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2019年悄然過半,中汽協公佈了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數據,今年1-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1.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9.6%,成為了車市寒冬中的一股難得的“暖流”。

而作為新能源車企中的“流量明星”,不少造車新勢力也迎來了自己第一份“喜憂參半”的半年銷量成績單。

"

隨著2019年悄然過半,中汽協公佈了上半年新能源車銷量數據,今年1-6月,新能源汽車銷量達到61.7萬輛,比上年同期增長49.6%,成為了車市寒冬中的一股難得的“暖流”。

而作為新能源車企中的“流量明星”,不少造車新勢力也迎來了自己第一份“喜憂參半”的半年銷量成績單。

車市半年考

Top3半年銷量無一過萬

首先來看國內新勢力造車第一梯隊的三家車企:蔚來、威馬和小鵬,其中,威馬汽車以上半年上牌數量8548輛,成功奪得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銷冠”稱號,其6月的單月交付達到2098輛,接近上半年銷量的1/4。而小鵬汽車上半年交付8494輛,僅落後威馬54輛,並且在今年6月份的交付上牌量為2989輛,單月排在了第一位。相比之下,最具話題的蔚來汽車上半年交付量位列第三,為7656輛。

從產品上來看,蔚來已經開始交付ES6和ES8;小鵬G3於去年12月正式上市,而中期改款車型也在前不久完成換代;威馬則擁有EX5車型。總體上,國內新勢力造車三家頭部企業上半年累計交付量僅為2.67萬輛,按照上半年國內純電動汽車累計銷售44.5萬輛的基盤來看,新勢力造車前三強的市佔率為6%左右。

雖然交付量還不高,但這絲毫不影響各大新造車勢力為自己定下宏偉目標。值得注意的是,威馬汽車今年計劃衝擊10萬輛年銷。而即便小鵬和蔚來的年銷目標相對務實,分別為4萬輛以及4-5萬輛,但從上半年銷量完成率來看,今年要達成任務也比較“懸”。

而與此同時,隨著正式投產交付,頭部三強企業便迎來了“多事之秋”,紛紛陷入負面危機。例如,在7月10日剛剛上市2020款小鵬G3,一經上市就引發大量老車主維權,原因是現款G3車主質疑新車增配反而降價、硬件迭代過快、要求更換電池等。對此,7月12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出面道歉,並宣佈為現款車主制定換購補貼優惠。

而蔚來汽車無疑麻煩更甚,在兩個月接連出現三次自燃事故後,公司終於決定採取召回,涉及2018年4月2日到2018年10月19日期間生產的共計4803輛的ES8。這一新勢力造車中的首例召回案對於蔚來汽車的品牌形象來說打擊不小,再加上高額的成本費用更是雪上加霜。

中低端產品銷量低迷

而在頭部三強企業之後,國內新勢力造車企業並未出現“黑馬”。

排名第四位的為哪吒汽車,上半年累計銷量4419輛,此後,第五名和第六名分別為新特汽車和雲度汽車,分別交付1343輛和1383輛。

產品上來看,處於中下游水平的新勢力造車企業還是主打性價比,無論是哪吒01還是新特DEV 1,亦或是雲度π1、π3產品設計與續航方面都並不出挑,價格均在10萬元以下,由於車型大小限制,普遍續航在300公里左右,保證基本出行需求。

而在哪吒、新特以及雲度汽車之後,除了電咖公佈EV10上半年交付669輛之外,其餘造車新勢力品牌對於半年成績可謂是“小心保密”,想來“並不足與外人道也”。

這樣的數據顯然並不樂觀,尤其是新能源競爭開始進入到下半場,外部環境風險陡然加劇。

首先,6月25日後,史上最大幅度的補貼退坡來臨,不僅國補下調,地方補貼全面取消,這意味著低端產品的成本壓力不再由補貼“兜底”,而是全部取決於消費者的自願買單。其次,傳統造車企業紛紛開始加速新能源汽車市場佈局,更多具備競爭力的產品將“分食”新造車企業的市場。

如何讓自己“活下去”成為了新勢力造車接下來必須面對的嚴峻挑戰,轉型升級變得迫在眉睫。據悉,不少新造車企業推出了高端子品牌或者高端產品系列,力求品牌向上,如電咖推出了天際,首款天際ME7車型已經開啟預售,該車型對標蔚來ES6,滿電續航達到了500km,預售起價36.68萬元;再比如,合眾推出U系列,定位新一代情感科技純電SUV,續航里程也達到500km,綜合補貼後預售價格15萬元起。

與此同時,如新特汽車選擇與外資企業——意大利意柯那設計集團ICONA合作研發生產電動汽車,ICONA將擔任新特全新車型AEV(內部代號)的核心設計團隊,打造首款全民參與,全流程設計開發的智能電動車。

而在融資方面,除了唯一一家已經上市的造車新勢力蔚來之外,威馬在3月初宣佈完成總額30億元人民幣的C輪融資,截至目前,累計融資金額已經接近230億元;小鵬也不甘落後,目前已經累計融資了120億。可見,新勢力造車仍需依靠鉅額融資來維持後續發展。

不過,隨著交付的開始,如今新造車公司的融資環境已經不盡理想,各大車企下半年“生死”淘汰賽更將加速。

媒體最新報道,新特汽車位於貴州省貴陽市貴安新區的工廠項目已經暫停建設,而位於當地的試製車間也處於停工狀態。而長江汽車也拖欠員工工資及供應商貨款,生存狀況堪憂。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