騰訊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 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憑著“用戶數量 ”從IDG和盈科數碼那裡拿到了220萬美元,他們分別佔騰訊20%的股份。4年後,騰訊上市,雖然IDG退出,但盈科數碼卻收穫頗豐。

有了騰訊這一成功先例,博客網迅速飆升的用戶數字,在投行看來定然充滿誘惑。

2002~2005年,博客中國的用戶數量始終保持每月30%以上的持續增長,從來沒有停頓過。2005年,博客中國全球排名曾一度達到 60多位。

內憂

就在融資1000萬美元后,博客中國大肆招兵買馬,員工從40人快速擴張到300人。學者出身的方興東沒有任何大型網站的運營經驗,於是聘用了十多位副總裁以上的高管。

“雖然博客網持續急劇膨脹,但後期管理沒有跟上,內部架構顯得凌亂無序。 ”一位博客網的員工一語中的。 事實上,就連博客網 CEO 方興東、 前總裁王俊秀也都表示:“在管理節奏控制上不夠。”快速膨脹導致失控,方興東無力維持,管理團隊紛紛離職。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2005年,一則題為《博客網內鬥升級,高管接連出走,銷售部集體辭職》的八卦帖在網上流傳了起來。帖子以內部人的口氣稱:4月,產品部總監猛小蛇辭職;8月,多媒體事業部總經理李安科辭職;10月初,內容部互動中心總監麥田辭職;10 月底,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王吉鵬等離職。

文章列出了離職人員的詳細名單,應當具備相當的真實性。博客網人員走馬燈般來去匆匆的無序狀況讓投資人捏著一把汗。

更大強度的人事地震終於在2006年10月發生:長假剛過,沈楓就被任命為博客網總裁,替掉曾經跟方興東一起攜手創辦博客網的王俊秀。之後,博客中國又經歷了大幅裁員,連方興東本人也被投資方架空(儘管沒有被公開確認)。

2007 年初,之前被排擠出局的方興東重掌博客網大權,而COO 譚湧泉已確認離職,CTO 盧亮對外稱正在休假中。

沒有核心團隊是博客網最大的軟肋。連航道、航向都需要探索,船長和船員變動紛繁,博客網根本就是盲目漂流的孤舟。這樣的企業怎麼能給風投帶來豐厚的回報呢?

外患

2005年,拿到融資後的方興東,一反兩年前的專注與低調。

他在北京世紀壇廣邀嘉賓和媒體, 隆重宣佈 “博客時代的來臨 ”,放出“一年超新浪, 兩年上市 ”的目標,這不僅把資訊業最強的新浪直接當成對手,更讓所有人知道:博客就是下一個金礦!

當博客中國導航條上的子頻道不斷增多, 方興東把自己的博客網置於與門戶面對面競爭的境地,而其他幾家專業博客網站也不甘示弱,競相融資。

不到半年,新浪高調推出了Blog2.0 的公測版,成為國內首家向專業網站 “開火 ”的門戶網站。很快,新浪以名人效應“圈地 ”博客新運動,短短兩個月內用戶數量突破百萬。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在強勢的宣傳攻勢下,新浪邀請了眾多媒體總編、人氣網絡寫手、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精英坐鎮評委,力推餘華、餘秋雨、郭敬明、吳小莉、張靚穎等人的博客以提升人氣。

"

博客中國可謂是中國博客網站的鼻祖,它是“中國博客第一人”方興東先生於2002年8月創辦,定位為高科技的知識過濾網站。

汪丁丁、倪光南、姜奇平、李希光、方興東等一批富有影響力的精英專欄作者以其真知灼見的文章樹立了該網站不可替代的內容地位,近千名博客專欄作家和萬餘名評論用戶構成了該站繁榮興旺的局面。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該博客網站早期內容影響力與一些大型傳統媒體相比毫不遜色。其“精英”的專欄作者定位帶動了一大批素質較高的博客公社會員。在多項指標中都佔據優勢。

2003年底博客中國成為中文第一博客網站。

2004 年 7 月,經常去博客中國瀏覽的羊東給博客中國的創始人方興東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兩人開始見面。

一個月後, 軟銀亞洲注入50萬美元。這筆小投資拉開了博客中國融資的序幕, 一年後, 2005年9月8日,博客網宣佈獲得包括軟銀賽富、GGV在內的四家VC的1000萬美元投資。此次融資成功後,方興東把剛剛商業化一年的“博客中國 ”更名為“博客網 ”。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作為博客網投資人,軟銀亞洲賽富基金中國區負責人閻焱表示,“希望博客網能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為我沒有看到有其它哪一個行業,每月用戶數量連續增長超過10%”。

