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Conscious Process

關於(並不)快樂

意外橫財式的暴富總是會招致悲劇結局,其原因並不複雜——所謂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質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之間的比率罷了,正因如此,我們總是並不關心已經擁有的財產,卻執著於盡可能地擁有更多財產。如此看來,所有享受的本質都是消極的,因為享受只能暫緩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惡才是一種積極的因素,因為它們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傳統的“六大基本情緒”中,其中有五種“消極”情緒,只有一種“積極”情緒。(此處的“六大基本情緒”指的是1972年由保羅·艾克曼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另外,我很認同叔本華另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積極”經歷其實並非增加了任何積極的感受,只不過是削弱了消極的感受而已,它們只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罷了。

關於心智

在恰當的時機,任何擁有美麗而豐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獨處一小時,就能自行找到窮盡整個地球都無與倫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內心,不敢面對自己,害怕憂慮的思緒,害怕消極的情緒,也害怕痛苦的回憶。於是他們把生活建築在忙碌之上,這種生活的核心原則就是時刻保持繁忙,無暇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這不僅是引發多種焦慮心理障礙的巨大誘因,更是一種慘痛的損失,因為人類心智所容納的思緒、想法、夢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

由此看來,刻意封閉、圍堵自己的內心,這顯然是一種浪費。

關於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針就是在心裡接受並習慣於把這個世界當作贖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藉此制定對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會把生命中的災禍、苦難、折磨和窮困當作是無規律的隨機事件。

世上的苦難、不幸、痛苦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願意承認的數量,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第一世界國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們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劇和苦難仍然廣泛遍佈於這個世界。我不認為這樣的陳述是悲觀的,倒不如說這就是現實。

問題在於,每當你面對自身的不幸與苦難(這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鬥爭,畢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積極的,於是現實與期盼的差距又會在你最艱難的日子上再塗抹一層不幸。

我猜叔本華一定會認同村上春樹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Conscious Process

關於(並不)快樂

意外橫財式的暴富總是會招致悲劇結局,其原因並不複雜——所謂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質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之間的比率罷了,正因如此,我們總是並不關心已經擁有的財產,卻執著於盡可能地擁有更多財產。如此看來,所有享受的本質都是消極的,因為享受只能暫緩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惡才是一種積極的因素,因為它們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傳統的“六大基本情緒”中,其中有五種“消極”情緒,只有一種“積極”情緒。(此處的“六大基本情緒”指的是1972年由保羅·艾克曼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另外,我很認同叔本華另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積極”經歷其實並非增加了任何積極的感受,只不過是削弱了消極的感受而已,它們只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罷了。

關於心智

在恰當的時機,任何擁有美麗而豐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獨處一小時,就能自行找到窮盡整個地球都無與倫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內心,不敢面對自己,害怕憂慮的思緒,害怕消極的情緒,也害怕痛苦的回憶。於是他們把生活建築在忙碌之上,這種生活的核心原則就是時刻保持繁忙,無暇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這不僅是引發多種焦慮心理障礙的巨大誘因,更是一種慘痛的損失,因為人類心智所容納的思緒、想法、夢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

由此看來,刻意封閉、圍堵自己的內心,這顯然是一種浪費。

關於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針就是在心裡接受並習慣於把這個世界當作贖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藉此制定對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會把生命中的災禍、苦難、折磨和窮困當作是無規律的隨機事件。

世上的苦難、不幸、痛苦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願意承認的數量,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第一世界國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們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劇和苦難仍然廣泛遍佈於這個世界。我不認為這樣的陳述是悲觀的,倒不如說這就是現實。

問題在於,每當你面對自身的不幸與苦難(這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鬥爭,畢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積極的,於是現實與期盼的差距又會在你最艱難的日子上再塗抹一層不幸。

我猜叔本華一定會認同村上春樹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ife of Two

關於哲學思維

保持哲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是:其一,保持永遠不忽略任何問題的勇氣;其二,在理解一個問題的時候,無需藉助任何言語表達也能獲得清晰的認知。

我個人對於哲學的定義簡單而實用,謹慎地思考那些重要的事但如果你總是掩蓋問題,或者總是想當然地接受定論,那麼想做到這一點就非常困難。

另一位風評不佳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論被人們反覆解讀:“受過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將擁有一個重要標誌,你可以在不接受一個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容納它。

保持懷疑,對一切提問。

關於知識

就圖書館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圖書館雜亂無章,那麼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經過細心整理的圖書館。同理,你可以積累大量知識,但如果你不能對這些知識進行自主思考,結果只能是多學無益。想真正做到擁有知識,或者真正把知識轉變成力量,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不斷對比這樣或那樣的真理,最終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叔本華認為,凡是有用的知識都需要根據一套流程加工製作:

添加一份信息,再加入三份批判性思考,最後把所有內容進行整理、梳理。

關於經驗主義

僅憑經驗做決定就和閱讀一樣,都是思考的替代品。純粹的經驗主義之於思考,就如同咀嚼之於消化吸收。如果經驗主義吹噓自己的功績,認為人類只有通過實踐發現才能讓知識進步,這就好像嘴巴在吹噓人類的整個身體都是依靠這一個器官活下來的。

無論是閱讀還是實踐,都會帶來一手信息,但如果沒有經過批判性思考、沉思或者整合就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個人就無法理解這一點,如果手中不拿著一根筆(至少是一根鉛筆),人們還怎麼進行閱讀。只是簡單粗暴地輸入書中的信息實在非常無聊,只有當你開始質疑、論證,並且全力以赴與這本書爭辯的時候,閱讀才會變得刺激、有趣。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Conscious Process

關於(並不)快樂

意外橫財式的暴富總是會招致悲劇結局,其原因並不複雜——所謂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質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之間的比率罷了,正因如此,我們總是並不關心已經擁有的財產,卻執著於盡可能地擁有更多財產。如此看來,所有享受的本質都是消極的,因為享受只能暫緩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惡才是一種積極的因素,因為它們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傳統的“六大基本情緒”中,其中有五種“消極”情緒,只有一種“積極”情緒。(此處的“六大基本情緒”指的是1972年由保羅·艾克曼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另外,我很認同叔本華另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積極”經歷其實並非增加了任何積極的感受,只不過是削弱了消極的感受而已,它們只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罷了。

關於心智

在恰當的時機,任何擁有美麗而豐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獨處一小時,就能自行找到窮盡整個地球都無與倫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內心,不敢面對自己,害怕憂慮的思緒,害怕消極的情緒,也害怕痛苦的回憶。於是他們把生活建築在忙碌之上,這種生活的核心原則就是時刻保持繁忙,無暇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這不僅是引發多種焦慮心理障礙的巨大誘因,更是一種慘痛的損失,因為人類心智所容納的思緒、想法、夢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

由此看來,刻意封閉、圍堵自己的內心,這顯然是一種浪費。

關於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針就是在心裡接受並習慣於把這個世界當作贖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藉此制定對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會把生命中的災禍、苦難、折磨和窮困當作是無規律的隨機事件。

世上的苦難、不幸、痛苦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願意承認的數量,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第一世界國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們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劇和苦難仍然廣泛遍佈於這個世界。我不認為這樣的陳述是悲觀的,倒不如說這就是現實。

問題在於,每當你面對自身的不幸與苦難(這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鬥爭,畢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積極的,於是現實與期盼的差距又會在你最艱難的日子上再塗抹一層不幸。

我猜叔本華一定會認同村上春樹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ife of Two

關於哲學思維

保持哲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是:其一,保持永遠不忽略任何問題的勇氣;其二,在理解一個問題的時候,無需藉助任何言語表達也能獲得清晰的認知。

我個人對於哲學的定義簡單而實用,謹慎地思考那些重要的事但如果你總是掩蓋問題,或者總是想當然地接受定論,那麼想做到這一點就非常困難。

另一位風評不佳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論被人們反覆解讀:“受過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將擁有一個重要標誌,你可以在不接受一個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容納它。

保持懷疑,對一切提問。

關於知識

就圖書館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圖書館雜亂無章,那麼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經過細心整理的圖書館。同理,你可以積累大量知識,但如果你不能對這些知識進行自主思考,結果只能是多學無益。想真正做到擁有知識,或者真正把知識轉變成力量,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不斷對比這樣或那樣的真理,最終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叔本華認為,凡是有用的知識都需要根據一套流程加工製作:

添加一份信息,再加入三份批判性思考,最後把所有內容進行整理、梳理。

關於經驗主義

僅憑經驗做決定就和閱讀一樣,都是思考的替代品。純粹的經驗主義之於思考,就如同咀嚼之於消化吸收。如果經驗主義吹噓自己的功績,認為人類只有通過實踐發現才能讓知識進步,這就好像嘴巴在吹噓人類的整個身體都是依靠這一個器官活下來的。

