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28條”劍指信披漏洞'

"

■本報見習記者李正

科創板自設立以來吸引了眾多投資者的目光,從對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的推動、在資本市場中的高新技術定位、調動科技企業投入研發的積極性等多個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但是由於科創板與註冊制對於我國資本市場而言尚處於“探路”階段,其面臨的諸多問題也隨著市場的不斷髮展暴露出來。

近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上市審核中心向券商下發了《關於切實提高招股說明書(申報稿)質量和問詢回覆質量相關注意事項的通知》,涉及8大項內容,共28項條款,對如何做好招股說明書以及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提出更具體的要求與指導。

對此,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目前來看,對已經在科創板過會的或受理中的企業來說,信息披露的質量還存在一些距離或者瑕疵,所以《通知》對於招股書和信息披露方面指導的針對性非常強。

《通知》一經發布,立刻受到了券商的高度關注。北京勻豐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經理李想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雖然科創板對上市制度更具包容性,但是上市公司主要還是後續經營上的財務和業務容易出問題,所以信息披露的重點在於透明度和清晰度。

“提出的28條主要有8個大項,關於業務、投資者、財務等,其實主要還是為了披露的清晰度,這樣有便於外界對上市公司更清晰明瞭,外界也會對其做出合理判斷,這對科創板註冊制的實行具有實質性的積極意義。”李想表示。

同時,《通知》的發佈對於部分準備轉戰科創板的新三板企業也起到了重要的指導作用。董登新表示,目前可以轉戰科創板的新三板企業屬於新三板隊伍中的佼佼者,其中最大的挑戰就來自於信息披露的規範性。

董登新進一步表示,新三板至少要將過去2年-3年的有關資料提供給投資者,對於新三板企業來說,要達到科創板的披露要求有相當大的難度,是一個比較艱鉅的挑戰。

此外,從具體細則來看,《通知》除了一些老生常談的問題以外,對於違法違規行為的處理手段也進行了一些創新,比如欺詐發行行為被確認後,企業需在5個工作日內回購股票。

“這對投資者是一種保護,因為之前大家都在說上市公司違規成本低,這種制度上的創新使上市公司不敢違規,或者說違規成本更高了”。李想表示。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