但那時的博客網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軟銀等投行大把的資金砸向博客,是因為他們相信,互聯網行業未知的金礦太多了,並且這樣的希望在互聯網行業幾年前早有印證。

早在2000年,騰訊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 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憑著“用戶數量 ”從IDG和盈科數碼那裡拿到了220萬美元,他們分別佔騰訊20%的股份。4年後,騰訊上市,雖然IDG退出,但盈科數碼卻收穫頗豐。

有了騰訊這一成功先例,博客網迅速飆升的用戶數字,在投行看來定然充滿誘惑。

2002~2005年,博客中國的用戶數量始終保持每月30%以上的持續增長,從來沒有停頓過。2005年,博客中國全球排名曾一度達到 60多位。

內憂

就在融資1000萬美元后,博客中國大肆招兵買馬,員工從40人快速擴張到300人。學者出身的方興東沒有任何大型網站的運營經驗,於是聘用了十多位副總裁以上的高管。

“雖然博客網持續急劇膨脹,但後期管理沒有跟上,內部架構顯得凌亂無序。 ”一位博客網的員工一語中的。 事實上,就連博客網 CEO 方興東、 前總裁王俊秀也都表示:“在管理節奏控制上不夠。”快速膨脹導致失控,方興東無力維持,管理團隊紛紛離職。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2005年,一則題為《博客網內鬥升級,高管接連出走,銷售部集體辭職》的八卦帖在網上流傳了起來。帖子以內部人的口氣稱:4月,產品部總監猛小蛇辭職;8月,多媒體事業部總經理李安科辭職;10月初,內容部互動中心總監麥田辭職;10 月底,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王吉鵬等離職。

文章列出了離職人員的詳細名單,應當具備相當的真實性。博客網人員走馬燈般來去匆匆的無序狀況讓投資人捏著一把汗。

更大強度的人事地震終於在2006年10月發生:長假剛過,沈楓就被任命為博客網總裁,替掉曾經跟方興東一起攜手創辦博客網的王俊秀。之後,博客中國又經歷了大幅裁員,連方興東本人也被投資方架空(儘管沒有被公開確認)。

2007 年初,之前被排擠出局的方興東重掌博客網大權,而COO 譚湧泉已確認離職,CTO 盧亮對外稱正在休假中。

沒有核心團隊是博客網最大的軟肋。連航道、航向都需要探索,船長和船員變動紛繁,博客網根本就是盲目漂流的孤舟。這樣的企業怎麼能給風投帶來豐厚的回報呢?

外患

2005年,拿到融資後的方興東,一反兩年前的專注與低調。

他在北京世紀壇廣邀嘉賓和媒體, 隆重宣佈 “博客時代的來臨 ”,放出“一年超新浪, 兩年上市 ”的目標,這不僅把資訊業最強的新浪直接當成對手,更讓所有人知道:博客就是下一個金礦!

當博客中國導航條上的子頻道不斷增多, 方興東把自己的博客網置於與門戶面對面競爭的境地,而其他幾家專業博客網站也不甘示弱,競相融資。

不到半年,新浪高調推出了Blog2.0 的公測版,成為國內首家向專業網站 “開火 ”的門戶網站。很快,新浪以名人效應“圈地 ”博客新運動,短短兩個月內用戶數量突破百萬。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在強勢的宣傳攻勢下,新浪邀請了眾多媒體總編、人氣網絡寫手、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精英坐鎮評委,力推餘華、餘秋雨、郭敬明、吳小莉、張靚穎等人的博客以提升人氣。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接二連三地, 騰訊、 搜狐、百度都成為方興東的對手。之後新浪和搜狐都把博客作為一項戰略業務來發展,要求每個頻道都設置博客專員,傾全公司資源發展博客。

其實在博客中國創立時, 新浪總編輯陳彤作為朋友還給過方興東支持, 給了博客中國早期發展不少幫助。但方興東對博客的高調宣講“提醒 ”了陳彤。

以新浪為首的門戶很快大獲全勝。博客前五名裡,再沒有專業網站的身影。到 2006年末,新浪、 搜狐、 網易等門戶的博客力量完全超越了博客網等專業博客。 門戶博客最終取得絕對領先。

而方興東無疑成了“行業罪人 ”,他的一些做法引發了一群網站的蕭條。時任和訊總編輯的劉駿曾如此感嘆:“你可以把那些話寫出來貼在牆頭,每天睡覺前和醒來後在心裡默唸三 遍,但為什麼要叫出來呢?”

對此,互聯網資深人士謝文認為:“衝得太急了,很多業務沒有想好就急匆匆上馬。同時五花八門的商業炒作, 不僅浪費了很多的錢,還把博客網推到了風口浪尖。

對方興東的失誤,投資方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VC不是總把自己標榜成創業者的老師嗎?博客中國的冒進難道不是資本急切推動所致?方興東的高調難道沒有迎合 VC好大喜功的意向?