無論是閱讀還是實踐,都會帶來一手信息,但如果沒有經過批判性思考、沉思或者整合就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個人就無法理解這一點,如果手中不拿著一根筆(至少是一根鉛筆),人們還怎麼進行閱讀。只是簡單粗暴地輸入書中的信息實在非常無聊,只有當你開始質疑、論證,並且全力以赴與這本書爭辯的時候,閱讀才會變得刺激、有趣。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Atlantic

關於真理

真正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既不是將人們引入歧途的虛假表象,也不是推理能力缺陷導致的致命短板,真正的阻礙是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偏見。它們就像偽君子一樣,天生就擋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如果有人問津,它們又會像狂風把船隻遠遠吹離大陸那樣,讓人遠離航道,即使你再怎麼用揚帆使舵也是徒勞。

這就是所謂的證實偏差(Confirmatory Bias)。(譯者注:證實偏差指的是人們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設。)

(en.wikipedia.org/wiki/Confirmation_bias)

世間萬物的表象總是變幻無常,但這並不是什麼問題,正如我們的智力水平總有起伏但也無傷大雅。

偏見引發的關鍵問題在於混淆視聽,當一個人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與對真理真相的認知發生混淆,那麼對已知真相的任何質疑或發問都將引發極大痛苦,於是此人根本無法保證懷疑思考的頻次與深度。

當你把對於真相的認知、對於自我身份的認知二者徹底區分開,會發現自己不僅更接近真相了,也更接近快樂了。

關於偉大

如果你想贏得同齡人的尊重,勢必追隨這一代人的腳步,但是這將讓你無所建樹。如果你預感自己未來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你必須把自己定位於子孫後代之中。

如果你周圍的人根本不理解你的努力,這要麼是一個巨大的噩耗,要麼是一個天大的吉兆。

但我認為,只要你吃苦耐勞、思維靈活、足夠聰慧,而且能夠時時自省,那麼一旦發現周圍的人不認同、不理解甚至批評你的努力,這很可能說明你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

關於靈感

當一個男人期盼自己的靈感繆斯能時不時大發慈悲地給他啟發,並藉此謀生,或者說單憑自己詩一般美好的天賦討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好像一個女孩希望單憑自己的長相討生活一樣。這兩種想法都是對內心最深處自我的褻瀆,都是在消耗無價且最美好的天賦換取蠅頭小利,這兩條路都只能通向枯竭的終點,並且通常導致可恥的結局。因此,不要讓你的繆斯女神自降身價,淪為妓女。

在我看來靈感就像中獎:如果出現了就滿懷欣喜地迎接它,如果沒有出現也別對它抱有任何期盼。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Conscious Process

關於(並不)快樂

意外橫財式的暴富總是會招致悲劇結局,其原因並不複雜——所謂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質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之間的比率罷了,正因如此,我們總是並不關心已經擁有的財產,卻執著於盡可能地擁有更多財產。如此看來,所有享受的本質都是消極的,因為享受只能暫緩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惡才是一種積極的因素,因為它們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傳統的“六大基本情緒”中,其中有五種“消極”情緒,只有一種“積極”情緒。(此處的“六大基本情緒”指的是1972年由保羅·艾克曼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另外,我很認同叔本華另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積極”經歷其實並非增加了任何積極的感受,只不過是削弱了消極的感受而已,它們只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罷了。

關於心智

在恰當的時機,任何擁有美麗而豐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獨處一小時,就能自行找到窮盡整個地球都無與倫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內心,不敢面對自己,害怕憂慮的思緒,害怕消極的情緒,也害怕痛苦的回憶。於是他們把生活建築在忙碌之上,這種生活的核心原則就是時刻保持繁忙,無暇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這不僅是引發多種焦慮心理障礙的巨大誘因,更是一種慘痛的損失,因為人類心智所容納的思緒、想法、夢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

由此看來,刻意封閉、圍堵自己的內心,這顯然是一種浪費。

關於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針就是在心裡接受並習慣於把這個世界當作贖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藉此制定對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會把生命中的災禍、苦難、折磨和窮困當作是無規律的隨機事件。

世上的苦難、不幸、痛苦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願意承認的數量,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第一世界國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們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劇和苦難仍然廣泛遍佈於這個世界。我不認為這樣的陳述是悲觀的,倒不如說這就是現實。

問題在於,每當你面對自身的不幸與苦難(這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鬥爭,畢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積極的,於是現實與期盼的差距又會在你最艱難的日子上再塗抹一層不幸。

我猜叔本華一定會認同村上春樹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ife of Two

關於哲學思維

保持哲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是:其一,保持永遠不忽略任何問題的勇氣;其二,在理解一個問題的時候,無需藉助任何言語表達也能獲得清晰的認知。

我個人對於哲學的定義簡單而實用,謹慎地思考那些重要的事但如果你總是掩蓋問題,或者總是想當然地接受定論,那麼想做到這一點就非常困難。

另一位風評不佳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論被人們反覆解讀:“受過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將擁有一個重要標誌,你可以在不接受一個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容納它。

保持懷疑,對一切提問。

關於知識

就圖書館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圖書館雜亂無章,那麼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經過細心整理的圖書館。同理,你可以積累大量知識,但如果你不能對這些知識進行自主思考,結果只能是多學無益。想真正做到擁有知識,或者真正把知識轉變成力量,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不斷對比這樣或那樣的真理,最終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叔本華認為,凡是有用的知識都需要根據一套流程加工製作:

添加一份信息,再加入三份批判性思考,最後把所有內容進行整理、梳理。

關於經驗主義

僅憑經驗做決定就和閱讀一樣,都是思考的替代品。純粹的經驗主義之於思考,就如同咀嚼之於消化吸收。如果經驗主義吹噓自己的功績,認為人類只有通過實踐發現才能讓知識進步,這就好像嘴巴在吹噓人類的整個身體都是依靠這一個器官活下來的。

無論是閱讀還是實踐,都會帶來一手信息,但如果沒有經過批判性思考、沉思或者整合就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個人就無法理解這一點,如果手中不拿著一根筆(至少是一根鉛筆),人們還怎麼進行閱讀。只是簡單粗暴地輸入書中的信息實在非常無聊,只有當你開始質疑、論證,並且全力以赴與這本書爭辯的時候,閱讀才會變得刺激、有趣。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Atlantic

關於真理

真正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既不是將人們引入歧途的虛假表象,也不是推理能力缺陷導致的致命短板,真正的阻礙是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偏見。它們就像偽君子一樣,天生就擋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如果有人問津,它們又會像狂風把船隻遠遠吹離大陸那樣,讓人遠離航道,即使你再怎麼用揚帆使舵也是徒勞。

這就是所謂的證實偏差(Confirmatory Bias)。(譯者注:證實偏差指的是人們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設。)

(en.wikipedia.org/wiki/Confirmation_bias)

世間萬物的表象總是變幻無常,但這並不是什麼問題,正如我們的智力水平總有起伏但也無傷大雅。

偏見引發的關鍵問題在於混淆視聽,當一個人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與對真理真相的認知發生混淆,那麼對已知真相的任何質疑或發問都將引發極大痛苦,於是此人根本無法保證懷疑思考的頻次與深度。

當你把對於真相的認知、對於自我身份的認知二者徹底區分開,會發現自己不僅更接近真相了,也更接近快樂了。

關於偉大

如果你想贏得同齡人的尊重,勢必追隨這一代人的腳步,但是這將讓你無所建樹。如果你預感自己未來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你必須把自己定位於子孫後代之中。

如果你周圍的人根本不理解你的努力,這要麼是一個巨大的噩耗,要麼是一個天大的吉兆。

但我認為,只要你吃苦耐勞、思維靈活、足夠聰慧,而且能夠時時自省,那麼一旦發現周圍的人不認同、不理解甚至批評你的努力,這很可能說明你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

關於靈感

當一個男人期盼自己的靈感繆斯能時不時大發慈悲地給他啟發,並藉此謀生,或者說單憑自己詩一般美好的天賦討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好像一個女孩希望單憑自己的長相討生活一樣。這兩種想法都是對內心最深處自我的褻瀆,都是在消耗無價且最美好的天賦換取蠅頭小利,這兩條路都只能通向枯竭的終點,並且通常導致可恥的結局。因此,不要讓你的繆斯女神自降身價,淪為妓女。

在我看來靈感就像中獎:如果出現了就滿懷欣喜地迎接它,如果沒有出現也別對它抱有任何期盼。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YouTube

關於自我

在所有的歐洲語系中,用‘人’(Person)這個詞指代人類個體極為恰當,而且這還是個無意為之的天作之合——‘偽裝’(Persona)一詞原指演員的面具,巧妙的是,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說也是如此,因為沒人會以真面目示人,我們都戴著各自的面具,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從某種程度上講,戴著面具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關鍵在於,對自己正戴著面具生活這件事是否自知?是否知道自己這樣做的理由?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必須足夠清晰,我們的內心必須足夠強大。

