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心理健康 幼兒園 心理學 民主 海之聲助聽器浦東中心 海之聲助聽器浦東中心 2017-09-03

隨著學前教育事業的發展,我們感到,如何幫助作為弱勢群體的聽障兒童回到正常社會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樹立起交往的信心,是目前值得研究的課題。

一、研究的背景

(一)社會對人的素質發展的需要,要求學前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社會的高速發展,對人的要求已經到了相當高的程度。它要求在人的全面發展上去研究、實施教育。而作為特殊教育的機構,理所當然地成為培養健全兒童的場所,必須為社會培養出有用人才。

(二)學前教育改革要求學前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我們在平時的活動中,常常會看到能力強的、聰敏的健全兒童面對完全可以戰勝的困難,卻輕易地放棄了獲得成功的機會。平時自信、好強的健全幼兒在嘗試失敗後失聲痛哭,甚至遷怒於同伴,或者將怒氣發洩到活動材料上,這是我們目前教育急需改變的狀況。而聽障兒童本身已存在身體的疾病,他們身上不健康心理現象較為嚴重,自卑、自棄、抑鬱、任性、粗暴、孤獨等等,已成為阻礙聽障兒童健康發展的攔路虎和絆腳石。如何讓聽障兒童具有健康心理、健全人格特徵已成為目前教育改革的主要內容。

(三)聽障兒童自身的發展需要學前教育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聽障兒童由於語言障礙,從小養成性格怪僻,不合群的特點。有的任性,其要求得不到滿足時便大聲哭叫耍性子;有的孤獨退縮,過於依賴成人,不願意離開同伴和老師。對這部分特殊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要符合他們心理髮展的需要。一是儘可能地讓他們與正常幼兒一起活動,融入正常幼兒的學習、活動、遊戲之中;二是根據聽障兒童在一日活動中時時處處表現出不確定性和不隨意性,我們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時,多提示或誘導,使之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行為習慣和道德行為。

(四)融合教育實施和隨班就讀.需要學前教育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隨著教育事業的發展,學前教育一體化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有特殊需要的聽障兒童進入幼兒園的需求,使聽障兒童能在正常環境中學習、生活、遊戲,為早日融入主流社會打好基礎。以健全幼兒來說,通過幫助殘疾的小夥伴,從小培養同情弱者,熱心幫助他人的優良品質。為聽障兒童創設有利於發展的環境,積極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以促進其身心和諧發展。儘管聽障兒童的發展條件與健全幼兒有很大的差異,儘管他們在發展道路上有一定特殊性,但從根本上來說,他們也是正在成長的兒童。他們的發展既受到兒童發展的一般規律的內在制約.又具有自身特殊性。因此,對他們的教育既有特殊特點,又有一般特點。為了使他們在諸多方面得到發展,我們把聽障兒童在幼兒園健康成長和全面康復作為特殊的教育理念,把教育、康復、遊戲的融合作為特殊的教育手段,把為聽障兒童創設與普通幼兒交往的環境及共同學習的條件作為特殊的教育載體,把普通教育、特殊教育所滲透的教育理論、教育手段、教育內容、教育方法作為特殊的教師素養。

二、理論依據

幼兒園心理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革中出現的新觀念,它是將現代心理學、教育學、社會學、生理學等多種學科理論與學前教育實踐相結合的新學科。幼兒園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為主要依託,結合幼兒園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保教工作、家長工作和杜區工作,根據幼兒的年齡和生理特點,有目的、有計劃地培養幼兒良好的心理素質,開發幼兒的潛能,促進幼兒整體和諧發展的教育活動。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曾經說過:“教育的主要活動是在心理和心理生理活動現象領域內進行的。”由此可見,開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幼兒保持健康的心理狀態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為促進幼兒整體和諧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條件。馬斯洛曾經說過:“創造性首先強調的是性格上的品質,自我實現創造性的東西,或者說是強調創造性的態度、創造性的人。”雖然聽障兒童已存在身體的缺陷,但培養健全人格是學前教育義不容辭的職責。我們認為,在學前教育領域對聽障兒童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

三、研究假設

(一)健康:我們這裡所指的健康是依據1947年世界衛生組織(WHO)在成立憲章中提出的概念:“健康乃是一種身體的、心理的和社會適應的健全狀態.而不只是沒有疾病或虛弱現象。”它是指健康以軀體狀況、心理活動正常和社會適應完滿三者的綜合體現。

(二)心理健康:這裡指的心理健康是我們要達到的終極目標,即(1)智力發展正常;(2)情緒穩定樂觀;(3)意志品質健全;(4)行為協調適度;(5)人際關係和諧;(6)人格完整獨立。以上6方面的目標只是相對粗線條勾勒的,它具有一定的彈性伸縮的狀態,在不同時期、不同階段、不同程度、不同的兒童,具有不同的特徵和不同的程度。但我們追求的是心理健康和心理髮展的更高層次,以充分發揮自身潛能,達到兒童整體和諧的發展。

(三)心理健康教育:將健康作為教育的核心,力圖在整個教育活動過程中創設有利於聽障兒童心理健康的外部條件,以達到維護、增進聽障兒童心理健康的目的,形成能促進聽障兒童健康人格的形成和健康發展的教育氛圍,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

四、實施方案及操作框架

(一)研究目標

通過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尋求提高聽障兒童心理素質,促進聽障兒童人格健康發展的最佳策略。