盈利模式: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方興東痛定思痛,決心進行戰略轉型,將此次轉型概括為“新生活方式 ”,試圖找到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這是博客網做出的第二次轉型。當時,方興東提出的口號是“你我的博客 ”。

方興東把當時最熱門的web2.0應用技術,如SNS、RSS 、Tag 、 BSP 、P2P 、智能搜索以及 WAP2.0 、IM( 即時通 ) 都集中起來。方興東表示,這個集中並不是單純的技術疊加,“這幾個技術是相互關聯的 ”。

閻焱、閔大洪、姜奇平等互聯網研究人士對這一模式都較為看好,但另一家博客網站BlogBus的CEO竇毅卻認為, Web2.0 應用技術結合這一模式並非創新,而是一種大而全的東西,“並不一定是未來博客的成功發展模式。”

正如竇毅所言,這個集結了 web2.0 所有優勢的產品並沒有給博客網帶來突圍的成功。

"

博客中國可謂是中國博客網站的鼻祖,它是“中國博客第一人”方興東先生於2002年8月創辦,定位為高科技的知識過濾網站。

汪丁丁、倪光南、姜奇平、李希光、方興東等一批富有影響力的精英專欄作者以其真知灼見的文章樹立了該網站不可替代的內容地位,近千名博客專欄作家和萬餘名評論用戶構成了該站繁榮興旺的局面。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該博客網站早期內容影響力與一些大型傳統媒體相比毫不遜色。其“精英”的專欄作者定位帶動了一大批素質較高的博客公社會員。在多項指標中都佔據優勢。

2003年底博客中國成為中文第一博客網站。

2004 年 7 月,經常去博客中國瀏覽的羊東給博客中國的創始人方興東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兩人開始見面。

一個月後, 軟銀亞洲注入50萬美元。這筆小投資拉開了博客中國融資的序幕, 一年後, 2005年9月8日,博客網宣佈獲得包括軟銀賽富、GGV在內的四家VC的1000萬美元投資。此次融資成功後,方興東把剛剛商業化一年的“博客中國 ”更名為“博客網 ”。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作為博客網投資人,軟銀亞洲賽富基金中國區負責人閻焱表示,“希望博客網能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因為我沒有看到有其它哪一個行業,每月用戶數量連續增長超過10%”。

但那時的博客網並沒有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軟銀等投行大把的資金砸向博客,是因為他們相信,互聯網行業未知的金礦太多了,並且這樣的希望在互聯網行業幾年前早有印證。

早在2000年,騰訊馬化騰拿著改了6個版本、 20多頁的商業計劃書,憑著“用戶數量 ”從IDG和盈科數碼那裡拿到了220萬美元,他們分別佔騰訊20%的股份。4年後,騰訊上市,雖然IDG退出,但盈科數碼卻收穫頗豐。

有了騰訊這一成功先例,博客網迅速飆升的用戶數字,在投行看來定然充滿誘惑。

2002~2005年,博客中國的用戶數量始終保持每月30%以上的持續增長,從來沒有停頓過。2005年,博客中國全球排名曾一度達到 60多位。

內憂

就在融資1000萬美元后,博客中國大肆招兵買馬,員工從40人快速擴張到300人。學者出身的方興東沒有任何大型網站的運營經驗,於是聘用了十多位副總裁以上的高管。

“雖然博客網持續急劇膨脹,但後期管理沒有跟上,內部架構顯得凌亂無序。 ”一位博客網的員工一語中的。 事實上,就連博客網 CEO 方興東、 前總裁王俊秀也都表示:“在管理節奏控制上不夠。”快速膨脹導致失控,方興東無力維持,管理團隊紛紛離職。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2005年,一則題為《博客網內鬥升級,高管接連出走,銷售部集體辭職》的八卦帖在網上流傳了起來。帖子以內部人的口氣稱:4月,產品部總監猛小蛇辭職;8月,多媒體事業部總經理李安科辭職;10月初,內容部互動中心總監麥田辭職;10 月底,上海分公司總經理王吉鵬等離職。

文章列出了離職人員的詳細名單,應當具備相當的真實性。博客網人員走馬燈般來去匆匆的無序狀況讓投資人捏著一把汗。

更大強度的人事地震終於在2006年10月發生:長假剛過,沈楓就被任命為博客網總裁,替掉曾經跟方興東一起攜手創辦博客網的王俊秀。之後,博客中國又經歷了大幅裁員,連方興東本人也被投資方架空(儘管沒有被公開確認)。

2007 年初,之前被排擠出局的方興東重掌博客網大權,而COO 譚湧泉已確認離職,CTO 盧亮對外稱正在休假中。

沒有核心團隊是博客網最大的軟肋。連航道、航向都需要探索,船長和船員變動紛繁,博客網根本就是盲目漂流的孤舟。這樣的企業怎麼能給風投帶來豐厚的回報呢?

