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到了2020年年底,電動車將徹底取消現金補貼。這個接受“哺乳”長達10年的產業,將徹底斷奶,作為一種消費品,進入完全競爭的市場。

電動車行業終於要“斷奶”了。不論在它的興起地美國,還是如今的最大市場中國,它都享受了長達10年的補貼。對於任何一個新興產業而言,這都達到了政府扶持的極限。

從2014年開始,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就一直被討論。但直到2019年,補貼力度才真正大幅減弱。根據最新的標準,續航里程在250km以下的電動車已經不再享受任何補貼(這些低價車型一度是電動車市場的主流),而一輛續航里程在400km以上的中高端電動車,補貼只有2.5萬元,在某些城市,相比去年可能少了近5萬元。

電動車進入完全競爭市場

這個降幅已經到了影響消費者決策的程度。對一輛售價20萬元以上的傳統燃油車而言,2.5萬元的折扣也很常見。換句話說,消費者不會因為更便宜的零售價而選擇電動車了。

根據發改委的計劃,到了2020年底,電動車將徹底取消現金補貼。這個接受“哺乳”長達10年的產業,將徹底斷奶,作為一種消費品,進入完全競爭的市場。

這或許也是觀察電動車市場格局的最佳時機。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中,才能看到哪些公司、哪些產品真正有能力贏得用戶。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節目在7月19日仔細探討了補貼退坡之後的電動車行業。

當然會有公司害怕新環境讓自己的產品失去消費者,可以預料的是,必然會有一部分公司在無補貼時代退出競爭,這是任何行業成熟必經的陣痛期。當然,對於長期認真對待這個市場的公司來說,補貼退坡的影響本就在戰略規劃之中。

技術創新應對市場挑戰

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焦點訪談》採訪時說:“我們從一開始設計產品和規劃工廠時,就思考如何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讓產品在市場中站穩腳,最後結論是必須要依靠創新技術。”

"

到了2020年年底,電動車將徹底取消現金補貼。這個接受“哺乳”長達10年的產業,將徹底斷奶,作為一種消費品,進入完全競爭的市場。

電動車行業終於要“斷奶”了。不論在它的興起地美國,還是如今的最大市場中國,它都享受了長達10年的補貼。對於任何一個新興產業而言,這都達到了政府扶持的極限。

從2014年開始,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就一直被討論。但直到2019年,補貼力度才真正大幅減弱。根據最新的標準,續航里程在250km以下的電動車已經不再享受任何補貼(這些低價車型一度是電動車市場的主流),而一輛續航里程在400km以上的中高端電動車,補貼只有2.5萬元,在某些城市,相比去年可能少了近5萬元。

電動車進入完全競爭市場

這個降幅已經到了影響消費者決策的程度。對一輛售價20萬元以上的傳統燃油車而言,2.5萬元的折扣也很常見。換句話說,消費者不會因為更便宜的零售價而選擇電動車了。

根據發改委的計劃,到了2020年底,電動車將徹底取消現金補貼。這個接受“哺乳”長達10年的產業,將徹底斷奶,作為一種消費品,進入完全競爭的市場。

這或許也是觀察電動車市場格局的最佳時機。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中,才能看到哪些公司、哪些產品真正有能力贏得用戶。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節目在7月19日仔細探討了補貼退坡之後的電動車行業。

當然會有公司害怕新環境讓自己的產品失去消費者,可以預料的是,必然會有一部分公司在無補貼時代退出競爭,這是任何行業成熟必經的陣痛期。當然,對於長期認真對待這個市場的公司來說,補貼退坡的影響本就在戰略規劃之中。

技術創新應對市場挑戰

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焦點訪談》採訪時說:“我們從一開始設計產品和規劃工廠時,就思考如何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讓產品在市場中站穩腳,最後結論是必須要依靠創新技術。”

補貼退坡,技術創新考驗車企競爭“軟實力”| 資訊

這裡的創新,指的不僅是讓配置接近的電動車更具有價格優勢,更重要的是,如何藉助電動車這個新產品的機會,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引入更新的技術,改善用戶體驗,讓用戶獲得更多的需求價值。

當初,電動車獲得補貼的一個基本原因是電池成本。一輛電動車中,電池的成本可能超過30%,續航里程越高,電池就需要越多,這也讓同級別的電動車一直比燃油車更貴。消費市場的一個殘酷現實是,沒有人會單純為環保買單。在失去補貼後,電動車維持競爭力的首要條件是不比燃油車更貴。在5年之前,這或許還是不可能的事情,當時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在接受採訪時直截了當地說:中國的電動車零部件沒有成本優勢。

