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上你治癒我》:心理諮詢師在講心理學的時候很性感

心理學 性感 不完美媽媽 服裝 十八點心理 2019-04-30

病人和心理治療師到底是什麼關係呢?不管是誰都會經歷人生中的死亡、孤獨等一切黑暗的東西。心理治療師也不能避免,兩者之間更像是旅途中的伴侶。——歐文 亞隆

顏書仁用棒球棒牽著矇住雙眼的來訪者來到一個房間,房間內呈現出一個穿著的衣服男模特模型,顏書仁問來訪者的感受是什麼?來訪者說:這是跟他的第一次見面,我恨他。顏書仁讓來訪者去發洩自己的恨意,於是來訪者拿起棒球棒拼命地去擊打他,發洩自己的心中恨意。

《愛上你治癒我》:心理諮詢師在講心理學的時候很性感

來訪者在擊打的時候,其實只能解決她表面的痛苦,而內心深處的痛苦還是不能完全解決。對面的這個男人給他帶來了傷害,要離開她。其實男人的離開並不是彼此雙方做得不對,或者其中一方背叛另外一方。而是自己內心出現了情感的障礙,來訪者太害怕自己失去一個人,所以要拼命地抓住他,這樣反而會更快地失去他。因為不瞭解他,也不瞭解自己,從而造成了內心的痛苦。

治療師隨後繼續把來訪者帶到她的前男友面前,將棒球棒給到來訪者,讓來訪者去宣洩自己的恨意,這時候來訪者準備要打他,卻放下了棒子。為什麼?因為來訪者剛才做宣洩療法的時候已經將自己的負面情緒宣洩結束了,並且內心已經放下了這段感情。那麼她到底愛的是什麼呢?她愛的是一種理想的狀態,而不是目前的這個男人。

當處理完來訪者的心理問題時,顏書仁回憶了他當年和前女友分離的場景。就一句不合適結束了他們三年的戀情。而這種創傷直到今日已經有八年了,還留在了這位治療師的腦海中和心裡,無法抹去。諮詢師一般在處理來訪者問題時,遇到和自己經歷相關的場景或者勾起諮詢師有創傷的記憶時,諮詢師的內心會產生一種失落感和無助感,這是一種自我情感的代入,諮詢師也是人,情緒無法控制,控制的就只能是自己的行為了。

《愛上你治癒我》:心理諮詢師在講心理學的時候很性感

顏書仁在分享讀書會的時候,接到醫院的電話。他的來訪者病情發作,當他趕回去安撫來訪者的病情,來訪者還是認為他是一個幫凶,是和他站在對立面的那個人。顏書仁和來訪者的爸爸在溝通他兒子的病情時,從自知力和定向力來診斷出他的孩子不屬於精神認知障礙範疇。在變態心理學中有描述道:判斷一個來訪者是否有精神病,首先就是確認這個來訪者是否有自知力,其次是否出現了幻覺、妄想等症狀。

顏書仁問:你想治好兒子嗎?來訪者的爸爸認為男孩子就是要從委屈中長大,讓他學鋼琴,參加級別考試,那就要去,不能跟我鬧。顏書仁又問:你真的想治療好兒子嗎?來犯者的爸爸顯得不耐煩:你什麼意思?當治療師要求他做家庭治療時,爸爸的表情是憤怒的,立馬覺得自己沒有病,甩椅而去。這其實是一種正常的心理防禦機制,每個人覺得自己生活工作學習都正常時,那就覺得自己沒有病,而且沒有心理疾病。其實這是對心理諮詢的一種誤解和歪曲。

顏書仁這時候因為這個來訪者的爸爸,又回憶起自己小時候經歷的事件,經常和同學們打架,同學們說他沒有爸爸,他就會很憤怒,就想去打人。這時候他的一位老師出現了,告訴他:你爸爸其實是不想看見你打架的,以後你夢見爸爸了,就拿起筆記下來,說想他了。這其實也是一種情感心理諮詢,用記錄轉移的方式來幫助顏書仁重新建構父子關係,讓他們重新發生一段新的故事,從而治癒書仁的童年創傷。

《愛上你治癒我》:心理諮詢師在講心理學的時候很性感

遠在日本的心理治療師孫樹和來訪者正在進行諮詢,這段諮詢不是發生在諮詢室內,而是在一個武館內進行宣洩療法。其實諮詢師和來訪者的諮詢場地大多情況下是發生在諮詢室的,但是根據來訪者的病情以及諮詢的療法不同,場地也可以選擇在諮詢室以外,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

所以對於來訪者的心理問題能夠有所幫助和解決的,那麼對於諮詢的場地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前提是諮詢師和來訪者需要協商,彼此同意認可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