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聊聊這本書——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Moby Dick)。


"

今天聊聊這本書——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Moby Dick)。


美國精神是什麼?

▲《白鯨》作者:赫爾曼·麥爾維爾譯者:曹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

01.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本小說,偉大的小說,世界名著。

但如果你想看驚心動魄的情節的話,毫無疑問,它沒有。

這本書用了近600頁,講了一個一句話就能給你講完的故事:一個船長為了報復一隻鯨魚,追逐它很多年,最終與它同歸於盡。

除了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外,你要想把它當做懸疑、冒險小說看,抑或期待它有對愛情、友情的細膩描寫等等,它恐怕也沒有。就算你心如止水,抱著看世界名著的朝聖態度去看它,尋求心靈淨化,收穫人生真諦,它也許都會讓你失望而歸的。

可它如何成為堪比《戰爭與和平》的世界名著的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它是美國精神的縮影,它成就了美國精神。

02.

美國精神是什麼?顧名思義,它是隻屬於美國的精神。

我們熟知的超人之所以是超人,不是孫悟空,不是鳴人佐助,不是福爾摩斯,他有他的道理。

我們常常說「美國式的」、「美國主旋律」云云,都證明了我們瞭解到了一點「美國精神」,冥冥之中感受到其實貫穿在美國隊長、金剛、《聞香識女人》、嬉皮士之中,有一個共通點,但我們往往說不出哪裡共通。


"

今天聊聊這本書——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Moby Dick)。


美國精神是什麼?

▲《白鯨》作者:赫爾曼·麥爾維爾譯者:曹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

01.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本小說,偉大的小說,世界名著。

但如果你想看驚心動魄的情節的話,毫無疑問,它沒有。

這本書用了近600頁,講了一個一句話就能給你講完的故事:一個船長為了報復一隻鯨魚,追逐它很多年,最終與它同歸於盡。

除了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外,你要想把它當做懸疑、冒險小說看,抑或期待它有對愛情、友情的細膩描寫等等,它恐怕也沒有。就算你心如止水,抱著看世界名著的朝聖態度去看它,尋求心靈淨化,收穫人生真諦,它也許都會讓你失望而歸的。

可它如何成為堪比《戰爭與和平》的世界名著的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它是美國精神的縮影,它成就了美國精神。

02.

美國精神是什麼?顧名思義,它是隻屬於美國的精神。

我們熟知的超人之所以是超人,不是孫悟空,不是鳴人佐助,不是福爾摩斯,他有他的道理。

我們常常說「美國式的」、「美國主旋律」云云,都證明了我們瞭解到了一點「美國精神」,冥冥之中感受到其實貫穿在美國隊長、金剛、《聞香識女人》、嬉皮士之中,有一個共通點,但我們往往說不出哪裡共通。


美國精神是什麼?

▲漫威英雄美國式超級英雄大片都有相同特點


聊回今天的主角《白鯨》。它的作者麥爾維爾當時並不知道自己要寫一部滿含著「美國精神」的小說,也不知道「美國精神」為何物,他只是覺得「凡是美國作家都不應該像一個英國人或一個法國人那樣寫作」,接著,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話「讓他像人一樣寫作吧,因為那樣他肯定會像一個美國人那樣寫作的。」

「像人一樣寫作」,沒錯,也就是說,這段話的潛臺詞是:麥爾維爾認為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的作家們是不說人話的。

的確,當時歐洲大陸的作家們,寫作時大多數還是偏向用高級詞彙和長難句,比如屠格涅夫的《前夜》中是這樣描寫的:

「菩提樹下,清涼而且寂靜;蠅和蜂飛到蔭下時,它們的嗡嗡聲也似乎變得分外地溫柔;油綠色的青草,不雜一點金黃,鮮潔可愛,一望平鋪著,全無波動;修長的花莖兀立著,也不動顫,似乎已經入了迷夢;菩提樹的矮枝上面懸著無數黃花的小束,也靜止著,好像已經死去。」

相信應該沒人會仔細讀完以上的描寫,其實慢慢讀完,你會發現寫得還是蠻好的。注意,這一大段話可是隻有一句!即使翻譯成中文,也仍然少不了「兀立」、「動顫」這樣的高級詞彙,典型的考研外語腔。

再如巴爾扎克《都蘭趣話》中的敘述:

「她丈夫不解憐香惜玉,使她終日以淚洗面…… 所有女人都趨之若鶩,甘之如飴,而且把向她們出售此物的人視作禁臠,不容旁人染指……」

寫男女情事用這麼多高級詞彙,真的要佩服巴爾扎克的功力。

藉助上面兩個例子,我們也基本瞭解了那個時期的歐陸作家的寫作習慣,他們除了喜歡用高級詞彙、長難句、成語以外,法國人的小說還喜歡插入拉丁文詩歌,而俄國人則喜歡插入一些法語。同時,文藝復興以來一直盛行將文章名字變長,到了十八、十九世紀幾乎發展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比如家喻戶曉的孤島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其原名叫:《在約克出生的海員魯濱遜·克魯梭有個不可思議的驚人生涯,他是海難船上唯一的倖存者,在俄羅挪克河河口的孤島上奮勇求生,單獨地過了二十八年,終於被海盜船救起的詳情記,全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現在我們回頭看《白鯨》,是不是感覺清爽了很多?它的開頭短小精悍——「你就叫我以實瑪利吧。」

這簡直堪稱文學史最短小、隨意的開頭了,它讓這本書瞬間親切起來,可以想見,如果你在麥爾維爾的時代讀這本書,除了會感到格外接地氣,還會有些震驚,並且帶著一點激動呢!


