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VR/無人機等方面看2017年科技大趨勢

無人機 人工智能 虛擬現實 Facebook OFweek可穿戴設備網 2017-07-11

2017上半年,我們見證了一些科技創業公司從無到有,強勢崛起,也見證了科技巨頭們開始尋找“賺錢”的新方向;挖掘了很多有意思的超前沿技術,也看到了傳統行業因新技術而進行的行業重構與洗牌。

從人工智能/可穿戴設備/VR/無人機等方面看2017年科技大趨勢

特別是在人工智能繼續“火力全開”的大趨勢中,谷歌建立了AI基金、蘋果推出了HomePod、IBM Watson“醫生”進駐中國醫院……AI的浪潮開始呈現“低走”化態勢,進入百姓家,變得更加觸手可及。

接下來,我們將從人工智能、無人駕駛、VR/AR、無人機、可穿戴設備、新能源產業、醫療行業、商業航天等角度總結2017年上半年的發展,並講述我們眼中2017年下半年的科技大趨勢。

這是AI最好的時代,也是著眼於“專業化”的時代

在2016年,投資者們已經在AI領域投資數十億美元, 福瑞斯特(Forrester)更是估計該領域的投資會在2017年有300%的增長 。在2017年上半年,AI應用級產品逐漸嶄露頭角,AlphaGo挑戰柯潔等一系列新聞也讓公眾意識到了AI這一不可避免的未來潮流。

目前,商業與科技界人士中,58%的人在研究如何使用AI增加自己的影響力,而這一數字在下半年也將繼續擴大。

在上半年裡,開發者及各大公司的目標在於對AI進行“專門化”改進,並將其商業影響力輻射至醫療保健、金融計算、生活助手等方面:蘋果將人工智能助手Siri與智能音箱Apple Homepod相結合,IBM Watson在醫療領域進行鍼對性開發並進駐中國21家醫院等都是AI商業化的相關嘗試。

對於Google、IBM等大公司來說,它們有大型、通用的AI平臺作為基礎,可以對其進行專業化改良;對於開發AI商業化產品的初創公司來說,其著眼點更是立足於本行業,使用TensorFlow、Bonsai、Wit.ai等成熟平臺對產品進行“針對性”開發。

值得一提的是, 數字醫療領域是國內2017年第一季度獲投數量和金額排名第一的領域 ,其次是在線教育與金融科技。

在AI的投資方面,大公司在AI領域的發展也逐漸由開發轉向“開發-合作-收購”一個較為成型的生態。微軟、谷歌的AI基金,蘋果、百度等國內外公司的收購動作也說明了這一點。

2017年上半年, 谷歌AI基金進行的第一次投資 重新為我們強調了“人工智能民主化”的潮流。在未來幾年,初創公司將借力大公司人工智能平臺做出產品,同時也和大公司一起將人工智能推向更廣的使用場景。如何投得像谷歌一樣?如何被谷歌一樣的公司投資?這是人工智能投資者和開發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在技術方面,語音識別和圖像識別,作為人工智能應用化的典範,已經日趨成熟。主攻計算機視覺的曠視科技(Face++)和專精語音的科大訊飛作為一新一老的行業典範, 也在今年榮登MIT科技評論選出的“全球最聰明50家公司”榜單,而且排名十分靠前。

此外,自然語言處理、自動摘要、結構化數據挖掘等幫助人類進行信息篩選的領域一直都在被開發者重視,是AI“落地最快”的領域。

值得一提的是,AI領域“腦機結合”這一設想近期也由於Facebook的F8部門、Elon Musk的Neuralink受到不少關注。不過,這項技術在近期較難取得顯著突破。“腦機結合”究竟只是一個聳人聽聞的噱頭,還是能徹底改變人類發展進程,目前洩露出的極少數信息並不足以讓我們做出判斷。

無人駕駛熱鬧非凡,大公司紛紛趕來分一杯羹

當Uber和Waymo由於專利問題和萊萬多夫斯基事件開始曠日持久的扯皮的時候,不少公司趁著這個機會在無人駕駛行業迎頭趕上。這些公司裡既有傳統車企大眾、奔馳、通用、福特等,還有互聯網巨頭Facebook、百度,也有初創公司Wheego、Drive.ai等,都已在美國拿到無人駕駛汽車牌照。