關於成就

與生俱來的天賦才是真實而可靠的:如果你想在商業、寫作、繪畫或者任何領域有所成就,你必須在根本沒意識到遊戲規則是什麼的情況下就已經運用自如了。

換句話說,把某個領域的遊戲規則內化成為自己的直覺——只有達到這樣的水準,你才有足夠的空間孕育創想、引領革新,或者發揮出頂尖表現。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Conscious Process

關於(並不)快樂

意外橫財式的暴富總是會招致悲劇結局,其原因並不複雜——所謂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質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之間的比率罷了,正因如此,我們總是並不關心已經擁有的財產,卻執著於盡可能地擁有更多財產。如此看來,所有享受的本質都是消極的,因為享受只能暫緩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惡才是一種積極的因素,因為它們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傳統的“六大基本情緒”中,其中有五種“消極”情緒,只有一種“積極”情緒。(此處的“六大基本情緒”指的是1972年由保羅·艾克曼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另外,我很認同叔本華另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積極”經歷其實並非增加了任何積極的感受,只不過是削弱了消極的感受而已,它們只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罷了。

關於心智

在恰當的時機,任何擁有美麗而豐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獨處一小時,就能自行找到窮盡整個地球都無與倫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內心,不敢面對自己,害怕憂慮的思緒,害怕消極的情緒,也害怕痛苦的回憶。於是他們把生活建築在忙碌之上,這種生活的核心原則就是時刻保持繁忙,無暇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這不僅是引發多種焦慮心理障礙的巨大誘因,更是一種慘痛的損失,因為人類心智所容納的思緒、想法、夢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

由此看來,刻意封閉、圍堵自己的內心,這顯然是一種浪費。

關於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針就是在心裡接受並習慣於把這個世界當作贖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藉此制定對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會把生命中的災禍、苦難、折磨和窮困當作是無規律的隨機事件。

世上的苦難、不幸、痛苦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願意承認的數量,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第一世界國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們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劇和苦難仍然廣泛遍佈於這個世界。我不認為這樣的陳述是悲觀的,倒不如說這就是現實。

問題在於,每當你面對自身的不幸與苦難(這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鬥爭,畢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積極的,於是現實與期盼的差距又會在你最艱難的日子上再塗抹一層不幸。

我猜叔本華一定會認同村上春樹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ife of Two

關於哲學思維

保持哲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是:其一,保持永遠不忽略任何問題的勇氣;其二,在理解一個問題的時候,無需藉助任何言語表達也能獲得清晰的認知。

我個人對於哲學的定義簡單而實用,謹慎地思考那些重要的事但如果你總是掩蓋問題,或者總是想當然地接受定論,那麼想做到這一點就非常困難。

另一位風評不佳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論被人們反覆解讀:“受過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將擁有一個重要標誌,你可以在不接受一個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容納它。

保持懷疑,對一切提問。

關於知識

就圖書館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圖書館雜亂無章,那麼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經過細心整理的圖書館。同理,你可以積累大量知識,但如果你不能對這些知識進行自主思考,結果只能是多學無益。想真正做到擁有知識,或者真正把知識轉變成力量,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不斷對比這樣或那樣的真理,最終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叔本華認為,凡是有用的知識都需要根據一套流程加工製作:

添加一份信息,再加入三份批判性思考,最後把所有內容進行整理、梳理。

關於經驗主義

僅憑經驗做決定就和閱讀一樣,都是思考的替代品。純粹的經驗主義之於思考,就如同咀嚼之於消化吸收。如果經驗主義吹噓自己的功績,認為人類只有通過實踐發現才能讓知識進步,這就好像嘴巴在吹噓人類的整個身體都是依靠這一個器官活下來的。

無論是閱讀還是實踐,都會帶來一手信息,但如果沒有經過批判性思考、沉思或者整合就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個人就無法理解這一點,如果手中不拿著一根筆(至少是一根鉛筆),人們還怎麼進行閱讀。只是簡單粗暴地輸入書中的信息實在非常無聊,只有當你開始質疑、論證,並且全力以赴與這本書爭辯的時候,閱讀才會變得刺激、有趣。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Atlantic

關於真理

真正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既不是將人們引入歧途的虛假表象,也不是推理能力缺陷導致的致命短板,真正的阻礙是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偏見。它們就像偽君子一樣,天生就擋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如果有人問津,它們又會像狂風把船隻遠遠吹離大陸那樣,讓人遠離航道,即使你再怎麼用揚帆使舵也是徒勞。

這就是所謂的證實偏差(Confirmatory Bias)。(譯者注:證實偏差指的是人們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設。)

(en.wikipedia.org/wiki/Confirmation_bias)

世間萬物的表象總是變幻無常,但這並不是什麼問題,正如我們的智力水平總有起伏但也無傷大雅。

偏見引發的關鍵問題在於混淆視聽,當一個人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與對真理真相的認知發生混淆,那麼對已知真相的任何質疑或發問都將引發極大痛苦,於是此人根本無法保證懷疑思考的頻次與深度。

當你把對於真相的認知、對於自我身份的認知二者徹底區分開,會發現自己不僅更接近真相了,也更接近快樂了。

關於偉大

如果你想贏得同齡人的尊重,勢必追隨這一代人的腳步,但是這將讓你無所建樹。如果你預感自己未來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你必須把自己定位於子孫後代之中。

如果你周圍的人根本不理解你的努力,這要麼是一個巨大的噩耗,要麼是一個天大的吉兆。

但我認為,只要你吃苦耐勞、思維靈活、足夠聰慧,而且能夠時時自省,那麼一旦發現周圍的人不認同、不理解甚至批評你的努力,這很可能說明你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

關於靈感

當一個男人期盼自己的靈感繆斯能時不時大發慈悲地給他啟發,並藉此謀生,或者說單憑自己詩一般美好的天賦討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好像一個女孩希望單憑自己的長相討生活一樣。這兩種想法都是對內心最深處自我的褻瀆,都是在消耗無價且最美好的天賦換取蠅頭小利,這兩條路都只能通向枯竭的終點,並且通常導致可恥的結局。因此,不要讓你的繆斯女神自降身價,淪為妓女。

在我看來靈感就像中獎:如果出現了就滿懷欣喜地迎接它,如果沒有出現也別對它抱有任何期盼。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YouTube

關於自我

在所有的歐洲語系中,用‘人’(Person)這個詞指代人類個體極為恰當,而且這還是個無意為之的天作之合——‘偽裝’(Persona)一詞原指演員的面具,巧妙的是,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說也是如此,因為沒人會以真面目示人,我們都戴著各自的面具,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從某種程度上講,戴著面具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關鍵在於,對自己正戴著面具生活這件事是否自知?是否知道自己這樣做的理由?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必須足夠清晰,我們的內心必須足夠強大。

關於成就

與生俱來的天賦才是真實而可靠的:如果你想在商業、寫作、繪畫或者任何領域有所成就,你必須在根本沒意識到遊戲規則是什麼的情況下就已經運用自如了。

換句話說,把某個領域的遊戲規則內化成為自己的直覺——只有達到這樣的水準,你才有足夠的空間孕育創想、引領革新,或者發揮出頂尖表現。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SE Blogs

關於想象

所謂想象力豐富,指的是大腦的感知功能異常強大,根本不需要獲得外界刺激就可以持續保持興奮、激活的狀態。因此,想象力越豐富,藉助感覺器官從外界獲得的感知就越少。而那些能提供長久孤獨的環境,比如監獄或病床,那裡的寂靜、黃昏、黑暗無一不有利於想象力的生長:哪怕沒有人請想象力登臺,它也會影響我們在腦內上演一場大戲。相反地,當外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填滿了我們的感知,無論是身處旅行中,還是被淹沒於生活的喧囂之中,哪怕只是處於焦灼的正午時分,想象力都會擅離職守、銷聲匿跡,任憑你怎樣呼喚都不會出現:因為它知道眼下正是自己的淡季。

總體來說,我們也許已經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烈日之下勞苦奔波,也花了太多時間在會議室裡百家爭鳴。

我們需要給陋室留一點時間,給夕陽留一點時間,為自己找到一片迷霧森林,以及一塊避世卻富饒的孤島。

400年前的詩人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編者注:語自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這話沒錯,但我也確信:沒有誰是時代廣場

關於生活

很多讀者之所以過早地放棄閱讀叔本華的作品,大多是因為其中看似陰暗的世界觀——特別是當他指出生活主要是由痛苦和磨難組成的,並認為我們只能全盤接受現實的慘淡,並期待自己偶爾能創造片刻的幸福與美好。

這話也許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可怕。試試看,閉上眼睛,花15秒中想象一大片盛放的玫瑰花叢……好,現在回憶一下,你對腦中玫瑰花叢的主要印象是什麼?

