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被用戶閒置的小家電,無意間敲響企業市場破冰的警鐘'

"


"


大量被用戶閒置的小家電,無意間敲響企業市場破冰的警鐘

大量小家電進入家庭後的“被閒置”問題,集中暴露出家電企業對用戶長期以來的態度:急功近利、急於求成,就是想著找到一個新賣點將產品賣出去,根本不考慮如何留住用戶,將一次購買變成終身用戶。

石巖||撰稿

在知乎上,有兩個關於小家電產品的問題,不算太熱,卻很引人注目:一個是,你家裡有哪些被閒置的小家電?另一個是,你是怎麼劃分小家電的種類?

仔細回憶一下,家電圈發現,家裡的確還有不少被“閒置”的小家電:有的是一年才用到1、2次,比如說電烤箱、空氣炸鍋、絞肉機;有的甚至是兩三年都用不到一次,比如酸奶機、豆芽機,買回來用了1、2次就再也不用了。

同樣很多消費者,將家中的小家電,按照使用的頻率,進行空間的劃分。給電飯煲、微波爐、電水壺等留下固定的位置,而其它的小家電則基本上採取“收納”狀態,只有使用時才會取出。由此進入用戶家中調研的家電企業,應該從中可以洞察消費習慣和意識的快速變化。

不少用戶,羅列了自家被閒置的小家電產品:從麵包機、麵條機、榨油機、豆芽機、酸奶機、豆腐機,到絞肉機、磨粉機、煮蛋器、榨汁機、豆漿機,甚至還有電磁爐、電烤箱、空氣炸鍋等等,這一系列品類的出現,大大超出家電圈的預期。

沒想到,這些年來,隨著中國家庭生活水平的快速提升,帶來小家電品類的豐富和充裕後,卻有很多小家電在家庭生活中卻陷入“有名無實”的空置期。雖然用戶一開始有需求,但是由於功能過於單一,以及操作使用過程中的諸多不變,最終被“遺忘”。

雖然,這種情況對於不少小家電企業來說是好事情:生意做完了,賺早就賺回來了,賺一票就撤退了。但是,這對於行業和用戶來說,卻是個十足的壞消息:隨著用戶越來越理性,越來越挑剔,今後顯然不能隨便拿個東西,就能忽悠消費者的口袋和錢包了。所以,靠家電新產品刺激市場和用戶的難度,未來是越來越大了。

同樣,家電圈還進一步發現,不少家庭用戶對於小家電的認知,不是按照傳統的使用場景分類,比如廚電小家電、生活小家電、衛浴小家電;而是按照使用的頻率劃分:比如,每天都在用的,像電飯煲、微波爐、電水壺;每週都會用的,如吸塵器;還有每月偶爾用用的,比如榨汁機、電烤箱等。

透過用戶使用的頻率,就可以清晰地看到,對於所有企業和商家來說,將家電將耐用消費器變成快速消費品的前提,一定是產品的使用頻率和生活剛需。比如,在中國家庭中,電飯煲的更換頻率一定是最快的。一是使用頻率居高不下,二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類似的情況,還有大家電的洗衣機和電冰箱,但空調雖然使用頻率低,卻是家家不可少的必需品。

通過研究用戶的使用頻率,家電企業就能從中發現新的商機:有的家電品類雖然早已是紅海,由於消費更新頻率快,所以只要產品和品類有優勢,任何時候進去都不晚。比如電飯煲,有了美的、蘇泊爾,九陽、海爾這幾年也在頻頻發力,就連日本松下等,也看到了商機。有的家電品類雖然還是藍海市場,但是由於使用頻率低,比如說豆漿機、電烤箱、榨汁機等,參與競爭的企業相對就少。

無論是關於第一個“家裡有多少閒置”的小家電;還是第二個“你怎麼將家中的小家電分類”,其實都從側面引發出幾個值得家電人深思的問題:一是,為什麼家中會存在大量被閒置的小家電;二是,為什麼消費者不像企業那樣,按照功能定義小家電;三是,為什麼企業總是很自我,但是消費者似乎更固執,究竟誰應該向誰讓步,又如何快速讓步?

在大量小家電進入家庭卻被閒置甚至遺忘的背後,家電圈認為:一方面,是部分小家電的產品功能定義不精準、不清晰,雖然當初用戶因為一時的新鮮感,滿足了不少用戶的差異化需求,卻無法真正形成對用戶生活習慣的長期培養和引導。

另一方面則是,很多小家電近年來的產品創新和功能定位,過度追求細分,卻忽視了中國家庭廚房的空間相對有限。很多大家電、廚電都在積極追求功能的複合化和集成化。小家電這樣過度追求產品的細分化,顯然是與大趨勢背道而馳。

對於所有企業來說,無論是經營大家電,還是小家電,或是廚電,以及家電新品類,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都不能簡單地以價格為導向,以低價為噱頭搶眼球,而是真正立足用戶,按照用戶的生活方式、生活理念,以及生活場景和空間,進行一系列差異化定位和落地。

搶奪用戶的眼球只是第一步,接下來還要有攻佔用戶心房、佔據用戶心智等一系列的工作,需要去完善和提升。所以,當前擺在所有家電企業面前的挑戰和問題很多:不只是外部市場的下跌,還有自身能力和體系的補短板!

====

家電圈:覆蓋產業面廣闊、內容專業、觀點鮮明的價值分享平臺。文章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