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對身體有何副作用?專家講出實話!

藥品 心肌梗死 心血管 健康學人 2019-04-05
同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對身體有何副作用?專家講出實話!


撰文 | 周靜穎

責編 | 掃描腦血管病

製版 | 趙利

近年來,卒中已成為導致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小中風(Acute minor stroke)和短暫性缺血發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t, TIA) 由於其發病時間短、症狀不明顯,往往不能引起患者足夠的重視。但小中風和TIA的出現,往往預示著更嚴重的卒中發病正在逼近。這時,採取醫療手段控制病情就顯得尤為重要。

小中風和TIA通常是由小斑塊阻塞血管導致。抗血小板治療是預防複發性卒中和其他心腦血管事件的重要保障。臨床常用的抗血小板藥物有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普拉格雷、替格瑞洛等幾種口服藥物。

臨床應用的急先鋒: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無心腦血管疾病症狀人群初級預防的首選。

作用機制:在動脈血栓形成過程中,有一種關鍵物質叫血栓烷A2。它是活化血小板的重要因素,而血小板正是我們身體出現傷口時,讓血流止住的物質。對血小板的活化,可能促進血栓的形成。阿司匹林能通過減血栓烷A2的合成發揮抗血小板作用,減少血栓形成的可能性。

阿司匹林主要用於動脈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也有臨床研究發現,對於預防腦卒中的效果,男性較好,這可能與女性的血小板環氧酶對阿司匹林的耐受性較高有關。

用法:阿司匹林可長期服用來預防血栓形成,一般為長期服用75-100mg/天。

同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對身體有何副作用?專家講出實話!

血管疾病的排頭兵:氯吡格雷

氯吡格雷用於阿司匹林過敏者的初級預防。

作用機制:氯吡格雷預防血栓的原理,也是抑制血小板的聚集。目前一些臨床研究顯示,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能力比阿司匹林更強。因此,氯吡格雷可用於預防和治療因血小板高聚集引起的心、腦及其他動脈循環障礙疾病,如近期發作的腦卒中、心肌梗死、確診的外周動脈疾病,療效略優於阿司匹林。

用法:口服吸收迅速,每日一次,每次75mg。

好一場配合戰:當阿司匹林遇上氯吡格雷

中年人,尤其是“三高”人群,醫生建議服用小劑量阿司匹林。通過抗血小板作用,能預防心腦血管和外周動脈病血栓形成,阻止心絞痛、心梗、卒中等的發生。2019年發表在Stroke期刊上的一項研究顯示,對於急性輕微缺血性卒中和非心源性卒中患者,聯合應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的預防效果優於單獨應用阿司匹林的效果。聯合應用兩種藥物的患者,三個月內發生卒中、心肌梗死等主要血管事件的概率低於僅應用阿司匹林的患者。

配合戰的小摩擦:

服勇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後造成胃腸道出血?

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副作用,主要體現在胃腸道出血風險上。我們的胃腸壁內側有一層黏膜,這層黏膜一旦受損,就會引起胃腸道潰瘍、出血等情況。阿司匹林是可溶於脂肪的酸性物質,可直接滲透胃黏膜造成損傷,或抑制前列腺素的產生,使胃內壁起保護作用的碳酸氫鹽薄層破裂,從而間接導致胃黏膜受損。氯吡格雷可阻礙釋放血小板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兩者致胃腸黏膜失去保護和修復作用。因此,兩者合用抗血小板凝聚作用亦最強,同時造成胃腸出血的可能性亦增大。

胃腸黏膜損傷後會出現糜爛、潰瘍,侵襲黏膜下血管導致出血,侵襲到毛細血管導致小量出血,侵襲小靜脈時中等量出血,侵襲小動脈則時可導致大量出血,並可能危及生命。

同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對身體有何副作用?專家講出實話!

藥物劑量越大,出血可能越大,多數發生在服藥後3個月內,但出血的可能性有時難以預見,個體間存在很大差異。因此,在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時,應謹遵醫囑,不要隨意加減藥量或停藥,同時留意是否有上腹部不適、黑便等不良反應的出現。有問題,別猶豫,找醫生,呼120,盤他!

參考文獻:

[1] Comparative Effectiveness of Aspirin and Clopidogrel Versus Aspirin in Acute Minor Stroke 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2] MedSci,阿司匹林聯合氯吡格雷與阿司匹林單藥治療急性小中風或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療效比較;

[3] Michael O'Riordan. CHMP Recommends Approval of Clopidogrel/Aspirin Combo. Heartwire. June 27, 2014.

推薦閱讀

權健風波漸熄,這些血管保健品到底還該不該吃?

這不是玄學:觀察眼睛,就能知道心血管是否健康!

食用牛奶製品益於心血管健康?叫板膳食指南的研究又來了

什麼油脂更利於心腦血管健康?

版權聲明:

本文由《健康學人》負責編譯,歡迎轉發。投稿、轉載及商務合作請聯繫諮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