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幫助幼兒度過厭學期'

夏日無處不音樂 音樂 不完美媽媽 技術 薩克斯小迪 2019-09-01
"
"
如何幫助幼兒度過厭學期

  一、造成幼兒出現厭學期的主要原因

1·教學方法的呆板單一

傳統的鋼琴教學方法往往採用教師先分析講解樂譜中出現的基礎知識,然後示範練習曲目,幼兒在理解掌握的基礎上進行練習,熟練後進行匯課。每節課的學習時間是45分鐘到l小時。由於幼兒的年齡特點,其有意注意的時間持續很短,這種教學方法的呆板單一,經過一段時間學習後,較容易造成幼兒產生厭煩心理。

2·教學內容選擇難度大

在教材與教學內容的選擇上難度較大。有的教師經常會依據自己的喜好,迎合家長的意願,為學生選擇曲目不夠科學合理,有的一味追求進度,有的一味追求考級,沒有充分考慮兒童的彈奏基礎、身心發育、學習特點等,使幼兒學習起來產生畏難情緒。

 3·不良的練琴習慣

一部分孩子練琴沒有規律,一曝十寒,匯課前突擊猛練,平時練琴重量不重質,不能精益求精,練習方法不得當,練琴質量不高,上課效果必然受影響,長此以往產生惡性循環。

 4·家長的攀比心理

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不能正確對待孩子學琴的目的,有急功近利的心理。注重孩子學習了幾首曲子,考了幾級,忽視了學琴過程給孩子帶來的快樂體驗、非智力因素的影響。由於攀比心理,總將自己的孩子與周圍的琴童相比,缺少對孩子的鼓勵和肯定,使幼兒產生厭倦應付的心理。

二、解決幼兒厭學期的方法

(一)教學方法靈活多變

1·遊戲的方法

遊戲對於孩子來說,是一種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動形式,它符合孩子的身心特點,既能滿足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又是家長和教師進行教育的最佳手段。美國教育家洛克說的好,“教導兒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兒童應做的事都變成遊戲似的”。在遊戲中學習音樂,從而激發孩子主動學習的願望。因此,在鋼琴教學中儘可能多采用遊戲的方式,向學生傳授新知識。

比如,學習新的樂理知識,可利用“抓特務”的遊戲。在《兒童鋼琴初步教程———仙、客人》樂曲中,先和幼兒一起分析樂曲,然後請幼兒觀察譜中有無不認識的“特務”,調動兒童的興趣,幼兒帶著疑問仔細尋找起來,再一起和老師“消滅”特務。幼兒在遊戲中由被動變主動,學習了

音樂知識,認識了全休止符和四分休止符,掌握了休止符的彈奏技巧,激發了孩子的學習願望,達到了教學目的。

2·抽籤的方法

用抽籤的方法決定學習的曲目,是日本音樂教育家鈴木鎮一發明的。他從抽彩票現象有感而生,人們對於抽中的彩票那種驚喜,會帶來好兆頭的心理,使他將抽籤的方法運用到幼兒音樂教學中,取得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具體方法是:根據每個幼兒的實際水平,為其選擇了幾首難易程度相當的不同曲目,寫好後由幼兒抽籤,抽中的曲目作為本次課學習的內容,這樣的方法也可用於曲目的鞏固練習。幼兒在抽籤前的忐忑心理,大大激發了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調動了幼兒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使幼兒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3·趣味訓練法

想方設法提高訓練的趣味性。基於兒童注意力不穩定、自制力不強的特點,教師在準確形象地指明練習動作要領時,力求富有藝術性和趣味性。柏西·布克在《音樂家心理學》一書中談到“一種把枯燥無味的東西與使之產生共鳴的東西聯繫起來的方法能讓煩悶無聊的東西變得有趣”。因此,幼兒在進行基本技術訓練時,可採用不同的練習方式,諸如速度的提高,力度的加強與變化,節奏型的改變,奏法的更換與手指觸鍵動作的改變等幫助孩子進行訓練。如在教學中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就馬上更換練法,並積極參與,用吟唱和擊拍來提醒孩子,排除煩燥,再度集中注意力,這樣不僅提高了孩子手指彈奏的力量,兩手對力度不同的控制力,對節奏的感受力,特別是奏法的更換(斷奏、連奏、非連奏),又能使大腦不會總是重複同一形式而不集中注意力,增強了孩子練習的新鮮感。