對我來說,最大的印象是美。儘管那些鮮豔又甜美的花只是我眼中所見的一小部分,根莖枝葉的體積明顯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畫面,但是我對這幅景象的主要印象還是美麗的花。

任何花匠都會告訴你,讓玫瑰盛放的訣竅就是修枝剪葉,而且絕不姑息開敗的花株,整株剪掉。乍看之下這有點違背常理,但是隻有下決心斬斷殘枝敗葉的牽連,才能讓一整棵玫瑰灌木茁壯成長。

“常嘆玫瑰無一不帶刺,不想荊棘多刺無一花。”

——亞瑟·叔本華

文/Nick Wignall

譯/死役所志村

校對/河裡活

原文/medium.com/personal-growth/schopenhauers-dark-philosophy-of-living-well-9ac81093170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死役所志村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Conscious Process

關於(並不)快樂

意外橫財式的暴富總是會招致悲劇結局,其原因並不複雜——所謂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質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之間的比率罷了,正因如此,我們總是並不關心已經擁有的財產,卻執著於盡可能地擁有更多財產。如此看來,所有享受的本質都是消極的,因為享受只能暫緩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惡才是一種積極的因素,因為它們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傳統的“六大基本情緒”中,其中有五種“消極”情緒,只有一種“積極”情緒。(此處的“六大基本情緒”指的是1972年由保羅·艾克曼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另外,我很認同叔本華另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積極”經歷其實並非增加了任何積極的感受,只不過是削弱了消極的感受而已,它們只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罷了。

關於心智

在恰當的時機,任何擁有美麗而豐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獨處一小時,就能自行找到窮盡整個地球都無與倫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內心,不敢面對自己,害怕憂慮的思緒,害怕消極的情緒,也害怕痛苦的回憶。於是他們把生活建築在忙碌之上,這種生活的核心原則就是時刻保持繁忙,無暇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這不僅是引發多種焦慮心理障礙的巨大誘因,更是一種慘痛的損失,因為人類心智所容納的思緒、想法、夢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

由此看來,刻意封閉、圍堵自己的內心,這顯然是一種浪費。

關於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針就是在心裡接受並習慣於把這個世界當作贖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藉此制定對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會把生命中的災禍、苦難、折磨和窮困當作是無規律的隨機事件。

世上的苦難、不幸、痛苦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願意承認的數量,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第一世界國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們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劇和苦難仍然廣泛遍佈於這個世界。我不認為這樣的陳述是悲觀的,倒不如說這就是現實。

問題在於,每當你面對自身的不幸與苦難(這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鬥爭,畢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積極的,於是現實與期盼的差距又會在你最艱難的日子上再塗抹一層不幸。

我猜叔本華一定會認同村上春樹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ife of Two

關於哲學思維

保持哲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是:其一,保持永遠不忽略任何問題的勇氣;其二,在理解一個問題的時候,無需藉助任何言語表達也能獲得清晰的認知。

我個人對於哲學的定義簡單而實用,謹慎地思考那些重要的事但如果你總是掩蓋問題,或者總是想當然地接受定論,那麼想做到這一點就非常困難。

另一位風評不佳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論被人們反覆解讀:“受過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將擁有一個重要標誌,你可以在不接受一個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容納它。

保持懷疑,對一切提問。

關於知識

就圖書館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圖書館雜亂無章,那麼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經過細心整理的圖書館。同理,你可以積累大量知識,但如果你不能對這些知識進行自主思考,結果只能是多學無益。想真正做到擁有知識,或者真正把知識轉變成力量,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不斷對比這樣或那樣的真理,最終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叔本華認為,凡是有用的知識都需要根據一套流程加工製作:

添加一份信息,再加入三份批判性思考,最後把所有內容進行整理、梳理。

關於經驗主義

僅憑經驗做決定就和閱讀一樣,都是思考的替代品。純粹的經驗主義之於思考,就如同咀嚼之於消化吸收。如果經驗主義吹噓自己的功績,認為人類只有通過實踐發現才能讓知識進步,這就好像嘴巴在吹噓人類的整個身體都是依靠這一個器官活下來的。

無論是閱讀還是實踐,都會帶來一手信息,但如果沒有經過批判性思考、沉思或者整合就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個人就無法理解這一點,如果手中不拿著一根筆(至少是一根鉛筆),人們還怎麼進行閱讀。只是簡單粗暴地輸入書中的信息實在非常無聊,只有當你開始質疑、論證,並且全力以赴與這本書爭辯的時候,閱讀才會變得刺激、有趣。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Atlantic

關於真理

真正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既不是將人們引入歧途的虛假表象,也不是推理能力缺陷導致的致命短板,真正的阻礙是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偏見。它們就像偽君子一樣,天生就擋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如果有人問津,它們又會像狂風把船隻遠遠吹離大陸那樣,讓人遠離航道,即使你再怎麼用揚帆使舵也是徒勞。

這就是所謂的證實偏差(Confirmatory Bias)。(譯者注:證實偏差指的是人們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設。)

(en.wikipedia.org/wiki/Confirmation_bias)

世間萬物的表象總是變幻無常,但這並不是什麼問題,正如我們的智力水平總有起伏但也無傷大雅。

偏見引發的關鍵問題在於混淆視聽,當一個人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與對真理真相的認知發生混淆,那麼對已知真相的任何質疑或發問都將引發極大痛苦,於是此人根本無法保證懷疑思考的頻次與深度。

當你把對於真相的認知、對於自我身份的認知二者徹底區分開,會發現自己不僅更接近真相了,也更接近快樂了。

關於偉大

如果你想贏得同齡人的尊重,勢必追隨這一代人的腳步,但是這將讓你無所建樹。如果你預感自己未來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你必須把自己定位於子孫後代之中。

如果你周圍的人根本不理解你的努力,這要麼是一個巨大的噩耗,要麼是一個天大的吉兆。

但我認為,只要你吃苦耐勞、思維靈活、足夠聰慧,而且能夠時時自省,那麼一旦發現周圍的人不認同、不理解甚至批評你的努力,這很可能說明你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

關於靈感

當一個男人期盼自己的靈感繆斯能時不時大發慈悲地給他啟發,並藉此謀生,或者說單憑自己詩一般美好的天賦討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好像一個女孩希望單憑自己的長相討生活一樣。這兩種想法都是對內心最深處自我的褻瀆,都是在消耗無價且最美好的天賦換取蠅頭小利,這兩條路都只能通向枯竭的終點,並且通常導致可恥的結局。因此,不要讓你的繆斯女神自降身價,淪為妓女。

在我看來靈感就像中獎:如果出現了就滿懷欣喜地迎接它,如果沒有出現也別對它抱有任何期盼。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YouTube

關於自我

在所有的歐洲語系中,用‘人’(Person)這個詞指代人類個體極為恰當,而且這還是個無意為之的天作之合——‘偽裝’(Persona)一詞原指演員的面具,巧妙的是,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說也是如此,因為沒人會以真面目示人,我們都戴著各自的面具,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從某種程度上講,戴著面具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關鍵在於,對自己正戴著面具生活這件事是否自知?是否知道自己這樣做的理由?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必須足夠清晰,我們的內心必須足夠強大。

關於成就

與生俱來的天賦才是真實而可靠的:如果你想在商業、寫作、繪畫或者任何領域有所成就,你必須在根本沒意識到遊戲規則是什麼的情況下就已經運用自如了。

換句話說,把某個領域的遊戲規則內化成為自己的直覺——只有達到這樣的水準,你才有足夠的空間孕育創想、引領革新,或者發揮出頂尖表現。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SE Blogs

關於想象

所謂想象力豐富,指的是大腦的感知功能異常強大,根本不需要獲得外界刺激就可以持續保持興奮、激活的狀態。因此,想象力越豐富,藉助感覺器官從外界獲得的感知就越少。而那些能提供長久孤獨的環境,比如監獄或病床,那裡的寂靜、黃昏、黑暗無一不有利於想象力的生長:哪怕沒有人請想象力登臺,它也會影響我們在腦內上演一場大戲。相反地,當外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填滿了我們的感知,無論是身處旅行中,還是被淹沒於生活的喧囂之中,哪怕只是處於焦灼的正午時分,想象力都會擅離職守、銷聲匿跡,任憑你怎樣呼喚都不會出現:因為它知道眼下正是自己的淡季。

總體來說,我們也許已經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烈日之下勞苦奔波,也花了太多時間在會議室裡百家爭鳴。

我們需要給陋室留一點時間,給夕陽留一點時間,為自己找到一片迷霧森林,以及一塊避世卻富饒的孤島。

400年前的詩人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編者注:語自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這話沒錯,但我也確信:沒有誰是時代廣場

關於生活

很多讀者之所以過早地放棄閱讀叔本華的作品,大多是因為其中看似陰暗的世界觀——特別是當他指出生活主要是由痛苦和磨難組成的,並認為我們只能全盤接受現實的慘淡,並期待自己偶爾能創造片刻的幸福與美好。

這話也許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可怕。試試看,閉上眼睛,花15秒中想象一大片盛放的玫瑰花叢……好,現在回憶一下,你對腦中玫瑰花叢的主要印象是什麼?

