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這些趨勢 2017年VR線下體驗店才能活得好|VR陀螺

虛擬現實 投資 南夢宮 裝修 VR陀螺 2017-03-31

文/VR陀螺 Vivian

“VR線下體驗店不賺錢?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要進入?說明VR線下體驗店仍是VR界的紅利點所在嘛”。一位線下VR體驗店運營者如此說道。

VR陀螺近期與數十位VR線下體驗店從業者交流,探討了:2015誰賺了線下VR的錢,2016為什麼一片慘淡,2017該如何做才能賺錢等問題,獲得了一些啟發,與大家分享一下。

線下體驗店:從瘋狂到逃離

2015年-2016年,VR線下體驗店經歷了從瘋狂到逃離的整個過程。

風口的豬?瘋狂湧入的2015

2015年VR從概念落地到產品,雖然技術不成熟且內容匱乏,但依舊沒有阻擋大量資本注入VR市場,線上暴風妖股奇蹟誕生,線下體驗店迅速擴張到2000家,而“蛋椅”毋庸置疑成為了2015年的“爆款”。嗅到了商業機會的商家們趁機進來撈一把,最早的甚至就是放兩個蛋椅在人流比較集中的商圈,洗完一個地方的流量就換下一個地方,打一槍換一炮,早期打游擊戰的生意人大多都用蛋椅賺到了錢。而當時蛋椅的售價也比較高,一臺需要3-5萬元。

看懂這些趨勢 2017年VR線下體驗店才能活得好|VR陀螺

到2016年4月前後,隨著高端頭顯消費版發售,VR線下體驗店數量更驚人!有數據顯示,2016年VR線下體驗店最多時達到了3萬家。

而更是有數據顯示2015年VR線下體驗店帶來的收入達3億元左右,為線下店經營所產生的2B的硬件分銷則接近7億產值。換句話說就是線下體驗店購買了近7億的硬件設備,創造了3億的營收。

2015第一波賺到錢的除了那幫生意人,另外就是玖的、幻影星空等盤踞在廣東番禺的硬件生產商,玖的在2016年的營收更是達到了1.6億元。

潮水退去!四處逃離的2016

蛋椅三個月回本的傳奇,也就延續了三個月而已。到2016年下半年,瘋狂增長的體驗店瓜分著有限的用戶。一個商圈內只要有一家體驗店開起來,生意不錯,很快就會在周圍出現出多家,有時甚至在一個商圈內可以看到5、6家線下體驗店。

但是商圈的人流其實相對固定,店多了之後競爭也就更大了。到最後可能一家店一天下來只有10來個客戶,有些則更慘淡,連續幾天都沒有人光顧。

生意人終歸是為了賺錢而進入,當他們發現不賺錢後都開始紛紛逃離。

VR陀螺從西安一家體驗店主瞭解到,去年西安開了100多家店,到現在70%都消失了。在與線下體驗店從業者的走訪交流中,VR陀螺瞭解到不管是三、四線的小城市還是廣州、深圳等一線城市的線下體驗店都面臨著這樣入不敷出的問題。租金、水電、人工成本又是一筆不小的數目,為了及時止損,只得關店,用3、5萬購入的蛋椅半價轉讓都難以脫手。

2016年大多數VR線下體驗店並不好過。

不過2016年的變化是,線下體驗店開始升級,從單純的蛋椅,走向了更豐富的娛樂設備,品牌也開始發力,這些將在後文中提到。

問題仍未解決:同質化、體驗差、復購低、盈利模式不清晰

從匆忙入局到慌亂撤退,VR線下體驗店難盈利成為最大的問題,這也是整個VR行業的問題。而造成難盈利的原因除了VR普及度之外,內容同質化、體驗差、復購低、盈利模式不清晰都是其中的因素。

2015年蛋椅制霸,體驗差。蛋椅模式在人流量大的商場一樓病毒式擴張,“收割”了不少初期用戶,並在短時間內回本。但是這種很少有回頭客。

而蛋椅所搭配的硬件多為華強北的雜牌頭顯,眩暈、漏光、模糊,裡面的內容無外乎過山車、恐怖視頻,千篇一律,整體質量非常低。

2016年,體驗店爆發,用戶少。得益於高端頭顯的上市,用戶終於能體驗真正意義上的VR。一大批VR體驗店湧入,但VR還處於發展初期,技術不成熟與內容缺乏,用戶需要教育、培養,根本無法達到讓每家體驗店盈利的用戶量級。