外患

2005年,拿到融資後的方興東,一反兩年前的專注與低調。

他在北京世紀壇廣邀嘉賓和媒體, 隆重宣佈 “博客時代的來臨 ”,放出“一年超新浪, 兩年上市 ”的目標,這不僅把資訊業最強的新浪直接當成對手,更讓所有人知道:博客就是下一個金礦!

當博客中國導航條上的子頻道不斷增多, 方興東把自己的博客網置於與門戶面對面競爭的境地,而其他幾家專業博客網站也不甘示弱,競相融資。

不到半年,新浪高調推出了Blog2.0 的公測版,成為國內首家向專業網站 “開火 ”的門戶網站。很快,新浪以名人效應“圈地 ”博客新運動,短短兩個月內用戶數量突破百萬。

接下來的一個多月,在強勢的宣傳攻勢下,新浪邀請了眾多媒體總編、人氣網絡寫手、專家學者以及企業精英坐鎮評委,力推餘華、餘秋雨、郭敬明、吳小莉、張靚穎等人的博客以提升人氣。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接二連三地, 騰訊、 搜狐、百度都成為方興東的對手。之後新浪和搜狐都把博客作為一項戰略業務來發展,要求每個頻道都設置博客專員,傾全公司資源發展博客。

其實在博客中國創立時, 新浪總編輯陳彤作為朋友還給過方興東支持, 給了博客中國早期發展不少幫助。但方興東對博客的高調宣講“提醒 ”了陳彤。

以新浪為首的門戶很快大獲全勝。博客前五名裡,再沒有專業網站的身影。到 2006年末,新浪、 搜狐、 網易等門戶的博客力量完全超越了博客網等專業博客。 門戶博客最終取得絕對領先。

而方興東無疑成了“行業罪人 ”,他的一些做法引發了一群網站的蕭條。時任和訊總編輯的劉駿曾如此感嘆:“你可以把那些話寫出來貼在牆頭,每天睡覺前和醒來後在心裡默唸三 遍,但為什麼要叫出來呢?”

對此,互聯網資深人士謝文認為:“衝得太急了,很多業務沒有想好就急匆匆上馬。同時五花八門的商業炒作, 不僅浪費了很多的錢,還把博客網推到了風口浪尖。

對方興東的失誤,投資方也有不可推卸的責任。VC不是總把自己標榜成創業者的老師嗎?博客中國的冒進難道不是資本急切推動所致?方興東的高調難道沒有迎合 VC好大喜功的意向?

盈利模式:夢想與現實的距離

方興東痛定思痛,決心進行戰略轉型,將此次轉型概括為“新生活方式 ”,試圖找到一個清晰的盈利模式。這是博客網做出的第二次轉型。當時,方興東提出的口號是“你我的博客 ”。

方興東把當時最熱門的web2.0應用技術,如SNS、RSS 、Tag 、 BSP 、P2P 、智能搜索以及 WAP2.0 、IM( 即時通 ) 都集中起來。方興東表示,這個集中並不是單純的技術疊加,“這幾個技術是相互關聯的 ”。

閻焱、閔大洪、姜奇平等互聯網研究人士對這一模式都較為看好,但另一家博客網站BlogBus的CEO竇毅卻認為, Web2.0 應用技術結合這一模式並非創新,而是一種大而全的東西,“並不一定是未來博客的成功發展模式。”

正如竇毅所言,這個集結了 web2.0 所有優勢的產品並沒有給博客網帶來突圍的成功。

十大互聯網創業失敗案例三:曾今的國內第一博客網站?

方興東當時制定的盈利模式是 —— 廣告、互聯網增值服務、電信增值服務和博客出版, 但由於活躍用戶的數量並不多,使得博客網在執行廣告、 電信增值服務等以流量為基礎的收費模式時面臨窘境。

對如此境況, 賽迪諮訊顧問有限公司分析師張林強評價說, 當時國內博客網站的規模較小,銷售收入尚不明朗,不足以支撐專業博客網站的生存。

而除了新浪、搜狐這樣財大氣粗的傳統門戶外,純粹的博客網站每月成本少則幾萬元,多則上百萬元,而收入卻屈指可數。

遲遲找不到好的盈利模式,又面臨著傳統門戶的圍剿,曾經在2005年轟動一時的博客網終究是美人遲暮。


歡迎評論留言,感謝點贊支持!關注更精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