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心理學 不完美媽媽 廖湛兮 2019-09-12
"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無法忍受他人的批評和拒絕,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

同時,他們總認為四周危機四伏,自己卻無力應付,所以會習慣性的感到緊張不安,隨時都提心吊膽。

在心理學上,這類人被稱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形成原因、信念以及治療的方法。

"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無法忍受他人的批評和拒絕,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

同時,他們總認為四周危機四伏,自己卻無力應付,所以會習慣性的感到緊張不安,隨時都提心吊膽。

在心理學上,這類人被稱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形成原因、信念以及治療的方法。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特徵:

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總是提心吊膽”和“過分敏感”,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①習慣性的感到很緊張和不安全;

②很自卑、渴求他人的認可和歡迎;

③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

④習慣性誇大生活中某些潛在的危險因素,有迴避某些活動的傾向。

這類人除非能得到保證被他人接受和不會受到批評,否則會拒絕和他人建立社交關係。因此,其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負面的影響。

他們通常都很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認為周圍的環境變化無常,他人居心叵測,脆弱的自己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所以要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惕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由於焦慮型人格障礙會習慣性的憂慮多思、對一切都很敏感,所以也會有被害妄想症的傾向,總擔心自己可能會受到他人的迫害,因此為人處事極度謹慎、處處防備。

"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無法忍受他人的批評和拒絕,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

同時,他們總認為四周危機四伏,自己卻無力應付,所以會習慣性的感到緊張不安,隨時都提心吊膽。

在心理學上,這類人被稱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形成原因、信念以及治療的方法。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特徵:

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總是提心吊膽”和“過分敏感”,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①習慣性的感到很緊張和不安全;

②很自卑、渴求他人的認可和歡迎;

③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

④習慣性誇大生活中某些潛在的危險因素,有迴避某些活動的傾向。

這類人除非能得到保證被他人接受和不會受到批評,否則會拒絕和他人建立社交關係。因此,其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負面的影響。

他們通常都很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認為周圍的環境變化無常,他人居心叵測,脆弱的自己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所以要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惕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由於焦慮型人格障礙會習慣性的憂慮多思、對一切都很敏感,所以也會有被害妄想症的傾向,總擔心自己可能會受到他人的迫害,因此為人處事極度謹慎、處處防備。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原因:

心理學家指出,焦慮型人格在幼年時期開始形成,經多年的發展逐漸演變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如果從童年開始,父母就否定、拒絕孩子的各種正當需求,並且未能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關注和接納。那麼孩子就會懷疑自身的價值,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久而久之,自卑、焦慮、恐懼的情緒就會和孩子如影隨形。

下面講個事例:

苗苗,25歲,是一位自由職業者,和父母一起住在成都。

在童年時,由於父母忙著打拼事業,所以沒有什麼時間和她交流溝通,只是經常提醒她外面的世界充滿陰謀和危險,對人要有防範之心,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以免遭人算計和坑害

苗苗回憶說,父母雖然給自己提供了不錯的物質生活環境,但卻從來沒有關注過自己的精神需求。有很多次她向父母撒嬌、述說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想獲得關注,父母都推脫說自己忙,草草的敷衍幾句就把她打發了。

她說自己的童年是沒有溫度的,她在家中就像透明人一樣,經常被父母忽視甚至拒絕;在人際交往中也時常感到恐懼和不安,總覺得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應對。

"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無法忍受他人的批評和拒絕,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

同時,他們總認為四周危機四伏,自己卻無力應付,所以會習慣性的感到緊張不安,隨時都提心吊膽。

在心理學上,這類人被稱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形成原因、信念以及治療的方法。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特徵:

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總是提心吊膽”和“過分敏感”,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①習慣性的感到很緊張和不安全;

②很自卑、渴求他人的認可和歡迎;

③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

④習慣性誇大生活中某些潛在的危險因素,有迴避某些活動的傾向。

這類人除非能得到保證被他人接受和不會受到批評,否則會拒絕和他人建立社交關係。因此,其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負面的影響。

他們通常都很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認為周圍的環境變化無常,他人居心叵測,脆弱的自己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所以要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惕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由於焦慮型人格障礙會習慣性的憂慮多思、對一切都很敏感,所以也會有被害妄想症的傾向,總擔心自己可能會受到他人的迫害,因此為人處事極度謹慎、處處防備。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原因:

