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心理專家終於講出實話!

異度空間 音樂 倔強 心血管 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 2019-04-23

親人離世,哭或不哭的我都見過。但憑眼就看出是“不悲”的,我沒有體會。很想問,當我們在告別親人的時刻,又是怎樣的心理,會去研究某人為何不哭,又從何而來的不悲?

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心理專家終於講出實話!

哭出來的是悲傷,哭不出來的就一定是不悲嗎?

表哥去世那年,侄子才剛剛初中畢業。意外的醫療事故,令所有的人都猝不及防。追悼會上,幾天幾夜都沒有合過眼的表嫂已經哭得幾近虛脫。侄子緊緊地站在表嫂身邊,始終牢牢地扶著表嫂,那雙和表哥一模一樣的大眼睛有著不屬於他這個年齡的堅韌。他自己執筆寫了悼詞,代表家人致辭,葬禮的整個過程沒有流過一滴眼淚。

然而,我們都從他的這份倔強中感受到了孩子內心深處極度的悲傷。一日長成,既是男子漢的勇氣,也是極度痛苦下的防禦。孩子用他爸爸軍人般的毅力支撐著自己,來對抗這份突如其來、無法承受的痛。而這份痛,又何止是悲傷!

哭出來的是悲傷,那麼,哭不出來的就一定是不悲嗎?

看過電影《異度空間》的朋友,一定對女主的房東印象深刻吧。一次偶然的機會,房東告訴女主,自己的妻子和兒子在一次外出時不幸死於泥石流。在整個講述的過程中,房東滿面笑容,看不出一絲的悲傷,就好像是在談論著一個毫不相干的事情。

女主發現,房東每次做飯菜都是三個人的量,門口也總會放兩雙拖鞋。他一邊在訴說著妻兒的離世,一邊在幻想著妻兒回來換上乾淨的拖鞋,一家團圓一如往常。

在驚悚片中,此時音樂的背後是陰魂;在現實的心理世界,我們稱之為“哀傷不能”。

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心理專家終於講出實話!

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表達哀傷的

當我們痛失親人的時候,通常會不同程度的經歷以下五個心理反應過程:

1. 否認與隔離(DENIAL)

親人離去的傷痛所帶來的巨大的心理衝擊,在短時間內難以接受。此時,人們往往不願意相信這個現實,或是暫時將無力承受的痛苦隔離於意識之外,寧願相信什麼也沒有發生。也只有如此的在真實面前樹一道牆,才能夠保護我們的內心,不至於被突如其來的痛苦所淹沒。

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心理專家終於講出實話!

2. 憤怒(ANGER

當否認與隔離的效用漸漸褪去,現實的痛苦逐漸浮現。此時,當我們的心理還沒有準備好去接受它時,就會以憤怒的形式來武裝我們的內心。此時的憤怒可能是針對無生命的物體、陌生人、朋友或者家人,也可能是針對已經逝去的親人。我們寧願相信是那個人帶來了傷害,帶來了永遠無法彌補的傷痛,也無法碰觸無法挽回的真實。

3. 討價還價(BARGAINING

我們會假設無數種可能——“如果早點就醫就好了”,“如果自己做了什麼,親人也許就不會離開”。這樣的自責和愧疚,其實是我們希望能夠一切如故的強烈的執著。

4. 抑鬱 (DEPRESSION

這是所有痛失親人的人都會經歷的過程,也最難度過的關口。從此天各一方,即便有再多的“如果”也無力迴天,常常會情緒低落、無精打采,也可能因為突然爆發的無力感而痛哭流涕,生理上會出現精神無法集中、毫無食慾、失眠、胸悶等症狀。

5. 接受(ACCEPTANCE

大多數的人最終會接受親人離去這一事實,並通過痛哭、悼念等方式宣洩內心的悲痛。慢慢地,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這份懷念深刻於心,重新接納生活。

這五個階段沒有必然遵循的順序。悲傷的人們,時常會反覆徘徊在幾個階段間,直到最終能夠哀悼,平靜的接受喪失。

然而,還有許多人是得不到足夠的時間,或者是不給自己足夠的時間,讓自己的到達最後的階段。這些人會卡在比如否認、隔離、憤怒或是自責愧疚的情緒中,苦苦掙扎,抵抗悲痛。

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心理專家終於講出實話!

哭出來的是悲傷,哭不出來的是抑鬱

曾奇峰老師說過:“一個人的情感不出來,不能和自己的情感保持接觸的話,那些情感就會以各種各樣變異的形式出來,變異的形式多半就是我們所看到的症狀。”

有一次在社區做志願者活動時,鄰桌心血管的諮詢臺前來了一位中年男子,他說自己這一年來血壓一直居高不下,換了無數種降壓藥,卻始終降不下來。心內科的醫生於是建議他去專科醫院做一個詳細的檢查,然後住院治療。等到他走後,居委會的大姐告訴我們:去年,他上中學的女兒突遇意外去世了。

有多麼強烈的悲痛,就需要有多麼強烈的力量,才能將它們壓抑到內心的最深處。原來,他的高血壓,就是那股他拼命抵抗傷痛的內在力量。

唯有不敢觸及的痛,才會有哭也哭不出來的哀傷。

請記住,每個人哀悼的方式不一樣,每個人哀傷的表達也不一樣。不要去評判一個人的悲傷,因為你並未體驗過他所經歷的痛。

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心理專家終於講出實話!

作者簡介:

於平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華大應用心理研究院簽約心理諮詢師

諮詢領域:情緒困擾、人際交往、職場壓力、個人成長、兒童青少年成長困惑等。善於通過聆聽、敘事等互動模式,協助來訪者探索自己的內心,發掘自身的資源與力量。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