內容同質化:說到內容,其實內容呈現出比較好的上升趨勢,不論是在數量還是在質量上,也出現了《Raw Data》、《僱傭兵》等在線下體驗店中比較標杆性的產品。但精品只是少數,內容大量出現,類型題材多集中在打殭屍、打飛機等射擊類內容,甚至很多遊戲就是一個小Demo,同質化現象非常嚴重。

盈利模式不清晰:在走訪中,VR陀螺發現,不少的店主之前並沒有實體店經營經驗,甚至沒有做市場調研便投錢進入。對於VR線下體驗店的盈利模式,雖然也有各種各樣的探索,有單純按次數體驗收費,也有做套餐收費;有按時長收費,也有設置會員制的方式;但目前為止VR線下體驗店並沒有一個比較好的盈利模式出現。

線下體驗店可以稱之為VR行業的窗口,用戶對VR的最初認知,很大程度上來自於VR體驗店,但糟糕的體驗讓用戶流失,而內容的同質化難以讓用戶有再次消費的慾望。沒有用戶,盈利模式不清晰的體驗店陷入僵局。

但線下店難盈利並不是“VR”的錯,2015年VR線下店萌芽並瘋狂生長,2016年變得冷靜開始逃離。就像樹木枝葉太多會消耗過多養分,需要剪枝。線下店數量多到超過市場需求,優勝劣汰也是必然。

先活下來 2016年通過考驗的VR線下體驗店

如果說VR體驗店還存在上面那些問題,反過來想解決了這些問題,是否就能帶來盈利呢?答案是:至少能活下來。

HTC Vive 在深圳開設的 VR 咖啡廳,抑或是IMAX在VR領域與電影院結合的嘗試,說明新技術VR在打入線下時在尋找一個“附著點”。VR陀螺採訪到的廣州的一家VR體驗館,他們擁有IP資源,並外包技術團隊研發結合IP的VR遊戲,並搭配VR+輕餐飲及衍生品銷售,效果相對較好。

另一家上海的VR遊戲廠商,他們將自研的遊戲獨家上線自己的體驗店,合理利用空間,最大化坪效(每坪的面積可以產出多少營業額),在一家店中設置了20多個VR遊戲體驗獨立空間,他們在今年1月的營收額超過六位數,重大節假日的月份都可以盈利,其他時間也能夠保持盈虧平衡。

除了大投資,小成本的線下體驗店也有獲得盈利的案例,一位原本是在遊戲公司工作的“技術宅”,在靠近商場後面的居民樓中,配備兩臺HTC Vive、一臺PS VR,通過團購網站、新媒體渠道吸引了不少年輕玩家,已經實現盈利。採訪時,他正在裝修店面,準備讓30平的體驗店“更炫酷”。

看懂這些趨勢 2017年VR線下體驗店才能活得好|VR陀螺

雖然看上去2016年線下體驗店一片慘淡,但能怪“VR”嗎?不能,VR線下體驗是“生意”,必然有風險,這個行業需要的是“生意人”,能看得清市場、積極探索商業模式、有明確目標並堅持的生意人。

2017年的線下體驗店:沉澱、品牌、格局變化

VR線下體驗店在經過1-2年發展,能存活下來的店都擁有自己的競爭力。2017年進入了相對平穩的發展階段。在這個基礎上,做大市場是第一步,所以今年還會有摸清了線下商業模式的店加入,而下一步就是開始盈利。

優勝劣汰:沉澱

體驗店的經營有著非常多的不確定因素,選址、設備、人流量、人群屬性、店鋪運營、時機,甚至包括個人的運氣在內,都能左右一家店的命運。經過一、兩年的發展,線下體驗店從瘋狂湧入到四處逃離。每一家店都在經受市場的考驗,沒有經過考驗的會被淘汰,2017年是沉澱的一年。