如今,就像消費電子行業一樣,中國已經形成了成熟、有研發能力的電動車零部件供應鏈,這使得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成本差距越來越小。比如成立僅兩年的廣汽新能源,在今年推出的首款戰略車型Aion S,採用了811鋰電池(即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鎳、鈷、錳比例為8:1:1,鎳的含量提高後,增加了電池的能量密度),使得綜合工況的續航里程達到了510km。這背後就是領先供應鏈帶來的產業優勢。

為技術買單的消費市場已到來

但如果僅是造一輛和燃油車差不多價格、差不多體驗的車,只不過把油箱換成電池包,這個產品沒有太大存在的必要。電動車真正的機會,還是在於它更有機會提供不同以往的體驗。

任何諮詢公司關於中國汽車行業的報告都有相似的結論:相比於環保,消費者更願意為新技術買單,尤其是中國消費者。而相比於傳統燃油車,電動車更有機會在這方面做出創新。

"

到了2020年年底,電動車將徹底取消現金補貼。這個接受“哺乳”長達10年的產業,將徹底斷奶,作為一種消費品,進入完全競爭的市場。

電動車行業終於要“斷奶”了。不論在它的興起地美國,還是如今的最大市場中國,它都享受了長達10年的補貼。對於任何一個新興產業而言,這都達到了政府扶持的極限。

從2014年開始,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就一直被討論。但直到2019年,補貼力度才真正大幅減弱。根據最新的標準,續航里程在250km以下的電動車已經不再享受任何補貼(這些低價車型一度是電動車市場的主流),而一輛續航里程在400km以上的中高端電動車,補貼只有2.5萬元,在某些城市,相比去年可能少了近5萬元。

電動車進入完全競爭市場

這個降幅已經到了影響消費者決策的程度。對一輛售價20萬元以上的傳統燃油車而言,2.5萬元的折扣也很常見。換句話說,消費者不會因為更便宜的零售價而選擇電動車了。

根據發改委的計劃,到了2020年底,電動車將徹底取消現金補貼。這個接受“哺乳”長達10年的產業,將徹底斷奶,作為一種消費品,進入完全競爭的市場。

這或許也是觀察電動車市場格局的最佳時機。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中,才能看到哪些公司、哪些產品真正有能力贏得用戶。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節目在7月19日仔細探討了補貼退坡之後的電動車行業。

當然會有公司害怕新環境讓自己的產品失去消費者,可以預料的是,必然會有一部分公司在無補貼時代退出競爭,這是任何行業成熟必經的陣痛期。當然,對於長期認真對待這個市場的公司來說,補貼退坡的影響本就在戰略規劃之中。

技術創新應對市場挑戰

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焦點訪談》採訪時說:“我們從一開始設計產品和規劃工廠時,就思考如何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讓產品在市場中站穩腳,最後結論是必須要依靠創新技術。”

補貼退坡,技術創新考驗車企競爭“軟實力”| 資訊

這裡的創新,指的不僅是讓配置接近的電動車更具有價格優勢,更重要的是,如何藉助電動車這個新產品的機會,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引入更新的技術,改善用戶體驗,讓用戶獲得更多的需求價值。

當初,電動車獲得補貼的一個基本原因是電池成本。一輛電動車中,電池的成本可能超過30%,續航里程越高,電池就需要越多,這也讓同級別的電動車一直比燃油車更貴。消費市場的一個殘酷現實是,沒有人會單純為環保買單。在失去補貼後,電動車維持競爭力的首要條件是不比燃油車更貴。在5年之前,這或許還是不可能的事情,當時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在接受採訪時直截了當地說:中國的電動車零部件沒有成本優勢。

如今,就像消費電子行業一樣,中國已經形成了成熟、有研發能力的電動車零部件供應鏈,這使得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成本差距越來越小。比如成立僅兩年的廣汽新能源,在今年推出的首款戰略車型Aion S,採用了811鋰電池(即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鎳、鈷、錳比例為8:1:1,鎳的含量提高後,增加了電池的能量密度),使得綜合工況的續航里程達到了510km。這背後就是領先供應鏈帶來的產業優勢。