對我來說,最大的印象是美。儘管那些鮮豔又甜美的花只是我眼中所見的一小部分,根莖枝葉的體積明顯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畫面,但是我對這幅景象的主要印象還是美麗的花。

任何花匠都會告訴你,讓玫瑰盛放的訣竅就是修枝剪葉,而且絕不姑息開敗的花株,整株剪掉。乍看之下這有點違背常理,但是隻有下決心斬斷殘枝敗葉的牽連,才能讓一整棵玫瑰灌木茁壯成長。

“常嘆玫瑰無一不帶刺,不想荊棘多刺無一花。”

——亞瑟·叔本華

文/Nick Wignall

譯/死役所志村

校對/河裡活

原文/medium.com/personal-growth/schopenhauers-dark-philosophy-of-living-well-9ac81093170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死役所志村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Conscious Process

關於(並不)快樂

意外橫財式的暴富總是會招致悲劇結局,其原因並不複雜——所謂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質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之間的比率罷了,正因如此,我們總是並不關心已經擁有的財產,卻執著於盡可能地擁有更多財產。如此看來,所有享受的本質都是消極的,因為享受只能暫緩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惡才是一種積極的因素,因為它們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傳統的“六大基本情緒”中,其中有五種“消極”情緒,只有一種“積極”情緒。(此處的“六大基本情緒”指的是1972年由保羅·艾克曼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另外,我很認同叔本華另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積極”經歷其實並非增加了任何積極的感受,只不過是削弱了消極的感受而已,它們只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罷了。

關於心智

在恰當的時機,任何擁有美麗而豐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獨處一小時,就能自行找到窮盡整個地球都無與倫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內心,不敢面對自己,害怕憂慮的思緒,害怕消極的情緒,也害怕痛苦的回憶。於是他們把生活建築在忙碌之上,這種生活的核心原則就是時刻保持繁忙,無暇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這不僅是引發多種焦慮心理障礙的巨大誘因,更是一種慘痛的損失,因為人類心智所容納的思緒、想法、夢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

由此看來,刻意封閉、圍堵自己的內心,這顯然是一種浪費。

關於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針就是在心裡接受並習慣於把這個世界當作贖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藉此制定對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會把生命中的災禍、苦難、折磨和窮困當作是無規律的隨機事件。

世上的苦難、不幸、痛苦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願意承認的數量,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第一世界國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們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劇和苦難仍然廣泛遍佈於這個世界。我不認為這樣的陳述是悲觀的,倒不如說這就是現實。

問題在於,每當你面對自身的不幸與苦難(這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鬥爭,畢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積極的,於是現實與期盼的差距又會在你最艱難的日子上再塗抹一層不幸。

我猜叔本華一定會認同村上春樹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ife of Two

關於哲學思維

保持哲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是:其一,保持永遠不忽略任何問題的勇氣;其二,在理解一個問題的時候,無需藉助任何言語表達也能獲得清晰的認知。

我個人對於哲學的定義簡單而實用,謹慎地思考那些重要的事但如果你總是掩蓋問題,或者總是想當然地接受定論,那麼想做到這一點就非常困難。

另一位風評不佳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論被人們反覆解讀:“受過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將擁有一個重要標誌,你可以在不接受一個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容納它。

保持懷疑,對一切提問。

關於知識

就圖書館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圖書館雜亂無章,那麼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經過細心整理的圖書館。同理,你可以積累大量知識,但如果你不能對這些知識進行自主思考,結果只能是多學無益。想真正做到擁有知識,或者真正把知識轉變成力量,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不斷對比這樣或那樣的真理,最終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叔本華認為,凡是有用的知識都需要根據一套流程加工製作:

添加一份信息,再加入三份批判性思考,最後把所有內容進行整理、梳理。

關於經驗主義

僅憑經驗做決定就和閱讀一樣,都是思考的替代品。純粹的經驗主義之於思考,就如同咀嚼之於消化吸收。如果經驗主義吹噓自己的功績,認為人類只有通過實踐發現才能讓知識進步,這就好像嘴巴在吹噓人類的整個身體都是依靠這一個器官活下來的。

無論是閱讀還是實踐,都會帶來一手信息,但如果沒有經過批判性思考、沉思或者整合就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個人就無法理解這一點,如果手中不拿著一根筆(至少是一根鉛筆),人們還怎麼進行閱讀。只是簡單粗暴地輸入書中的信息實在非常無聊,只有當你開始質疑、論證,並且全力以赴與這本書爭辯的時候,閱讀才會變得刺激、有趣。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Atlantic

關於真理

真正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既不是將人們引入歧途的虛假表象,也不是推理能力缺陷導致的致命短板,真正的阻礙是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偏見。它們就像偽君子一樣,天生就擋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如果有人問津,它們又會像狂風把船隻遠遠吹離大陸那樣,讓人遠離航道,即使你再怎麼用揚帆使舵也是徒勞。

這就是所謂的證實偏差(Confirmatory Bias)。(譯者注:證實偏差指的是人們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設。)

(en.wikipedia.org/wiki/Confirmation_bias)

世間萬物的表象總是變幻無常,但這並不是什麼問題,正如我們的智力水平總有起伏但也無傷大雅。

偏見引發的關鍵問題在於混淆視聽,當一個人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與對真理真相的認知發生混淆,那麼對已知真相的任何質疑或發問都將引發極大痛苦,於是此人根本無法保證懷疑思考的頻次與深度。

當你把對於真相的認知、對於自我身份的認知二者徹底區分開,會發現自己不僅更接近真相了,也更接近快樂了。

關於偉大

如果你想贏得同齡人的尊重,勢必追隨這一代人的腳步,但是這將讓你無所建樹。如果你預感自己未來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你必須把自己定位於子孫後代之中。

如果你周圍的人根本不理解你的努力,這要麼是一個巨大的噩耗,要麼是一個天大的吉兆。

但我認為,只要你吃苦耐勞、思維靈活、足夠聰慧,而且能夠時時自省,那麼一旦發現周圍的人不認同、不理解甚至批評你的努力,這很可能說明你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

關於靈感

當一個男人期盼自己的靈感繆斯能時不時大發慈悲地給他啟發,並藉此謀生,或者說單憑自己詩一般美好的天賦討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好像一個女孩希望單憑自己的長相討生活一樣。這兩種想法都是對內心最深處自我的褻瀆,都是在消耗無價且最美好的天賦換取蠅頭小利,這兩條路都只能通向枯竭的終點,並且通常導致可恥的結局。因此,不要讓你的繆斯女神自降身價,淪為妓女。

在我看來靈感就像中獎:如果出現了就滿懷欣喜地迎接它,如果沒有出現也別對它抱有任何期盼。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YouTube

關於自我

在所有的歐洲語系中,用‘人’(Person)這個詞指代人類個體極為恰當,而且這還是個無意為之的天作之合——‘偽裝’(Persona)一詞原指演員的面具,巧妙的是,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說也是如此,因為沒人會以真面目示人,我們都戴著各自的面具,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從某種程度上講,戴著面具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關鍵在於,對自己正戴著面具生活這件事是否自知?是否知道自己這樣做的理由?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必須足夠清晰,我們的內心必須足夠強大。

關於成就

與生俱來的天賦才是真實而可靠的:如果你想在商業、寫作、繪畫或者任何領域有所成就,你必須在根本沒意識到遊戲規則是什麼的情況下就已經運用自如了。

換句話說,把某個領域的遊戲規則內化成為自己的直覺——只有達到這樣的水準,你才有足夠的空間孕育創想、引領革新,或者發揮出頂尖表現。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SE Blogs

關於想象

所謂想象力豐富,指的是大腦的感知功能異常強大,根本不需要獲得外界刺激就可以持續保持興奮、激活的狀態。因此,想象力越豐富,藉助感覺器官從外界獲得的感知就越少。而那些能提供長久孤獨的環境,比如監獄或病床,那裡的寂靜、黃昏、黑暗無一不有利於想象力的生長:哪怕沒有人請想象力登臺,它也會影響我們在腦內上演一場大戲。相反地,當外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填滿了我們的感知,無論是身處旅行中,還是被淹沒於生活的喧囂之中,哪怕只是處於焦灼的正午時分,想象力都會擅離職守、銷聲匿跡,任憑你怎樣呼喚都不會出現:因為它知道眼下正是自己的淡季。

總體來說,我們也許已經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烈日之下勞苦奔波,也花了太多時間在會議室裡百家爭鳴。

我們需要給陋室留一點時間,給夕陽留一點時間,為自己找到一片迷霧森林,以及一塊避世卻富饒的孤島。

400年前的詩人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編者注:語自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這話沒錯,但我也確信:沒有誰是時代廣場

關於生活

很多讀者之所以過早地放棄閱讀叔本華的作品,大多是因為其中看似陰暗的世界觀——特別是當他指出生活主要是由痛苦和磨難組成的,並認為我們只能全盤接受現實的慘淡,並期待自己偶爾能創造片刻的幸福與美好。

這話也許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可怕。試試看,閉上眼睛,花15秒中想象一大片盛放的玫瑰花叢……好,現在回憶一下,你對腦中玫瑰花叢的主要印象是什麼?