據預測2018年我國VR用戶群將達到670萬,2020年則將近3000萬,而VR用戶最容易接觸到VR的途徑還是線下店。所以今年仍在運營的體驗店店主,一定要對市場充滿信心。

國內、國外體驗店打法:品牌

線下體驗店開始走向了當年街機的道路。

歷史總是驚人地相似,剛開始街機店開始出現的時候,並沒有引起太多人的關注,而隨著《街頭霸王》、《魂鬥羅》等一批經典街機遊戲的湧現,迅速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街機正式走入大眾視野。

VR線下體驗店開始出現,成熟的模式還在被探索。2016年4月日本萬代南夢宮的VR Zone正式開業。自帶IP與自研外設,平均消費200元以上,日營收額可達5萬。2017年3月萬代南夢宮又宣佈將在今年夏天在東京新宿開設第二家店 “VRZONE Shinjuku”。

看懂這些趨勢 2017年VR線下體驗店才能活得好|VR陀螺

2016年10月美國猶他州的首個虛擬現實主題公園“The Void”開始試營業,自行研發VR頭盔眼罩、體感背心、感應手套,玩家佩戴配套的The Void裝備,50美元就可進入超現實的《捉鬼敢死隊:恐怖空間》遊戲的移動空間地圖。2017年2月,盛大集團出資3.5億美元投資The Void,建立VR樂園,並計劃引進中國。2017年3月24日第二家The Void主題樂園也會在迪拜落戶。

2016年當紅齊天集團也推出了SoReal品牌,推出的第一款VR線下體驗產品——“超體空間”,還有超級隊長、樂客VR等VR運營商,他們都在自研外設硬件與內容,打造“品牌”。

在這種格局下,創業者可以把線下店當做實驗對象,探索其可行的商業模式,在VR線下店市場漸趨成熟的時候,作為方案提供商,為加盟商提供裝修設計、全套設備、技術培訓等內容,將自己打造成品牌。

百花齊放:線下VR的格局變化

2017品牌連鎖成為主流,連鎖、加盟、合作會變得更為普遍,而且不少有實力的公司也開始涉足VR內容的發行。發行商與品牌連鎖線下店合作,好的內容將被特定的渠道獲得。

在未來以內容為導向的VR市場,他們將佔有優勢。最近不少做硬件、平臺、內容的廠商也開始開設線下體驗店,原本面向B端的他們也在C端市場開始試水。

電玩城如大玩家、湯姆熊等也開始入局,現階段在嘗試VR設備觀察效果,當市場成熟他們將“大舉入侵”。

看懂這些趨勢 2017年VR線下體驗店才能活得好|VR陀螺

電影院、主題公園、高端網吧等也在開闢VR專區。在可預見的線下VR市場,品牌連鎖、VR主題公園、高端網吧與VR結合將改變目前的線下格局。

不過小的體驗店依然有機會,畢竟不同的線下體驗店類型將對標不同的用戶,小的體驗店運營更為靈活,還可以使用與傳統產業結合的方式,減輕單純經營VR體驗店成本回收的壓力。

雖然VR線下店終極的形態可能是大型的佔主導,但至少在2017年將呈現百花齊放的態勢。而且VR線下體驗店現在還是處於剛剛起步,大家都在探索,明確自己的優勢和資源,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尤為重要。

結語

VR陀螺傾聽VR線下店從業者對2016年的總結是“不賺錢、虧本”。但問及2017年他們有什麼打算時,意外地發現他們的回答幾乎一致:VR線下體驗店很有前景的,雖然目前不賺錢,但是我還是想要堅持下去。甚至那位已經沒開線下店的創業者,他的回答也是“希望能從事VR線下店方案策劃工作”。

互聯網下半場,人們大量的消費變成線上,而大量的社交的需求則迴歸到線下,作為最新的、具有科技感的線下娛樂形式,2017年VR線下體驗店也在不斷升級,經營者對於商業的敏銳度、用戶需求把握的要求會更高,挑戰更大,但同時其中也蘊含著很大的機會。2017年VR線下體驗店還會出現一波增長,在設備、內容、體驗上都會提升,這時候拼的可能更多是品牌、服務、經營這些更為細節、具體的東西。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