"

今天聊聊這本書——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Moby Dick)。


美國精神是什麼?

▲《白鯨》作者:赫爾曼·麥爾維爾譯者:曹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

01.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本小說,偉大的小說,世界名著。

但如果你想看驚心動魄的情節的話,毫無疑問,它沒有。

這本書用了近600頁,講了一個一句話就能給你講完的故事:一個船長為了報復一隻鯨魚,追逐它很多年,最終與它同歸於盡。

除了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外,你要想把它當做懸疑、冒險小說看,抑或期待它有對愛情、友情的細膩描寫等等,它恐怕也沒有。就算你心如止水,抱著看世界名著的朝聖態度去看它,尋求心靈淨化,收穫人生真諦,它也許都會讓你失望而歸的。

可它如何成為堪比《戰爭與和平》的世界名著的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它是美國精神的縮影,它成就了美國精神。

02.

美國精神是什麼?顧名思義,它是隻屬於美國的精神。

我們熟知的超人之所以是超人,不是孫悟空,不是鳴人佐助,不是福爾摩斯,他有他的道理。

我們常常說「美國式的」、「美國主旋律」云云,都證明了我們瞭解到了一點「美國精神」,冥冥之中感受到其實貫穿在美國隊長、金剛、《聞香識女人》、嬉皮士之中,有一個共通點,但我們往往說不出哪裡共通。


美國精神是什麼?

▲漫威英雄美國式超級英雄大片都有相同特點


聊回今天的主角《白鯨》。它的作者麥爾維爾當時並不知道自己要寫一部滿含著「美國精神」的小說,也不知道「美國精神」為何物,他只是覺得「凡是美國作家都不應該像一個英國人或一個法國人那樣寫作」,接著,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話「讓他像人一樣寫作吧,因為那樣他肯定會像一個美國人那樣寫作的。」

「像人一樣寫作」,沒錯,也就是說,這段話的潛臺詞是:麥爾維爾認為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的作家們是不說人話的。

的確,當時歐洲大陸的作家們,寫作時大多數還是偏向用高級詞彙和長難句,比如屠格涅夫的《前夜》中是這樣描寫的:

「菩提樹下,清涼而且寂靜;蠅和蜂飛到蔭下時,它們的嗡嗡聲也似乎變得分外地溫柔;油綠色的青草,不雜一點金黃,鮮潔可愛,一望平鋪著,全無波動;修長的花莖兀立著,也不動顫,似乎已經入了迷夢;菩提樹的矮枝上面懸著無數黃花的小束,也靜止著,好像已經死去。」

相信應該沒人會仔細讀完以上的描寫,其實慢慢讀完,你會發現寫得還是蠻好的。注意,這一大段話可是隻有一句!即使翻譯成中文,也仍然少不了「兀立」、「動顫」這樣的高級詞彙,典型的考研外語腔。

再如巴爾扎克《都蘭趣話》中的敘述:

「她丈夫不解憐香惜玉,使她終日以淚洗面…… 所有女人都趨之若鶩,甘之如飴,而且把向她們出售此物的人視作禁臠,不容旁人染指……」

寫男女情事用這麼多高級詞彙,真的要佩服巴爾扎克的功力。

藉助上面兩個例子,我們也基本瞭解了那個時期的歐陸作家的寫作習慣,他們除了喜歡用高級詞彙、長難句、成語以外,法國人的小說還喜歡插入拉丁文詩歌,而俄國人則喜歡插入一些法語。同時,文藝復興以來一直盛行將文章名字變長,到了十八、十九世紀幾乎發展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比如家喻戶曉的孤島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其原名叫:《在約克出生的海員魯濱遜·克魯梭有個不可思議的驚人生涯,他是海難船上唯一的倖存者,在俄羅挪克河河口的孤島上奮勇求生,單獨地過了二十八年,終於被海盜船救起的詳情記,全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現在我們回頭看《白鯨》,是不是感覺清爽了很多?它的開頭短小精悍——「你就叫我以實瑪利吧。」

這簡直堪稱文學史最短小、隨意的開頭了,它讓這本書瞬間親切起來,可以想見,如果你在麥爾維爾的時代讀這本書,除了會感到格外接地氣,還會有些震驚,並且帶著一點激動呢!


美國精神是什麼?

▲赫爾曼·麥爾維爾(1819—1891)美國著名小說家,詩人


不過我們不能小瞧麥爾維爾的簡單粗暴,他不僅在「像人一樣寫作」,某種意義上,他重新定義了「人」,這個「人」不再是歐洲人,而是更自由、更自然、更野性的人。

因此,「人」這個被賦予了新意的詞也就成了美國精神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簡單地「人性」,而是豪無愧色地面對人性本身,並以真實的人性為美。

這種對人性本身的價值肯定,以及對其飽含著坦然與自信的態度,構成了美國精神的第一層。

03.

美國精神的根源是美國人,而美國人的根源則是歐洲人。

在歐洲的十八世紀,有幾個偉大的男人,他們帶著假髮,有的穿裙子,有的穿長筒襪。他們的共同點是研究如何讓那些穿不起裙子和長筒襪,戴不起假髮的窮人們擁有自己的政治權力、自由全面的發展和理性的思考。其中有一個叫盧梭的男人,他就說「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他夢想有一天人人都能自由,不再有教皇和君主的層層剝削和壓迫。但是他的夢想終究不可能在歐洲實現,歐洲在他看來已經積重難返,他唯一覺得可以做他的「自由實驗」的地方是科西嘉島,並且還是半開玩笑說的。


"

今天聊聊這本書——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Moby Dick)。


美國精神是什麼?