對我來說,最大的印象是美。儘管那些鮮豔又甜美的花只是我眼中所見的一小部分,根莖枝葉的體積明顯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畫面,但是我對這幅景象的主要印象還是美麗的花。

任何花匠都會告訴你,讓玫瑰盛放的訣竅就是修枝剪葉,而且絕不姑息開敗的花株,整株剪掉。乍看之下這有點違背常理,但是隻有下決心斬斷殘枝敗葉的牽連,才能讓一整棵玫瑰灌木茁壯成長。

“常嘆玫瑰無一不帶刺,不想荊棘多刺無一花。”

——亞瑟·叔本華

文/Nick Wignall

譯/死役所志村

校對/河裡活

原文/medium.com/personal-growth/schopenhauers-dark-philosophy-of-living-well-9ac81093170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死役所志村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Conscious Process

關於(並不)快樂

意外橫財式的暴富總是會招致悲劇結局,其原因並不複雜——所謂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質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之間的比率罷了,正因如此,我們總是並不關心已經擁有的財產,卻執著於盡可能地擁有更多財產。如此看來,所有享受的本質都是消極的,因為享受只能暫緩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惡才是一種積極的因素,因為它們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傳統的“六大基本情緒”中,其中有五種“消極”情緒,只有一種“積極”情緒。(此處的“六大基本情緒”指的是1972年由保羅·艾克曼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另外,我很認同叔本華另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積極”經歷其實並非增加了任何積極的感受,只不過是削弱了消極的感受而已,它們只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罷了。

關於心智

在恰當的時機,任何擁有美麗而豐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獨處一小時,就能自行找到窮盡整個地球都無與倫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內心,不敢面對自己,害怕憂慮的思緒,害怕消極的情緒,也害怕痛苦的回憶。於是他們把生活建築在忙碌之上,這種生活的核心原則就是時刻保持繁忙,無暇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這不僅是引發多種焦慮心理障礙的巨大誘因,更是一種慘痛的損失,因為人類心智所容納的思緒、想法、夢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

由此看來,刻意封閉、圍堵自己的內心,這顯然是一種浪費。

關於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針就是在心裡接受並習慣於把這個世界當作贖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藉此制定對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會把生命中的災禍、苦難、折磨和窮困當作是無規律的隨機事件。

世上的苦難、不幸、痛苦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願意承認的數量,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第一世界國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們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劇和苦難仍然廣泛遍佈於這個世界。我不認為這樣的陳述是悲觀的,倒不如說這就是現實。

問題在於,每當你面對自身的不幸與苦難(這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鬥爭,畢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積極的,於是現實與期盼的差距又會在你最艱難的日子上再塗抹一層不幸。

我猜叔本華一定會認同村上春樹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ife of Two

關於哲學思維

保持哲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是:其一,保持永遠不忽略任何問題的勇氣;其二,在理解一個問題的時候,無需藉助任何言語表達也能獲得清晰的認知。

我個人對於哲學的定義簡單而實用,謹慎地思考那些重要的事但如果你總是掩蓋問題,或者總是想當然地接受定論,那麼想做到這一點就非常困難。

另一位風評不佳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論被人們反覆解讀:“受過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將擁有一個重要標誌,你可以在不接受一個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容納它。

保持懷疑,對一切提問。

關於知識

就圖書館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圖書館雜亂無章,那麼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經過細心整理的圖書館。同理,你可以積累大量知識,但如果你不能對這些知識進行自主思考,結果只能是多學無益。想真正做到擁有知識,或者真正把知識轉變成力量,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不斷對比這樣或那樣的真理,最終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叔本華認為,凡是有用的知識都需要根據一套流程加工製作:

添加一份信息,再加入三份批判性思考,最後把所有內容進行整理、梳理。

關於經驗主義

僅憑經驗做決定就和閱讀一樣,都是思考的替代品。純粹的經驗主義之於思考,就如同咀嚼之於消化吸收。如果經驗主義吹噓自己的功績,認為人類只有通過實踐發現才能讓知識進步,這就好像嘴巴在吹噓人類的整個身體都是依靠這一個器官活下來的。

無論是閱讀還是實踐,都會帶來一手信息,但如果沒有經過批判性思考、沉思或者整合就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個人就無法理解這一點,如果手中不拿著一根筆(至少是一根鉛筆),人們還怎麼進行閱讀。只是簡單粗暴地輸入書中的信息實在非常無聊,只有當你開始質疑、論證,並且全力以赴與這本書爭辯的時候,閱讀才會變得刺激、有趣。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Atlantic

關於真理

真正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既不是將人們引入歧途的虛假表象,也不是推理能力缺陷導致的致命短板,真正的阻礙是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偏見。它們就像偽君子一樣,天生就擋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如果有人問津,它們又會像狂風把船隻遠遠吹離大陸那樣,讓人遠離航道,即使你再怎麼用揚帆使舵也是徒勞。

這就是所謂的證實偏差(Confirmatory Bias)。(譯者注:證實偏差指的是人們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設。)

(en.wikipedia.org/wiki/Confirmation_bias)

世間萬物的表象總是變幻無常,但這並不是什麼問題,正如我們的智力水平總有起伏但也無傷大雅。

偏見引發的關鍵問題在於混淆視聽,當一個人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與對真理真相的認知發生混淆,那麼對已知真相的任何質疑或發問都將引發極大痛苦,於是此人根本無法保證懷疑思考的頻次與深度。

當你把對於真相的認知、對於自我身份的認知二者徹底區分開,會發現自己不僅更接近真相了,也更接近快樂了。

關於偉大

如果你想贏得同齡人的尊重,勢必追隨這一代人的腳步,但是這將讓你無所建樹。如果你預感自己未來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你必須把自己定位於子孫後代之中。

如果你周圍的人根本不理解你的努力,這要麼是一個巨大的噩耗,要麼是一個天大的吉兆。

但我認為,只要你吃苦耐勞、思維靈活、足夠聰慧,而且能夠時時自省,那麼一旦發現周圍的人不認同、不理解甚至批評你的努力,這很可能說明你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

關於靈感

當一個男人期盼自己的靈感繆斯能時不時大發慈悲地給他啟發,並藉此謀生,或者說單憑自己詩一般美好的天賦討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好像一個女孩希望單憑自己的長相討生活一樣。這兩種想法都是對內心最深處自我的褻瀆,都是在消耗無價且最美好的天賦換取蠅頭小利,這兩條路都只能通向枯竭的終點,並且通常導致可恥的結局。因此,不要讓你的繆斯女神自降身價,淪為妓女。

在我看來靈感就像中獎:如果出現了就滿懷欣喜地迎接它,如果沒有出現也別對它抱有任何期盼。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YouTube

關於自我

在所有的歐洲語系中,用‘人’(Person)這個詞指代人類個體極為恰當,而且這還是個無意為之的天作之合——‘偽裝’(Persona)一詞原指演員的面具,巧妙的是,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說也是如此,因為沒人會以真面目示人,我們都戴著各自的面具,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從某種程度上講,戴著面具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關鍵在於,對自己正戴著面具生活這件事是否自知?是否知道自己這樣做的理由?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必須足夠清晰,我們的內心必須足夠強大。

關於成就

與生俱來的天賦才是真實而可靠的:如果你想在商業、寫作、繪畫或者任何領域有所成就,你必須在根本沒意識到遊戲規則是什麼的情況下就已經運用自如了。

換句話說,把某個領域的遊戲規則內化成為自己的直覺——只有達到這樣的水準,你才有足夠的空間孕育創想、引領革新,或者發揮出頂尖表現。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SE Blogs

關於想象

所謂想象力豐富,指的是大腦的感知功能異常強大,根本不需要獲得外界刺激就可以持續保持興奮、激活的狀態。因此,想象力越豐富,藉助感覺器官從外界獲得的感知就越少。而那些能提供長久孤獨的環境,比如監獄或病床,那裡的寂靜、黃昏、黑暗無一不有利於想象力的生長:哪怕沒有人請想象力登臺,它也會影響我們在腦內上演一場大戲。相反地,當外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填滿了我們的感知,無論是身處旅行中,還是被淹沒於生活的喧囂之中,哪怕只是處於焦灼的正午時分,想象力都會擅離職守、銷聲匿跡,任憑你怎樣呼喚都不會出現:因為它知道眼下正是自己的淡季。

總體來說,我們也許已經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烈日之下勞苦奔波,也花了太多時間在會議室裡百家爭鳴。

我們需要給陋室留一點時間,給夕陽留一點時間,為自己找到一片迷霧森林,以及一塊避世卻富饒的孤島。

400年前的詩人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編者注:語自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這話沒錯,但我也確信:沒有誰是時代廣場

關於生活

很多讀者之所以過早地放棄閱讀叔本華的作品,大多是因為其中看似陰暗的世界觀——特別是當他指出生活主要是由痛苦和磨難組成的,並認為我們只能全盤接受現實的慘淡,並期待自己偶爾能創造片刻的幸福與美好。

這話也許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可怕。試試看,閉上眼睛,花15秒中想象一大片盛放的玫瑰花叢……好,現在回憶一下,你對腦中玫瑰花叢的主要印象是什麼?

