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花燈劇《白扇記》上演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戲曲 手工藝 藝術 音樂 昆明信息港 2017-06-09
雲南花燈劇《白扇記》上演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世才子梅華吟詩作對。供圖

雲南花燈劇《白扇記》上演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參演人員謝幕。供圖

昆明信息港訊 記者譚石豔6月8日下午,雲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優秀教學劇目之一《白扇記》在雲南藝術學院呈貢校區黑匣子小劇場上演,吸引了眾多喜愛戲劇的觀眾前來觀賞,演出現場座無虛席。在兩個小時的演出中,每一位演員以精湛的演技、深厚的舞臺功底及臺詞功力博得在場觀眾的陣陣掌聲。

據瞭解,雲南花燈2006年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白扇記》作為雲南花燈傳統劇目中的代表作,演繹了一個因嫉妒、猜疑而導致的命運悲劇。在劇中當世才子梅華將家傳白扇當作定情信物贈與名門閨秀柳笑春,但是被其丫鬟偷出交給柳笑春的表哥劉義。隨後梅華看到白扇在劉義之手,心中疑慮重重,妄加猜測以為柳笑春和劉義有染,在新婚之夜謾罵侮辱柳笑春,最終導致柳笑春不忍辱罵命赴黃泉。演員的表演處處入戲,唱腔悠揚委婉,配樂恰到好處,令現場不少觀眾唏噓不已。

在演出結束後,《白扇記》的所有參演人員和雲南藝術學院的老師同學們一起交流經驗。據云南文化藝術職業學院戲曲學院院長、有“花燈王子”之稱的金正明老師介紹,所有參演人員從4月17日到6月初一直認真排練,每一位演員都要求自己演到極致,一顰一笑都再三思量。而且整個劇組對道具的要求也很高,上至精美服飾下至一紙請柬都做得很精緻。同時,《白扇記》也得到了雲南藝術學院的老師學生們的高度讚賞。

雲南花燈劇《白扇記》上演 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

柳笑春與其父親。供圖

“《白扇記》是一個傳承雲南文化的新燈劇目,在對傳統劇保存的基礎上再度創作,非常成功。”雲南藝術學院戲劇學院總支書記熊美教授表示,《白扇記》從前在民間以口頭傳誦的方式傳承,此次請專業劇作家指導,以文本的方式把雲南劇目保存下來,在保留地方劇目特色的基礎上,還原地方戲劇文化,以其獨特的聲腔和地域特色在中國戲劇裡佔據一定的位置。

“雲南花燈《白扇記》表演人才培養”是2016年度國家藝術基金人才培養資助項目,面向花燈戲流傳地區招生並擇優錄取了20名專業演員。教學期間邀請了著名錶演藝術家及白扇記》原班主創人員,傳授《白扇記》經典劇目以及藝術理論知識。從戲曲最基礎的身段、花燈舞蹈、表演著手,從表演技能上都給演員進行再次充電,通過表演理論和表演基礎的學習後進入劇目排練,現在表演已經比較規範了。

據悉,雲南花燈是雲南地方戲曲劇種,被譽為“豔麗的山茶花”,《白扇記》被認為是一出迴歸傳統,尋求愛,追求真,體現戲曲表演“意、趣、神、韻”的好戲。其中,音樂唱腔以玉溪花燈“五大調”為元素,極富雲南花燈藝術特色,因而成為雲南花燈的經典劇目。該劇還將走進易門縣文化館、雲南省屬重點企業、西南大劇院等進行教學彙報演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