▲《白鯨》作者:赫爾曼·麥爾維爾譯者:曹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

01.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本小說,偉大的小說,世界名著。

但如果你想看驚心動魄的情節的話,毫無疑問,它沒有。

這本書用了近600頁,講了一個一句話就能給你講完的故事:一個船長為了報復一隻鯨魚,追逐它很多年,最終與它同歸於盡。

除了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外,你要想把它當做懸疑、冒險小說看,抑或期待它有對愛情、友情的細膩描寫等等,它恐怕也沒有。就算你心如止水,抱著看世界名著的朝聖態度去看它,尋求心靈淨化,收穫人生真諦,它也許都會讓你失望而歸的。

可它如何成為堪比《戰爭與和平》的世界名著的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它是美國精神的縮影,它成就了美國精神。

02.

美國精神是什麼?顧名思義,它是隻屬於美國的精神。

我們熟知的超人之所以是超人,不是孫悟空,不是鳴人佐助,不是福爾摩斯,他有他的道理。

我們常常說「美國式的」、「美國主旋律」云云,都證明了我們瞭解到了一點「美國精神」,冥冥之中感受到其實貫穿在美國隊長、金剛、《聞香識女人》、嬉皮士之中,有一個共通點,但我們往往說不出哪裡共通。


美國精神是什麼?

▲漫威英雄美國式超級英雄大片都有相同特點


聊回今天的主角《白鯨》。它的作者麥爾維爾當時並不知道自己要寫一部滿含著「美國精神」的小說,也不知道「美國精神」為何物,他只是覺得「凡是美國作家都不應該像一個英國人或一個法國人那樣寫作」,接著,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話「讓他像人一樣寫作吧,因為那樣他肯定會像一個美國人那樣寫作的。」

「像人一樣寫作」,沒錯,也就是說,這段話的潛臺詞是:麥爾維爾認為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的作家們是不說人話的。

的確,當時歐洲大陸的作家們,寫作時大多數還是偏向用高級詞彙和長難句,比如屠格涅夫的《前夜》中是這樣描寫的:

「菩提樹下,清涼而且寂靜;蠅和蜂飛到蔭下時,它們的嗡嗡聲也似乎變得分外地溫柔;油綠色的青草,不雜一點金黃,鮮潔可愛,一望平鋪著,全無波動;修長的花莖兀立著,也不動顫,似乎已經入了迷夢;菩提樹的矮枝上面懸著無數黃花的小束,也靜止著,好像已經死去。」

相信應該沒人會仔細讀完以上的描寫,其實慢慢讀完,你會發現寫得還是蠻好的。注意,這一大段話可是隻有一句!即使翻譯成中文,也仍然少不了「兀立」、「動顫」這樣的高級詞彙,典型的考研外語腔。

再如巴爾扎克《都蘭趣話》中的敘述:

「她丈夫不解憐香惜玉,使她終日以淚洗面…… 所有女人都趨之若鶩,甘之如飴,而且把向她們出售此物的人視作禁臠,不容旁人染指……」

寫男女情事用這麼多高級詞彙,真的要佩服巴爾扎克的功力。

藉助上面兩個例子,我們也基本瞭解了那個時期的歐陸作家的寫作習慣,他們除了喜歡用高級詞彙、長難句、成語以外,法國人的小說還喜歡插入拉丁文詩歌,而俄國人則喜歡插入一些法語。同時,文藝復興以來一直盛行將文章名字變長,到了十八、十九世紀幾乎發展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比如家喻戶曉的孤島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其原名叫:《在約克出生的海員魯濱遜·克魯梭有個不可思議的驚人生涯,他是海難船上唯一的倖存者,在俄羅挪克河河口的孤島上奮勇求生,單獨地過了二十八年,終於被海盜船救起的詳情記,全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現在我們回頭看《白鯨》,是不是感覺清爽了很多?它的開頭短小精悍——「你就叫我以實瑪利吧。」

這簡直堪稱文學史最短小、隨意的開頭了,它讓這本書瞬間親切起來,可以想見,如果你在麥爾維爾的時代讀這本書,除了會感到格外接地氣,還會有些震驚,並且帶著一點激動呢!


美國精神是什麼?

▲赫爾曼·麥爾維爾(1819—1891)美國著名小說家,詩人


不過我們不能小瞧麥爾維爾的簡單粗暴,他不僅在「像人一樣寫作」,某種意義上,他重新定義了「人」,這個「人」不再是歐洲人,而是更自由、更自然、更野性的人。

因此,「人」這個被賦予了新意的詞也就成了美國精神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簡單地「人性」,而是豪無愧色地面對人性本身,並以真實的人性為美。

這種對人性本身的價值肯定,以及對其飽含著坦然與自信的態度,構成了美國精神的第一層。

03.