心理學家指出,焦慮型人格在幼年時期開始形成,經多年的發展逐漸演變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如果從童年開始,父母就否定、拒絕孩子的各種正當需求,並且未能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關注和接納。那麼孩子就會懷疑自身的價值,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久而久之,自卑、焦慮、恐懼的情緒就會和孩子如影隨形。

下面講個事例:

苗苗,25歲,是一位自由職業者,和父母一起住在成都。

在童年時,由於父母忙著打拼事業,所以沒有什麼時間和她交流溝通,只是經常提醒她外面的世界充滿陰謀和危險,對人要有防範之心,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以免遭人算計和坑害

苗苗回憶說,父母雖然給自己提供了不錯的物質生活環境,但卻從來沒有關注過自己的精神需求。有很多次她向父母撒嬌、述說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想獲得關注,父母都推脫說自己忙,草草的敷衍幾句就把她打發了。

她說自己的童年是沒有溫度的,她在家中就像透明人一樣,經常被父母忽視甚至拒絕;在人際交往中也時常感到恐懼和不安,總覺得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應對。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從以上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

由於從小父母的教育使得苗苗的性格很自卑、敏感,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不受歡迎,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喜歡,但是又怕自己會被他人忽視和拒絕,所以,精神會一直處於矛盾和焦慮不安之中。

實際上,焦慮型人格障礙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成長的環境,父母的引導在此期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父母對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經常忽略和否決孩子的正常需求,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定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

"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無法忍受他人的批評和拒絕,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

同時,他們總認為四周危機四伏,自己卻無力應付,所以會習慣性的感到緊張不安,隨時都提心吊膽。

在心理學上,這類人被稱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形成原因、信念以及治療的方法。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特徵:

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總是提心吊膽”和“過分敏感”,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①習慣性的感到很緊張和不安全;

②很自卑、渴求他人的認可和歡迎;

③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

④習慣性誇大生活中某些潛在的危險因素,有迴避某些活動的傾向。

這類人除非能得到保證被他人接受和不會受到批評,否則會拒絕和他人建立社交關係。因此,其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負面的影響。

他們通常都很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認為周圍的環境變化無常,他人居心叵測,脆弱的自己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所以要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惕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由於焦慮型人格障礙會習慣性的憂慮多思、對一切都很敏感,所以也會有被害妄想症的傾向,總擔心自己可能會受到他人的迫害,因此為人處事極度謹慎、處處防備。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原因:

心理學家指出,焦慮型人格在幼年時期開始形成,經多年的發展逐漸演變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如果從童年開始,父母就否定、拒絕孩子的各種正當需求,並且未能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關注和接納。那麼孩子就會懷疑自身的價值,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久而久之,自卑、焦慮、恐懼的情緒就會和孩子如影隨形。

下面講個事例:

苗苗,25歲,是一位自由職業者,和父母一起住在成都。

在童年時,由於父母忙著打拼事業,所以沒有什麼時間和她交流溝通,只是經常提醒她外面的世界充滿陰謀和危險,對人要有防範之心,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以免遭人算計和坑害

苗苗回憶說,父母雖然給自己提供了不錯的物質生活環境,但卻從來沒有關注過自己的精神需求。有很多次她向父母撒嬌、述說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想獲得關注,父母都推脫說自己忙,草草的敷衍幾句就把她打發了。

她說自己的童年是沒有溫度的,她在家中就像透明人一樣,經常被父母忽視甚至拒絕;在人際交往中也時常感到恐懼和不安,總覺得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應對。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從以上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

由於從小父母的教育使得苗苗的性格很自卑、敏感,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不受歡迎,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喜歡,但是又怕自己會被他人忽視和拒絕,所以,精神會一直處於矛盾和焦慮不安之中。

實際上,焦慮型人格障礙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成長的環境,父母的引導在此期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父母對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經常忽略和否決孩子的正常需求,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定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信念:

焦慮型人格障礙的核心信念是“我隨時會有危險”和“我很不好”,以上面的事例為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苗苗關於自己、他人、世界的信念。

關於自己的信念:我討人厭、我沒能力、我不受歡迎

關於他人的信念:會忽視我、拒絕我,會算計我、坑害我

關於世界的信念:這個世界充滿陰謀和危險

由於有以上這些負面信念,所以苗苗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焦慮不安之中。

"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無法忍受他人的批評和拒絕,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

同時,他們總認為四周危機四伏,自己卻無力應付,所以會習慣性的感到緊張不安,隨時都提心吊膽。

在心理學上,這類人被稱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形成原因、信念以及治療的方法。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特徵:

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總是提心吊膽”和“過分敏感”,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①習慣性的感到很緊張和不安全;

②很自卑、渴求他人的認可和歡迎;

③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

④習慣性誇大生活中某些潛在的危險因素,有迴避某些活動的傾向。

這類人除非能得到保證被他人接受和不會受到批評,否則會拒絕和他人建立社交關係。因此,其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負面的影響。

他們通常都很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認為周圍的環境變化無常,他人居心叵測,脆弱的自己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所以要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惕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由於焦慮型人格障礙會習慣性的憂慮多思、對一切都很敏感,所以也會有被害妄想症的傾向,總擔心自己可能會受到他人的迫害,因此為人處事極度謹慎、處處防備。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原因:

心理學家指出,焦慮型人格在幼年時期開始形成,經多年的發展逐漸演變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如果從童年開始,父母就否定、拒絕孩子的各種正當需求,並且未能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關注和接納。那麼孩子就會懷疑自身的價值,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久而久之,自卑、焦慮、恐懼的情緒就會和孩子如影隨形。

下面講個事例:

苗苗,25歲,是一位自由職業者,和父母一起住在成都。

在童年時,由於父母忙著打拼事業,所以沒有什麼時間和她交流溝通,只是經常提醒她外面的世界充滿陰謀和危險,對人要有防範之心,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以免遭人算計和坑害

苗苗回憶說,父母雖然給自己提供了不錯的物質生活環境,但卻從來沒有關注過自己的精神需求。有很多次她向父母撒嬌、述說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想獲得關注,父母都推脫說自己忙,草草的敷衍幾句就把她打發了。

她說自己的童年是沒有溫度的,她在家中就像透明人一樣,經常被父母忽視甚至拒絕;在人際交往中也時常感到恐懼和不安,總覺得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應對。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從以上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

由於從小父母的教育使得苗苗的性格很自卑、敏感,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不受歡迎,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喜歡,但是又怕自己會被他人忽視和拒絕,所以,精神會一直處於矛盾和焦慮不安之中。

實際上,焦慮型人格障礙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成長的環境,父母的引導在此期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父母對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經常忽略和否決孩子的正常需求,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定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信念:

焦慮型人格障礙的核心信念是“我隨時會有危險”和“我很不好”,以上面的事例為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苗苗關於自己、他人、世界的信念。

關於自己的信念:我討人厭、我沒能力、我不受歡迎

關於他人的信念:會忽視我、拒絕我,會算計我、坑害我

關於世界的信念:這個世界充滿陰謀和危險

由於有以上這些負面信念,所以苗苗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焦慮不安之中。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治療:

治療的目的就是針對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緊張不安”和“過分敏感”進行治療。

首先,要從信念上進行自我改變,給自己建立一個正向的信念。

摒棄以前的“我隨時會有危險、我很不好”的信念,給自己建立“我要避免憂慮多思、我要學著自信”的信念。

你的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其實都源於你內心深處的不自信,你要學著相信自己、接納自己,同時避免憂思多慮,學會冷靜、鎮定。

只有把負面的信念轉換成積極的信念,你才能在思想上得到正確的引導,明確自己改進的方向。

其次,要在行為上做出改變,試著塑造一個正確的行為模式。

你不能單憑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態度,就斷定自身價值的好壞,進而影響自己的心情和行為方式;更不能等著別人給你肯定,幫你消除焦慮和不安。

我們的價值取決於客觀事實,而不是他人的主觀臆斷。與其內心坎坷不安的等著別人品評,不如自己專心的鍛鍊自身的能力,用實力為自己加持。

同時,你要助力自己的內心成長,學著自我接納、自我肯定,以自己的力量去緩解精神上的壓力和痛苦,自己幫助自己從負面情緒中徹底解脫出來,決不能指望他人代勞。

"

在生活中,有一部分人無法忍受他人的批評和拒絕,總是需要被人喜歡和接納。

同時,他們總認為四周危機四伏,自己卻無力應付,所以會習慣性的感到緊張不安,隨時都提心吊膽。

在心理學上,這類人被稱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形成原因、信念以及治療的方法。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特徵:

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特徵是“總是提心吊膽”和“過分敏感”,主要表現在以下4個方面:

①習慣性的感到很緊張和不安全;

②很自卑、渴求他人的認可和歡迎;

③對拒絕和批評過分敏感;

④習慣性誇大生活中某些潛在的危險因素,有迴避某些活動的傾向。

這類人除非能得到保證被他人接受和不會受到批評,否則會拒絕和他人建立社交關係。因此,其生活方式和社交活動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負面的影響。