為技術買單的消費市場已到來

但如果僅是造一輛和燃油車差不多價格、差不多體驗的車,只不過把油箱換成電池包,這個產品沒有太大存在的必要。電動車真正的機會,還是在於它更有機會提供不同以往的體驗。

任何諮詢公司關於中國汽車行業的報告都有相似的結論:相比於環保,消費者更願意為新技術買單,尤其是中國消費者。而相比於傳統燃油車,電動車更有機會在這方面做出創新。

補貼退坡,技術創新考驗車企競爭“軟實力”| 資訊

在廣汽新能源的Aion S車型上,搭載了L2級別的駕駛輔助系統,採用了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並且為車主提供了比過去更多的定製服務和配置,讓工廠可以短時間響應消費者的個性訂單。今年9月,廣汽新能源即將上市的第二款新車,將搭載L3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並且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超過650km。此外,車內還包含了智能AI系統和定製化服務,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車載服務以及硬件配置。

電動車行業迎來世界舞臺

如果把視野放在整個汽車行業,幾乎所有全球領先的汽車公司,在新產品研發上的重點也不外乎上述方面,它們在汽車上的價值將越來越大,直至超出原本的動力總成系統。從這方面看,即使是年輕的新公司,同樣可以在短時間內,與全球的領先者保持同步的視野和戰略節奏。

這種類型的改變,是電動車真正帶給汽車行業的機會。理論上說,不論是自動駕駛、還是互聯繫統、定製化等體驗,同樣也能在一輛汽車上實現,但那會更困難,也更慢。

因為傳統汽車的研發、製造、銷售、服務流程已經非常固定,任何改變都需要經歷更長的時間,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效率,或者改變產業,電動車是個更好的“重啟”機會。

"

到了2020年年底,電動車將徹底取消現金補貼。這個接受“哺乳”長達10年的產業,將徹底斷奶,作為一種消費品,進入完全競爭的市場。

電動車行業終於要“斷奶”了。不論在它的興起地美國,還是如今的最大市場中國,它都享受了長達10年的補貼。對於任何一個新興產業而言,這都達到了政府扶持的極限。

從2014年開始,新能源車補貼“退坡”就一直被討論。但直到2019年,補貼力度才真正大幅減弱。根據最新的標準,續航里程在250km以下的電動車已經不再享受任何補貼(這些低價車型一度是電動車市場的主流),而一輛續航里程在400km以上的中高端電動車,補貼只有2.5萬元,在某些城市,相比去年可能少了近5萬元。

電動車進入完全競爭市場

這個降幅已經到了影響消費者決策的程度。對一輛售價20萬元以上的傳統燃油車而言,2.5萬元的折扣也很常見。換句話說,消費者不會因為更便宜的零售價而選擇電動車了。

根據發改委的計劃,到了2020年底,電動車將徹底取消現金補貼。這個接受“哺乳”長達10年的產業,將徹底斷奶,作為一種消費品,進入完全競爭的市場。

這或許也是觀察電動車市場格局的最佳時機。在一個公平的環境中,才能看到哪些公司、哪些產品真正有能力贏得用戶。這或許也是為什麼中央電視臺的《焦點訪談》節目在7月19日仔細探討了補貼退坡之後的電動車行業。

當然會有公司害怕新環境讓自己的產品失去消費者,可以預料的是,必然會有一部分公司在無補貼時代退出競爭,這是任何行業成熟必經的陣痛期。當然,對於長期認真對待這個市場的公司來說,補貼退坡的影響本就在戰略規劃之中。

技術創新應對市場挑戰

廣汽新能源總經理古惠南在接受《焦點訪談》採訪時說:“我們從一開始設計產品和規劃工廠時,就思考如何在沒有補貼的情況下,讓產品在市場中站穩腳,最後結論是必須要依靠創新技術。”

補貼退坡,技術創新考驗車企競爭“軟實力”| 資訊

這裡的創新,指的不僅是讓配置接近的電動車更具有價格優勢,更重要的是,如何藉助電動車這個新產品的機會,從消費者的需求出發引入更新的技術,改善用戶體驗,讓用戶獲得更多的需求價值。

當初,電動車獲得補貼的一個基本原因是電池成本。一輛電動車中,電池的成本可能超過30%,續航里程越高,電池就需要越多,這也讓同級別的電動車一直比燃油車更貴。消費市場的一個殘酷現實是,沒有人會單純為環保買單。在失去補貼後,電動車維持競爭力的首要條件是不比燃油車更貴。在5年之前,這或許還是不可能的事情,當時特斯拉CEO馬斯克曾在接受採訪時直截了當地說:中國的電動車零部件沒有成本優勢。