美國精神的根源是美國人,而美國人的根源則是歐洲人。

在歐洲的十八世紀,有幾個偉大的男人,他們帶著假髮,有的穿裙子,有的穿長筒襪。他們的共同點是研究如何讓那些穿不起裙子和長筒襪,戴不起假髮的窮人們擁有自己的政治權力、自由全面的發展和理性的思考。其中有一個叫盧梭的男人,他就說「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他夢想有一天人人都能自由,不再有教皇和君主的層層剝削和壓迫。但是他的夢想終究不可能在歐洲實現,歐洲在他看來已經積重難返,他唯一覺得可以做他的「自由實驗」的地方是科西嘉島,並且還是半開玩笑說的。


美國精神是什麼?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哲學家,啟蒙運動代表人物


「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出自盧梭代表作《社會契約論》

盧梭想象的自由,在他死後,居然實現了。

在大洋的另一面,一個巨大的殖民地上,受英國人約翰.洛克和法國人孟德斯鳩影響,產生了美國憲法,實現了一種全新的自由。而麥爾維爾,他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將這種對自由的追求上升為一種美國精神: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和美國人的生命狀態。

誰也想不到,美國精神會在一個職業水手筆下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會在一本如此散漫、語言質樸的書中冉冉升起。但正是這樣一本書,把讀者置於無依無靠的航海生活中,讓人與天地搏鬥、對抗,在自然面前展現人的力量和意志。

如果說《魯濱遜漂流記》是體現人在自然中的拼搏的話,毫無疑問,它仍是在宗教的框架之下,依靠信仰、信念完成救贖的。而在《白鯨》中,只有茫茫大海,一個怪物和一個船長,不僅宗教退出了舞臺,連情感、理智都變成可有可無的陪襯,唯有一種生命本身的強大力量,和麵對一切的堅強和勇氣。

這是《白鯨》最與眾不同和偉大的地方,它詮釋的是以往從沒有過的自由人在面對赤裸裸的生命時的膽量。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到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曾經定義的自由。他說「凡是僅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為僅僅由它自身決定的東西叫做自由。」這話看起來挺晦澀,不過參照《白鯨》的故事看,它就容易理解多了。埃哈伯船長的本性是又軸又倔,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他的本性的必然性是不停地鬥爭,在這一層上,他是被他的本性所限制的,是不自由的。

不光是埃哈伯船長,我們每個人都很難跳出自己的「本性的必然性」,但我們至少可以選擇遵從這個必然性,不被他人所左右,自己決定該去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很顯然,埃哈伯就是這樣的一個自由的人。

當然,斯賓諾莎定義的是自然的自由,與他相比,《白鯨》則更像是在定義「自然人的自由」。這種對自由之美的嚮往建立在了「人」這一核心之上,它們一起成為了美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對自由的執迷也便成為美國精神的第二層。

04.

初讀《白鯨》,我們會覺得非常氣憤:埃哈伯船長為了自己的復仇大業,害得所有人都和他一起做了陪葬。這是一個完全失敗的悲劇,我們從不喜歡悲劇。但麥爾維爾寫埃哈伯卻是帶著一些崇敬和喜愛的——他關注的是故事本身的美。

有一部著名的電影,叫《勇士》(Warrior),它講了一個與《白鯨》有關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個生活非常失敗的老人,在暮年想要重新做人。有趣的是,這個老人的愛好是聽《白鯨》的收音機,裡面是別人朗讀的《白鯨》全書。它越聽越覺得過去的他自己就像那個鯨魚,將他的一生都毀了,讓他終日傷痕累累。而現在的他則像埃哈伯船長,發誓要糾正自己過去的錯誤,和過去的自己宣戰,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最後也不過是同歸於盡罷了。


"

今天聊聊這本書——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Moby Dick)。


美國精神是什麼?

▲《白鯨》作者:赫爾曼·麥爾維爾譯者:曹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

01.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本小說,偉大的小說,世界名著。

但如果你想看驚心動魄的情節的話,毫無疑問,它沒有。

這本書用了近600頁,講了一個一句話就能給你講完的故事:一個船長為了報復一隻鯨魚,追逐它很多年,最終與它同歸於盡。

除了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外,你要想把它當做懸疑、冒險小說看,抑或期待它有對愛情、友情的細膩描寫等等,它恐怕也沒有。就算你心如止水,抱著看世界名著的朝聖態度去看它,尋求心靈淨化,收穫人生真諦,它也許都會讓你失望而歸的。

可它如何成為堪比《戰爭與和平》的世界名著的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它是美國精神的縮影,它成就了美國精神。

02.

美國精神是什麼?顧名思義,它是隻屬於美國的精神。

我們熟知的超人之所以是超人,不是孫悟空,不是鳴人佐助,不是福爾摩斯,他有他的道理。

我們常常說「美國式的」、「美國主旋律」云云,都證明了我們瞭解到了一點「美國精神」,冥冥之中感受到其實貫穿在美國隊長、金剛、《聞香識女人》、嬉皮士之中,有一個共通點,但我們往往說不出哪裡共通。


美國精神是什麼?