對我來說,最大的印象是美。儘管那些鮮豔又甜美的花只是我眼中所見的一小部分,根莖枝葉的體積明顯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畫面,但是我對這幅景象的主要印象還是美麗的花。

任何花匠都會告訴你,讓玫瑰盛放的訣竅就是修枝剪葉,而且絕不姑息開敗的花株,整株剪掉。乍看之下這有點違背常理,但是隻有下決心斬斷殘枝敗葉的牽連,才能讓一整棵玫瑰灌木茁壯成長。

“常嘆玫瑰無一不帶刺,不想荊棘多刺無一花。”

——亞瑟·叔本華

文/Nick Wignall

譯/死役所志村

校對/河裡活

原文/medium.com/personal-growth/schopenhauers-dark-philosophy-of-living-well-9ac81093170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死役所志村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Stavros Stamatiou

利維坦按:

“學習的本質,不在於記住哪些知識,而在於它觸發了你的思考。”如果你認可哲學家邁克爾·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這個觀點,那麼你對或許會意識到思考之不言自明的重要性。因此,某種程度上,知識只是你思考過程中必要而自然的附加產物。

回到本文。理解叔本華的哲學觀念,需要知道其仍舊是在“德國觀念論”的脈絡裡展開的,雖然通讀其著作,會讓你感受到他對於人生的悲劇性理解和印度教、佛教的某種內在關聯,但其論述的條理卻是邏輯分析而非頓悟式的。叔本華受康德影響而來的“物自身”(thing-in-itself)與“表象”的區分,以及“表象”必須服從“充足理由律”這兩點構成了叔本華哲學的核心出發點。但不同於康德的是,雖然物自身處在表象之外,但它並非是不可知的,恰恰相反,叔本華認為物自身乃是可被直接把握的,它就是意志。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亞瑟·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大概是19世紀,或者有史以來最不受重視的哲學家。

對於叔本華著作——比如《勸戒與格言》(Essays and Aphorisms)——的評價總是認為它們並不精妙,而且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其著作在當年並沒有被廣泛接受。儘管如此,叔本華的偉大卻獨樹一幟,與同時代的其他哲學家如黑格爾(G. W. F. Hegel)、克爾凱郭爾(Søron Aabye Kierkegaard)恰恰相反,他並沒有直接影響大眾的思想,而是影響了後世傑出的思想者,比如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這樣在各自領域引發範式轉移(Paradigm Shift)的思想家。(譯註:所謂“範式轉移”,是指一個領域裡出現新的學術成果,打破了原有的假設或者法則,從而迫使人們對本學科的很多基本理論做出根本性的修正。)

叔本華思想的核心是對於“意志”(Will)及其概念的思考,叔本華認為,意志是一種對於物質存在的強烈、非理性的衝動,他還認為必須通過藝術、倫理和自我反省否定並控制這種意志。這種觀點讓叔本華的思想自始至終都充滿消極、陰鬱的色彩。但是,仔細品讀其思想之後你會發現,這些金玉良言對生活的藝術大有益處。

以下我(作者,下同)將按照個人喜好,從叔本華的著作中摘錄一些語句,並附上我個人的理解與反思。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叔本華肖像照,大約拍攝於1859年。© J Schäfer

關於不幸與安慰

若要安慰自己所有的痛苦和不幸,只需看看那些比我們更不幸的人,就能獲得最有效的安慰:而且這種安慰方法對所有人都適用。但是想想看,如果所有人都能做到比下有餘,這對全體人類來說又意味著什麼呢?

我們中大多數人在面對不幸時,都習慣把“比下有餘”當作一種自我排解技巧。但大多數時候,當我們在心裡這樣想也只不過是敷衍了事而已——我們並不會真的用心思考那些比自己更不幸的生活到底有多麼不幸。因此,我認為“比下有餘”作為一種排解痛苦的技巧似乎並不是很有效。

但如果我們真的嚴格執行“比下有餘”,會發生什麼呢?在你下一次感到壓抑的時候,如果你能花上15分鐘想象他人的不幸到底有著怎樣具體的痛苦,如果你真的能仔細品味那些不幸的細節,又會發生什麼呢?

乍看之下,這是一項非常陰鬱的想象力鍛鍊,也是一種奇特而古怪的自我排解方法。然而這種排解也許並不奇怪,想想看吧:我們的文化總是在無情地強調你必須保持積極樂觀,這也許已經讓我們對所有負面的東西產生了巨大的認知偏差。從這一點看,也許對上述思考的排斥並不是我們自身的反應,而是文化中某些反常的行為規範準則在代替我們作出反應。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enor

關於閱讀

閱讀只不過是一種自主思考的替代品,也就是說,允許其他人左右你的思緒。

當然,這話說得很誇張:叔本華自己就通過大量閱讀受益頗多,我們任何人也都是如此。

但是這種誇張手法卻很能說明問題,而且相比叔本華所在的年代,今時今日的情況更適用於這句話:我們總是自欺欺人地相信,只需簡單地吸收知識就足以完成學習、進步,甚至是積累智慧。當然,我們的確需要學習、閱讀先賢的著作。但是思考這項工作必須由我們自己完成,必須轉化知識,而非簡單吸收,只有把知識和自己獨特的觀點融合在一起,才能推陳出新。

想想看,你花了多少時間來思考呢?那種專注的、一心一意的,直面問題核心意義的思考?

關於不閱讀

不閱讀是一種藝術,而且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它意味著無論在任何時間,都能無視那些引發公眾關注的事情,不抱一絲興趣……讀好書的先決條件是不讀爛書,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做任何事情都要面對機會成本,閱讀也是一樣。你在勵志類圖書上花費的5個小時,原本可以用來閱讀一些與本質問題更密切相關的書籍,只要你也認同閱讀後者更有意義,也有更具挑戰性。

對於現代社會中的“新聞成癮”現象,這樣的警世名言同樣具有巨大價值。想想看,你曾經花過多少時間關注昨天或今天發生的突發事件,並聽取三流思想家對此發表的冗長言論?那時候你付出的機會成本是什麼?怎樣才能讓自己更有效地支出時間和注意力呢?

畢竟,人生是有限的。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Conscious Process

關於(並不)快樂

意外橫財式的暴富總是會招致悲劇結局,其原因並不複雜——所謂幸福或者不幸的本質只不過是我們‘想要的’與我們‘得到的’之間的比率罷了,正因如此,我們總是並不關心已經擁有的財產,卻執著於盡可能地擁有更多財產。如此看來,所有享受的本質都是消極的,因為享受只能暫緩痛苦。相比之下,痛苦和罪惡才是一種積極的因素,因為它們可以被直接感知。

我很早就發現一件有趣的事,在傳統的“六大基本情緒”中,其中有五種“消極”情緒,只有一種“積極”情緒。(此處的“六大基本情緒”指的是1972年由保羅·艾克曼提出的“憤怒、厭惡、恐懼、快樂、悲傷、驚訝”。)

(soar.wichita.edu/handle/10057/15052)

另外,我很認同叔本華另一個相似的觀點,我們所謂的“積極”經歷其實並非增加了任何積極的感受,只不過是削弱了消極的感受而已,它們只是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罷了。

關於心智

在恰當的時機,任何擁有美麗而豐富心智的人只需要獨處一小時,就能自行找到窮盡整個地球都無與倫比的美景。

很多人都不敢面對內心,不敢面對自己,害怕憂慮的思緒,害怕消極的情緒,也害怕痛苦的回憶。於是他們把生活建築在忙碌之上,這種生活的核心原則就是時刻保持繁忙,無暇與自己的思緒獨處。

這不僅是引發多種焦慮心理障礙的巨大誘因,更是一種慘痛的損失,因為人類心智所容納的思緒、想法、夢想和印象原本可以美得無法用語言描述。

由此看來,刻意封閉、圍堵自己的內心,這顯然是一種浪費。

關於期望

想要在此生之中指引自己的方向,最可靠的指南針就是在心裡接受並習慣於把這個世界當作贖罪之地,或者罪人的流放之地。當你真正做到這一點,你就會看清事物的本質,並藉此制定對生活的期望,而且再也不會把生命中的災禍、苦難、折磨和窮困當作是無規律的隨機事件。