如今,就像消費電子行業一樣,中國已經形成了成熟、有研發能力的電動車零部件供應鏈,這使得電動車與燃油車的成本差距越來越小。比如成立僅兩年的廣汽新能源,在今年推出的首款戰略車型Aion S,採用了811鋰電池(即電池正極材料中的鎳、鈷、錳比例為8:1:1,鎳的含量提高後,增加了電池的能量密度),使得綜合工況的續航里程達到了510km。這背後就是領先供應鏈帶來的產業優勢。

為技術買單的消費市場已到來

但如果僅是造一輛和燃油車差不多價格、差不多體驗的車,只不過把油箱換成電池包,這個產品沒有太大存在的必要。電動車真正的機會,還是在於它更有機會提供不同以往的體驗。

任何諮詢公司關於中國汽車行業的報告都有相似的結論:相比於環保,消費者更願意為新技術買單,尤其是中國消費者。而相比於傳統燃油車,電動車更有機會在這方面做出創新。

補貼退坡,技術創新考驗車企競爭“軟實力”| 資訊

在廣汽新能源的Aion S車型上,搭載了L2級別的駕駛輔助系統,採用了深度集成高性能“三合一”電驅系統,並且為車主提供了比過去更多的定製服務和配置,讓工廠可以短時間響應消費者的個性訂單。今年9月,廣汽新能源即將上市的第二款新車,將搭載L3級別的自動駕駛系統,並且綜合工況續航里程超過650km。此外,車內還包含了智能AI系統和定製化服務,車主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合適的車載服務以及硬件配置。

電動車行業迎來世界舞臺

如果把視野放在整個汽車行業,幾乎所有全球領先的汽車公司,在新產品研發上的重點也不外乎上述方面,它們在汽車上的價值將越來越大,直至超出原本的動力總成系統。從這方面看,即使是年輕的新公司,同樣可以在短時間內,與全球的領先者保持同步的視野和戰略節奏。

這種類型的改變,是電動車真正帶給汽車行業的機會。理論上說,不論是自動駕駛、還是互聯繫統、定製化等體驗,同樣也能在一輛汽車上實現,但那會更困難,也更慢。

因為傳統汽車的研發、製造、銷售、服務流程已經非常固定,任何改變都需要經歷更長的時間,想要從根本上提高效率,或者改變產業,電動車是個更好的“重啟”機會。

補貼退坡,技術創新考驗車企競爭“軟實力”| 資訊

廣汽新能源之所以能夠提供定製化服務,並且快速推出高質量的車型,背後是一座智能生態工廠。它擁有鋼鋁車身的柔性車間,依靠數字化系統自主決策,與前端客戶訂單深度融合,並且在環保上達到了最高標準。

如果要在傳統的汽車生產線上完成這些改造,不僅會影響既有業務,還會涉及整個公司架構的變革,難度巨大。

但如何在一個新業務上瞄準未來前景,重新規劃,就更有機會。對於電動車公司而言,這種創新不只是產品本身,更深刻的是業務模式的改變。

7月23日,廣汽新能源就與合生創展集團旗下的汽車租賃公司鏈鏈好車、天峰控股旗下汽車租賃公司馭道天下達成戰略合作,投入至少5000輛Aion S用於共享出行服務,並且拓展汽車租賃、汽車金融方面的合作。

如今,越來越多的公司正在成立自己的出行服務平臺,幾乎所有領先的汽車公司都聲稱自己要成為一個“出行方式”公司。

某種程度上,像廣汽新能源這樣的公司,它能夠充分利用已有的產業經驗,同時輕裝上陣,引入最符合行業未來的戰略和架構。

不論是產品本身的新技術、新服務,還是後端的研發製造流程,或是整個業務模型的搭建,智能電動車時代對汽車業的改變是徹底的,也更考驗公司的前期規劃和“硬核”投入。這一切只有當補貼取消,完全競爭時,才能得到驗證。

對於在傳統燃油車時代獲得成功的公司來說,這是一個讓自己轉身的機會,越早做準備,越專注於真正有價值的新技術,才有機會在這個行業的第二個100年保持生命力。

“以上內容不代表本刊觀點”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