▲漫威英雄美國式超級英雄大片都有相同特點


聊回今天的主角《白鯨》。它的作者麥爾維爾當時並不知道自己要寫一部滿含著「美國精神」的小說,也不知道「美國精神」為何物,他只是覺得「凡是美國作家都不應該像一個英國人或一個法國人那樣寫作」,接著,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話「讓他像人一樣寫作吧,因為那樣他肯定會像一個美國人那樣寫作的。」

「像人一樣寫作」,沒錯,也就是說,這段話的潛臺詞是:麥爾維爾認為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的作家們是不說人話的。

的確,當時歐洲大陸的作家們,寫作時大多數還是偏向用高級詞彙和長難句,比如屠格涅夫的《前夜》中是這樣描寫的:

「菩提樹下,清涼而且寂靜;蠅和蜂飛到蔭下時,它們的嗡嗡聲也似乎變得分外地溫柔;油綠色的青草,不雜一點金黃,鮮潔可愛,一望平鋪著,全無波動;修長的花莖兀立著,也不動顫,似乎已經入了迷夢;菩提樹的矮枝上面懸著無數黃花的小束,也靜止著,好像已經死去。」

相信應該沒人會仔細讀完以上的描寫,其實慢慢讀完,你會發現寫得還是蠻好的。注意,這一大段話可是隻有一句!即使翻譯成中文,也仍然少不了「兀立」、「動顫」這樣的高級詞彙,典型的考研外語腔。

再如巴爾扎克《都蘭趣話》中的敘述:

「她丈夫不解憐香惜玉,使她終日以淚洗面…… 所有女人都趨之若鶩,甘之如飴,而且把向她們出售此物的人視作禁臠,不容旁人染指……」

寫男女情事用這麼多高級詞彙,真的要佩服巴爾扎克的功力。

藉助上面兩個例子,我們也基本瞭解了那個時期的歐陸作家的寫作習慣,他們除了喜歡用高級詞彙、長難句、成語以外,法國人的小說還喜歡插入拉丁文詩歌,而俄國人則喜歡插入一些法語。同時,文藝復興以來一直盛行將文章名字變長,到了十八、十九世紀幾乎發展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比如家喻戶曉的孤島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其原名叫:《在約克出生的海員魯濱遜·克魯梭有個不可思議的驚人生涯,他是海難船上唯一的倖存者,在俄羅挪克河河口的孤島上奮勇求生,單獨地過了二十八年,終於被海盜船救起的詳情記,全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現在我們回頭看《白鯨》,是不是感覺清爽了很多?它的開頭短小精悍——「你就叫我以實瑪利吧。」

這簡直堪稱文學史最短小、隨意的開頭了,它讓這本書瞬間親切起來,可以想見,如果你在麥爾維爾的時代讀這本書,除了會感到格外接地氣,還會有些震驚,並且帶著一點激動呢!


美國精神是什麼?

▲赫爾曼·麥爾維爾(1819—1891)美國著名小說家,詩人


不過我們不能小瞧麥爾維爾的簡單粗暴,他不僅在「像人一樣寫作」,某種意義上,他重新定義了「人」,這個「人」不再是歐洲人,而是更自由、更自然、更野性的人。

因此,「人」這個被賦予了新意的詞也就成了美國精神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簡單地「人性」,而是豪無愧色地面對人性本身,並以真實的人性為美。

這種對人性本身的價值肯定,以及對其飽含著坦然與自信的態度,構成了美國精神的第一層。

03.

美國精神的根源是美國人,而美國人的根源則是歐洲人。

在歐洲的十八世紀,有幾個偉大的男人,他們帶著假髮,有的穿裙子,有的穿長筒襪。他們的共同點是研究如何讓那些穿不起裙子和長筒襪,戴不起假髮的窮人們擁有自己的政治權力、自由全面的發展和理性的思考。其中有一個叫盧梭的男人,他就說「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他夢想有一天人人都能自由,不再有教皇和君主的層層剝削和壓迫。但是他的夢想終究不可能在歐洲實現,歐洲在他看來已經積重難返,他唯一覺得可以做他的「自由實驗」的地方是科西嘉島,並且還是半開玩笑說的。


美國精神是什麼?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哲學家,啟蒙運動代表人物


「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出自盧梭代表作《社會契約論》

盧梭想象的自由,在他死後,居然實現了。

在大洋的另一面,一個巨大的殖民地上,受英國人約翰.洛克和法國人孟德斯鳩影響,產生了美國憲法,實現了一種全新的自由。而麥爾維爾,他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將這種對自由的追求上升為一種美國精神: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和美國人的生命狀態。

誰也想不到,美國精神會在一個職業水手筆下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會在一本如此散漫、語言質樸的書中冉冉升起。但正是這樣一本書,把讀者置於無依無靠的航海生活中,讓人與天地搏鬥、對抗,在自然面前展現人的力量和意志。

如果說《魯濱遜漂流記》是體現人在自然中的拼搏的話,毫無疑問,它仍是在宗教的框架之下,依靠信仰、信念完成救贖的。而在《白鯨》中,只有茫茫大海,一個怪物和一個船長,不僅宗教退出了舞臺,連情感、理智都變成可有可無的陪襯,唯有一種生命本身的強大力量,和麵對一切的堅強和勇氣。

這是《白鯨》最與眾不同和偉大的地方,它詮釋的是以往從沒有過的自由人在面對赤裸裸的生命時的膽量。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到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曾經定義的自由。他說「凡是僅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為僅僅由它自身決定的東西叫做自由。」這話看起來挺晦澀,不過參照《白鯨》的故事看,它就容易理解多了。埃哈伯船長的本性是又軸又倔,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他的本性的必然性是不停地鬥爭,在這一層上,他是被他的本性所限制的,是不自由的。

不光是埃哈伯船長,我們每個人都很難跳出自己的「本性的必然性」,但我們至少可以選擇遵從這個必然性,不被他人所左右,自己決定該去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很顯然,埃哈伯就是這樣的一個自由的人。

當然,斯賓諾莎定義的是自然的自由,與他相比,《白鯨》則更像是在定義「自然人的自由」。這種對自由之美的嚮往建立在了「人」這一核心之上,它們一起成為了美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對自由的執迷也便成為美國精神的第二層。

04.