在今年上半年,我們也看到各大公司都已經走到了無人駕駛路面測試這一步。Waymo在修建新的測試道路,並在鳳凰城對無人車運行進行了試點;國內的百度也在近期不斷流出測試圖片,並在週三(7月5日)的發佈會上讓李彥宏真正坐上了無人駕駛汽車。

除了不斷有新的公司湧入到這個領域外,無人駕駛行業也迎來了技術上的突破: 密歇根大學開發了V2V汽車間交流技術 ,通過讓無人汽車展開自我對話,提前預知危險。這一技術直指目前無人駕駛最大的技術難題也是制約其發展的瓶頸——無法做到始終對複雜的周圍環境做出準確判斷。

在無人駕駛汽車逐步上路的過程中,各大廠商也在對無人車的適用領域進行探索。除了Waymo、Uber等公司長期計劃的“無人車作出租車”“無人車長途運貨”外, 國內也有京東等平臺使用無人車送快遞 , 國外也對無人車搭載醫療服務進行了相關設想 。

不過,對於無人駕駛這項技術,業界的爭議也並沒有完全放下。“無人駕駛”還是“輔助駕駛”?哪一項技術的未來更明朗,哪一項技術更值得開發,依舊是一個值得公司們思考的問題。

VR/AR找到了新活法,而且過得更加滋潤了

VR/AR領域在去年的喧囂過後,曾經迎來了一個短暫的低谷期。一時間,飽受資本青睞、科技愛好者追捧的VR頭顯,由於價格高昂、優秀作品匱乏、分辨率低等諸多問題集中爆發,招來了一片看衰之聲。好在,VR/AR迅速地調整了發展的方向,拓寬了應用的場景和領域,在技術上也不斷迎來突破,以更務實,更穩健的全新姿態捲土重來,成為人工智能外的最熱門風口。

在被稱為“VR硬件元年”的2016年翻篇之後,我們迎來了消費級VR HTC Vive、Oculus Rift的逐步上市。更為驚喜的是,今年還出現了僅售十幾美元的Google紙板VR眼鏡Cardboard,AR紙板眼鏡公司Aryzon等價格優惠的替代品,自此VR的准入門檻大大降低,越來越多的普通消費者現在也有機會親身體驗到神奇的虛擬現實經歷了。在下半年,更是將有微軟和Dell、HP等5家公司合作推出的物美價廉VR頭顯。

人們對於VR浸入式體驗的改善從未停止過。而若想達成這一目標,單單依靠傳統VR所展現的視覺和聽覺顯然是遠遠不夠的。在嗅覺、觸覺、溫度感知等其他感官方面的探索已經開始,隨著各類傳感器的出現和更新,這一VR的子領域出現了更為細分垂直化,更加以用戶體驗為中心的趨勢。

VR領域可不是僅有硬件在進行著迅速地換代升級,軟件方面也迎來了一些新變化,對開發者和內容製作者變得更加友好。Google作為引領VR軟件前進的領頭羊,推出了服務於移動設備的工具Seurat,減輕VR內容製作人壓力的VR180等等一系列軟件,相當程度地拓展了VR生態圈。

在VR遊戲、視頻等內容創作的低潮之後,從業者轉變了思路,目前服務於教育、廣告等產業的企業級VR迎來了迅猛的發展勢頭,其中有很多已經投入了應用,在市場上的表現甚至超越了主打娛樂牌的民用級VR。我們驚喜地看到,廣告/營銷,製造業,醫療,教育等都已成為新技術的受益者。特別是教育領域,有了VR技術,以後的小孩子們真得可以坐在教室裡,就能遊歷五大洲了。企業級VR的出現和迅猛勢頭,為本行業今後的發展及大規模應用指出了一條更為有意義的道路。