世上的苦難、不幸、痛苦之多,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願意承認的數量,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生長在第一世界國家的人而言。然而,就算有些地方人們的生活更富足一些,悲劇和苦難仍然廣泛遍佈於這個世界。我不認為這樣的陳述是悲觀的,倒不如說這就是現實。

問題在於,每當你面對自身的不幸與苦難(這就已經很艱難了),還要和自己的期望不停鬥爭,畢竟在你的期望中所有事都是美好而且積極的,於是現實與期盼的差距又會在你最艱難的日子上再塗抹一層不幸。

我猜叔本華一定會認同村上春樹的那句:痛苦不可避免,但可以選擇是否受苦。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ife of Two

關於哲學思維

保持哲學思維的兩個基本要求是:其一,保持永遠不忽略任何問題的勇氣;其二,在理解一個問題的時候,無需藉助任何言語表達也能獲得清晰的認知。

我個人對於哲學的定義簡單而實用,謹慎地思考那些重要的事但如果你總是掩蓋問題,或者總是想當然地接受定論,那麼想做到這一點就非常困難。

另一位風評不佳的哲學家,亞里士多德(Aristotle)也有一句言論被人們反覆解讀:“受過良好教育的心智必將擁有一個重要標誌,你可以在不接受一個觀點的情況下仍然容納它。

保持懷疑,對一切提問。

關於知識

就圖書館而言,如果世上最大的圖書館雜亂無章,那麼其作用根本抵不上一座小巧但是經過細心整理的圖書館。同理,你可以積累大量知識,但如果你不能對這些知識進行自主思考,結果只能是多學無益。想真正做到擁有知識,或者真正把知識轉變成力量,唯一的途徑就是通過不斷對比這樣或那樣的真理,最終梳理自己的知識體系。

叔本華認為,凡是有用的知識都需要根據一套流程加工製作:

添加一份信息,再加入三份批判性思考,最後把所有內容進行整理、梳理。

關於經驗主義

僅憑經驗做決定就和閱讀一樣,都是思考的替代品。純粹的經驗主義之於思考,就如同咀嚼之於消化吸收。如果經驗主義吹噓自己的功績,認為人類只有通過實踐發現才能讓知識進步,這就好像嘴巴在吹噓人類的整個身體都是依靠這一個器官活下來的。

無論是閱讀還是實踐,都會帶來一手信息,但如果沒有經過批判性思考、沉思或者整合就不會起到應有的作用。

我個人就無法理解這一點,如果手中不拿著一根筆(至少是一根鉛筆),人們還怎麼進行閱讀。只是簡單粗暴地輸入書中的信息實在非常無聊,只有當你開始質疑、論證,並且全力以赴與這本書爭辯的時候,閱讀才會變得刺激、有趣。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The Atlantic

關於真理

真正阻礙人們發現真理的障礙,既不是將人們引入歧途的虛假表象,也不是推理能力缺陷導致的致命短板,真正的阻礙是那些先入為主的觀念和偏見。它們就像偽君子一樣,天生就擋在通向真理的大道上,如果有人問津,它們又會像狂風把船隻遠遠吹離大陸那樣,讓人遠離航道,即使你再怎麼用揚帆使舵也是徒勞。

這就是所謂的證實偏差(Confirmatory Bias)。(譯者注:證實偏差指的是人們選擇性地回憶、蒐集有利細節,忽略不利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或假設。)

(en.wikipedia.org/wiki/Confirmation_bias)

世間萬物的表象總是變幻無常,但這並不是什麼問題,正如我們的智力水平總有起伏但也無傷大雅。

偏見引發的關鍵問題在於混淆視聽,當一個人對自我身份的認知,與對真理真相的認知發生混淆,那麼對已知真相的任何質疑或發問都將引發極大痛苦,於是此人根本無法保證懷疑思考的頻次與深度。

當你把對於真相的認知、對於自我身份的認知二者徹底區分開,會發現自己不僅更接近真相了,也更接近快樂了。

關於偉大

如果你想贏得同齡人的尊重,勢必追隨這一代人的腳步,但是這將讓你無所建樹。如果你預感自己未來可以做出一番事業,你必須把自己定位於子孫後代之中。

如果你周圍的人根本不理解你的努力,這要麼是一個巨大的噩耗,要麼是一個天大的吉兆。

但我認為,只要你吃苦耐勞、思維靈活、足夠聰慧,而且能夠時時自省,那麼一旦發現周圍的人不認同、不理解甚至批評你的努力,這很可能說明你就是在正確的方向上前進。

關於靈感

當一個男人期盼自己的靈感繆斯能時不時大發慈悲地給他啟發,並藉此謀生,或者說單憑自己詩一般美好的天賦討生活,在我看來,這就好像一個女孩希望單憑自己的長相討生活一樣。這兩種想法都是對內心最深處自我的褻瀆,都是在消耗無價且最美好的天賦換取蠅頭小利,這兩條路都只能通向枯竭的終點,並且通常導致可恥的結局。因此,不要讓你的繆斯女神自降身價,淪為妓女。

在我看來靈感就像中獎:如果出現了就滿懷欣喜地迎接它,如果沒有出現也別對它抱有任何期盼。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YouTube

關於自我

在所有的歐洲語系中,用‘人’(Person)這個詞指代人類個體極為恰當,而且這還是個無意為之的天作之合——‘偽裝’(Persona)一詞原指演員的面具,巧妙的是,對於我們任何人來說也是如此,因為沒人會以真面目示人,我們都戴著各自的面具,扮演著各自的角色。

從某種程度上講,戴著面具生活是不可避免的。我認為關鍵在於,對自己正戴著面具生活這件事是否自知?是否知道自己這樣做的理由?為了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對自我的認知必須足夠清晰,我們的內心必須足夠強大。

關於成就

與生俱來的天賦才是真實而可靠的:如果你想在商業、寫作、繪畫或者任何領域有所成就,你必須在根本沒意識到遊戲規則是什麼的情況下就已經運用自如了。

換句話說,把某個領域的遊戲規則內化成為自己的直覺——只有達到這樣的水準,你才有足夠的空間孕育創想、引領革新,或者發揮出頂尖表現。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LSE Blogs

關於想象

所謂想象力豐富,指的是大腦的感知功能異常強大,根本不需要獲得外界刺激就可以持續保持興奮、激活的狀態。因此,想象力越豐富,藉助感覺器官從外界獲得的感知就越少。而那些能提供長久孤獨的環境,比如監獄或病床,那裡的寂靜、黃昏、黑暗無一不有利於想象力的生長:哪怕沒有人請想象力登臺,它也會影響我們在腦內上演一場大戲。相反地,當外界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填滿了我們的感知,無論是身處旅行中,還是被淹沒於生活的喧囂之中,哪怕只是處於焦灼的正午時分,想象力都會擅離職守、銷聲匿跡,任憑你怎樣呼喚都不會出現:因為它知道眼下正是自己的淡季。

總體來說,我們也許已經花了太多的時間在烈日之下勞苦奔波,也花了太多時間在會議室裡百家爭鳴。

我們需要給陋室留一點時間,給夕陽留一點時間,為自己找到一片迷霧森林,以及一塊避世卻富饒的孤島。

400年前的詩人說:“沒有誰是一座孤島。”【編者注:語自17世紀英國詩人約翰·鄧恩(John Donne)】這話沒錯,但我也確信:沒有誰是時代廣場

關於生活

很多讀者之所以過早地放棄閱讀叔本華的作品,大多是因為其中看似陰暗的世界觀——特別是當他指出生活主要是由痛苦和磨難組成的,並認為我們只能全盤接受現實的慘淡,並期待自己偶爾能創造片刻的幸福與美好。

這話也許沒有你想象中的那麼可怕。試試看,閉上眼睛,花15秒中想象一大片盛放的玫瑰花叢……好,現在回憶一下,你對腦中玫瑰花叢的主要印象是什麼?

對我來說,最大的印象是美。儘管那些鮮豔又甜美的花只是我眼中所見的一小部分,根莖枝葉的體積明顯佔據了絕大部分的畫面,但是我對這幅景象的主要印象還是美麗的花。

任何花匠都會告訴你,讓玫瑰盛放的訣竅就是修枝剪葉,而且絕不姑息開敗的花株,整株剪掉。乍看之下這有點違背常理,但是隻有下決心斬斷殘枝敗葉的牽連,才能讓一整棵玫瑰灌木茁壯成長。

“常嘆玫瑰無一不帶刺,不想荊棘多刺無一花。”

——亞瑟·叔本華

文/Nick Wignall

譯/死役所志村

校對/河裡活

原文/medium.com/personal-growth/schopenhauers-dark-philosophy-of-living-well-9ac81093170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死役所志村在利維坦發佈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叔本華的陰鬱哲學:什麼叫“活得很好”?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