初讀《白鯨》,我們會覺得非常氣憤:埃哈伯船長為了自己的復仇大業,害得所有人都和他一起做了陪葬。這是一個完全失敗的悲劇,我們從不喜歡悲劇。但麥爾維爾寫埃哈伯卻是帶著一些崇敬和喜愛的——他關注的是故事本身的美。

有一部著名的電影,叫《勇士》(Warrior),它講了一個與《白鯨》有關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個生活非常失敗的老人,在暮年想要重新做人。有趣的是,這個老人的愛好是聽《白鯨》的收音機,裡面是別人朗讀的《白鯨》全書。它越聽越覺得過去的他自己就像那個鯨魚,將他的一生都毀了,讓他終日傷痕累累。而現在的他則像埃哈伯船長,發誓要糾正自己過去的錯誤,和過去的自己宣戰,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最後也不過是同歸於盡罷了。


美國精神是什麼?

▲電影《勇士》(Warrior)


我們熟悉的小說《老人與海》也講了類似的故事,如果我們盯著他的結局看,老人是失敗的,他的魚帶回來時已經只剩下骨頭了,是徹底的悲劇。可海明威卻讚賞老人,因為他拼搏了,他在這一次捕魚中與大自然作戰,見證了自己的勇氣。

勇敢、搏鬥、挑戰是建立在自由的自然人之上的價值追求,是第三層的美國精神。

當我們看到很多美國運動員什麼獎牌都沒有得到還如英雄一般下場,迎接人們的掌聲時,我們看到的就是這一層美國精神,他們並不重視搏鬥、挑戰之後的結果。在他們看來,財富與集體榮譽感都處於次要的地位,最重要的則是在這個過程中是否體現了自己的價值,是否用盡全力,是否與「白鯨」戰鬥了。這也許是我們說多少次「重在參與」也換不來的。

這一點上,每個具有美國精神的人,都既是白鯨,又是埃哈伯船長,它們並不矛盾。

即使很多美國人沒看過《白鯨》,在他們蹦極、跳傘、摔角,打橄欖球和籃球的時候也不會想起莫比·迪克與埃哈伯。但他們身上卻總是彰顯著這種《白鯨》中的精神。

「挑戰者號」墜落時,我們能看到這種精神;馬丁·路德·金演講時,我們能看到這種精神。在鮑勃·迪倫的冷嘲熱諷、瑪麗蓮·夢露的風姿綽約、詹姆斯·迪恩的瀟灑叛逆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精神。就算是刺殺總統,都好像能看到埃哈伯船長的身影:自然、自由、勇敢,乃至狂妄、不惜一切。

05.

就在《白鯨》這本書問世之後,人性之美、自由之美和勇氣之美就永遠在美國文化中紮根了,慢慢成為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後來美國人的家庭觀念、新教觀念、國家觀念也依附於其上,不過究其本質,總還是立足於自然、自由、勇敢的個人主義之上。正因於此,一兩個英雄拯救世界的美國式正能量也就不難理解了。

魯迅說:「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麥爾維爾正是長育在一個呼吸著人性、自由和勇氣的民眾之中的天才。從另個角度講,美國之所以成為當代世界上第一大國,也離不開養育它的精神,離不開千千萬萬懷著這種精神的民眾和民眾養育的天才們。

在麥爾維爾之後,傑克·倫敦、海明威、塞林格、菲茨傑拉德等等都一次次地採用了這樣的精神內核,甚至在寫作手法上也以《白鯨》為先師——「像人一樣寫作」。

美國文明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強的孤兒,在茫茫人類文明之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

今天聊聊這本書——

赫爾曼·麥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的《白鯨》(Moby Dick)。


美國精神是什麼?

▲《白鯨》作者:赫爾曼·麥爾維爾譯者:曹庸出版社:上海譯文出版社出版時間:2015

01.

很多人都知道這是一本小說,偉大的小說,世界名著。

但如果你想看驚心動魄的情節的話,毫無疑問,它沒有。

這本書用了近600頁,講了一個一句話就能給你講完的故事:一個船長為了報復一隻鯨魚,追逐它很多年,最終與它同歸於盡。

除了沒有驚心動魄、跌宕起伏的情節外,你要想把它當做懸疑、冒險小說看,抑或期待它有對愛情、友情的細膩描寫等等,它恐怕也沒有。就算你心如止水,抱著看世界名著的朝聖態度去看它,尋求心靈淨化,收穫人生真諦,它也許都會讓你失望而歸的。

可它如何成為堪比《戰爭與和平》的世界名著的呢?

原因其實很簡單:它是美國精神的縮影,它成就了美國精神。

02.

美國精神是什麼?顧名思義,它是隻屬於美國的精神。

我們熟知的超人之所以是超人,不是孫悟空,不是鳴人佐助,不是福爾摩斯,他有他的道理。

我們常常說「美國式的」、「美國主旋律」云云,都證明了我們瞭解到了一點「美國精神」,冥冥之中感受到其實貫穿在美國隊長、金剛、《聞香識女人》、嬉皮士之中,有一個共通點,但我們往往說不出哪裡共通。


美國精神是什麼?

