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言】日本家電品牌,曾經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叱吒風雲、名聲顯赫。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家電是中國先富起來一族的標配,甚至是一些家庭的鎮家之寶。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在家電賣場幾乎看不到、找不著日資品牌。輿論還稱,日本家電品牌被打敗出局了,果真是這樣嗎?退出日本品牌又都去哪兒了?

秦儀||撰文

一直以來,業界都弄不明白一個問題,日本家電企業為何轉型的轉型,退出的退出!

"

【前言】日本家電品牌,曾經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叱吒風雲、名聲顯赫。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家電是中國先富起來一族的標配,甚至是一些家庭的鎮家之寶。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在家電賣場幾乎看不到、找不著日資品牌。輿論還稱,日本家電品牌被打敗出局了,果真是這樣嗎?退出日本品牌又都去哪兒了?

秦儀||撰文

一直以來,業界都弄不明白一個問題,日本家電企業為何轉型的轉型,退出的退出!

「獨家」日資家電品牌真的是被中國企業打敗退出市場的嗎?

​很多人疑惑,家電產業始終熱度未減,而把中國市場培育起來的日資品牌,自打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都逐漸淡出家電領域,不僅在中國市場已難再覓蹤影,實際上在全球市場也是漸趨消失。

曾經是國內市場叫得響的日本家電、3C品牌,像東芝、夏普、日立、索尼、三洋、樂聲、京瓷、富士通、佳能等等,都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30年前,誰家裡有幾樣這些品牌的電器,足以體現這個家庭的生活品質非同一般。

而現在,在國內市場,彩電僅還能看到的日資品牌也就是索尼,空調看到的是大金,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品,還是3C產品像手機等,幾乎再難以看到日資品牌的身影。

​據此,業界傳聞不斷,觀點也是不一。有觀點認為,日本家電品牌在過去的20年間,不服中國水土而衰落、沒落了,還有人還認為是被中國企業所打敗,龜縮回日本本土市場了。

其實,考察一下這些品牌的生存現狀,與我們想象的是大相徑庭。日本家電企業並不是衰敗沒落,而是主動轉型進入到更具有前景的行業領域,足以證明日本企業的深謀遠慮。

日本企業為什麼要退出家電乃至3C領域,實現戰略的轉型呢?難道真的是被市場逼得無路可去,只能放棄中國市場而打道回府嗎?

其實不然,日本家電、3C企業是有他們的考量和邏輯的,絕非是受到市場競爭壓力而被迫的行為,或許他們的考量更具有前瞻性,我們只是一時還看不明白,難以理解,恐怕只有時間來證明。

第一個方面,放棄用戶使用場景進化而日漸式微的產品。典型的就是電視機。在CRT乃至 液晶時代,電視一直是日本品牌的強項。CRT時代的東芝,液晶時代的夏普,都在電視上處於領軍品牌的地位。

東芝把電視賣了,賣給了中國彩電領軍品牌海信;把白電賣了,賣給了中國白電龍頭品牌美的;夏普把彩電賣了,賣給了臺灣的鴻海集團。電視不是電子產品嘛!屬於有技術含量的產品,為何要賣?

實際上很簡單,現在誰在家裡還看電視?恐怕只有少數人了。絕大多數人已經被移動屏吸引走了。居家生活場景發生變化,大多數人都不看電視了,電視還具有多少市場價值?日本企業賣的有邏輯!

第二個方面,放棄市場迭代品快的產品。像電子3C產品,電腦、手機,雖然還都是所謂的高科技產品,但隨著技術的普及,迭代非常快,特別是像中國企業在通過學習、模仿掌握技術後,跟隨迭代速度非常快,日資企業已經不再有什麼比較優勢。

在市場上可以看到,你今天有新品出來,明天人家模仿產品立即跟進。這對善長於研發技術、創新產品,而不善於市場快速轉換的日本企業來說,放棄遠比繼續堅守要好的多。

雖然放棄的終端產品,還可以牢牢守住具有技術壁壘的上游供應鏈,仍然可以分享更多的產業紅利。比如說,日本手機企業基本都不做整機生產,東芝、富士通、松下、夏普都把手機甩掉了,讓給了中國的華為、OPPO和小米。但他們還保留著手機的上游零部件,零部件賣給中國企業後,所獲得的利潤比原來還高。