相較於熱熱鬧鬧的VR,AR的發展則顯得低調得多。蘋果在六月正式推出了ARkit,直接對標谷歌的Tango,蘋果終於邁出了庫克唸叨許久的AR的第一步。

無人機普及,但是“黑飛”與監管的大戰剛剛開始

無人機目前已經變成了一個被廣泛接受、且被成熟商業化的產品。目前,其在在民用領域(攝影、娛樂)方面已經逐漸發展成熟。值得一提的是,國產品牌大疆已經上演了統治級的表現,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已經佔據了過半的市場份額。此外,無人機也開始在商業領域嶄露頭角,在送快遞等領域發揮專長。亞馬遜最近公佈了城市中快遞“無人機塔”的模型,也說明各大廠商對無人機的系統化、程序化使用方式已經有了明確的規劃。

不過,由於政策等方面的掣肘,無人機的發展前景如何還必須等待相關規定出臺。無論是國外還是我國,針對軍事、行政、民航安全等諸多方面的考慮,都紛紛採取“禁飛區”等手段限制部分消費級無人機的違規行為。在民用、商用領域,無人機侵犯隱私、非法測繪等行為也催生了市場上的“反無人機”各類系統,比如電磁干擾槍,聲波干擾槍,激光炮,雷達等各式武器。 甚至有論調稱,管制“黑飛”、反無人機市場將是新藍海 。由於相關的安全考慮,國內近期也對無人機實名制進行試點,預計未來也將出臺更多新的政策。

同時,無人機也在尋求攝影、交通以外的新發展領域,接下來的發展方向可能是載人、安防、農業(中國機械化水平不高,無人機可能成為下一個突破口)、模塊化等。

可穿戴設備更加多樣化,但消費者是否買賬?

在可穿戴設備中,最熱的領域自然是前文中詳述的VR。不過,可穿戴設備中還包含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能戒指等設備;它們中甚至可能出現未來“腦機接口”的切入點。在2017年上半年,可穿戴市場的產品開始探索新的、更復雜的功能,同時不同的可穿戴設備形式的市場佔有率也在悄悄變化。

在可穿戴市場中,智能手環由於種類多、進入市場早,一直佔據著市場中最主要的位置,但相關的創新、功能更新在不斷減少; 而2016-2017年上半年,智能手錶的銷量奮起直追 ,據IDC估計將逐漸替代智能手環成為行業主流。相應的,7月6日The Information爆出消息稱著名智能手環製造商Jawbone目前在走清算程序,也讓我們更擔憂智能手環的未來。

智能戒指屬於可穿戴領域的後起之秀,由於其大小等限制,目前在模仿手環、手錶進行應用集成(短信、郵件提醒)和健康檢測方面的相關發展,也有Echo Ring、Kerv、Motiv、Token等不同領域的可靠產品。至於這些戒指能夠走多遠,我們還是得等它們廣泛發售之後才能得到答案。

這一領域的另一新趨勢當屬可穿戴設備承擔的任務開始出現了轉變。可穿戴設備生產商目前逐漸為設備加入新的功能,例如從“檢測”到“預測”健康風險、加密功能、發電功能等。現在我們不僅有以早期Fitbit等公司為代表的心率監測、計步等偏向醫療健康的可穿戴設備, 移動支付、刷門禁等更貼近生活的功能也開始出現在此領域。

起起伏伏的新能源,在摸索和爭議中前行

在去年太陽能成本大幅降低,風能儲能技術來到突破前的黎明等諸多利好後,今年這兩種新能源迎來了需求增速放緩,由於參與者數量增加而導致激勵競爭等考驗。雖然面臨進一步削減成本等諸多挑戰,風能和太陽能憑藉其廣闊誘人的前景還是得到了業內人士和投資人的一致看好,在摸索中不斷前進。

相比之下,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則在爭議和沉浮中掙扎前行。雖然鋰離子電池正在被崛起的太陽能和風能擠壓生存空間,又在今年3月迎來了比爾.蓋茨曾投資過的Aquion Energy申請破產保護的噩耗,但是從近期發展看來,鋰電池的日子並沒有看起來那麼壞。其價格依舊處於下降趨勢(例如馬斯克就駁斥了新車型鋰電池成本高的言論),這就決定了短時間內這項技術還不太可能被其他能源技術取代,更不用說新能源汽車等行業目前都依靠動力鋰電作為能源。