▲漫威英雄美國式超級英雄大片都有相同特點


聊回今天的主角《白鯨》。它的作者麥爾維爾當時並不知道自己要寫一部滿含著「美國精神」的小說,也不知道「美國精神」為何物,他只是覺得「凡是美國作家都不應該像一個英國人或一個法國人那樣寫作」,接著,他說了一句著名的話「讓他像人一樣寫作吧,因為那樣他肯定會像一個美國人那樣寫作的。」

「像人一樣寫作」,沒錯,也就是說,這段話的潛臺詞是:麥爾維爾認為法國、英國、德國、俄國的作家們是不說人話的。

的確,當時歐洲大陸的作家們,寫作時大多數還是偏向用高級詞彙和長難句,比如屠格涅夫的《前夜》中是這樣描寫的:

「菩提樹下,清涼而且寂靜;蠅和蜂飛到蔭下時,它們的嗡嗡聲也似乎變得分外地溫柔;油綠色的青草,不雜一點金黃,鮮潔可愛,一望平鋪著,全無波動;修長的花莖兀立著,也不動顫,似乎已經入了迷夢;菩提樹的矮枝上面懸著無數黃花的小束,也靜止著,好像已經死去。」

相信應該沒人會仔細讀完以上的描寫,其實慢慢讀完,你會發現寫得還是蠻好的。注意,這一大段話可是隻有一句!即使翻譯成中文,也仍然少不了「兀立」、「動顫」這樣的高級詞彙,典型的考研外語腔。

再如巴爾扎克《都蘭趣話》中的敘述:

「她丈夫不解憐香惜玉,使她終日以淚洗面…… 所有女人都趨之若鶩,甘之如飴,而且把向她們出售此物的人視作禁臠,不容旁人染指……」

寫男女情事用這麼多高級詞彙,真的要佩服巴爾扎克的功力。

藉助上面兩個例子,我們也基本瞭解了那個時期的歐陸作家的寫作習慣,他們除了喜歡用高級詞彙、長難句、成語以外,法國人的小說還喜歡插入拉丁文詩歌,而俄國人則喜歡插入一些法語。同時,文藝復興以來一直盛行將文章名字變長,到了十八、十九世紀幾乎發展到了喪心病狂的程度。

比如家喻戶曉的孤島小說《魯賓遜漂流記》,其原名叫:《在約克出生的海員魯濱遜·克魯梭有個不可思議的驚人生涯,他是海難船上唯一的倖存者,在俄羅挪克河河口的孤島上奮勇求生,單獨地過了二十八年,終於被海盜船救起的詳情記,全文以第一人稱敘述》。

現在我們回頭看《白鯨》,是不是感覺清爽了很多?它的開頭短小精悍——「你就叫我以實瑪利吧。」

這簡直堪稱文學史最短小、隨意的開頭了,它讓這本書瞬間親切起來,可以想見,如果你在麥爾維爾的時代讀這本書,除了會感到格外接地氣,還會有些震驚,並且帶著一點激動呢!


美國精神是什麼?

▲赫爾曼·麥爾維爾(1819—1891)美國著名小說家,詩人


不過我們不能小瞧麥爾維爾的簡單粗暴,他不僅在「像人一樣寫作」,某種意義上,他重新定義了「人」,這個「人」不再是歐洲人,而是更自由、更自然、更野性的人。

因此,「人」這個被賦予了新意的詞也就成了美國精神的一個組成部分。它不是簡單地「人性」,而是豪無愧色地面對人性本身,並以真實的人性為美。

這種對人性本身的價值肯定,以及對其飽含著坦然與自信的態度,構成了美國精神的第一層。

03.

美國精神的根源是美國人,而美國人的根源則是歐洲人。

在歐洲的十八世紀,有幾個偉大的男人,他們帶著假髮,有的穿裙子,有的穿長筒襪。他們的共同點是研究如何讓那些穿不起裙子和長筒襪,戴不起假髮的窮人們擁有自己的政治權力、自由全面的發展和理性的思考。其中有一個叫盧梭的男人,他就說「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他夢想有一天人人都能自由,不再有教皇和君主的層層剝削和壓迫。但是他的夢想終究不可能在歐洲實現,歐洲在他看來已經積重難返,他唯一覺得可以做他的「自由實驗」的地方是科西嘉島,並且還是半開玩笑說的。


美國精神是什麼?

▲讓-雅克·盧梭(1712—1778)法國哲學家,啟蒙運動代表人物


「人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出自盧梭代表作《社會契約論》

盧梭想象的自由,在他死後,居然實現了。

在大洋的另一面,一個巨大的殖民地上,受英國人約翰.洛克和法國人孟德斯鳩影響,產生了美國憲法,實現了一種全新的自由。而麥爾維爾,他用一個再簡單不過的故事,將這種對自由的追求上升為一種美國精神:一種全新的價值觀和美國人的生命狀態。

誰也想不到,美國精神會在一個職業水手筆下被描繪得淋漓盡致,會在一本如此散漫、語言質樸的書中冉冉升起。但正是這樣一本書,把讀者置於無依無靠的航海生活中,讓人與天地搏鬥、對抗,在自然面前展現人的力量和意志。

如果說《魯濱遜漂流記》是體現人在自然中的拼搏的話,毫無疑問,它仍是在宗教的框架之下,依靠信仰、信念完成救贖的。而在《白鯨》中,只有茫茫大海,一個怪物和一個船長,不僅宗教退出了舞臺,連情感、理智都變成可有可無的陪襯,唯有一種生命本身的強大力量,和麵對一切的堅強和勇氣。