第三個方面,放棄不再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和產品。像家電產品,在中國企業成長起來後,產能過剩的行業狀況開始顯現。中國企業推動市場的關鍵在於規模,而日本企業推動市場的卻是技術壁壘下的高附加值。

在中國市場趨於成熟後,最大的特點在於以規模驅動。日本企業基本上都是利潤導向型,所謂定位高端就是在追求單品的盈利。而規模之下對應的是薄利多銷,這與日本企業的理念與追求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在中國市場技術門檻已經降低,很難再追逐到高額利潤空間時,日本企業採取主動退卻不失為是明智的選擇。況且現在新技術、新領域、新產業不斷湧現,尋找更好的盈利空間不是更好嗎?

怎麼實現轉型的?都轉到哪些領域去了?說直白一點,日本企業把家電業務都賣了,那麼他們轉向哪裡,幹什麼去了?

實際上,在日本企業剛剛開始轉型退出家電領域時,絕大多數人是沒有意識到他們去幹什麼去啦,很多人還以為是競爭失利被迫轉型呢。現在來看,實際上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而是各自都找到技術門檻更高,盈利空間更大的行業或產業。

"

【前言】日本家電品牌,曾經在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叱吒風雲、名聲顯赫。上個世紀八十年代,日本家電是中國先富起來一族的標配,甚至是一些家庭的鎮家之寶。不過此一時彼一時,如今在家電賣場幾乎看不到、找不著日資品牌。輿論還稱,日本家電品牌被打敗出局了,果真是這樣嗎?退出日本品牌又都去哪兒了?

秦儀||撰文

一直以來,業界都弄不明白一個問題,日本家電企業為何轉型的轉型,退出的退出!

「獨家」日資家電品牌真的是被中國企業打敗退出市場的嗎?

​很多人疑惑,家電產業始終熱度未減,而把中國市場培育起來的日資品牌,自打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都逐漸淡出家電領域,不僅在中國市場已難再覓蹤影,實際上在全球市場也是漸趨消失。

曾經是國內市場叫得響的日本家電、3C品牌,像東芝、夏普、日立、索尼、三洋、樂聲、京瓷、富士通、佳能等等,都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30年前,誰家裡有幾樣這些品牌的電器,足以體現這個家庭的生活品質非同一般。

而現在,在國內市場,彩電僅還能看到的日資品牌也就是索尼,空調看到的是大金,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品,還是3C產品像手機等,幾乎再難以看到日資品牌的身影。

​據此,業界傳聞不斷,觀點也是不一。有觀點認為,日本家電品牌在過去的20年間,不服中國水土而衰落、沒落了,還有人還認為是被中國企業所打敗,龜縮回日本本土市場了。

其實,考察一下這些品牌的生存現狀,與我們想象的是大相徑庭。日本家電企業並不是衰敗沒落,而是主動轉型進入到更具有前景的行業領域,足以證明日本企業的深謀遠慮。

日本企業為什麼要退出家電乃至3C領域,實現戰略的轉型呢?難道真的是被市場逼得無路可去,只能放棄中國市場而打道回府嗎?

其實不然,日本家電、3C企業是有他們的考量和邏輯的,絕非是受到市場競爭壓力而被迫的行為,或許他們的考量更具有前瞻性,我們只是一時還看不明白,難以理解,恐怕只有時間來證明。

第一個方面,放棄用戶使用場景進化而日漸式微的產品。典型的就是電視機。在CRT乃至 液晶時代,電視一直是日本品牌的強項。CRT時代的東芝,液晶時代的夏普,都在電視上處於領軍品牌的地位。

東芝把電視賣了,賣給了中國彩電領軍品牌海信;把白電賣了,賣給了中國白電龍頭品牌美的;夏普把彩電賣了,賣給了臺灣的鴻海集團。電視不是電子產品嘛!屬於有技術含量的產品,為何要賣?