(二)思考框架

1.環境——是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條件。在幼兒園裡儘可能地創設各種愉快的心理環境和物質環境,來改變聽障兒童的不良行為和方式。

2.興趣——是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動力。要千方百計地為聽障兒童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內容,激發他們發生興趣,產生好奇心,為建立良好的品質打好基礎。

3.認知——是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礎。各項活動內容必須符合聽障兒童的年齡特點,並以他們的認知水平為依據,提供一定的活動環境和情景,讓他們通過活動獲得知識.逐步形成良好的健康心理。

4.實踐——是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要提供各種機會讓聽障兒童親自嘗試,鼓勵聽障兒童做一做、說一說、試一試、想一想,從而挖掘他們潛在的能力。

(三)操作框架

(四)操作原則

1.科學性原則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必須是客觀的、唯物的且符合科學發展方向的。要認真地科學地對聽障兒童進行教育培養,回答幼兒提出的問題,不能敷衍了事,更不能不懂裝懂,給幼兒灌輸似是而非的東西。

2.趣味性原則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應當是符合聽障兒童興趣、深受他們喜愛的,在教育方法上也應當是有趣味的。只要他們對事物發生了興趣,就會產生學習的慾望,就會事事處處留心去觀察。

3.適宜性原則

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各項活動必須符合聽障兒童的年齡特徵,以他們認識水平的發展過程為依據,提供給他們一定的環境與材料,讓他們在學習中獲得,在實踐中體驗,從而逐步形成健康心理。

4.個性化原則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應堅持盡力適應每個聽障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的原則,將個性的培養作為教育努力的方向,使教育在每個聽障兒童身上都煥發出璀璨之光彩。

5.社會化原則

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單單依靠幼兒園教育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社會、家庭三方面的努力和配合,這裡,家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開展形式多樣的家園親子活動,促進家園同步一致的教育與培養.是十分必要的。

五、實踐後的反思

(一)教師教育觀念的不斷更新是進行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條件

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應在一日活動之中,融於正規活動、非正規活動中。教師要善於抓住他們身上發生的每一個能激起他們思考、想像的事、物、情、境,使他們內在的潛能釋放出來。教師要以平等的態度看待他們,成為他們的朋友。正如羅森塔爾的研究所提出的“皮格瑪利翁”效應,證明了教師對他們懷有期待的關注對兒童潛能的發展具有激勵作用。然而實際工作中,由於教師的觀念、能力、水平的制約,尤其是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論指導,有時會妨礙聽障兒童健康品質的形成。

(二)教師教育行為的不斷提升是進行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敦育的必要前提

尊重兒童、關注兒童是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成長的重要保證,是聽障兒童身心和諧全面發展的重要保證。我們應尊重兒童的所思所想,關注兒童的尋常時刻,以平等、民主的態度對待兒童,關心兒童,讓她們感到幼兒園這個大家庭是安全的。正如蘇霍姆林斯基所說:“教育的技巧的全部奧祕也就在於如何愛護兒童。”教師不僅要承認兒童的人格尊嚴和人格平等,而且要把兒童都看成是有獨特價值和潛能的人,這樣才有利於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

(三)創設良好的心理和物質環境是進行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保證

兒童生活在一定的環境之中,環境對兒童的身體和心理健康每時每刻都發生影響。我們所指的環境是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幼兒園環境,其中包括物質環境和心理環境。在實踐中,我們感到心理環境的創設尤其重要。幼兒園的心理環境是由幼兒園內部的教師與教師、教師與聽障兒童、聽障兒童與健全兒童、教師與聽障兒童的家長、教師與健全兒童的家長等一個複雜的環境系統。它是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無形環境,對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對兒童身心的健康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首先,教師在教育中要注意自我情緒的調節,要用快樂的情緒感染兒童,以飽滿、振奮的精神狀態去引導兒童。其次,要為兒童創設一個寬鬆自如的學習環境,教師充分發揮兒童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做學習的主人,在活動中學習,在遊戲中領悟,在實踐中提高。再次,要為聽障兒童建立良好的班級群體。聽障兒童由於語言障礙,從小養成性格怪僻,不合群的特點,作為健全兒童為主的隨班教育集體,應讓聽障兒童感到同伴的關懷、幫助,在友好的夥伴關係環境中,聽障兒童心情愉快、樂觀自信,這樣有利於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四)家園、社區密切配合是進行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關鍵環節

家庭是培養兒童健康心理的關鍵環節。它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著聽障兒童能否成為健全人格的兒童。但目前聽障兒童家庭存在的某些弊端,對聽障兒童教育明顯不利。一部分家長對兒童過分溺愛。因為有些兒童聽障是因為家長的照顧不周造成的,他們感到內疚、對不起他們,為此,替兒童包辦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不僅在物質上滿足兒童的一切要求,而且.在精神上也毫不例外,造成許多幼兒存在著“精神缺鈣”的現象。一些幼兒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缺乏最起碼的生活自理能力,依賴性較強,獨立意識較差。一部分家長則認為反正他們已經是殘疾人了,健康不健康無所謂,只要身體健康就可以了,因而對聽障兒童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無所用心,甚至認為是“多此一舉”。因此必須更新家庭教育觀念,跟上時代步伐,不僅把家庭看成生活的私巢,而且切切實實把它當作兒童成長培養的搖籃,建立新型的家庭觀。

總之,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複雜的工作,需要我們不斷地研究探索,不斷地改革創新。將聽障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從形式的探索轉變為實質的研究實施,這是我們幼教工作者追求的目標。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