這是《白鯨》最與眾不同和偉大的地方,它詮釋的是以往從沒有過的自由人在面對赤裸裸的生命時的膽量。

說到這裡,我們不禁想到荷蘭哲學家斯賓諾莎曾經定義的自由。他說「凡是僅僅由自身本性的必然性而存在,其行為僅僅由它自身決定的東西叫做自由。」這話看起來挺晦澀,不過參照《白鯨》的故事看,它就容易理解多了。埃哈伯船長的本性是又軸又倔,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他的本性的必然性是不停地鬥爭,在這一層上,他是被他的本性所限制的,是不自由的。

不光是埃哈伯船長,我們每個人都很難跳出自己的「本性的必然性」,但我們至少可以選擇遵從這個必然性,不被他人所左右,自己決定該去做什麼,不該做什麼。很顯然,埃哈伯就是這樣的一個自由的人。

當然,斯賓諾莎定義的是自然的自由,與他相比,《白鯨》則更像是在定義「自然人的自由」。這種對自由之美的嚮往建立在了「人」這一核心之上,它們一起成為了美國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於是,對自由的執迷也便成為美國精神的第二層。

04.

初讀《白鯨》,我們會覺得非常氣憤:埃哈伯船長為了自己的復仇大業,害得所有人都和他一起做了陪葬。這是一個完全失敗的悲劇,我們從不喜歡悲劇。但麥爾維爾寫埃哈伯卻是帶著一些崇敬和喜愛的——他關注的是故事本身的美。

有一部著名的電影,叫《勇士》(Warrior),它講了一個與《白鯨》有關的故事。主人公是一個生活非常失敗的老人,在暮年想要重新做人。有趣的是,這個老人的愛好是聽《白鯨》的收音機,裡面是別人朗讀的《白鯨》全書。它越聽越覺得過去的他自己就像那個鯨魚,將他的一生都毀了,讓他終日傷痕累累。而現在的他則像埃哈伯船長,發誓要糾正自己過去的錯誤,和過去的自己宣戰,最重要的是,他知道最後也不過是同歸於盡罷了。


美國精神是什麼?

▲電影《勇士》(Warrior)


我們熟悉的小說《老人與海》也講了類似的故事,如果我們盯著他的結局看,老人是失敗的,他的魚帶回來時已經只剩下骨頭了,是徹底的悲劇。可海明威卻讚賞老人,因為他拼搏了,他在這一次捕魚中與大自然作戰,見證了自己的勇氣。

勇敢、搏鬥、挑戰是建立在自由的自然人之上的價值追求,是第三層的美國精神。

當我們看到很多美國運動員什麼獎牌都沒有得到還如英雄一般下場,迎接人們的掌聲時,我們看到的就是這一層美國精神,他們並不重視搏鬥、挑戰之後的結果。在他們看來,財富與集體榮譽感都處於次要的地位,最重要的則是在這個過程中是否體現了自己的價值,是否用盡全力,是否與「白鯨」戰鬥了。這也許是我們說多少次「重在參與」也換不來的。

這一點上,每個具有美國精神的人,都既是白鯨,又是埃哈伯船長,它們並不矛盾。

即使很多美國人沒看過《白鯨》,在他們蹦極、跳傘、摔角,打橄欖球和籃球的時候也不會想起莫比·迪克與埃哈伯。但他們身上卻總是彰顯著這種《白鯨》中的精神。

「挑戰者號」墜落時,我們能看到這種精神;馬丁·路德·金演講時,我們能看到這種精神。在鮑勃·迪倫的冷嘲熱諷、瑪麗蓮·夢露的風姿綽約、詹姆斯·迪恩的瀟灑叛逆中,我們都能看到這種精神。就算是刺殺總統,都好像能看到埃哈伯船長的身影:自然、自由、勇敢,乃至狂妄、不惜一切。

05.

就在《白鯨》這本書問世之後,人性之美、自由之美和勇氣之美就永遠在美國文化中紮根了,慢慢成為美國的「核心價值觀」。後來美國人的家庭觀念、新教觀念、國家觀念也依附於其上,不過究其本質,總還是立足於自然、自由、勇敢的個人主義之上。正因於此,一兩個英雄拯救世界的美國式正能量也就不難理解了。

魯迅說:「天才並不是自生自長在深林荒野裡的怪物,是由可以使天才生長的民眾產生,長育出來的,所以沒有這種民眾,就沒有天才。」麥爾維爾正是長育在一個呼吸著人性、自由和勇氣的民眾之中的天才。從另個角度講,美國之所以成為當代世界上第一大國,也離不開養育它的精神,離不開千千萬萬懷著這種精神的民眾和民眾養育的天才們。

在麥爾維爾之後,傑克·倫敦、海明威、塞林格、菲茨傑拉德等等都一次次地採用了這樣的精神內核,甚至在寫作手法上也以《白鯨》為先師——「像人一樣寫作」。

美國文明也許是這個世界上最堅強的孤兒,在茫茫人類文明之中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美國精神是什麼?

▲《白鯨》插圖


最後,我們來看看這部書的雙重結尾:

「如今小小的水鳥在這依然張著大口的海灣之上叫嘯飛翔;一個忿忿不平的白浪一頭撞在它的峭壁上,終於大敗而歸。那片大得無邊無際的屍布似的海洋依然像它在五千年前那樣滾滾向前」

「原來這就是一直彎來繞去搜尋的拉謝號。它回過頭來尋找它的失蹤的兒郎們,結果只是找到了另一個孤兒。」(麥爾維爾《白鯨》 成時譯)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