他們通常都很缺乏自信心和安全感,認為周圍的環境變化無常,他人居心叵測,脆弱的自己一不小心就會受到傷害,所以要隨時保持高度的警惕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由於焦慮型人格障礙會習慣性的憂慮多思、對一切都很敏感,所以也會有被害妄想症的傾向,總擔心自己可能會受到他人的迫害,因此為人處事極度謹慎、處處防備。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原因:

心理學家指出,焦慮型人格在幼年時期開始形成,經多年的發展逐漸演變為焦慮型人格障礙。

如果從童年開始,父母就否定、拒絕孩子的各種正當需求,並且未能給予孩子足夠多的關注和接納。那麼孩子就會懷疑自身的價值,認為自己不受歡迎。久而久之,自卑、焦慮、恐懼的情緒就會和孩子如影隨形。

下面講個事例:

苗苗,25歲,是一位自由職業者,和父母一起住在成都。

在童年時,由於父母忙著打拼事業,所以沒有什麼時間和她交流溝通,只是經常提醒她外面的世界充滿陰謀和危險,對人要有防範之心,不要輕易的相信別人,以免遭人算計和坑害

苗苗回憶說,父母雖然給自己提供了不錯的物質生活環境,但卻從來沒有關注過自己的精神需求。有很多次她向父母撒嬌、述說自己的想法和要求想獲得關注,父母都推脫說自己忙,草草的敷衍幾句就把她打發了。

她說自己的童年是沒有溫度的,她在家中就像透明人一樣,經常被父母忽視甚至拒絕;在人際交往中也時常感到恐懼和不安,總覺得會有什麼不好的事情發生,擔心自己沒有辦法應對。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從以上的事例我們可以看出:

由於從小父母的教育使得苗苗的性格很自卑、敏感,她覺得自己沒有能力、不受歡迎,希望得到他人的關注和喜歡,但是又怕自己會被他人忽視和拒絕,所以,精神會一直處於矛盾和焦慮不安之中。

實際上,焦慮型人格障礙形成的主要原因在於成長的環境,父母的引導在此期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果父母對孩子沒有一個正確的教育觀念,經常忽略和否決孩子的正常需求,打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必定會給孩子造成巨大的心理傷害。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信念:

焦慮型人格障礙的核心信念是“我隨時會有危險”和“我很不好”,以上面的事例為例,我們一起來看一看苗苗關於自己、他人、世界的信念。

關於自己的信念:我討人厭、我沒能力、我不受歡迎

關於他人的信念:會忽視我、拒絕我,會算計我、坑害我

關於世界的信念:這個世界充滿陰謀和危險

由於有以上這些負面信念,所以苗苗很容易陷入自我否定和焦慮不安之中。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治療:

治療的目的就是針對焦慮型人格障礙的“緊張不安”和“過分敏感”進行治療。

首先,要從信念上進行自我改變,給自己建立一個正向的信念。

摒棄以前的“我隨時會有危險、我很不好”的信念,給自己建立“我要避免憂慮多思、我要學著自信”的信念。

你的自我懷疑和不安全感其實都源於你內心深處的不自信,你要學著相信自己、接納自己,同時避免憂思多慮,學會冷靜、鎮定。

只有把負面的信念轉換成積極的信念,你才能在思想上得到正確的引導,明確自己改進的方向。

其次,要在行為上做出改變,試著塑造一個正確的行為模式。

你不能單憑別人對自己的評價和態度,就斷定自身價值的好壞,進而影響自己的心情和行為方式;更不能等著別人給你肯定,幫你消除焦慮和不安。

我們的價值取決於客觀事實,而不是他人的主觀臆斷。與其內心坎坷不安的等著別人品評,不如自己專心的鍛鍊自身的能力,用實力為自己加持。

同時,你要助力自己的內心成長,學著自我接納、自我肯定,以自己的力量去緩解精神上的壓力和痛苦,自己幫助自己從負面情緒中徹底解脫出來,決不能指望他人代勞。

心理學:“緊張不安、過分敏感”要接納自己才能消除焦慮

結束語

總是提心吊膽、緊張不安並且過分敏感,會讓你陷入焦慮之中無法獲得自我解脫。

走出自己內心的陰霾,學著相信自己、接納自己,避免憂慮多思, 你會遇見不一樣的自己。

願你永遠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去拓展自己和身外的世界。

——the end——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