 (二)選擇切合幼兒特點的內容

教師在教學時要遵守循序漸進的原則,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切不可拔苗助長。選擇適合幼兒接受的內容來教學,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氣氛中學習鋼琴彈奏的技能技巧,保持其穩定的學琴興趣。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兒童的天性明顯地要求直觀。”有直觀圖像的書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兒童的想象力,便於幼兒理解作品。因此,可選擇《湯普森簡易鋼琴教程》、《兒童鋼琴初步教程》以及《巴斯第安》等帶有卡通圖畫的書作為入門教材。在內容選擇上,要根據幼兒彈奏水平、生理心理特點等確定曲目。教師不要盲目貪大、求快,違背教學規律,片面追求技能技巧,使幼兒產生畏難情緒。以幼兒能輕鬆完成為目的,螺旋式上升,經常讓幼兒體驗成功,體會學琴的樂趣,感受音樂的美。在曲目選擇上,把練習曲和樂曲相結合進行教學。如教學《拜厄》時選取彈《瑤族長鼓舞》、《工農齊武裝》等;教學《559》時選取彈《瀏陽河》、《鬥牛士之歌》等。在這種程度上學習樂曲,學生不覺得困難,而且優美的旋律能喚起學生美的感受,熟悉的音調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幼兒樂於學習。

(三)良好練琴習慣的培養

練琴是一項艱苦的勞動,需要幼兒有極大的毅力和克服困難的勇氣,讓幼兒養成良好的練琴習慣十分重要,良好的練琴習慣是可持續學琴的重要保證。

1·做好練琴的準備工作

正確引導幼兒進入練琴狀態,練琴前先將準備工作做好,如放書、拿小板凳、喝水、如廁等,練琴後就不能再隨便出入離開座位。

2·養成定時練琴的習慣

可根據家長和幼兒的時間,儘可能選擇定點練琴,時間的確定要科學合理,使幼兒在家長的督促下能自動自覺地練琴,養成習慣,形成條件反射。

3·培養正確的練琴方法

(1)慢練是兒童必須使用的正確練習方法。慢練是克服一切障礙的最有效的方法,兒童對事物的感知和辨別能力不甚精確,不可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做得盡善盡美,而進行慢練時,就像將某個技巧的片段在手指上做了解析,手指和大腦便按照形成了的正確習慣演奏出來,堅持這樣循序漸進的練習,一定能取得良好的效果。慢練還要和粗心、馬虎等不良習慣作鬥爭,慢練中培養學生精益求精的品質。

(2)分手練習。經常分手練習,可以使每個音都達到要求,學習效率更高。在初學階段,分手練有利於提高準確性,如指法、下鍵的準確性等。因為左手總是處於被動的地位,經常進行分手練習,並特別注意傾聽左手彈出的聲音,改善觸鍵,彈奏的技能技巧就會得到飛速進步。

(四)家長要以良好的心態正確對待孩子學琴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對孩子學琴要求過高,比較嚴厲,易產生攀比心理,不能正確對待孩子自身的特點,強迫孩子學琴。由於鋼琴學習是一種持續時間長,對孩子個性發展影響很大的活動。因此,要始終把握好學琴在孩子發展中的地位,以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豐富孩子的童年生活為首要目的。家長要調整好心態,不斷地鼓勵和肯定孩子,為孩子創造展示自我的機會,創設幼兒演奏的條件,體會成功的快樂,讓幼兒的學琴活動快樂地持續下去。

總之,能否使孩子快樂地學琴,順利度過厭學期,是需要家長、教師共同為之努力的。正如美國著名教育家穆塞爾和格連在他們的《學校音樂教育心理學》中寫道的:“假如我們能在一個孩子身上喚起對音樂的一種強烈的熱忱,假如我們能把這種興趣延長若干年,並且緩步地提高它的水平的話,那麼即使他永遠成不了一個技藝名家,他也將通過音樂找到他的個人幸福,並且為自己建立一個更好的生活和一個更廣闊的個性,這是音樂教育的主要任務。”這也應是我們音樂教師為之奮鬥的目標。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