實際上很簡單,現在誰在家裡還看電視?恐怕只有少數人了。絕大多數人已經被移動屏吸引走了。居家生活場景發生變化,大多數人都不看電視了,電視還具有多少市場價值?日本企業賣的有邏輯!

第二個方面,放棄市場迭代品快的產品。像電子3C產品,電腦、手機,雖然還都是所謂的高科技產品,但隨著技術的普及,迭代非常快,特別是像中國企業在通過學習、模仿掌握技術後,跟隨迭代速度非常快,日資企業已經不再有什麼比較優勢。

在市場上可以看到,你今天有新品出來,明天人家模仿產品立即跟進。這對善長於研發技術、創新產品,而不善於市場快速轉換的日本企業來說,放棄遠比繼續堅守要好的多。

雖然放棄的終端產品,還可以牢牢守住具有技術壁壘的上游供應鏈,仍然可以分享更多的產業紅利。比如說,日本手機企業基本都不做整機生產,東芝、富士通、松下、夏普都把手機甩掉了,讓給了中國的華為、OPPO和小米。但他們還保留著手機的上游零部件,零部件賣給中國企業後,所獲得的利潤比原來還高。

第三個方面,放棄不再具有高附加值的產業和產品。像家電產品,在中國企業成長起來後,產能過剩的行業狀況開始顯現。中國企業推動市場的關鍵在於規模,而日本企業推動市場的卻是技術壁壘下的高附加值。

在中國市場趨於成熟後,最大的特點在於以規模驅動。日本企業基本上都是利潤導向型,所謂定位高端就是在追求單品的盈利。而規模之下對應的是薄利多銷,這與日本企業的理念與追求是格格不入的。

因此,在中國市場技術門檻已經降低,很難再追逐到高額利潤空間時,日本企業採取主動退卻不失為是明智的選擇。況且現在新技術、新領域、新產業不斷湧現,尋找更好的盈利空間不是更好嗎?

怎麼實現轉型的?都轉到哪些領域去了?說直白一點,日本企業把家電業務都賣了,那麼他們轉向哪裡,幹什麼去了?

實際上,在日本企業剛剛開始轉型退出家電領域時,絕大多數人是沒有意識到他們去幹什麼去啦,很多人還以為是競爭失利被迫轉型呢。現在來看,實際上並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而是各自都找到技術門檻更高,盈利空間更大的行業或產業。

「獨家」日資家電品牌真的是被中國企業打敗退出市場的嗎?

​索尼在幾年前就把電腦產業賣掉了,電視機也做得很少了。但是索尼在今年創下了20年來實現利潤的最高水平。原來索尼不做整機那個殼了,只精心做芯片、傳感器等電腦內部的核心部件。它的傳感器已佔據全球70%的份額。

富士通撇清家電產業後在構建物聯網,同時在構建一個宇宙檢測系統。因為,包括日本在內的全球逐步將進入汽車全自動駕駛時代,而控制這一系統的信號不能出現斜折線。富士通正在大件這一系統,未來將掌控自動駕駛的應用系統,你說超不超前?牛不牛?

日本企業甩鍋家電都去幹這樣的高科技去了,怎麼能夠說是被市場打敗了另尋生路去了呢?這就是對日本企業的誤解誤讀。說實話,傳統制造業對日本企業已經沒有什麼吸引力,超前新興科技才是他們追逐的獵物。

至此,大家可以明白日本企業退出家電領域不是無奈,而是憑藉敏銳與前瞻的戰略轉型。絕非是大家想象中的潰敗家電業!

而對於中國企業來說,也不必說因為日本企業退出就輕薄家電行業。現在的全球家電產業也不再是以日本跨國企業為首的那個年代,很多的家電品的新物種、新品類都是中國家電企業所創新而誕生,給家電產業注入了新的活力。

這樣說吧,家電品作為居家日用品,只要有用戶需求,它就是一個永遠的朝陽行業,關鍵在於你有沒有以用戶為上的初心,有沒有長期積累沉澱的能力。當然,AIoT、5G時代的到來,給家電注入了新的內涵,以中國企業風格,做好現在的家電產業,或許比日本企業更合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