不過,鋰電池生產商需要注意的是,動力電池的高需求不代表其產能不會過剩。寧德時代CEO黃世霖對此則評論稱, 新能源汽車獲得穩定、可靠的電池產品之後,行業的洗牌就將開始。在今年3月,前特斯拉高管牽頭的電池初創公司North Volt加入這個市場。North Volt可能預示著鋰電池行業的進一步快速發展,也可能將這一行進一步向專業化、高精尖化的目標進行改善。

醫療行業迎接新技術,也碰上了大數據時代的新難題

雖然估值高達90億美元的血液檢測公司Theranos在去年爆發了大量醜聞,徹底跌下神壇,但醫療健康領域依然保持著繁榮高速的發展態勢。而其中基因治療和DNA測序領域依然延續了這些年來的火熱勢頭,併成功與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領域結合,成為了醫療領域的先鋒。

基因治療和DNA測序領域的知名公司有DNA測序公司Illumina,DNA 測試公司23andMe, 致力於遺傳疾病的生物技術創新公司Spark Therapeutics,研發納米孔測序儀器的公司Oxford Nanopore等,都取得了相當理想的成就和聲望。值得一提的是,其中23andMe估值已經邁過10億美元的大關,成為醫療健康領域的知名獨角獸。

在醫療領域,人工智能和深度學習體現出了史無前例的重要作用,並且部分技術已進入了實際應用階段,最著名的一個例子就是在腫瘤、基因及臨床試驗方面都有計劃的IBM Watson。與此同時,在前文講述中,VR/AR、可穿戴設備等都有與醫療直接相關的產品。

在技術逐步成熟的情況下,從醫療領域得到足夠數據、構建可靠數據庫是目前科技醫療領域的最大難題。對此,Alphabet旗下DeepMind開展和英國NHS的合作,但 最近也陷入了“非法交易”的輿論漩渦中 。相應的,這一難題也催生了醫療數據專業提供商這一角色,例如醫療大數據公司博識醫療雲、 邊界 、 醫鳴技術 等。

商業航天公司崛起,他們會取代國有航天成為中堅力量麼?

以SpaceX為代表的航天機構與美國政府已有多年合作。不過作為商業公司,它們有著與國家航天不同的使命。在今年上半年,我們能夠明顯看出商業航天公司逐步採取了更為偏重可回收、可持續能降低成本,帶來收益的策略。

今年3月底,SpaceX經過回收的“獵鷹9號”火箭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再次升空,在人類歷史上首次成功實現了回收火箭的二次利用;在本月4號,二次利用的SpaceX“龍”飛船也被成功回收。在此前,亞馬遜CEO Jeff Bezos的Blue Origin航天公司已對New Shepard航天飛船進行了4次回收。

在商業航空的發展運作中,相關公司也逐漸發掘了一套與政府和其他公司相交互的成熟模式。以SpaceX為例,半年內開展的工作中有政府外包的空間補給計劃、和銥星等其他商業公司開展的衛星發射計劃,以及自身也有11943顆衛星等待發射。SpaceX也公開表示, 通過他們發射衛星能節省三億美元 。接下來,商業航天公司之間的競爭將可能表現得更加明顯。

繼航天旅行、衛星網絡等商業航天願景之後,也有不少公司開發出以航天攝影、航天教育為主的生存模式,初創公司Planet就是一例。據傳言, SpaceX的一萬多顆衛星裡,也有不少為太空攝影這項工作有所準備 。

總結:

2017年上半年,AI與醫療、金融、工業製造等傳統行業的融合性加強;VR在硬軟件方面都有所升級,AR也獲得蘋果力挺;無人駕駛走上城市道路,還迎來了技術上的突破。在技術領域相對成熟的市場中,無人機、可穿戴設備、航空航天領域都在穩健成長,並逐步尋求新的發展道路。

不過,在“科技之光”普照地球的同時,我們也對一些領域的發展前景有所疑慮,比如“腦機接口”、鋰離子電池、智能手環,他們的技術與實用性有待進一步突破。

在2017年下半年,我們將迎來iPhone發佈十週年後的第一個WWDC,迎來微軟與Dell、HP等5家公司合作推出的VR頭顯,迎來Waymo、Uber在無人車領域新一階段的較量……不知道在2017年結束的時候,各個科技領域又將經歷怎樣的演變與革新呢?我們拭目以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